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诡计(1)-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一切相互间的竞争与人身攻击全是在演戏,每场价格战都是装出
来的.不管谁战胜谁,最后还是把两家的一切库存商品卖给顾客。这兄弟两
个真是一对精明的博弈高手。
事实上,即使不是在两个兄弟,而是在真正的竞争对手之间,也完全可
以通过以降价向对手进行惩罚的承诺,来营造井维持一个价格联盟,而且完
全是以竞争的名义进行。这就是博弈策略的魔力。
下面我们看博弈论著作《策略思维》中的一个案例。
纽约市立体音响商店“疯狂埃迪”打出了自己的口号:“我们不会积压产品。
我们的价格是最低的——保证如此!我们的价格是疯狂的。”而在它的主要竞
争对手纽瓦克&刘易斯那里,顾客每次购物都会得到这个商店的“终生低价保
证”。按照这一非要击败对手不可的承诺.假如顾客在别的地方看到更低的价
格,商店会按差价的双倍赔偿。不过.尽管这一家的政策听上去很有竞争力,
却有可能加强一个价格联盟的内部约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假设一台录像机的批发价是150元.现在疯狂埃迪和纽瓦克&刘易斯都卖
.300元。疯狂埃迪偷偷作弊,减价为275元。假如没有对手“差价双倍赔偿”
的承诺.疯狂埃迪完全有可能将一些原本打算在对手那边购物的顾客吸引过来。
不幸的是,对疯狂埃迪而言.这回减价起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因为纽瓦
克&刘易斯有那么一条保证.人们就想赚便宜,纷纷进来买一台录像机,然后
要求赔偿50元。这么一来.相当于纽瓦克&刘易斯的录像机自动减价为250
元,比疯狂埃迪减得还厉害。不过,当然了.纽瓦克&刘易斯~定不愿意就这
么付出50元。因此,它的对策就是降价至275元。无论如何,疯狂埃迪的销
I 6。
氧
人质困境:多个人的囚徒困境
量都不如原来。那又何必搞鬼作弊呢々价格还是保持在300元好了。就这样,
虽然价格联盟在美国是非法的.疯狂埃迪与纽瓦克&刘易斯却还是结成了这么
一个联盟。
这个心照不宜的价格联盟是按照我们前面提过的博弈条件运行的:觉察
作弊,并且惩罚作弊者。纽瓦克&刘易斯可以轻易觉察疯狂埃迪作弊。那些跑
来说疯狂埃迪打出更低价格而要求赔偿的顾客,其实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扮演了这个价格联盟的执法侦探。
惩罚的形式是价格协定破裂,导致利润下降。那则“终生低价保证”的
广告自动而迅速地实施惩罚。这就是博弈的智慧.在看似火热纷繁的表象背后.
往往深藏着出人意表的策略。
与对手联合起来
在天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一篇题为《魔鬼》的作品中,一位名叫胡里·赛
姆昂的博学之士每天奔波于黎巴嫩北部山村中,教村民们摆脱魔鬼的纠缠。
他与魔鬼日夜搏斗,从来不知厌倦。然而,有一天他路遇受了重伤而奄奄一
息的魔鬼,却“卷起袖子,把长袍塞进腰里”,把魔鬼背回家去救治。原因就
在于魔鬼对他说了这样的话:“我是永恒的魔鬼,我是万恶之源。但是罪孽灭
绝了,同罪恶搏斗的人也就不见了。你也将随之失业,你的子子孙孙、你的
同事友人也将销声匿迹。难道你愿意以我的死亡来换取罪孽的消亡9”
这个故事对于那些立志铲除世上一切罪恶的人是一个讽刺,同时也揭示
了那些准备把对手全部消灭的人的矛盾与尴尬。对于这一点,中国人用自己
的语言简单地总结出四个字——兔死狗烹。
这四个字的总结者是汉朝开国功臣韩信。他最早在霸王项羽的部队里当
兵,由于不受重视,改投汉王刘邦,并成为汉军的统兵元帅。韩信领兵作战,
所向无敌,最后用十面埋伏的办法.把项羽的精锐部队消灭殆尽,并且紧迫
不舍,在乌江边逼得项羽自刎而死。
然而汉军胜利后,刘邦马上取消了韩信的齐王称号,封他为楚王,后来
又贬为淮阴侯。最后,韩信被刘邦的妻子吕后处死。在被害前,韩信发出了
65 I
飘譬邕邕
响彻千古的慨叹:“狡兔死,走狗烹。禽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
这句话对我国后代政治的影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唐朝末年,黄巢剐刚起兵造反时,皇帝派大将宋威率兵围剿。宋威对手
下人说:朝廷常负功臣,我们胜了未必有好处,不如留着贼人以自保。此后,
宋威的军队总是与黄巢的队伍保持30里的距离,任由黄巢烧杀抢掠,一天天
壮大。最后,导致唐朝彻底毁灭。
到了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虽然读书不多,却是个非常有谋略的人,他辅
佐了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统一了大半个中国。然而,当宋朝只剩
下最后一个强敌——北方的契丹时.赵普所有的谋略似乎都消失了.以至于对
契丹的数次统一战争均告失败。在以后的日子里.宋朝一直受到威胁,不得
不年年纳贡以求平安。赵普之后,宋朝的历任掌朝重臣无不心领神会,养敌
自保,从不提出统一对方的盎策。
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也是一个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军事统帅。但是,
当他率兵攻取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后,没有乘胜追击.顺势统一广大的蒙古地
区,反而停滞不前,使元朝残部在蒙古地区得以死灰复燃,成为明朝数百年
的威胁。后来流寇乍起,而朝廷派出的将领采取宋威曾经用过的策略.只追
杀,不围堵,养贼邀功,反叛力量越来越多.致使明朝灭亡。
兔死狗烹的故事出现得太多了,于是有“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
