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股票金融电子书 > 速成经济学家[美]约翰·查理斯·普尔+ >

第13章

速成经济学家[美]约翰·查理斯·普尔+-第13章

小说: 速成经济学家[美]约翰·查理斯·普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驴打滚的利息
    “等一下我们就会明白,这还是客气一点的说法。另一件事大家都未考虑到,
这就是复利效应。有人说银行家应该对此十分清楚才对,可是他们也是云里雾中。
让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让我们假设一个国家,就算是墨西哥吧,它每年要向美国的银行借款5 亿
美元,为了使我们的说明简单易懂,就假定他一年付20%的利息。这而且是以尽
可能的优惠条件取得的贷款,只付利息不用在同时偿还本金。我们再假设这件事
与石油美元循环都同时发生于1973年。在这种条件下,你想现在墨西哥的经济会
是一幅什么样子?”
    “这我不清楚。但是,我想他们如果把钱投资在那些利润收益率高于20%的
项目上,他们的情况就会逐渐改善。”
    “你这样说当然不错。但是你却末注意到,墨西哥经济现在是怎么一幅模样。
在过去几年它的经济从根本上说是负增长。1983年经济增长为…5%,而当年的人
口增长率却是3 %,这就意味着墨西哥的人民平均比上年穷了8 %。更糟糕的是
他们现在欠外国银行将近900 亿美元,这几乎等于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你想得
出他们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了吧。”
    “这也许太复杂了。”我回答说。我已经摸熟了教授的脾气,他喜欢这种故
作深奥的腔调,不过说真格的,这次我心里也真没底。
    “确实,史密斯,这的确相当复杂,甚至我也找不出简单的方法来说明呢。”

                          脱缰的野马
    教授又笑了一下,我也跟着他笑了一下,但我确实不知道如何是好。随后,
教授打开系在计算机终端的键盘,这时我大吃一惊,在那个我原以为是电视机的
荧光屏上竞然出现了一些数字。
    每年借款5 亿美元且无须偿还本金(单位:百万美金)
    ◆每6 年起每年所需支付的利息额等于新借款。
    ◆自第11年以后,已付利息总额超过借款总额。

                         疲于应付
    “先看看这张表,假如墨西哥要付20%的利息,到第6 年,他们要付的利息
和他们可以重新借到的款正好一样多。如果更进一步,你可以发现到第11年他们
所需付出的利息总额与借款总额一样多,这以后前者就超过后者了,或许应该说
超过额越来越大。整个过程的全部结果是,若干年以后,这个国家就只有向外流
出的资金而无沉入了,真可谓每况愈下。这种说法虽然有点过分简单化了,但实
际上差不多所有的外国投资都有相近的效果。如果你不信的话,去看看墨西哥的
支出帐就清楚了,或者找其它任何一个第三世界负债国的类似资料看也是一样。”
    “可是他们怎么可以这样继续下去,长此以往,任何国家也难以为继啊?”
    ‘他们可以借到更多的钱,当然,这只会使现状进一步恶化。或者,他们可
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但这些想来挺好,实际上却难以做到。还以墨西哥力例,
虽然他们已经减少了进口,但是他们的经济对美国的科学技术依赖性很大,继续
减少只会使情况更糟。就目前情况来说,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借更多的钱,借新
帐还旧帐,就像一般人说的’债上滚债‘,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使人好笑的是,
银行也无计可施,只能将更多的钱借给他们,让他们在债上打滚。这正应了一句
俗话:“倘若你欠银钱1 千元还不出,麻烦办你。如果你欠银行100 万元还不清,
麻烦在银行。’你想想这些银行的麻烦够大了吧。”
    “可是这种情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继续下去岂不是所有的事都无法收拾
了吗?”
    “史密斯先生,你可是越来越有戏了。”教授又笑了一下,“国际货币体系
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大危机,如果阁下真想作一个国际贸易公司的经理,你最好
能富有远见卓识。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搞懂我们所说的这一切,否则是不
行的。现在我假设你完全搞懂了。”
    “现在约有8000亿美元贷结第三世界国家,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偿还过本
金,大多数甚至连利息也不付。这可是个大问题啊。我是个教书匠而不是个银行
家,我为此深感庆幸啊,几年前我们还真想去当一个银行家呢。你有没有想过干
教书这行当?史密斯先生?”
    “没有,不过它倒是有点引起我的兴趣了。”
    “我想该讲的都讲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想没什么问题了。我要说的只是,这真是有趣的一天。”
    “你的笔记都记全了吗?”教授突然问。
    “记全了。”我边说边拿出笔记本。
    “念给我听听怎么样?”
    这一招我原已料到。所以我翻到策1 页,朗声读到:

