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

第24章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第24章

小说: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先引用一段梁启超的话。他写的是比较简单的文言文,还可以看得懂。
  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有此历史(就是山西的晋商),有基础能够继续发达的山西商人,鄙人常以此自夸于世界人之前。
  这是一个真正懂得中国的伟大经济学家讲的话。而且还有一个人也讲过类似的话,他就是当时的格兰特将军,他是一位英国人。他说,他漫游欧亚大陆,但绝对没有想到,到了中国看到山西的小商人,他们是如此之厉害,竟然还能够把犹太商人打败。
  所以说,所谓过去的晋商,在中外历史上,都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让全世界了解晋商,而且我们也希望在梳理晋商整个发展史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一点启发。首先我想简单谈一谈晋商的发迹史。晋商基本上是靠地利之便,加之天时与人和而成功的这么一群商人。
  背景提示
  晋商的辉煌是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山西自古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盐池,物产丰富,与河南、山东等产粮大省邻近,又处在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相接的位置,山西人自古就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生活。这些优势使得山西在明清之前就拥有发达的商业贸易,更是明朝晋商形成的物质基础。
  第一批山西商人是怎么发达的呢?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北方边防军驻军总共有90万人,分成9个兵站,也就是9个据点。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就是元朝灭亡后的蒙古人的侵犯,所以叫9边,即9个边防站。这9个边防站里有4个在山西省,这就给山西人带来了一个得天独厚、能够发达的机会。由于9边驻军非常多,达到90万人。因此粮草就是个大问题。明朝刚开国的时候通常都命令山东、河南、湖南的人来运送粮草,搞得天怒人怨。最后明朝政府想了一个办法,叫做“开中制”。具体来说就是鼓励商人运粮草到9边,然后明朝政府给他一个盐票,当时叫做盐引,实际上就是盐票。
  背景提示
  中国古代各朝政府对食盐都采取专营政策,主要原因是控制食盐获得的利益很大,丝毫不亚于今天控制石油和煤矿的利益。明朝时期,政府实行盐引制,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实际上是获取食盐的一纸凭证。有了这紙凭证,就能换到巨额的利益。虽然山西并不是粮食产量非常丰富的地区,但是早期的山西商人却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这是晋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拿到盐引以后,商人们就到中国的沿海地区产盐的地方去买盐,比如海盐,还有山西的岩盐。由于当时做盐的技术是非常不到位的,所以是暴利行业,买了盐以后,可以立刻倒卖获取暴利。明朝政府就靠着这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商人运粮到北边,换盐引去贩盐,然后再来图利自己。
  当时的山西商人就在这个环境之下,凭借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们囤积大批粮食运到北边,拿盐引换河东盐、长芦盐、山东盐。河东盐就在山西,长芦盐、山东盐就在附近的滨海地区。由此他们可以和当时的徽商平分秋色。但是,经过长达百年的运营之后,这个制度产生了重大问题——腐败。当地官员拿着这个盐引不给山西商人,而给自己的亲戚,如自己的小姨子,或者自己的表弟,让亲属去牟利。所以亲属不用运粮食,也能得到盐引。而辛辛苦苦的山西商人把粮食运过去,搞不好还拿不到盐引,被打一顿都有可能。因此,这个制度被破坏了。当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明朝政府拨往9个边防据点的饷银也逐渐增多。因此,在明朝中期,政府开始允许用银两换取盐票。于是政府又推出一个新制度,叫做“开中折色制”。
  开中折色制始于1492年,明朝政府规定,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用粮食换盐票,在内地就可以到盐运司用银两换取盐票。也就是说运粮食的议案全部取消不要了,你们拿钱来换盐引,拿钱来买这个盐票。这么一来,摧毁了整个山西商人,因为山西商人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就准备去换盐引的。这个法案一出来,这么多粮食卖不出去,造成山西商人的几乎集体破产。山西商人当时不叫晋商,叫什么呢?叫盐商。所以山西商人是靠卖盐巴发达起来的。这样一来,山西商人先前具有的地理位置优势荡然无存,对盐票的控制也没有了,再加上官员腐败,山西盐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但是我在这个时刻要给山西商人,所谓盐商一个很好的评语,叫做危机。什么叫危机,有危才有机,有危险才有机会叫危机。当时的山西商人并没有因此被打垮,因为明朝败亡了,清朝起来了。清朝的创建者满族人是当时的北方异族,所以清朝跟蒙古之间是互相通婚的,蒙古族与满族关系很密切,因此北方相对安宁。当时北方产什么东西呢?北方产人参、貂皮、灵芝等等。南方产什么呢?铁锅、盐巴、茶叶。而北方跟南方的贸易交界点又是山西,所以山西商人得了清朝的地利之便,加之北方没有战争等外患,于是就开始贸易,可以算得上是“国际贸易”了。当时没有货币,读者知道当时怎么做贸易吗?因为北方蒙古那边的人非常需要铁锅,但他们自己不会造铁锅,必须得由山西商人从南方运铁锅给北方,那怎么换呢?山西商人就说他要换貂皮。好,臂如一个大铁锅放这里,就把貂一只只放进来,貂是小动物,一只只放到铁锅里面,等到那些貂把铁锅占满以后,好了,铁锅给你,貂给我。这就叫做以货易货,双方都认为讨到大便宜了,都觉得对方傻里傻气的,把貂放满铁锅就给我了,傻死了。所以这个交易很愉快,大家都很高兴。
  二、晋商的厄运:大清朝的败落
