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

第41章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第41章

小说: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和理性合在一起的。如果不将信心和理性结合;你们就不能成为科学家。很少我
们所知道的事情是有完全把握的;除了数学上的公理以及「我现在觉得很痛”之
外;很少事情是我们有完全把握肯定的。 

所有知识;包括我们日常的信念;例如「澳洲是位于亚洲南面的一块陆地”;所有
科学的信念全是基于或然率的。我们知道这些事情有很大可能是真确的、合理的 

但你们却没有绝对把握能确定:当你们坐在椅子上;它会支撑你们身体的重量。你
们需要一定程度的信心;或许是很少的信心因为过去的证据是;当你们坐在椅子
上;它会支撑你们的重量;所以这次这张椅子应该合理地有很高的机会托住你们 
…但
你们始终需要踏上信心的一步。明天太阳会升起来;这不是绝对确定的。当然;我
相信;你们也相信;因为这是极有可能的。据我们所知;有史以来每天都是如此发生;
所以明天会有很大可能再一次发生。我们不是完全确定地知道拿破仑战败于滑铁


卢;我们的相信乃基于见证。所有科学都是基于归纳法的原则和或然率的。 

我非常惊讶一位哲学讲师会说我们无须用信心 
;不必将信心和理性二者结合。实
则我们每天都要应用信心于我们日常的信念和科学上 
。我在前面的论证中;从没有
说及信心;我并没有如李博士所暗示的;混淆了信心与理性。我提及逻辑和理性;我
从没说过你们要凭信心盲目地跳进去。相反;我提出了证据;指出「神存在”的假设
是对六种不同现象的最佳解释。 

如果与其他解释比较;那是最佳的解释。这样得到相信神存在的结论;是合逻辑的;
是合理的。在科学上也是如此;当一个假设比其他假设更好时;我们就相信它是真
的。这样使用信心并不与我们日常的信念和科学有什么不同。我们使用理性;理性
带我们至某一程度的可能性;跟着是踏出信心的一步;不是凭信心盲目地一跳;而
是踏出信心的一步;得到「神是对这些现象的最佳解释”的结论。 

我若理解无误;李博士的另一个重点;是何谓解释。我有些难以理解他这个重点。他
说人们问为什么会下雨或不下雨;回答是「因为那是神的旨意”;而该回答含有循
环论证。我相信他的例子是正确的;那可能是循环论证。但这只是他作出来的讽刺
描述;而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信仰;也跟我的论证无关。 

他竖起一个稻草人;跟着把它击倒;便说他击倒了我的论证。 

我并没有说因为神的旨意才下雨;这跟我的论证无关。 

李博士说「神”的观念不清楚;他提到「无所不能”我必须说我感到十分诧异 

我并没有不敬之意;但他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十分诧异他用这个例子;就是神能否
造出一块祂举不起的石头。我从没认识过一个现代的哲学家;不论他是不是无神论
者;会用这个例子来反驳神的存在。每一个我曾与他谈论或辩论过的无神论者;都
承认神不能做逻辑上不可能的事。所以这个无稽的例子;就像再次竖立一个稻草
人、一个讽刺的描述;跟着将之击倒;但他却不是击倒基督徒的信仰。他只不过断
言、主张说 
:「无所不能”这观念是有矛盾的 
。他没有指出如何有矛盾;他并没有提
出任何论证;以供我们分析他的说法是否正确;他只是断言说「无所不能”是矛盾
的。但若没有论证提出;我们怎能反驳呢?我也可以断言相反的说法。 

