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txt-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偏向测量和分析。成本是可以衡量的,可是这些工具无法测量出梅泰格或是开拓重工公司(Caterpillar)的员工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价值,或是菲多利的业务员为了一个普通顾客多跑一英里路所产生的价值。
更糟糕的是,这些工具会迫使我们倾向理性主义,进而藐视卓越企业赖以激发创新的泉源:譬如3M不理性的产品推介人、DEC公司产品线的扩增和重叠、宝洁品牌经理之间激烈的竞争。阿尔弗雷德•;斯隆20世纪20年代在通用汽车公司成功地施行产品线重叠政策;IBM故意让各部门产品线大量重叠,借此激发内部竞争,做法也行之有年。可是理性主义者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组织一定要清楚,避免叠床架屋;认为计划一定要严谨,不容有错误;喜欢掌握,对所有人和事物了如指掌;更深信组织结构的功能,而且要有庞大的员工队伍。可是以快速推出多项新产品著称的王安公司、3M或是布卢明代尔百货公司(Bloomingdale誷)等卓越企业的组织结构却很小。
因为我们的研究证实了个人本身以及在大型团体内的工作方式,所以我们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进而修正一些重要的经济理论,例如公司大小(规模经济)、精确度(局限于分析),以及一般人获得卓越成果的能力(特别是质量)。
这些研究结果传达出一个令人振奋的讯息:今天不是只有日本具备卓越的管理,美国也有许多卓越的企业值得效法。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善待员工,鼓励他们出人头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这些公司不一味追求经济规模,而是建立一群群斗志高昂的小单位;不愿意精确规划重大研发计划,宁愿有一群孜孜不倦的推介人;不极端管制成本,宁愿着重提高质量;员工彼此主动直呼其名,卷起袖子埋头苦干,为彼此的成就欢呼喝采,并以项目小组的形态提高组织的弹性,不必按照厚厚的规章行事,只要每个人主动贡献一己心力。如此一来,连管理工作也变得有趣多了,主管不必在象牙塔里尽玩数学游戏,而是塑造公司的价值观,诱导员工产生同样的价值观,共同创造出令人珍惜的产品。本书将会定义“卓越”,并将逐项阐释。我们会说明卓越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的做法,并以社会学和经济理论提供佐证。最后,本书将会提供卓越企业实际的案例,来说明一般管理书籍所忽略的重点。
成功的企业(1)
第一部分
何谓“卓越”
第一章 成功的企业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莱内•;马格利特曾以烟斗为主题画了一系列画作,画题却是“这不是烟斗”,这就是见山不是山的境界。同样,组织图不能代表公司,新战略也不是解答企业问题的万灵丹。我们都知道这一点,可是面对问题时,第一反应仍然是拟定新战略,可能还会进行组织重整。但进行重整,通常也仅止于搬搬组织图上的方块而已,结果很可能什么也没变。重整时一开始可能有些混乱,这些混乱或许有些助益,但是过不了多久,昔日的文化又会再度浮现,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型企业要维持重要的地位以及反应力,光靠政策声明、新战略、计划、预算和组织图是不够的。可是我们采取的行动却又好像不知道这点一般。需要改革的时候,我们就动动战略,要不就是调整结构。现在应该是改变做法的时候了。
1977年初,出于对管理效能问题的疑虑,特别是对战略、结构以及管理效能间关系本质的疑虑,我们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开始做两组研究,一组探讨公司战略,另一组探讨组织效能。这就是麦肯锡的应用研究。我们是研究组织效能那组的主持人。
第一步自然是和世界各地企业的主管进行深度访谈,这些企业界的领导人物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验和智慧闻名于世。我们发现,他们对传统的方式也深感不安。他们担心一般结构性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当时走偏锋、复杂的矩阵形态有其限制,但是对于现有工具的效果却又感到怀疑;他们质疑,规模达几十亿美元的企业巨擘是否真能靠这些工具实现振兴、重新找到方向。
最有用的点子其实出自最奇怪的来源。早在1962年,现代企业经营史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在其著作《战略与结构》(Strategy and Structure)中提出“结构追随战略”这个强有力的概念。1977年,当我们开始研究工作时,钱德勒的理论是普世认同的真理。先在纸上拟定战略计划,正确的组织结构就可以轻易地跃然纸上。钱德勒的理念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当钱德勒在构思这个理论时,多元化正大行其道。基于钱德勒的理论,广泛多元化的战略决定分权结构—形式追随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钱德勒的建议足以促使(或是维系)管理做法朝正确的方向进行改革。
不过我们针对这个主题探索后发现,战略似乎很少会支配独特的结构性解决方案。此外,战略中的关键问题大多跟执行和持续调整有关,也就是如何实施战略以及保持弹性。一般而言,其范畴都不只是组织议题(结构、人员等)的战略而已。所以,有关管理效能的问题好像一直都无法获得解决,而且传统思维缺乏实际的佐证,这个问题在1980年越发明显。当时,美国经理人深为企业成长迟滞的问题所苦,于是不顾南辕北辙的文化差异,纷纷采用日式的管理方式。