    ◆经理应知的经济学三大领域:宏观、微观和国际经济学。
    ◆既然工资不易下降,失业就会是一种普遍现象。
    ◆机器人制造汽车,却永远不可能购买汽车。
    ◆政府凭借影响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体水平控制经济。
    ◆投资行为取决于利率。事实上,几乎凡事都操之于利率。高利率打击投资
意愿,低利率则鼓励投资企图。
    ◆联邦储备银行通过调整利息率影响投资行为。
    ◆要提高经济活动水平,就增加政府开支或减少税收。要降低经济活动水平,
就削减政府支出或提高税收。
    ◆一旦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就必须使储蓄和税收与投资和政府支出
相等。任何情况的变动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失业。
    ◆最基本的是:联邦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和税收)控制经济。联邦
储备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控制经济。而这些工具的运用方式
则视政府目标而定。
    ◆宏观经济学研究在对付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之间如何做恰当的取舍。
    ◆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如果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获得最大总收益就获得最大利润。
    ◆需求有弹性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无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小于价格的变动程度。
    ◆某商品的价格如占消费者预算支出比重较大,或者该商品有很多替代品,
其需求一般为有价格弹性的。对此类产品唯有降低价格才能增加总收入。
    ◆价格低廉的商品,或者替代品不多的商品,其需求一般为无价格弹性的。
提高价格可以增加收入。
    ◆当成本虽产量变化而变化时,追求最大利润的方法就是确定适度的产量水
平,从而使总成本与总收益间的差额达到最大。
    ◆在确定产量水平时,可变成本才是必须考虑的成本项目。
    ◆平均成本为总成本除以总产量,边际成本为最后一单位产量的变动所引起
的总成本的变动。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切活动都是为达到使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
目标。
    ◆内在成本,或者称为机会成本是进行最佳预期选择时所应支付的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无数的买主和卖主,所有生产者的产品大致相近。
想进入某一行业并不存在什么障碍。
    ◆在垄断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卖主,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加入此
行业的途径被完全堵塞。
    ◆在垄断竞争中,厂商数目众多,各厂商产品稍有区别,其它厂商进入该行
业并无障碍。
    ◆垄断竞争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广告和其它非价格手段的竞争,以及生产能
力过剩。
    ◆在寡头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各自拥有一种独具特色的产品的大公司,其
它公司要加入该行业虽有可能,但障碍颇多。
    ◆寡头市场的重要特点是,相互依存,避免价格竞争和人为控制价格。
    ◆比较利益理论说明,各国专门生产该国最擅长、最有效率的产品,然后换
取它们无法生产或生产效率不高的产品,结果大家均有利可图。
    ◆布雷顿森林协议之要义:确定美元为国际通用货币。从那以后,几乎全部
国际贸易都以美元为报价和交割的基本标准。
    ◆1971年8 月,美国取消以黄金兑换美元的承诺。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是:
废除了黄金的通用货币作用,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其价格按供给和需求的原则制
定。
    ◆高利率:打击国内投资意愿,导致美元升值,结果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就业机会减少。而平衡赤字的却是来自海外的投资。

    “全部念完有多长?”教授问。
    “只需几分钟的功夫。”
    “好极了,史密斯先生。看来我们已经合作创造出了一个‘速成经济学家’。
过几年再来看看罢,到那时你一定更为了解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了。请代我问侯令
尊。”
    “谢谢,我一定转达。教授,谢谢你百忙之中进行指教。”我真心实意向他
致谢。
    此时教授反手打开电视,又点燃了他的烟斗。屏幕上图像开始晃动;我悄悄
地转身离开了房间。

                         狗尾续貂
    我知道回家的时间早过了,我一大早就去教授那儿了。但是,当我走过校园
酒吧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走了进去。里面早已坐满了人,音响中杰克逊正在狂吼。
我要了一杯啤酒,环顾四周,这是我的习惯。
    在一个角落里坐着几个马歇尔教授班上的研究生,贝琪也在其中。他们正谈
论着什么,神情颇为兴奋。我犹豫着是否去和他们聊聊,我觉得应该找个借口,
我拿出笔记本,信手一翻,上面写着:要得到最大利润,就必须把产量确定在边
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也许今晚会和白天一样有趣吧,我心里想到。
我强作镇静,走到他们边上。
    “咳,”我朝着贝琪说:“我叫史密斯,白天和你们一起上马歇尔教授的课,
还认识吗?”
    “认得啊,你好?”
    “噢,还不错,我很好,嗯……你知道吗,我还从没学过这么多经济学原理。
我想,贝琪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那要看什么事了。”
    “就是关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我部知道是否真的搞明白了。”
    “噢,这呀,简单极了。”她说着从手提袋里抽出一个挺眼熟的信封,“让
我来告诉你,是这样的:”
    设若Л=R (Q )…C(Q )
        则Л的最大数为
        dЛ/dQ=dR/dQ…dC/dQ
        或
        MR=dR/dQ=dC/dQ=MC
        如果(仅仅是如果)
        d2Л/dQ2=d2R/dQ2…d2C/dQ2〈0
    我站起来,心里绝望极了,强打起精神,结结巴巴地说:“就这样吧,哪天
我也许会汀电话给你。不过,我还不知道你姓什么?”
    “我姓马歇尔,马歇尔·贝琪。”她回答说。
    天那,这对父女怎么如此悬殊啊。我心中不禁一声长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