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财富第五剂 >

第3章

财富第五剂-第3章

小说: 财富第五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的医疗科技和药品可以说一日千里,往往医学院的学生还没毕业,原有的医学知识就已经过时落伍了。在现实生活中,执业医生是从一种称为“说明员”(detail person)的特殊销售员身上学得最新药物和治疗方式。所谓“说明员”就是“迷人、高薪年轻异性”的委婉代名词。“说明员”大方地送出免费试用品,并按照医生和其同仁指定该公司产品的金额多寡,提取一定的比例做为巨额回扣。医生和家人经常获邀出席高级餐厅、游轮和免税的观光旅游招待。他们在那里利用纳税人的钱“学习”新的产品。    
      虽然全球各地处方药的药厂振振有辞地指出,药品价格昂贵是因为研发成本所费不赀,但实际上药厂的行销推广费用远高于研发成本。再者,药厂推出新药所需的研发费用,有一大部分来自联邦政府透过对大学、医学院和国家健康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补助。    
      一般病患所付出昂贵的处方药药价中包含了厂商的行销费用。厂商用这笔钱利诱医生在处方笺的格子勾上“DAW”——按所写配药(dispense as written),意思是说这帖处方要用比较贵的品牌药(brand drug),而不是其它90%处方常用的价格较低的学名药(generic drug)。药厂的利润通常来自过时的品牌药,这些都是病人多年前第一次发病时所开的,而后长期服用的药物。药厂绝不会主动告知客户和医生,市面上最新的改良新药,因为药厂担心病人要求医生更换处方内容时,会将现有的客户拱手让给竞争品牌。学名药有时候比品牌药更安全或更有效,因为学名药使用普遍,因此包含最新的改良配方。    
      教育消费者如何正确服用处方药就蕴含庞大的商机:如何取得更有效、更便宜、副作用最少或三者兼具的不同处方药。    
      近年来,药厂仿效食品公司聘请相同的广告公司,以形象广告直接诉求消费者。这些广告的处方药虽然只能依照医生的处方合法调配,但病人已经被直接洗脑,认为这种药品是救命仙药,而要求医生开“DAW”处方,如果医生拒绝,这些被洗脑的病人大不了找另一位愿意配合的医生。    
      可悲的是,多数医生已经沦为大型跨国医疗公司的产品和劳务的“技术药剂师”,这些公司在利润和病人权益的天平上,总是利润至上。以上种种行为导致美国的药价节节升高,以致于每年约有22%的处方药是病人无力负担的。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每个月要花300美元在处方药上,已经成为最大的个人开销,数百万人被迫在买食物或药物之间做抉择。一般保健给付看诊费,但通常不涵盖处方药。    
      以上种种现象都是已开发国家医疗照护制度所面临两个难题的后遗症,这两个难题几乎都是经济面而非科学上的问题:    
      一、对医疗提供者而言,生产消费者一生都需要的产品,比只使用一次的产品更有利可图。这代表研发经费将用在治疗病症而不是根治病因的产品。    
      二、支付医疗费用的第三者——保险公司和真正付钱的雇主,和员工的健康没有长期的财务关系。几乎无须直接负担医疗费用,而且几乎所有预防疾病的费用(例如健身、维生素、营养补给品)都不在理赔范围内。    
      正如我将在第六章中指出的,美国健康保险制度的付费方式设计不良,而且机能不够周延,整个制度可以说是劫贫济富。    
    


第五波革命无知的消费者

        
         
