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 >

第15章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第15章

小说: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哪一天能够轻松度过,我和华盛顿之间不得不成为比爱人更浓烈更深厚的关系。看来我绝对不能对华盛顿产生感情,现在想来,好像没有浪漫的热情才能造就真正敦厚的关系。每当我遭遇陌生的情况,每当我面对新事物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初次踏进波士顿或华盛顿时的新生活,然后问自己:“最后不也都适应了,而且做得很好吗?不管多么难以适应,还能比在水土不服的陌生土地上适应生活更难吗?”
  第一次出国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刚过20岁。那也是20岁的我体验到的最大的刺激。到了30岁中期,我第一次有了在外国长期生活的机会,这是很大的挑战。如果有人问我20—30岁之间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会回答说到另外的国家、另外的城市去独立生活。
  当人们在陌生的地方遭遇陌生的环境,就会真正发现自己。从原来熟悉的环境剥离出来,可以看到很多原来不曾看见的东西。现在的人们已经不会背着行囊或者跟随旅行团到达旅游景点,大声呼喊“我来了,我看见了,我照相了”。
  不要走马观花地看看就回去,我们不妨在外国生活到半年以上,把陌生的城市变成自己的城市。可以学习语言,可以工作,也可以做志愿者,不论你做什么,只要投入感情,然后当你的生活变得孤单时,重新回想曾在陌生的地方奋斗过的记忆,也许你的心情就会大大地改变。
  我生活过的地方不是全部。世界上值得我们去生活的地方有那么多。两个故乡,两处探险的营地。要想成为21世纪的“移动族”,必须要有同等程度的精神机动性。

  8、不要在哈佛大学谈恋爱(1)

