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傧啬冢┑南某稀⒘鹾饬秸钗找K腔钩浞掷煤痈劢淮淼牡匦魏妥约荷朴诓僦鄣奶爻ぃ捎盟搅狡艿恼绞跤氲芯苄
绍兴元年(1131),俘获南宋官军车船和工匠后,又大造车船。车船是大型战船,用脚踏动车轮,即可击水前进,其行如飞,四周装有打击敌船的拍竿。故杨么水军更加强大,在与南宋官军的水战中一直保持优势。绍兴三年四月,起义军重建楚政权,立钟子仪为太子,称杨么为大圣天王。这时起义军控制了北达公安,西及鼎、澧,东至岳阳,南抵长沙之界的广大地区。
绍兴三年以来,南宋多次派遣程昌寓、王■、折彦质等前往镇压,都大败而归。绍兴三年冬,禁军将领王■又率兵前往镇压。他从上游的鼎州水陆并进,对沅水沿岸的起义军水寨发动攻击,并在下游埋伏大量水军,企图一举消灭起义军。杨么早已将上游的主力及家属转移,使官军扑空。杨么又发车船数只,偃旗息鼓,交横顺流而下。埋伏在下游的崔增、吴全水军以为是起义军败下的空船,全队争先入湖,大小数百只舟船都被起义军的车船撞沉,崔、吴二人也葬身湖底。一日之内,起义军歼灭南宋水军上万人。同时,起义军还多次挫败南宋朝廷“招安”的阴谋。
绍兴五年春,宋高宗调岳飞前往镇压起义军,又派宰相张浚亲临督战。他们在湖区各要道屯驻重兵,缩小包围圈,加紧经济封锁,并在夏季进兵,蹂践禾稼,造成起义地区严重的经济困难;同时大力开展政治诱降活动。黄佐、杨钦叛变投敌,起义军内部分化瓦解,杨么力战不屈,被俘牺牲。
杨么死后,黄诚、周伦等力屈投降,夏诚继续抵抗,小寨亦被攻破。澧州的起义军则在雷德进、雷德通兄弟率领下,固守小寨,又坚持了一年多才最后失败。这次起义前后共持续六年半之久。
参考书目
何竹淇:《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北京,1976。
(李涵)
众
众
商代农业生产者。或称众人,文献上又称“小人”。众人大多原为殷商本族的成员,其中有些最初即是劳动群众,有些则源于因各种原因而地位下降的贵族。他们一般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地位处于社会下层。在商代甲骨文中,常见众人耕作、参与田猎活动的记载。
殷商时期,众、众人亦经常被征作战,接受军事训练,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主要部分。商王对他们非常重视,甲骨文中就累见“米众”一词。“米”读作“敉”或是“侎”,《说文》云:“敉,抚也。”即恤抚众人之意。《尚书·盘庚》三篇,第一篇即是记载盘庚迁殷时召集众来王庭,对之训话。从甲骨文中用词语气来看,商王对众常用“令”“乎”,与差遣某地奴隶主时用言有相似之处,而不同于奴隶。甲骨文中亦不见有用众作人牲的记载。甲骨文的“丧众”、“丧众
“王大令从人曰劦田”卜辞拓片
人”等,应视为众逃避劳役、兵役,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亡失。可见,众与奴隶有所差别,仍具有一定的地位,应是介于奴隶主贵族与奴隶之间的一个阶层。
在殷墟发现的近千座平民墓地中,大多数墓都有葬具和数量不等的随葬品,如农具、兵器及狗等,可知其墓主应是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又参与作战的人。这些人同甲骨文与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众的身分相符,由此可知这些小墓即众的墓葬。
关于众和众人的身分问题,虽经多年争论,仍有许多不同见解,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意见:
①认为是自由平民。持此观点的学者及代表作有:徐喜辰《商殷奴隶制特征的探讨》、斯维至《关于殷周土地所有制问题》。
②认为是家长制家庭公社成员。持此观点的学者及代表作有:赵锡元《试论殷代的主要生产者“众”和“众人”的社会身分》。
③认为是奴隶主。束世澂《夏代和商代的奴隶制》认为,甲骨文中“众”和“众人”有别,前者属于统治阶级,后者是自由的公社成员、商代基本生产者。陈福林《试论殷代的众、众人与羌的社会地位》认为,“众”和“众人”虽同属奴隶主阶级,但前者是奴隶主阶级中上层基本力量,后者则是奴隶主阶级的基层全体成员。
④认为是奴隶。持此观点的学者及代表作有: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及李亚农《殷代社会生活》、陈梦家《西周金文中的殷人身分》、王承祒《试论殷代的直接生产者——释羌释众》、《对于〈试论殷代的直接生产者——释羌释众『凸业男纬伞贰*
⑤认为是族众。持此观点的学者及代表作有:杨棫《论殷末周初的社会性质》、张政烺《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
上述五种意见最大的分歧在于众和众人的身分是否为奴隶。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对古代史料,包括甲骨、金文、考古及古文献等的深入研究。据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第一种意见较可信从。(胡厚宣)
州郡县掾属
州郡县掾属
州、郡、县各级地方机构中长官之下的属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其设置大致沿袭汉末之制,但在人员编制、名称、职权等方面各朝又有增减变易。各级掾属的选授,一般由地方自置;北齐开始有吏部除授之例,隋文帝开皇(581~600)中期以后,一律由吏部除授。
州掾属,各朝常置掾属有:①别驾,随刺史巡察各郡,掌管众务,职权甚重,居州掾属之首。②治中,助理众务,亦为上佐。③主簿,掌管文书事务。④功曹,掌管掾属的选用与考核。晋以后称西曹书佐,北齐称功曹参军。⑤文学,经学教官。魏晋及南朝梁均有文学从事,隋称博士。
郡掾属,各朝常置掾属有:①主簿,职与州主簿同。②功曹,职与州功曹同。③仓曹,掌仓库、租赋、市场、度量衡等事务。④户曹,掌户籍、田宅等事务。⑤兵曹,掌军事。⑥法曹,掌刑法。⑦士曹,掌交通、建筑。⑧参军事,无常职,有事则出使。
县掾属,有主簿、功曹及诸曹掾。
(赵凯球)
周勃
周勃
