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玩上十次八次中有一次赢上几十元上百元钱则是可能的,赢上千元的幸运
儿在每天几万名光临的赌徒中也会有那么几个。赢的钱多了,兴致所至,就
会在赌城里大手面花钱。所以赌城里开设有非常奢侈的商店,出售几千元一
套的西装、500 元一双的皮鞋、百年陈酿、价值连城的首饰等等,这些商品
即使在纽约的高级百货公司中也很少见到,可是在赌城里倒是应有尽有。
赌城每年都招引一两千万人前往聚赌。由于来往的人多,经济跟着兴旺
起来。大西洋城从开禁赌博以来增加了 3 万多就业机会,州政府的税收增加
了 1 亿多元。拉斯维加斯则更使得内华达这块最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干旱荒芜
之地,出现了一片色彩浓艳、令人目炫的繁华景象。近年来几次世界重量级
拳王之争也在此地表演,使这个冒险者的乐园更增加了几份令人兴奋的神秘
色彩。这两个赌城每年经济的增长率都远远超过全美国的总平均数。赌城的
经济产出当然都是非物质性的,但按现代经济学的概念,只要消费者为了满
足自己的需要而支付了钱,这钱就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而不问这种需求是吃
一块牛排或穿一件衣服等物质性消费,还是请医生治病或进赌场娱乐等服务
性消费。
到赌场来玩的人中,大多数不是想来赢钱的,相反他们是准备来输钱的。
怀里揣上 50 元钱,到宽广舒适的赌场大厅里换换环境。再经历一下赢钱的兴
奋和输钱时的懊丧。等 50 元钱全部输光,娱乐的目的已经达到,高高兴兴回
家去。他们觉得花 50 元钱换来一天的刺激是值得的,何况也真有发一笔小财
的机会。所以在赌城里可以看到大多数人并不是穷凶极恶的亡命赌棍,倒是
在阳光下漫步,带着家眷儿童寻求快乐的人。
虽说如此,总归免不了有一小部分容易走极端的人。而赌博正是他们走
向罪恶的大道。所以从统计数字上看,这两个赌城成了社会问题集中的地方。
大西洋城十几年来犯罪率上升了 170%,内华达州的酗酒率居全美首位,自
杀率超过全美平均水平 1 倍以上。当然确切地说,这些统计数字并不说明大
多数人如何行为不轨,它只说明少数人的变态。然而,赌博引起的人们道德
的变化却没有任何统计能够说明,而这正在默默地影响着周围人的行为规
范。赌博鼓励不劳而获的非分幻想,怂恿侥幸心理,默许对别人利益的侵犯,
结果会降低社会和家庭的稳定性,不利于将人的才能引向彼此有利的生产和
服务活动。虽然从宏观经济来看,除掉赌场的经营成本利润,赢的钱等于输
的钱;从微观上来看个人赢钱的期望值等于输的期望值,似乎这并不构成对
整体经济的危害,或者它并不造成物质的直接损失。但现代经济学的效用分
析却证明,赌博从整体上看会降低社会的总效用值。用通俗的方法解释,赢
钱时大手大脚把钱花掉,输钱时省吃俭用才能还债,说明赢来一块钱所增加
的效用比输掉一块钱所减少的效用低。所以尽管输赢的机会相等,效用却遭
到了损失。正因为如此,美国舆论倾向于否定赌博的合法性。虽然上述两地
由于赌博业而赚了大钱,但没有别的州愿意跟上。非但关于赌傅的争议有这
样明显的倾向,甚至发行彩票为慈善机关筹款这种方式,在全美 50 个州中至
今仍有 12 个州为法律所不容,因为它也带有某些赌博的性质。
小结:赌博在法律和道德上都是有争议的,需要用客观的科学态度来分析。经济学证明了赌博
会使效用遭到损失,即使输的钱等于赢的钱。
3.从邮政的垄断与民航的竞争
个人可以办邮政,听起来似乎是一件新鲜事,可是在美国,不但有私人
办的邮政,甚至还有私人办的监狱。
美国企业一般以效率高、服务态度好著称,可是邮政却是例外。究其原
因,一是缺乏竞争,二是国家补贴亏损,从业人员拿着铁饭碗,容易造成效
率低服务差。中外如此,很少例外。中国只是把这一体制的毛病表露得更为
充分罢了。附带说一句,中国邮政系统设置的标准邮筒的投信口窄小无比,
稍厚一些的信就塞不进去。美国标准的投信口可以放进一个小包裹。投信口
是邮政为民众服务的一个必经通道,通道的大小或许正相当于愿意服务的程
度。事实上狭窄的投信口确实把许多顾客赶到更远的邮局服务柜台去排队投
邮。
在美国大多数的邮局里办事也都要排队,这对于惜时如金的美国人是很
难容忍的。所以私人办邮政的创议很快得到社会舆论的拥护而实行起来了。
私人办的专营快递邮件的全美快邮公司,业务量已超过每天 13 万件,只要是
下午 5 点以前投邮的国内邮件,次日下午 3 点以前必定投达。只不过收费很
高,约为普通邮资的 10 倍。此外个别城市出现了投递本地邮件的公司,收费
稍比国家邮局的邮资贵,而效率和服务态度比较好。邮政是成本递减的行业,
即营业量越大,单件成本越低,所以私人邮递要扩大其营业量,使成本降到
政府办的邮政成本之下,还需要一段过程。不过,看起来在美国政府独家办
邮政、定邮资的垄断时代不会很长了。
私人办公共事业,邮局并非独一无二。我们认为应该由政府办的事业,
在美国往往由私人经办(这里所说的私人一般不是指一个资本家,而是以股
票方式为个人所拥有的公司)。市内的公共交通,从地铁到公共汽车,既有
私人办的也有政府办的。他们各有自己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对象,但有一点是
共同的:谁也赚不到超额利润。因为如果你把价格定高了,马上会有竞争者
占领你的市场。多赚钱的唯一办法是改善内部经营,使成本比你的竞争者低。
