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223蚂蚁革命 作者:[法] 贝尔纳·韦尔贝尔 (txt) >

第35章

223蚂蚁革命 作者:[法] 贝尔纳·韦尔贝尔 (txt)-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3号穷尽变性后倍增的眼力看到离大河对岸还很遥远,另外在水面上飘浮着的一些枯叶疯狂地在打转,这表明在水中有漩涡,看来不可能从这里横渡了。最好还是顺流而下找到一处大江比较狭窄的地方。

  贝洛岗蚁们开始布置它们的船只,并且往上搬运粮食,以备漫漫航途之用。它们的储备粮主要是来不及逃跑的瓢虫和拒绝合作的龙虱。

  现在出发已经来不及了,在夜间它们是无法航行的。103号建议第二天早上起航。生命就是白天与黑夜的轮回,这会它们正好差了一个循环。

  于是它们上岸在岩石下找了一个栖身之处,吃了点瓢虫来恢复体力。一次伟大的航行已经准备就绪了。

  76、百科全书:月球旅行

  有的时候那些最最疯狂的梦想被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人们敢于去尝试。

  十三世纪的中国,在宋朝历代皇帝的统治下,发起了一场以赏月为宗旨的文化运动。所有最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作家、最伟大的歌者都把空中的这个天体作为自己灵感的唯一源泉,

  有一位宋朝的皇帝,其本人也是诗人与作家,决心要把月亮的秘密探究明白。他是如此敬爱月亮以致于他想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于是他命令他的学者们制造一枚火箭。那时候中国人早已能够纯熟地使用火药。学者们在一座小阁下面堆起许多爆竹,而皇帝就端坐在小阁之中。

  他们希望爆炸产生的推力能把君主一直送到月亮上。早在奈尔·阿姆斯特朗和凡尔纳①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枚星际火箭。但最初的研究探索往往都是以一种极其简陋的方式展开的:引信点燃之后,“火箭”像焰火那样升空了,也就是说它爆炸了。

  【① 奈尔·阿姆斯特朗(1930-)美国宇航员,1968年任“阿波罗”11号飞船指令长,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作家。】

  那宋朝皇帝和他的“座舱”一起在巨大而炽热的光束中化为灰烬,而其他人都以为他已经到了月球上。

  ——埃德蒙·威尔斯

  《相对且绝对知识百科全书》第Ⅲ卷

  77、第一次起飞

  一整夜他们都在编写歌曲和排练,片刻不停。音乐会那天早上,他们又重新投入工作了。他们能在《相对且绝对知识百科全书》中选取歌词,但要配上旋律和节奏也不容易。

  晚上8点他们来到文化中心,调整乐器并且检验现场的音质效果。

  离上场还有10分钟,他们聚在后台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一名记者走了进来说是代表《枫丹白露号手报》来采访他们的。

  “你们好,我叫马赛·沃吉拉,《枫丹白露号手报》的记者。”

  他们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矮胖的先生。面颊和鼻子上轻微的酒糟说明他嗜好美食佳肴。

  “那么,年轻人,你们打算出张专辑吗?”

  朱丽实在提不起兴致来回答他。姬雄便承担起这个工作。“是的。”

  记者睑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哲学老师没有说错,说“是”总能使人高兴而且让交流变得更容易。

  “唱片的名字是什么?”

  姬雄把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字眼说了出来:“觉醒。”

  记者一丝不苟地作着记录。

  “歌词大意是什么?”

  “嗯……歌词中包罗万象。”佐埃答道。

  这次答案太过模棱两可,记者不太满意,又问道:“你们的风格近似那一种流派?”

  “我们写我们自己的曲子,”大卫说,“我们力求与众不同。”

  记者不停地记着,就像一个家庭主妇撰写购物清单一样。

  “我希望他们已经给您留了个前排的好庵位。”弗朗西娜说。

  “没有。我没有时间。”

  “怎么,您没有时间?”

  马塞·沃吉拉收起笔记本,伸手与他们握手道别。

  “我没有时间。今天晚上我还有许多事要做,我可不能在音乐会上花费一个小时。我真的很愿意听你们唱歌,但很抱撤,我实在抽不出时间。”

  “那为什么要报道我们?”朱丽奇怪地问。

  他凑到朱丽耳边,好像要告诉她一个秘密似的。

  “我告诉你记者这份职业一大机密就是:我们只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这个秘密让年轻姑娘吃惊不小,但她看到记者好像很满意她这种反应,也就不再坚持去反驳他了。

  文化中心的经理一阵风似的冲进后台。他和他兄弟,那位校长长得实在太像了。

  “快准备一下,就要轮到你们了。”

  朱丽小心翼翼地掀起幕布一角。这个能够容纳500人左右的大厅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座位空着。

  “七个小矮人”和她心中充满了怯意。

  保尔咬牙切齿地想要找回勇气。

  弗朗西娜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

  莱奥波德阖起双眼试图进入沉思的状态。

  纳西斯不停地复习着吉它和弦。

  而姬雄把大家的乐谱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佐埃好像在自言自语,实际上她已经把歌词背了一千遍了,因为她深怕演出时会出什么纰漏。

  朱丽已经把自己的指甲都咬干净了,只能伸出无名指往自己身上刮擦着,然后在刮破的地方用嘴去吮吸。

  在舞台上,经理大声宣布道:“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来参加枫丹白露新文化中心的落成典礼,工程还设有全部结束,在此我为由此给诸位带来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好了,现在我要在这全新的舞台上向大家介绍全新的音乐。”