我们接着转向企业界之外寻求帮助,在1977年开始拜访美国和欧洲十几家商学院(当时日本没有商学院)。我们发现学术界的理论家也有相同的困扰。我们选择的时机很好。当时的理论虽然依旧浑沌,但已朝新的共识前进;研究人员几乎不再绕着结构转,特别是绕着当时最新的矩阵理论转。那时最热门的是另外一个思潮,其中心思想是:决策者处理信息以及做出所谓“理性”决定的能力有限,集体(亦即组织)更不可能自动执行理性主义者的复杂战略性设计。
当时研究人员着眼的思潮其实是始于1930年的哈佛学者埃尔顿•;梅奥以及切斯特•;巴纳德。这两位学者以各种方式挑战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理论,韦伯界定组织的结构形态,而泰勒主张管理可以成为精确的科学。韦伯对魅力领导嗤之以鼻,并大力倡导行政体系,认为这种体系以规则为导向,客观的形态是长治久安的唯一办法。泰勒是擅长动作和时间分析效率的一代宗师,他主张把工作分解为独立、按部就班的步骤,然后以真正最适当的方式把这些步骤组合起来,使工作单位得到真正的顶尖绩效。
梅奥的研究始于理性主义,最后却对这个学派提出许多质疑。在西部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里,他为了证明工作地点环境对于劳动生产力具有直接、正面的影响,而把灯光调亮,生产力果如预期上升。接着,他想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因素,于是例行调暗灯光,结果生产力又再度上升!对我们而言,这项研究的意义极为深远。本书将要探讨的主题是:对生产力影响最大的,是注意员工而非注意工作环境本身。(我们有个朋友观察发现,卓越企业中的许多管理都只是为了创造永无止尽的“霍桑效应”。)这跟唯理主义的论点并不兼容。
巴纳德曾经是新泽西贝尔公司的总裁,他从企业主管的观点来看,主张领导者的角色在于协调组织内的社会力量,塑造以及指引价值观。他把优秀的管理者形容为组织内非正式社会特性的塑造者,而不仅是正式奖励和系统的操纵者,单单着眼于狭隘的短期效率而已。
巴纳德的概念虽然很快就为西蒙(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没过多久就为他赢得了诺贝尔奖)所采纳,但之后却沉寂了30年,当时管理学界的主要争议集中在伴随战后成长的结构上,而这也是当时热门的议题。
不过当大家开始了解到,分权结构并非随时可用的万灵丹,其后发展起来的矩阵理论也不断碰到复杂的问题时,巴纳德和西蒙的理念才引发了一波新思潮。在理论层面,康奈尔的韦克以及抨击理性模式不遗余力的斯坦福学者詹姆斯•;马奇为代表人物。
韦克认为,组织学习和适应的速度“非常”缓慢,过度注意固定的内部指示,结果会丧失实际价值。管理系统和各种例行工作的起源早已随着岁月荏苒而模糊不清,重要的战略性商业假设(譬如以控制为主或是以冒险为主)也跟着埋藏其中。说到这儿,我们经常引用某位朋友所说的例子。他早年曾经担任银行的职员,经手的工作是用手将80栏的穿孔卡一一分类。指导他的女员工动作快如闪电,她手里的卡片在转眼间就分门别类叠得整整齐齐。我们这个朋友看得佩服不已。
“你做这个工作有多久了?”他问道。
“大约10年。”她估计说。
“哦,”由于很想要学习,他继续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老实跟你说,”她一边回答,一边又叠好了一堆卡片,“我实在不知道。”
韦克认为,这样的僵化是因为人脑里存有对组织机械式的图像。譬如,“传统以军队形容组织的比喻,让人们一再忽略另外一种组织形态,这种组织重视的是即兴创作,而不是预测;掌握的是机会,而不是限制;探索的是新的行动,而不是仰赖过去的行为;重视的是争论而非静默;鼓励质疑和矛盾,而不是一味地信服”。
马奇进一步延伸韦克的理论。他在私下开玩笑时,曾经以垃圾桶比喻组织,并且勾勒出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参与者以及机会的选择随机互动,带领组织迈向未来时,组织从中学习和制定决策的方式。他对大型组织的观察,让人回想起美国总统杜鲁门对继任者即将面临的形形色色的预测错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理查德•;诺伊斯塔特回忆说,杜鲁门坐在这儿,用手敲着桌子强调说:“做这!做那!”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这跟管理军队一点也不像,可怜的杜鲁门备感挫折。
其他研究人员后来也不断搜集资料证明这些新观点。少数学者研究管理者如何有效运用时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亨利•;明兹伯格是其中之一。他们不像大多数权威人士所主张的,抽出大量的时间从事规划、组织、激励和控制。他们的时间分配其实很零碎,用在一件事上面的时间平均是9分钟。英国研究学者安德鲁•;佩蒂格鲁研究战略性决策的政治面,并深受组织惯性特质的吸引。他指出,企业长达10年来对它们的世界始终抱着严重错误的假设,尽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企业很可能也得随之转变。近年来美国产业放松管制,包括航空、卡车运输、银行、储蓄与贷款、电信等产业,便是明显的例子。
我们早期接触的经理人都任职于长期绩效杰出的企业,例如IBM、3M、宝洁、达美航空。进一步探索这种新的理论思想时,我们开始发现,这些经理人所描述的无形要素,其实比较符合韦克和马奇的论点,而不是泰勒或是钱德勒的论点。他们谈的是组织文化、家的感觉、小而美、单纯而非复杂,大力宣扬产品质量。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