  有一段时间,电视剧《爱在哈佛》人气旺盛。虽然我在美国,没有机会观看,但是通过题目推测,电视剧讲述的应该是发生在哈佛大学里的爱情故事。几年来,我采访过很多哈佛大学的学生,听到过很多故事。入学之初,几乎每个哈佛大学的新生都会得到前辈的忠告,“千万不要在一年级谈恋爱”。我认为这条忠告很有价值,值得世界上所有的新生和新职员记在心里。
  哈佛大学的新生在开学初期遇到的共同课题就是学习时间管理艺术。对于读书、课题需要占用多少时间,只有在心里做到基本了解才能计划如何度过今后的四年大学生活。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支配时间者支配世界”。之所以说哈佛大学的学生不要在大学一年级谈恋爱,意思就是说“爱别人之前,首先要学会如何爱自己、了解自己、管理自己”。
  恋爱这东西必然要求集中和投入,即使你想蜻蜓点水也不可能做到。20岁左右的恋爱哪有不热烈、哪有不如痴如醉的呢?这样一来就需要倾注时间和精力,结果新生时期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只有新生时期能做的重要事情都被疏忽了。不仅如此,如果只集中于“某个人”,就会错过交往更多朋友的机会。如果碰上失恋,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恢复。有一天,当你抖擞精神,从恋爱中抬起头来,你会发现除了这个人,几乎再也没有认识的人了。
  除了哈佛大学,美国还有很多好大学。凡是进入前十位的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很难用一流、二流的方式去做说明。很多人即使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还是转学到别的大学。因为哈佛大学的氛围不适合自己的性格,或者其他学校的奖学金更丰厚等,总之理由很多。另外,很多学生明明有实力进入哈佛大学,仍然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选择了别的学校。美国学生可以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这是韩国学生无法与之相比的。哈佛大学不像首尔大学(虽然现在略微有些改变)被认为是韩国“惟一的最高学府”。
  哈佛大学欢迎那些多才多艺而且性格活泼的学生。即使你的成绩足够考入哈佛大学,但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安安静静学习的性格,也不会适应哈佛大学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并且不断从各方面证明自己优秀的氛围。适合这种学生的好大学还有很多。
  经常听说哈佛大学的入学过程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如果问学生“你认为自己为什么会合格”,几乎都是摇头说不知道。学习好也许是基本的要求。哈佛大学学生们的特征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在艺术或体育方面有着出色的才华,有的学生曾经在选美大赛得过奖,有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有的学生则是家庭条件优越。
  我见过很多哈佛大学的教授和招生负责人,根据他们的说法,每年哈佛大学招收1600余名新生,每个学年都要由各种各样的学生构成,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更多的东西。如果你的才能跟别人类似,入学过程中反而会显得不利。
  但是,所谓功课以外的多种能力,并不是各个方面知道得越多越好的意思。其共同点就是无论干什么,都要深入地钻研这个领域,积累一定的实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学习。不管是音乐,还是体育,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真正地接近它的本质。
  哈佛大学的学生们是不是经常喝酒,每天学习几个小时,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应该从哈佛大学了解的是学校为了培养一流学生所倾注的努力,以及从学生身上唤起了什么样的精神。
  所谓一流,绝对不是瞎猫碰着死耗子那样的偶然产物,而是“刻意努力”的产物,首先要设定目标,寻求方法实现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检验方法的正确性,不断加以调整和引导。哈佛大学就体现了这种朝向一流的艰苦努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努力,这所学校才得以长久维持一流。
  如果首尔大学发生变化,整个韩国必将为之瞩目,哈佛大学也是这样。在美国,哈佛大学并不单纯是一所大学,而是象征着美国的一流精神,更被认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哈佛大学的教授们认为,哈佛大学之所以受到美国社会的承认和重视,并不是因为学生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而是他们把自己在校期间培养成的“哈佛大学式的生活态度”传播到了社会。
  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大部分都学习刻苦。当然,哈佛大学也有贪玩的学生,也有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但是,哈佛大学的基本课题和义务非常繁重,而且优秀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即使拼尽全力,往往也只能勉强达到中等水平。不管是哈佛大学,还是其他大学,最重要的是在20岁左右挖掘自己的全部,从而拥有向自己的才能、意志和诚实性挑战的经验。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入极端的情形,然后考察克服困难的过程,从中找出惟我独有的方法。
  1980年,我上大学的时候简直有些敷衍了事。我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上大学、将来准备干什么,更没有努力而且近乎疯狂地学习,只是打发时间。然而奇怪的是,当时就这样学过的东西至今仍然留在脑子里,栩栩如生,现在尽管阅读和思考更专注了,反而只记得自己读过、想过,很容易就消失了。
  20岁左右学习的知识非常巩固,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迹。年龄增长之后,再学什么东西就像在哈气的玻璃窗上写字,很容易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曾经在专门为新生准备的小册子上看过某位毕业生的留言,“大学时代如果不发奋学习,迟早要后悔”,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采访哈佛大学学生的日子,生活在波士顿的自由摄影家给我照相。当天还要集体采访其他学校的学生,两件事情重叠起来,再加上照相,所以到了下午我感觉非常疲惫。我们匆匆地走在薄雾蒙蒙的查尔斯河边的纪念公园,这位摄影家突然感慨地说道,“如果我早知道哈佛大学这么好的话”。
  然后,他继续说道:
  “我上的是这个地区的天主教私立学校。那所学校每年都有10—15名学生考入哈佛大学,所以没觉得哈佛大学有多么了不起。而且,我希望学习新闻出版和摄影,哈佛大学没有这样的氛围,所以我根本就没考虑哈佛大学,而是选择了另外的私立大学。”
  他选择的私立大学财政基础不雄厚,几乎没有奖学金,他就通过照相打零工,自己挣学费和生活费。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他的摄影技术非常出色,大学时代就已经得到了相当于专业摄影家的待遇。后来,他纵横驰骋于战场,耽于享受职业摄影家的待遇,从而忽略了学校生活。年纪轻轻就跳进了职业的世界,早早地品尝了这个世界的味道,集体生活也让他感到辛酸,于是索性做了自由职业者。我看了看他疲惫的神色,好像因为才华过早地得到认可,反而显示出早衰的迹象。
  他这样嘀咕:“如果当年我进了哈佛大学,拿着奖学金学习,可以尝试另外的想法,也许我的人生就不同了。为了交纳学费,我需要努力挣钱,结果过早地成为了职业人。当时,我不知道哈佛大学毕业生才能拥有的人际关系竟然这么重要。”
  我感觉他好像非常后悔。最后,他说:“唉,我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后悔。”
  美国人几乎很少对初次相见的人说得这么深刻。也许,这个人同时见到了我和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勾起了他对从前的回忆,所以才说了这么多。而且那天的天气也很阴沉,让人心情忧郁。从前的日子隐隐约约地走来,心灵深处的故事缓缓地浮出了水面。
  20岁左右必须要做的事情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花。这个世界上,有的花在春天开放,有的花在秋天盛开。有的花浇水太多反而会死,也有的花不喜欢阳光照耀。有的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从不开花,有的植物会开很多次花。如果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植物,只是稀里糊涂地栽培,那么很有可能枯萎。
  有位朋友曾经说过,如果把“条条道路通罗马”反过来说,就是“通向罗马的道路非常之多”。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只要我们走向自己的罗马,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那就足够了。
  不管是学习,还是恋爱,都有赶在适当的时候。如果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调整时间,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如果时机不多,那么通向罗马的路只能越来越远。所以,那个忠告才会在哈佛大学里口口相传。大学一年级不要急于谈恋爱,把热情倾洒给他人,你要先把心思花在自己的身上。虽说秋天是读书的季节,却也是游玩的好季节。适合学习的年龄也是谈恋爱的好时光。这个年龄选择做什么事,那是你的自由,同时也是你的责任。

  9、认识的人越多,能力越强

  寻找新工作的时候,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是谁?是家人?是最好的朋友?不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和我们关系很亲密的人。1974年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发表论文《找工作》,通过个人努力找到新工作的人中,有16。7%是“经常在一起”的人帮忙;还有的是“偶尔见过面的人”帮忙(55。6%);从“偶然遇见的人”那里得到新工作的信息(28%)。与“朋友”相比,更多的是“认识的人”。
  我们大多数都以为,很熟悉很亲密的人会给我们最多的帮助,不是吗?只是认识的关系怎么会给自己最大的帮助呢?因为经常见面,关系亲密的人大都和我们成长于相似的环境。所以,这些人了解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