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113章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13章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货物管理员,退役陆军少校塞缪尔·:肖,先将“中国皇后”号所载物品报理,然后两队人马就进入了船舱。
        “中国皇后”号此次共装载了41吨的“花旗参”,和少量的胡椒、松油,再有就是三百张海獭皮。很显然,美洲特产的花旗参是主要的货物。
        这花旗参就是西洋参的别名,英国人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运这东西向中国贩卖,也不是稀罕物。
        这东西在中国还是很有市场的,功能补气养阴、清热降火、健脾润肺,不过不具备人参的滋补强壮效果,所以花旗参应用面十分有限。《本草纲目拾遗》指出花旗参的功效是“补阴退热”,由此可知,只有“虚而有火”者,才可使用花旗参。如果是“虚寒”(人参适应症)者服之则“即作腹痛”、“反生寒热”。
        价钱自然比起东北人参差的老远了,不然的话41吨的总量是什么概念?想一想,41吨人参是何等的价值?
        美国人第一次贸易自然是老老实实的,两边的搜查人员细心的搜寻了一遍,并没有发现违禁品。没的说,放行。英国方面倒是想难为他们一下,可旁边就是中华人,出阴招也无从下手。
        这个结果当然是格林期望的,恭恭敬敬的送两方的人员下船后,马上下令开船,他是一刻都不想见到英国的战舰,纵然是没有威胁的情况下。
        在出十度海峡之前,“中国皇后”号一共碰到了三次检查,像第一回一样每次检查都是中英联合,每一次中华国方面都留下一张搜查证,上面日期什么的填的完完整整,都有一个菱形的印章——安达曼巡海哨。
        出了十度海峡,在渡过安达曼海他们就算是进了马六甲海峡,在这里更是经常遇到前来检查的快船,不过并没有再出示证件,而是在最后一张搜查证下尾陆陆续续签上为首官员的名位,还有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章印。
        一直到了槟榔屿,凭借三张搜查证和上面完整的印章,他们在槟城办理了入境手续和行商证件,停下好好修正了两日这才赶往下一站——马六甲。这里是中华国第一道真正的海关,各种手续的候补已经税费都要在这里交办。而没有马六甲海关出示的证件,你就是进了中华国也进行不了买卖,除非想在各地港口进行超出正常税费一倍的商业贸易。
        8月19日,从启州港驶往广州的“中国皇后”号已经是无货一身轻了,41吨的花旗参在马六甲、新加坡、中州等地已经贩卖一空了,少量的胡椒更是在马六甲办理手续后的当天被人买空。现在船上只剩下三百张海獭皮,在南洋这东西实在没市场,至于松油格林已经不准备再卖了,就当是修补船用了。
        花旗参也确实没有辜负“廉价人参”的称呼,41吨仅卖了167000银元,折算成美元也差不多17万,虽然不多却也令格林等人心情激动不已。加上还有的三百张海獭皮,这一场海运的金额可以达到20万之多,这已经是一倍的利润了。(最初美元采用了金银复本位制,一美元折合24。057克纯银,一中华银元0。7两纯银26克)注:16两600克清
        格林暗中算了一下,20万美元一半卖茶叶,一半卖瓷器,到美国后至少还有一倍的利润,也就是说10万美元的本钱,在海上飘荡一年后至少可以赚取30万美元。
        这样的利润,对于一些大海商而言太不足道了,赚取的利润并不是太大,可对于美国而言意义却十分重大。通过这次航行,立国伊始的美国摆脱了英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垄断,顺利打开了通往中国的贸易之路。这对面临生存危机的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鼓舞。
        ps:推荐好友作品《有点无赖》
        小时候,他遇到他喜欢的玩具,他会说:“它是我的!”然而他没有玩具,因为他的身世是一个谜。
        长大了,他遇到他喜欢的女人,他会说:“你是我的!”他有几个情人,因为他有点无赖。
        他是一个拥有先知能力的高级保镖,曾经是一个神秘的杀手。
        一个传奇故事,一段迷乱情史,一段倾城之恋。
        有点yy,有点霸道,有点无赖。
        (每天更新!必定完本!欢迎收藏养肥!)





    正文 三十五章 心结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 10:12:15 本章字数:2620

        “美国?”梁明看了一眼就没了细看的兴趣,在他手中的是马六甲海防署的奏报,只要在马六甲出现新的贸易国家他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上报中州,这是梁明下的死规矩。
        对于建国初期的美国梁明了解的很少,除了华盛顿、富兰克林等几个人物外,经济方面可谓是一无所知。不过即便是不了解现情,梁明也能猜出个大概。1861年发生的南北战争,起因不就是自由劳动力吗?