  背景提示
  晋商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商帮,是与他们的勤奋和战略眼光分不开的。清朝时,山西商人垄断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和资金调度,但他们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国内,还开拓了广大的国际市场,不仅插足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在莫斯科、彼得堡、朝鲜和日本等十多个地区,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
  榆次的常家从中国输出夏布,从朝鲜输入人参,被称作“人参财主”;介休的范家,几乎垄断了对日本的生铜进口和百货输出。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但是当时的山西商人做的还不只是如此,我认为这个时候才开始叫做晋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大家推崇,因为这个时期的晋商,开创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产业链经营。我最近出了两本书,叫做《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分上下两册,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可是我告诉各位,在大清王朝的初期,全世界能够掌控整条产业链的应该是从山西商人开始的。因此,我很愿意在这个时刻称他们为晋商,以前他们只是卖盐巴的小商人而已,这个时期就不一样了,应该叫做晋商。我举个例子,像我们中国今天自诩为制造业大国,其实真正的制造业大国还未必是我们。
  比如,今天我们中国的工厂生产一个芭比娃娃,它的出厂价是多少?1美元;卖到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是9。99美元,接近10美元。那么,10美元减掉1美元的9美元是谁创造的?是除了制造以外的所有大物流环节创造的,包括运输、包装、物流、仓储、批发、零售,整条大物流产业链创造的9美元的价值。因此对于晋商而言,他们已经比我们这一代企业家,更加睿智地发现,你要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就必须掌控整条产业链,而不只是制造。而且这个思维在当时特别的重要,因为当时所谓的商人是什么意思?就是从湖南拉一车货到湖北去卖,这就是当时商人的水平。可是晋商从南方贩茶叶,从制造到包装、加工、运输、批发,到最后的零售,整条产业链完全掌控。我相信这是全世界第一条产业链的高效整合,相当的不容易。也就是说,以芭比娃娃为例,它所赚的不是简单的茶叶的1块钱,而是整条产业链的1+9块钱,整条10块钱全部由晋商所囊括,这个才是真正的富裕。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制造业这么艰难,为什么美国这么富裕?因为以芭比娃娃为例,我们辛辛苦苦创造出1美元的芭比娃娃,美国就通过整个大物流的环节创造出9倍的产值。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这就是美国人所谓的国际分工。
  山西商人不一样,他们不但掌控着1块钱的茶叶生产,同时还掌控着后面的9块钱。因此,福建也好,湖南也好,广东也好,你越生产茶叶,你越制造,山西商人就越富裕。所以美国今天的富裕,和当时山西商人的富裕的灵魂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掌控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大物流环节,这个6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几百年以前是这个样子,今天也是这个样子的。今天就看谁能够掌控整条产业链,而我们今天制造业的衰退,其最重要的根本原因在于整条产业链是美国掌控的,我们只掌控着1,而美国掌控着6,简称“6+1”,“6+1”就是整条产业链,1是制造,6就是我刚刚讲的六大环节。山西商人掌控着“6+1”,而这是他们富裕的主因。美国掌控着6,这也是美国今天富裕的主因,因此我本人要对于当时的晋商给予高度的评价,他们确实做得不容易。
  但是晋商的手气不好。什么叫手气不好?根源又是在于大清王朝。从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62年的《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开始,一切都变了。
  这三个条约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允许俄国人从中国南部收了茶叶之后,直接运到天津,而旦是免税运到天津。然后俄国人再从天津海运送回到俄罗斯,一路免税。大家知道不知道山西商人当时做了一件什么事?山西商人当时要求慈禧太后给予同样的特权,很聪明吧,因为走海运使得整条产业链更加高效,对不对?速度更快,运货量更大。
  我就以当时山西商人的规模来讲,当时最大的山西商号叫做大盛魁。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三个小贩开办的对蒙古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活动地区包括今天的蒙古国、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资本十分雄厚,据说它的全部资产可用50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乌兰巴托到北京的道路。
  大盛魁总共有1600头骆驼,每一头骆驼可以驼250公斤,加在一起是400吨,400吨远远不够一船。你要养1600头骆驼烦不烦嘛,养那么多骆驼,花那么长时间,还不如一艘船来的多。所以山西商人非常精明,非常聪明,也同时要求慈禧太后开放海运,让他们能够从中得利。
  不过读者知道结局吧?慈禧太后没学过经济学,也没有听郎教授讲过课,什么“6+1”的高效整合她也没学过,她嫌麻烦,批驳,不准。不准那就完了,当时所谓的晋商开始迅速衰落。
  背景提示
  1873年,晋商为了节省运费,准备像俄国一样,把湖北茶叶经过水路运到天津,再走陆路贩到俄国,但清政府对晋商的这一计划却横加干涉,并要对贩茶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