  坐在第一排的老人们纷纷戴上了助听器。只要别人邀请,他们是不会错过任何一场演出的。至少这也让他们有机会出门活动活动腿脚。

  经理的喊声更响了。

  “下面大家将听到的是我们社区最话跃、歌声最动听的一支乐队。无论我们是否喜爱摇滚乐,我相信我们的音乐家们的演奏还是值得大家静心欣赏的。”

  经理正在把演出引向失败,因为他把他们当作一点本地民间艺术表演团体那样介绍给大家。

  看到后台乐队成员脸上的愤怒表情,他赶忙纠正道;

  “在你们面前是一支摇滚乐演唱组,不管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女歌手长得的确很可爱。”

  观众没什么反应,

  “她的名字叫作朱丽·潘松,是这支‘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乐队的主唱。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演出,让我们热烈鼓掌对他们表示鼓励。”

  从观众席的第一排传来一阵稀稀落落的掌声。

  经理牵着朱丽的手把她拉到了舞台上,站到了舞台正中央。

  朱丽站在麦克风前。在她身后“七个小矮人也都各就各位了。

  朱丽朝幽深的观众席放眼望去。坐在头排的尽是些退休的老年人,后面零星坐着些偶然进来看热闹的闲人。

  在观众席的后排有一个人在那喝倒采。

  “嘘!嘘!”

  这位嘲弄者站得实在太远了。朱丽没法看清他的脸,但他的声音却能很容易地认出来:贡扎格·杜佩翁,他肯定领着他那帮人马过来捣乱的。

  “嘘!嘘!”他们齐声叫道。

  弗朗西娜赶快做了一个开始的手势,让音乐来压过这种不合时宜的嚣叫。

  在舞台的地板上贴着他们演唱曲目的先后顺序。

  (1:你好)

  在朱丽身后,姬雄奏出一段节奏,保尔在调音器上拨动着电势计,聚光灯在背景幕布上投出拙劣的虹彩光晕。

  朱丽扶着麦克风,唱道:

  您好,

  您好,未曾相识的观众

  我们的音乐是改变世界的武器。

  可别笑,有这个可能,您可以做到这一点。真正想要的东西就能够让它实现。

  她停下来时,剧场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几张折迭式座椅嗄吱作响,一些观众已经泄气了。而且还有贡扎格和他的同伙歇斯底里的叫声:

  “傻×!傻×!”

  大厅里没什么反应。难道这是舞台灯光的洗礼?难道热内西斯、潘范·弗罗瓦特和耶斯也已体验过这种首演?朱丽毫不犹豫地开始了第二段。

  (2:感知)

  人只能感知到其准备着去感知的世界。

  猫从出生伊始就被关在装饰有垂直条纹地毯的房里,为的是做一个生理学实验。

  一只鸡蛋从责扎格那一角射了出来,在小女孩黑色的羊毛套衫上撞得粉碎。

  “啊,你感知到了没有?”他狂吼道。

  厅里响起一阵哄笑。朱丽现在终于完全明白了德语教授面对她敌意的听众所受的长期苦难。

  看到形势快要变成灾难了,弗朗西娜在开始她的独奏之前就先提高了管风琴的声音,以此来压倒喧哗声。

  然后他们直接连上第三段。

  (3:反常睡眠)

  在我们深处,有一个睡着的小宝宝。

  反常睡眠。

  他的梦在骚动。

  靠里的地方,门在不停地开关着,让迟到的人进来,让失望的人出去。朱丽被弄得心神不定。不久她便发现自己只是在机械地唱着,留神的却是门敲打着墙的声音。

  “傻×,朱丽!傻×!”

  她注视着她的朋友。真是彻底的失败。他们局促不安,几乎难以再演奏上去,纳西斯弹错了和弦,他的手在吉它弦上颤抖着,形成一种不协调的声音。

  朱丽力图塞耳闭听,重新回到曲子上。他们原先以为到这个段落时整个大厅会一齐用手跟着打节拍的,然而小女孩却甚至连鼓动他们的勇气也没有。

  在我们深处,有一个睡着的小宝宝,

  反常睡眠。

  正好,前面几排的退休者睡着了。

  反常睡眠。她唱得更响了,要把他们吵醒。

  这时本要插进一段莱奥波德的笛子独奏。把几个音符搞错以后,他干脆把它短化了,幸好,那个记者没待在那儿。朱丽颓丧万分。大卫用下巴鼓励她,示意她别分心去注意观众,只要继续就是了。

  我们大家都是赢家。

  因为我们都来自跑在30亿竞争者前面并赢得赛跑的那颗唯一的精子。

  贡扎格和他的“黑鼠们”在台前,拿着啤酒瓶,洒着难闻的泡沫。

  继续!继续!姬雄甩动着胳膊,毫无疑问,正是这样的时刻才会把你们改造成真正的职业手。现在那些捣乱分子掀起了狂澜,除了扔蛋和啤酒瓶以外,他们又吹起了雾笛,喷洒着各式各样的气雾剂,不断叫道:

  “傻×!朱丽!傻×!”

  “也真太过分了。搅什么,让他们好好演啊!”一位健壮的女孩大叫,挥舞着一件写着“合气道俱乐部”的T恤。

  “傻×!”贡扎格嚎叫着。

  他对着在场观众,喊道:

  “你们知道,他们根本就是窝囊废!”

  “假若你不喜欢的话,没有人强迫你呆在这里。”那个举着合气道俱乐部T恤的强健女孩说。

  她气冲冲地准备独自抗击那些狂热者。因为对方人多势众,似乎要占上风,那些穿者同样T恤的人便起来援助她。人们也都站了起来,加入这个或那个阵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