太平”的感叹。但是如果把能臣良将不敢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甚至为了保
护自己而去保存敌人,完全归结于对胜利后难以善终的畏惧心理,未免有些
过于简单了。在每一个养敌自保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直接关系到各方利益
的博弈棋局。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常春藤联校面临一个问题。每个学校都想练出一
支战无不胜的橄榄球队,结果各个学校为了建立一支夺标球队而过分强调体
育.忽略了学术水准。不过,无论各队怎样勤奋训练,各校又是怎样慷慨资
助.赛季结束的时候各队的排名却和以前差不多。一个难以逃避的数学事实
是,有一个胜者就要有一个负者。因此,所有的加倍苦练事实上都会付诸
东流。
大学体育比赛的吸引力几乎同等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竞争的接近程
人质困境:多个人的囚徒困境
度以及激烈程度,二是技巧水平。许多球迷更喜欢看大学篮球比赛和橄榄球
比赛,而不是职业比赛;大学体育比赛的技巧水平可能稍低一些,竞争却往
往更刺激、更紧张。
看到这样的情况,各大学也变聪明了。他们达成协议,将春季训练限定
为一天时间。虽然球场上出现了更多失误,但球赛的激烈程度却一点也没减
少.观众对比赛的热衷程度也没有减退.而运动员有了更多时间准备功课。
可以说,各方的结果都比原来更好。
由于在这种比赛中,成功是由相对成绩而非绝对成绩决定的。假如一名
参与者改善了自己的排名,那他必然使另一个人的排名变得差了。不过.一
人的胜利要求另一人失败的事实.并不能使这个博弈变成零和博弈。零和博
弈不可能出现所有人都得到更好结果的情况。但在这个例子中却有可能。收
益范围来自减少投人。尽管胜者和负者的数目一定,但所有参与者参加这个
博弈的代价却会减少。
对那些菲敌自保或养贼邀功的将军们来说,目标也恰在于此,那就是使
自己参与博弈的代价尽可能减少,而使收益最大化。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一般的消费者看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饮料市场上两个水火不相
容的对手.两家的市场竞争也可谓你死我活,似乎每家都希望对方忽然发生
重大变故,而把市场份额拱手相让。但是多年来.这种局面让每一家都赚了
个盆满钵溢.而且从来没有因为竞争而使第三者异军突起。
这里面的真正原因就在于:这两位饮辩市场的龙头老大,宴际上在进行
着一种类似于常春藤联校橄榄球比赛的博弈,从而形成了一种有合作的竞争
关系。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消费者,以及那些虎视眈眈的后起之秀。只要有企
业想进入碳酸饮料市场,他们就必然展开一场心照不宣的攻势,让挑战者知
难而退,或者一败涂地。
我们再来看看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市场上的布局,也许就更能明白这一点。
麦当劳店开在哪里,肯德基店很快就会出现在附近,形成一种十分默契的“遥
相呼应”,很少有第三者在他们中间出现。两大巨头表面上的竞争关系,往往
能够为他们排斥新进入的竞争者提供更多的策略选择。
6。I
第6章
酒吧博弈:混沌系统中的策略
过去我不知世界有很多奇怪
过去我幻想的未来可不是现在
现在才似乎清楚什么是未来
噢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不是我不明白》歌词
酒吧里会有多少人
“酒吧问题”(Bar problem)是美国人阿瑟(wB Arthur)1994年在《美
国经济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阿瑟是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同时是美国著名的圣塔菲研究所研究人员。酒肥问题是这样的:
假设一个小镇上有总共有100人,每个周末均要去酒吧活动或是待在家
里。这个小镇上只有一间酒吧,能容纳60人。并不是说超过60人就禁止人
内.而是因为设计接待人数为60人,只有60人时酒吧的服务最好.气氛最
融洽,最能让人感到舒适。第一次,100人中的大多数去了这间酒吧,导致酒
吧爆满,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乐趣。多数人抱怨还不如不去;那些选择没
去的人反而庆幸.幸亏没去。
第二次,人们在去之前,根据上一次的经验认为,人多得受不了.决定
还是不去了。结果呢?因为多数人决定不去,所以这次去的人很少.享受了
酒吧博弈:混沌系统中的策略
一次高质量的服务.没去的人知道后叉后悔了:这次应该去呀
问题是,小镇上的人应该如何做出去还是不去的选择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群体博弈问题。前提条件还做了如下限制:每一个
参与者面临的信息只是以前去酒吧的人数、因此只能根据以前的历史数据归
纳出此次行动的策略.没有其他的信息可以参考.他们之间也没有信息交流
在这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困惑:如果多数人预测去
酒吧的人数超过60.而决定不去.那么酒吧的人数反而会很少.这时候做出
的预测就错了。反过来.如果多数人预测去的人数少于60.因而去了酒吧,
那么去的人会很多.超过了60,此时他们的预测也错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出正确的预测,必须知道其他人如何做出预测
但是在这个问题中每个人的预测所根据的信息来源是一样的.即过去的历史.
而并不知道别人当下如何做出预测
从理论上说的确如上述所言,但是实际的情形会怎么样呢?阿瑟教授通
过计算机模拟和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