        由南北战争,梁明就可大致推算出现在美国的经济状况;南方肯定是种植园经济,产出的就是销往国外的大量原料,可现在战争刚结束产量绝对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想要恢复没个几年是不可能的;北方走的是工业路线,现在就更不景气了,说它一空二百也不为过。
        就是退一步说,美国即使恢复到了原先的水平,甚至是更进一步,可它和中华离得太远了。中华国工业产品或是机器完全可以从英国进口,而原料,挨边的就是印度。况且美国同英国的关系并不好,而梁明在这个时候也不想过多的开罪英国,至少在拿破仑崛起前中华国要同英国保持稳定的外交关系。
        所以,现在的美国同中华国完全没有联系的必要。而最主要的是,梁明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到了大陆,即便是正在进行的中英谈判他也完全交给了温阳一为首的外交部。
        中原情报署已经同各地的白莲教全面展开了协商,要多少钱都有,只要肯“出头露面”干他一场大的。
        这个计划对于中华国而言是很有利的,虽然很不利于白莲教。梁明是一个很现实的人,这是前后两世的环境所决定的,21世纪过于理想化的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混不开的;而18世纪这个世界大绞盘里,梁明想要君临天下就要学会舍弃和现实。有舍,才会有得。
        最现实的一点是,“反性”高涨的白莲教对于梁明也是个不小的威胁,这批人的头领各个都是想称王坐帝的主,看看王伦就知道。才打下了一亩三分地,就把自己的家人都封了国公。假如在中华军大举反攻的时候,实力不弱的白莲教再举兵,那肯定会是一股强劲的力量。
        所以,这个时候让他们出面硬撼满清乃是一箭双雕之计,双方的实力削弱了,中华国的实力无形中就高涨了一分。
        当然,这个计划是瞒不住朝中的有心人的,所以梁明要先安抚一下这批人,在这个要紧的关头他不想没必要的损失手下的大将,而且对于这批人,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爷,人都到了。”乌三娘看见门外的陈磊露了下头,知道今天要来的人已经到门外了,轻声的想沉思中的梁明叫道。
        “哦,到了?”梁明稍微一愣,随即了反应过来,“那就宣他们进来。”随手将奏折抛在案上,正起了身子。
        已经候在门口的陈磊闻言,当即叫道:“奉大王令,宣梵伟、颜六、杨垒、张百禄、吴清林、阎吉仁、李旺觐见。”
        片刻的工夫,六人就在陈磊的引带下进了兴德阁,陈磊自己识趣的推到了殿外候守。
        “臣等见过大王。”该走的礼仪还是要走的,而且梁明还隐隐发现自己似乎已经喜欢上了臣子的礼拜,这爷应该是受环境影响吧。
        右手轻轻抬起,“众卿免礼”,梁明已是习惯成自然,丝毫不见尴尬。待六人坐定,梁明这才说道:“今日,让众卿前来,不为别事,仅为白莲一事。乌卿。”向乌三娘示意了一下。
        乌三娘早在这之前就已被梁明说服了,众人之中她同白莲教的关系最紧密,同时又是自己的房内之人,梁明可不想为了这件事就伤了两人的感情。
        不过让梁明想不到的是,乌三娘很轻易的就被他说服了,明点的说应该是乌三娘早有心理准备,她自己已经说服了自己了。
        经过去年的急招,乌三娘已经有点这方面的意识,因为中华国待白莲教和天地会差别太大了。而历经了此事之后,乌三娘才醒悟到白莲教对中华国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威胁,在梁明和白莲教之间她自然选择了梁明。毕竟她加入白莲教,仅仅是因为她的义父——王伦。如果不是拜了王伦为义父,卖艺为生的她仅此一生怕也不会同“反清第一教”牵上瓜葛。
        乌三娘的“顺服”无疑大大增长了梁明的信心,对于今天的“摊牌”他有相当大的把握。
        得到示意的乌三娘将手中的六个抄本想起递给了梵伟等六人,作为朝中军政大员的他们对于情报部门知之甚少,所了解的都是在朝议上公布的,所以对于中原情报署运作的此事了解很少,他们仅知道军情局的北方处和北地的白莲教牵上了头。
        梁明一直在细细的观察着六人的神色,从头到尾六人不见有丝毫异样,甚至梵伟还露出了喜色,这让梁明的心彻底放下了,不然的话他也只能调离此人了。在这个紧要时候,对于手下的不多的战将,他实在不愿意为之。而且调离其中的一人,他也不敢保证余下几人是否产生异议,破坏性太大了。
        “好个一箭双雕之计,此举若成于我军大为有益。”梵伟看完后当即叫道,神色不是在作假。杨垒五人也纷纷出言符合,总之让梁明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而且也没有一丁点要发生的苗头。
        不过梵伟毕竟还是有头脑的,转眼间就想到了今天之事的因由,向梁明拜道:“大王,臣等虽出身白莲分支,然皆因由王教主豪杰是以跟从,绝非为白莲所惑。”梵伟脸色肃穆,他心里知道今天这事一个不好就会出大乱子,而若是顺利解决了那自己等人就会更近一步,“以臣而言,自幼出家维生,善天文谶纬,心崇道衍(姚广孝,朱棣的心腹),本愿效仿先贤,是以见王教主雄伟,为其所谋,却从不拜白莲。至王教主身陨,臣投于大王麾下,大王于臣有亲善,君恩似海,委为吏部之职,臣感激涕零,虽肝脑涂地无以为报,如生二心,愿蚁虫嗜心而死。”
        ps:推荐好友作品——《幻域录》/尘沦/玄幻
        这里有千变万化的惑妖,它可以变烤鸭,变美女,甚至变成一坨屎
        ——————
        这里有惊震上古今代的恐兽,它可以一吼碎山填海,可以一踏裂地震江
        ——————
        这里有外星人,你信不信?
        ——————
        一切只因为,李痕剑!
        ——————
        李痕剑:别人出来历炼都是拉着一马车的仙药神丹,磕药都磕死对手,我出来历炼只带着一块破玉,两张烂符,嗯,不过那张雪皮帖倒是蛮顶用。
        ——————
        本天然纯洁,保守传统,绝不yy,请抱着正经而严肃的态度来点击阅读。
        PS:吼子曰:到十万点击要过一万,不然就是有问题,不是有问题就是作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