(?~前169) 西汉初年的开国功臣。祖先为卷(今河南原阳西南)人,后徙居沛(今江苏沛县)。出身贫苦,早年以织薄曲为生,常以吹箫助人料理丧事。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随同刘邦起兵于沛,为中涓。在推翻秦王朝、楚汉战争和汉初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见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周勃所统率的部队一直担任主力,经常被配置为禁旅前锋,功勋卓著。刘邦称帝后,周勃受封为绛侯,食邑八千一百八十户,先后任太尉、相国。
周勃为人质朴,不善言词。汉高祖刘邦临死前,吕后询问丞相人选。高祖曾说,周勃重厚少文,将来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他,可以任为太尉。高祖死后,周勃以列侯事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任为太尉。吕后死后,诸吕秉权,危及刘姓统治。周勃与丞相陈平合谋,联络朱虚侯刘章等宗室重臣,先用计谋解除了吕禄的兵权,争取了北军;又消灭了掌握南军、占据未央宫作乱的吕产,平定了诸吕之乱,并迎立代王为帝(即汉文帝刘恒),对汉初政治的安定起了重大作用。
文帝即位后,周勃为右丞相,位在左丞相陈平之上,但他不熟悉丞相职守,文帝曾询问全国一岁决狱和钱谷出入的数目,他无言以对。文帝很不满意,周勃只好称病辞职,由陈平专为丞相。不久,陈平死,周勃复为丞相。岁余,又被罢免,遣归封国。周勃怕文帝杀他,在封国时经常身穿甲胄,令家人执持兵器。有人告发他企图谋反,结果被廷尉逮捕下狱。因周勃长子胜之的妻子是文帝的女儿,加以薄昭在薄太后处疏通,才得以赦免,虽复爵邑就国,但未再受重用。文帝十一年死,谥武侯。(田人隆)
周忱
周忱
(1381~1453) 明前期大臣。以善理财知名。字恂如。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补翰林院庶吉士。翌年进学文渊阁,寻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洪熙元年(1425)迁越府长史。宣德五年(1430)授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总督税粮。他有经世之才,在巡抚任上,厘奸革弊,抑制豪右,进行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生产的赋役改革。主要有,创“平米法”,均平官、民田耗米;请官铸铁斛,统一征粮斗式,防止粮长利用职权,从中牟利;设“水次仓”,由民迳往交纳,官为监收,杜绝粮长贮粮私家,为奸作弊;核减苏州等府税粮,以苏民困;置“济农仓”,储粮备荒;立兑军解运之制,使不误农时,节省漕费;折征改纳金花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兑俸,民出甚少而官俸常足。故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正统五年(1440),进工部左侍郎。六年命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十四年迁户部尚书,后改工部。景泰二年(1451)致仕。四年十月卒于家。著有《双崖集》等传世。
(林金树)
周恩来
周恩来
(1898~1976)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1910年秋于奉天府(今沈阳市)入小学。1913年8月进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6月以优良的成绩毕业,并以“国文最佳者”获特别奖。9月赴日本求学,参加留日学生中的爱国团体——新中学会。
1919年回国后即投身五四运动,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参与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此时周恩来是南开大学的第一期学生。1920年1月因领导爱国学生运动被天津反动当局逮捕,7月出狱,在狱中增强了革命意识,从此逐步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6月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支部书记。1924年8月回国,10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负责领导广东、广西、厦门和香港等地的党的工作。周恩来在三个月的任期内,曾商得孙中山同意,筹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是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人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即叶挺独立团的前身。11月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加强了军校的政治工作。1925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少将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党代表,1926年1月被任命为第一军副党代表。周恩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担任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职务,对于国共两党的合作;建立新的革命武装;以及推进北伐都起了重要作用。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退出黄埔军校和第一军。1926年12月调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任中央军委委员,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五届一中全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