他提到小神仙与三个人要求不同的事;当然这例子是矛盾的;但这又是与基督徒
所信的神无关的。 

他提到垄断真理的危险。我认为所有的科学和我们的研究都是在寻找真理;当我
们不能确定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须要谦卑;我们不能傲慢到自以为拥有全部真理;
但当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极大可能是真的事情时 
;我们都会说「我相信那是真确的;
我知道那是确实的”。在科学上如此;李博士在哲学上也是如此寻找真理的。李博士
会说刚才站在这里讲了三十分钟的话是真确的 
;他不会说那或许是真的;或许是假
的;他会说他所讲的是真理。我身为基督徒;并没有试图垄断真理;为真理而傲慢。反
之;我身为基督徒;承认自己乃是一个乞丐;我已经发现了真理;并不是因为我本身
有什么长处;或很有理智;或很有智慧;而是神已经启示了一些真理;我亦明白了;并
且那真理更新了我的生命。 

这又带到李博士所提到的另一点;他说我用宗教经验作为神的存在之证明。但我
并没有呀!在我提出的六个论证之内;我没有用过宗教经验。我在最后提及自己的
宗教经验;乃为肯定我的宗教经验和客观的证据是一致的。倘若我说神存在;我信
靠神;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你们会认为这是反驳神存在的证据。我同意单单以宗
教经验是不能证明神存在的;但宗教经验与客观证据一致时;那就提供了一定程度
的支持和印证了。 

有些人宣称自己有其他的宗教经验;并且宣称那是出于神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他


们的经验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是错误的;反而是:我们须要评估人们对宗教经验的
宣告与客观的真理是否一致。而我提出了六点客观的真理;让你们来评估我的宗教
经验。 

李博士提到;主要的问题是「是否合乎逻辑”。某程度上这是真的;我们今天所讨
论的逻辑上的主题是:「相信神存在是否合理?”但我想再重复一次;问题不光是合
不合乎逻辑而已。我访问不同的大学;不是为了玩玩逻辑上的游戏。如果事实上神
的确存在;而相信这事实是合理的;那么这也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切身的事情。我们
每个人都须决定是否要在自己的生命里信靠这个神。 

谢谢! 

蔡棉时间过得很快;两位讲者已先后讲了他们的辩辞并作了反驳。现在轮到最
后陈辞的时间;每人有十分钟;先请李天命博士。 
四、对准死穴一刀了结:「上帝”的概念暧昧可疑
「上帝”的概念暖昧可疑

李天命这次辩论的次序形式是正方讲一、三、五节 
;反方讲二、四节 
。有些跟我
熟悉的同学事前对我说:「这样会很吃亏呀;因为讲最后一句话总是非常有利的;
在心理效果上如此。”但我不同意 
;我不是这样看。第一、实际上正方和反方所用的
时间一样;是正方把他的时间分为一、三、五节 
;反方则分为第二和第四节;这形式
是主办方面和 
Horner 先生提议、我毫不犹豫地接受的。我觉得在时间上大家相等;
基本上是公平的。第二、谁讲最后一句话;虽在心理效果上非常重要;但对于我来说;
我不认为这会构成什么问题。第三、Horner先生是主办机构的一分子;由他来讲这
次辩论的最后一句话;是很合理、合规矩的。 

但无论如何;我仍想提醒大家要自觉地去消除一般人的某些心理弱点 
:就是有时
我们有很好的记性;三年前人家欠我们两块钱我们也记得;但有时记性却很差;三
分钟前人家所说的话我们也不记得。由于我没有机会说最后一句话;我希望大家都
能记着我的问题;那问题就是:我讲完之后;下一位对我的回覆是否真的能够回覆
呢?我们不能只听到一些声音就当做已听到回覆。刚才 
Horner 先生的答辩;令我想
起平时某些人争论问题我不习惯于那样的争论他们不听对方讲;对方讲什么;
他们不知道;自己只在养神;休养生息;储气;窥准对方要换一口气或吞一吞唾沫就
乘虚而入;就立刻接着来说;抢着来说;而这个时候;对方也窥伺着;不听别人讲什么;
等别人吞唾沫或换一口气时就抢过去说。这样的争辩;是不会有什么有益有建设性
的结果的。 

