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股票金融电子书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第31章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31章

小说: 生活中的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条件相同时,人总希望更多的消费。在市场经济中金钱可以购得各式各样 
的消费,于是金钱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如果借助于权力也可以得到消费, 
则权力也成为追求的目标。国民生产总值(GNP)就是用来计量一国生产出多 
少财富的指标,它是可计量的。两种政策孰优孰劣,只要看何者有助于生产 
更多的价值。于是一国人民的幸福是否有所增进,只要看 GNP 的增长率;比 
较两国人民何者更幸福就看人均 GNP 的大小。这成为当前国际上认可的评判 
标准。我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小康标准也用人均 GNP 翻两番作为目标。 
    可是消费能力的增加是否意味着幸福的增进,还是有待反复推敲的。我 
曾就这个问题和我的房东探讨过。有一天,她开着她新买的丰田牌小汽车送 
我上班去——这是我们约定的安排,因为我们的寓所很远;没有方便的交通 
工具;我不会开汽车,也没有汽车,所以送我上班是我租她房子的条件。当 
汽车驰过一幢幢正在建筑的住宅和新落成的购物中心时,我很为这些房子的 

建设速度吃惊,同时也想到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GNP 增长了 2 倍,人 
均 GNP 增长超过 1 倍的成绩。战后的美国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我猜想富 
裕程度增加一倍必定是一个很显著的变化。于是我问她:“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来你感到自己越来越富裕吗?现在你的开支是否比那时宽裕得多?”她不 
假思索地回答说:“我不觉得现在比那时富裕。”我追问她根据什么得出这 
样的结论。她想了一会儿说:“那时我们也有汽车,也有自己的住房,吃的 
东西虽然没有现在的花样多,质量也并不次。”过了一会儿她又补充说:“现 
在我们是比那时的钱多了,但这是因为我们工作了一辈子,有了积累。就时 
代的变化来看现在的老年人并不比那时的老人阔绰。那时钱虽然少,可是生 
活得很有意思。”她的这番话确实说明了幸福并不正比于物质享受。因为如 
果以物质享受而言,现代人们(不仅是美国人)所享受的肯定比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时享受的丰富得多,不说别的,光从这 40 年中新发明的东西就可证 
明这一点。电视机那时还没有普及,现在则成了生活中的第一享受(以一天 
生活中的时间分配来衡量)。微波炉、电子表、电子计算器、塑料用品、日 
光灯、收录机等司空见惯的东西,当时还没有出现,至少没有普及。记得 40 
年代我在大学念书时几乎每星期都要补一次袜子,现今有了尼龙袜,再也不 
必为补袜而烦恼了。还有尼龙牙刷、的确凉衬衫都为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起 
了巨大的作用。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这些东西,丝毫也不感到它与我们 
的幸福有什么关系。我的房东太太开的丰田牌汽车以其平稳舒适和设备的完 
善性而言,肯定比她 40 年前的福特汽车强得多,可是她并没有感觉到。如果 
物质享受确实可以提供幸福的话,那么上述现象至少说明了不同时期的幸福 
是不可相比的。 
    非但“物质享受可以提供幸福”的论断存在上述许多疑问,还有种种迹 
象表明,一些人物质享受的增进可能导致另一些人的痛苦。如果我的邻居原 
先和我具有相仿的消费能力,现在他忽然变得阔气起来,非但购置了沙发、 
录像机和摩托车,而且出入乘坐出租汽车,经常光顾高级饭店。他的变化可 
能打破我的生活的平静气氛,使我陷入了嫉妒的痛苦,于是最能平我心头之 
恨的是有朝一日亲眼看到他倾家荡产。嫉妒原是人性中最恶劣的成分,但它 
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如果“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确实是我们的政策 
目标,那么防止那些可能引起周围人群因妒忌而痛苦的变化便是合理的,或 
者更彻底地,从法律上断绝一切个人发财致富的机会,从道德上谴责一切追 
求个人消费的权利。幸亏我们对外国人的富有并不妒忌,因为他们和我们并 
不具有可比性。那么多富丽堂皇的宾馆主要就是为他们造的。不但如此,我 
们还欢迎他们到中国来投资,赚更多的钱回去。可叹的是我们对自己同胞的 
发财致富却没有那份宽宏大量的气度,要不信的话,你可以试办一份你的独 
资企业,看看有多大的困难。如果你居然办成功并且发了财,看看会惹来多 
少麻烦。 
    美国成为世界首富,是否与他的百姓不嫉妒有关呢?回答这个问题实非 
易事。但至少从一个侧面来看,美国同样有妒忌存在,而且有妒忌得发狂以 
至于犯罪的事。1963 年纽约一个外貌平常的临时工,在一场棒球赛散场之 
后,驾着自己的小汽车冲上马路旁的人行道,把在这场比赛中获胜的、长得 
漂亮英俊的英雄压倒。他自己招认,他不能忍受这位相貌出众的运动员那么 
丰神俊爽,那么光耀夺目。1959 年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斯旺约诺阿市,一个女 
大学生用利斧砍倒原先和她同居一室的另一位女大学生,原因就是嫉妒被害 