      无知的消费者    
      我研究愈深入就愈觉得心烦。面对困扰全国多数人口的肥胖和健康不佳的困境,眼前似乎找不到任何答案。    
      虽然,一兆美元的食品产业(多数问题的根源)和一兆五千亿美元的医疗产业(只治疗病症,好让目标顾客返回工作并继续消费),并无直接共谋图利的行为,但两者共生共利,攫取庞大的经济利益,仿佛事先串通好让美国消费者掉入这最凶险的漩涡中。    
      就个体经济面而言,只要消费者每次获得控制健康的真实信息时,食品和医疗产业为了保障既有利益,就会不择手段,玩弄这些对他们不利的讯息。    
      例如,早在1990年之前,消费者就已经知道摄取过多的热量是肥胖的主因。当社会大众认知饮食中的脂肪含量是热量的主要来源时,食品业者于是推出诱人的低脂和脱脂食物反击,利用广告告诉消费者现在高兴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必担心发胖。食品业者更进一步重新包装绝不含脂肪的产品,像是裹糖衣的糖果、椒盐饼干,藉此标榜他们推出全新、健康、不含脂肪的新产品。    
      业者五花八门的广告中,并没有告诉消费者,这些低脂和脱脂的产品含有高量的糖和碳水化合物,一旦被人体吸收后还是会转换成脂肪。至于添加更多化学物质的“健康食品”,长期所造成的伤害更甚于“发胖”产品。整个九十年代,肥胖和低脂与脱脂食品的销售量同步稳定增加。    
      总体经济面似乎也摆脱不了业者的魔掌。    
      食品业者的说客已经游说成功,强制规定学校营养午餐和牛奶计划,但这只会让孩子们更难脱离加工食品的诱惑。药厂也推动由政府出面的赞助计划,把数百万儿童暴露在危险的药物之下,以对抗饮食不当的结果。政府甚至曾经威胁父母,如果孩童有所谓失常的举动,却拒绝强迫他们服用治疗过动儿的立得宁(Ritalin),会丧失孩子的监护权。    
      当初设立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原意是要保护消费者,避免吃下有碍健康的产品。现在却以排除竞争和延长药厂某些药品的专利年限为手段,保护原本要规范的厂商。原本新闻媒体为了本身的利益,在兼顾社会大众和收视率的情况下,应该向社会揭露这些恶形劣迹,但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乏善可陈。至于消费者本身、广告业者受限于信息不完全,大部分对问题所在浑然不知,而且食品业和药厂还是广告媒体的大户,特别是电视网的广告大金主。    
      举例而言,医界几年来早已知道饮用乳牛的牛奶有害健康(见第四章),但每年从美国乳品协会(American Dairy Association,ADA)广告赚取大笔广告费的媒体对此几乎只字未提。想想看,虚伪的名人拿着丰厚的广告酬劳,在电视上俏皮地弄个牛奶胡子,但自己却只喝豆奶制品。    
      更令人愤慨的,不仅这些靠着脸蛋每年捞进大把钞票的大牌演员、歌星和模特儿从不碰自己代言的产品,而且他们的饮食也大都是不含加工和添加物的素食。然而,这些被社会视为健康、美丽典范明星的经纪人却警告他们,千万不可把精致的饮食习惯透露给媒体,以免受到电视制作人的抵制,因为加工食品业和快餐店可是电视台得罪不起的广告大户。    
      虽然明知时下年轻人不只崇拜影视名流的专业才能,但今天这些知名人士大都小心翼翼避免在争议事件表明立场,以免影响前途。就像一位好莱坞经纪人说的,没有人希望成为“健康饮食的珍芳达”(Jane Fonda)——这位知名女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因为争议的左倾政治立场而被影迷抵制。    
      在自由经济的体制中,如果人们无法从营利组织中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会转向政府(最后手段的提供者)求助。20世纪70年代,消费者要求政府限制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但政府对这件事似乎无能为力。我们选出的官员其实和媒体一样,都是信息不全的消费者,对于健康议题也是懵然无知。如果你有兴趣知道政治人物对食物和健康的想法,只要看看他们的腰围和饮食内容就明白了。我们的政治人物长期以来被食品和药品业者操控摆布,所以政府现在已是问题的根源,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求救对象。    
      有件事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民主观念已渐渐成为普遍认知,但却不得不承认,现在有一半以上人民生活形态受到束缚的情形,无异于独裁政府或独裁者钳制其日常生活、梦想和幸福。    
      构成美国1兆食品业和1。5兆医疗业的几千家公司,依照一般的经济法则行事,结果仿佛是沆瀣一气庞大犯罪阴谋的共犯结构。    
      根据我对1996年到2000年间的调查发现,美国超重和肥胖人口增加10%,也就是有27%的人肥胖和61%的人超重,而且医疗成本从1兆美元遽升到1兆5千亿美元。想到这些饱受折磨的人口数,心情就不免沮丧,这7700万个病态肥胖和1。84亿超重和不健康的美国人,只因为缺乏资源、讯息和动机,而无法捍卫他们最珍费的资产:养生保健。    
      革命种子    
      从数字看来,似乎每个美国人迟早都会超重,而且半数以上的人口将是肥胖和不健康。我决定密切观察这39%的健康、体重标准美国人的变化,看看我们还剩多少时间。    
      当我开始检视这39%未超重的人口时,意外发现保健革命的种子已经悄然撒下。    
      在我仔细检视这39%没有超重的人口后,发现有一群几百万的美国人吃的和活的比以前健康。这群注意保健养生的人,包括社会上的一般平民百姓和靠外貌谋生的名人。这群人已经悄悄地拥抱革命性的保健方法——饮食、运动、维生素、营养补给品、医疗照顾和最重要的老化过程。    
      古希腊时代,体力、健康和美貌是一个人的美德(artre),就和创造天赋、聪明、勤勉或道德感一样是“优越”的要件。事实上,他们认为外在美是内在美的表征。今天真正致力于这种“美德”是靠健康和外表谋生的“专业美丽”人士。影视明星、脱口秀主持人、娱乐界的名人和许多政商名流都居住在神秘的世界里,那个世界的基本生理需求(食物、运动、维生素、营养补给品、医疗照顾和老化)从某个角度来看完全异于常人。    
      这些人在乎的是每次疲累运动的几小时后是否觉得身心舒畅,或是午晚餐吃什么食物后会变得神清气爽。因此,旁人眼中苦不堪言的差事,对他们却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愉快体验。    
      起初,我以为事先考虑食物对健康影响这种革命性的方法,只是好莱坞或西洛杉矶才有的现象,但进一步研究后即发现,这将是席卷全球的革命性运动。    
      理由很简单,每个人对健康或健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绝不会满足现状。每个人都希望不管是外表容貌或实际感觉都更年轻有活力。然而,在此之前,只有少数有钱人才有能力购买市面上稀少、有效的保健服务和产品。现在,这些东西的价格已经不再高不可攀而且日益普及,企业家迫不及待推出各种保健产品和服务嘉惠社会大众,以经济手段解决一个本质是经济的问题。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餐桌上的话题总是离不开个人的经济问题,而现在餐桌上的对话则愈来愈围绕着保健话题,该吃何种食物、服用哪些补给品、怎么运动和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