刚才 
Horner 先生说我没有回覆他在开始的时候所提出的那些论证; 他可能不
明白这点--譬如一个高手同一群人格斗;他不需要逐个「剁”死 
;他一刀剁死;
一刀全部剁死。 

须知 
Horner 先生的每一个论证都是:由于这样这样;就用上帝可以作解释;第二
个论证:由于那样那样;就用上帝可以作解释;第三个论证:由于。。。。。。。每个论证都牵
涉到「上帝”这个概念;但我恰好是在诘难这个概念;即是他每个论证所牵涉到的
基本概念;我一刀。。。。。。。显然我们不必那么烦琐;每个论证去回覆;因为我只消指出他
全部论证的共同弱点就够。若再逐点来说;便是冗赘、多余;对吗?而我指出他的弱
点就是: 

他所说的「上帝” 
;意思根本不清楚;或甚至有隐藏的矛盾。就算 
Horner 先生坚持
说没有矛盾;而我说有矛盾;这意味着什么呢?可以说;经过以上的讨论;一方说有矛


盾;一方说没有矛盾;那可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中)这个概念仍有嫌疑;是未确定的。
在这有疑点、未确定的情况下 ;就援用这个概念;当做已经很清楚;把它用于论证之
中;用于诸多论证之中;然后怪对方没有回覆他的论证;这是不公允的。我希望 
Horner先生知道这点:就是他从开头到现在;一直没有分析、厘清他所谓的「上帝”
是什么意思。是我尽量去了解他的意思;而由于我知道他的立场;所以我通过正统
基督教的教义去了解他的意思。但据我的了解;这个正统讲法本身的意思又不清楚。
如果我们不是记性差的话;我们该会记得:Horner 先生从没有厘清他所用的关键
概念「上帝”的意思。 

很多时候;人们会避开要点;辩论时避重就轻;重要的反而避开。为什么?那是因为
他们发觉对方的论点强;自己有弱点;就避开它。为什么 Horner 先生一直不解释清
楚他所用的「上帝”这个概念呢?这概念如此关键;为什么不厘清一下呢?他只是
一直避而不谈;假定已经清楚;回避解释。当我们跟人对辩的时候;发觉对方所讲的
话里有弱点;我们就不会避开;是吗?通常会抓住那弱点;穷追猛打;心里想:「这次你
还不死?!”但是;如果发觉对方的立论无懈可击;人们往往就会用某种策略;那就是
避开它;离题。还有一种更巧妙的办

法;就是自己离题;却说对方离题;或是自己避开重要的问题;却说对方避开重要

的问题。 
在此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究竟「上帝”是什么意思?我的开场陈辞已经提过这点;

但到现在;Horner 先生仍没有讲。 

下一节;他可能不好意思;让我说到这步;他好歹都要交代:「! 我现在解释是什么
意思。”说要解释是什么意思; 并不等于能解释清楚是什么意思。很多时候;只是说
了几句话;就叫做已经解释。我们都知道这种解释:「你听我解释”;然后发出一些声
音;然后就当做已作了解释。 

为什么 Horner 先生要避开那些问题;避开我提出来的论点呢?如果要我似乎很
客气地说;我就不说;但如果要我讲心里话;我就会说:因为我所讲的是无懈可击的。
而我所讲的;我认为无懈可击;是由于我能清楚分辨理性与信仰的不同。但
是;Horner 先生又说;不是这样划分的;什么都有信仰。 

然而这个时候他只不过是把「信仰”一词的意思扩大 ;扩大到什么都叫作有信仰
吧了。平时我们可不是这样使用「信仰”(faith)这个词的。平日我们吃饭;不须要说:
「我对这碗饭有信仰:它不会毒死我。”我们不须如此。其实这个道理我在第一节所
讲的已指了出来。我们能确定的事情不必是逻辑上的确定;只消是概然性够高的
确定对这类事情我们根本不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