人的漂亮。暗杀肯尼迪总统的奥斯瓦尔德的作案动机,从他的信件和屡次复 
述讲的话来看,就是对幸运的、有成就的同代人感到嫉妒(奥斯瓦尔德因涉 
嫌犯暗杀罪被捕,但尚未开庭审讯即被一夜总会老板开枪打死,致使此案成 
为千古之谜。奥的作案动机只能从间接材料中推测)。类似的单纯由于嫉妒 
而杀人的案子还有很多。我倾向于认为,一般而论,美国人同样具有人类共 
同的弱点。所不同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因而具有警惕,从制度、法律、 
社交习惯上避免这种心理被挑动和激发。例如法律规定人有隐私权,人有权 
对自己的收入保密(只有竟选就任的高级官员例外。他们参与竟选,说明自 
愿放弃隐私权)。但在别的国家这一点是有争论的,例如在新加坡政府官员 
如果有大量不能说明来源的财产将以贪污罪被起诉,这说明人无权对自己的 
收入保密,我国前两年通过的法律援用了新加坡所采用的原则。在美国,银 
行职员和税务局官员如果泄漏个人收入的信息将被判为犯罪。和人交往中如 
果打听别人一个月挣多少工资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单位的工资单只有会计和 
主管知道,而且当作密件锁在抽屉里。美国有几百名亿万富翁,要没收他们 
的财产并不难,只要大多数百姓都赞成,通过法律程序就可以做到(虽然这 
违反宪法修正案第 5 款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但该款认可通过法律程序的此类 
行为,何况宪法也可以修改)。但多数美国人并不赞成这样做。相反,他们 
还一再把所得税的累进税率降低,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过。 
    要研究“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虽然存在上述许多困难,但无疑这个 
题目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小结:经济繁荣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必须照顾少数不幸者的生存条件。幸福只能感觉而无法 

计量,因而也无从比较。嫉妒心理极有害于经济增长,应从制度和习惯上防止这种心理被挑动。 

                       36.所有权漫议(上) 


    我的一个青年朋友,刚到美国不久,居然只花 50 元美金买了 1 辆旧汽车。 
欣赏和高兴之余,他邀请我去参观他新买的车。这是一辆 1971 年产的福特牌 
车子,从里程表上看已经走了 17 万英里(合 27 万公里),早已够淘汰的年 
龄。但看来原来的车主对车保养得不错,车身上除了几处锈斑再没有碰伤擦 
坏的痕迹。青年朋友热情地邀请我坐在他的右边,他顺手替我把车门关上, 
认真地向我解释这辆车的特点。我可以充分地感觉到他对这辆车的喜爱。 
    首先,座垫和靠背是纯羊毛呢子,不像现在出的新车都是混纺料子。虽 
然细看起来个别地方的绒面已经磨光,但倒也不显得太破旧。他又说,车上 
的收音机音质极好,并不次于新式立体声的音响;驾驶座前还有点香烟的电 
热圈,说着他抽出一支香烟点给我看。这时,我觉察到我们是处在一个密封 
的小环境中,四周可以触到和看到的都是属于他的,是他所有的。确实,我 
们在国内坐小卧车的机会也不多,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拥有了 1 辆汽车。 
接着他建议拉我出去兜一回风,他从口袋里拿出钥匙,这个钥匙套在一个闪 
光的圈上,分明是专为汽车钥匙新买的。他打着了引擎,一面向我解释说, 
为了保证引擎各运动部件的润滑,必须让它空转两分钟才可以起动,否则要 
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在我们耐心地等待的这两分钟里,我不免暗自发笑,这 
辆已经该报废的破车,还想延长多少寿命。但我见他正在注视着手表等这两 
分钟过去,立刻被他的严肃态度所感动。我想我应该比他更喜爱这辆车才对; 
如果我拥有 1 辆车也会这样做的。这是我第一次间接地感受到,当自己拥有 
一件财产的时候将会有什么心情。 
    前几年我到美国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后住在朋友家。他多年以前从 
国内来美国读书,取得了博士学位,有了一份待遇很不错的固定工作。他用 
抵押贷款买了这所房子,我还能嗅出新房子的油漆气味。他有两个小孩,夫 
人忙着领孩子,家里有了孩子不免显得凌乱。使我奇怪的是他夫人每有一点 
空闲不是忙于整理室内,而是把时间都花在剪草、种花、收拾园子上。他的 
园子真是美极了。从远处望过来,百花丛中隐约看见一所颜色鲜艳的房子, 
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清静和现代舒适生活相结合的奇妙感受。再看左邻右 
舍,他们的花园布置都别出心裁。让我在这样的住宅区里看上一天也不会感 
到丝毫的厌烦,难怪他们园子里的灯通宵都亮着,免得在太阳落下去的那一 
半时间里浪费了这令人百看不厌的妖娆。 
    第二天他夫人领着孩子陪我到住宅区的附近散步。她指点给我看,这是 
儿童游戏场,那是网球场,远处是小学校。她特别告诉我,由于这里小学校 
新请来了一位有名气的校长,教育质量提高,当地房子的价格上升。我完全 
能理解其中的缘由。在北京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好学校,把孩子的户口转 
到附近有好学校的亲戚家。能进好的小学,就有希望进重点中学,升大学的 
机会就更大,所以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她又告诉我,某住宅区由于马路上出 
了一件凶杀案,房价陡跌。这使我明白,何以这里家家户户都如此费心地在 
花园上下工夫,那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欣赏,也与房产的价格有关。而且一个 
园子弄得调敝零落还会影响周围的房价,从而遭到大家批评。他们的住宅区 
由于大家合作努力,改善了整个环境,这一年中房价已涨了 2 万元,几乎等 
于一般家庭半年的薪金收入。 
    人们无微不至地爱惜自己的财产,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我在美国时忽然 

接到国内来的一封信,一位比我大约大 10 岁的朋友请我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前在美国读书时住的住宅门口拍一张照寄给他。他不但告诉我这所房子 
的地址,而且附来一张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