1 个竞争者比 10 个物价监督员的力量还要大,这一点我们至今还没有明白过
来。
公共交通、城市清洁、治安管理等都有私人企业,更不用说学校、铁路、
航空了。如果这些企业由独家承办,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惹不起,讲不通,
离不开”的顾客受气的局面。就拿上面提到的私人办监狱来说,由于政府办
的监狱缺乏效率,关一名犯人一年要花三四万美元,于是有私人出来承包。
花的钱少,还使犯人满意。私人企业要想继续赚钱,就得继续把监狱办好。
当然首先不能让犯人逃跑。
我们常有一种习惯信念:只要企业是政府办的,多赚一些钱也无妨,因
为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不许私营业垄断是天经地义的,不许政
府企业赚钱则有悖于公益。可是严格的经济分析证明,即使赚的钱用之于民,
垄断仍会降低社会经济效益。因为将政府企业以低效率赚的钱用之于民,还
不如取消垄断,发挥竞争使百姓得到的好处来得大。要充分论证这一点,需
要动用全套微观经济学的逻辑来分析。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有关法令是建
筑在经济理论分析之上的。理论分析有时看起来似与常理相悖,但能从更全
面的分析中指出一种政策的利弊。这里可以看到经济理论在立法中的重要作
用。例如有关自由贸易的法律,似乎增加了进口,不利于国内行业的发展,
但理论分析却指出自由贸易是有利的,因为它使国内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廉价
的进口商品,并迫使国内无竞争力的行业改组,从事美国有优势的产业。所
以美国一些行业工会和地区政治势力从局部利益出发强烈要求贸易保护,但
联邦政府却不轻易接受,里根和布什总统多次否决了有贸易保护色彩的法
案。虽然美国的贸易法案仍对国际贸易有不少限制,但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
可说是贸易障碍最少的国家。因为保持竞争机制是根本大计。
美国法律对垄断有极严格的限制。1890 年通过了第一个联邦反垄断法,
称为谢尔曼法案,以后在 1914 年、1936 年、1950 年多次修订补充这些法律。
非但不许一家公司独霸市场,还禁止几家大企业暗中达成价格和产量的协
议,逃避竞争。GE(通用电力)和西屋这些大公司的经理在 1961 年就因协商
价格被处以徒刑。犯民事案件被处徒刑,可见惩罚是严厉的。近几十年内每
年都有几十家大公司受到指控犯有垄断经营罪,IBM 公司的案子拖了十多年
至今还在侦讯。在我国,薄利多销,常常作为商业道德的典型来宣传和提倡,
殊不知在美国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中,薄利多销是企业的竞争以及反垄断法
对竞争的保护的必然结果。
美国百姓从企业竞争中得到什么好处?我们不妨通过“人民快运航空公
司”(People‘sExpress)的盛衰来考察一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出
门坐飞机开始普及,而在那之前只是政府要员和大企业家才有条件乘坐飞
机。战争结束之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航空工业和航空技术,战争中培养
的大批飞机驾驶员和地勤人员,促使民用航空事业大大发展。但是美国的民
航服务却没有作相应的改变,依然如故地保留着为上流社会服务的特色。过
多的服饰考究的服务员,不必要的奢侈用具,堪称浪费的过量食品,当然,
随之而来的是高昂的票价,这种贵族化的航空业服务使得大多数中产阶级成
员也望而却步,同时却因乘客不足造成许多驾驶员失业。航空业的不景气是
自然的了。在这当口,一些驾驶员和有民航经验的人组成了人民快运航空公
司。他们把服务对象瞄准广大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有
出门旅行的愿望,但对大高的票价还颇为踌躇,而这一批人为数极大。人民
快运公司改掉了贵族标准的陈规陋习。他们取消机上服务员,而由地勤和空
勤人员兼任,谁有空谁就当服务员;托运行李要另外付钱,把节省的舱位用
作货运;甚至还取消了飞机中的免费饮料,谁要喝要拿钱来买(这一规定一
直维持到 1986 年公司关门)。结果票价降低了几乎一半,然而票价低,飞机
的满员率大大提高。即使收一半的价钱公司仍有盈余。人民快运公司由于适
应潮流,薄利多销,短短几年内就从几架旧飞机的底子发展到拥资十几亿美
元的大事业,与泛美、联合、西北等最重要的航空公司并驾齐驱。其它公司
仿效人民快运公司的经验,调整了自己的经营方针,赶了上来。而人民快运
公司却没有及时察觉到这种形势变化,终于在 1986 年歇业。它虽然退出了竞
争舞台,但是它扭转了美国民航的经营方针,使得乘飞机旅行成为绝大多数
美国人能够享用得起的一种便利(现在每年美国乘飞机出门的人次已经超过
4 亿),功不可没。
小结:说明垄断何以有害,哪怕是国营企业也应引进竞争机制。通过“人民快运航空公司”说
明竞争如何改变了航空业的面貌。
4.节约时间创造财富
刚到美国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