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

第43章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第43章

小说: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a2+ 考点:Ca2+…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第二信使 解析: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内的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如cAMP、cGMP、IP3、DAG、 Ca2+等,在激素作用中起信息传递和放大作用。这些靶细胞内的小分子化合物称为第二信 使。 6。参与生物转化的混和功能氧化酶体系中包括两种酶及。(北医1997) 答案: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细胞色素P450 考点:肝脏生物转化反应 解析:由于在反应中一个氧原子掺入到底物中,而一个氧原子使 NADPH 氧化而生成水, 即一种氧分子发挥了两种功能,故微粒体的加单氧酶系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 P450属于呼吸酶类。 7。胆红素在血中是由帮助运输的。(北医 1997) 答案:清蛋白 考点:胆红素运输 解析: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这种结合不仅增高胆红素的水溶性,有利

   

于运输,而且还限制胆红素透过细胞膜对组织造成的毒性作用。 8。初级游离型胆汁酸主要指、。(北医1997) 答案:胆酸,鹅脱氧胆酸 考点:胆汁酸生成和分类 解析:游离胆汁酸包括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和少量的石胆酸。上述胆汁酸分别与甘 氨酸和牛磺酸结合便形成结合胆汁酸。由肝细胞合成的胆汁酸称为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 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9。参与钙磷代谢调节的激素,除甲状旁腺素外,尚有及。(北医1997) 答案:1,25二羟维生素D3,降钙素 考点:钙磷代谢 解析:体内钙、磷代谢的平衡主要由甲状旁腺素、1,25…(OH)2D3和降钙素来调节。 10。在体内Ca2+常与蛋白相结合,这种蛋白质有重要的生理功用。并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 (北医 1997) 答案:钙调蛋白 考点:信号转导,钙磷代谢 解析:钙调蛋白是存在于许多组织和细胞的重要调节蛋白,当胞浆内Ca2+增高,与之结合, 其构象发生改变而激活Ca2+…CAM激酶。 11。体内 H2O2 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 答案:超氧歧化酶(北医1997) 考点:血液生化,白细胞的代谢 解析:任何进入巨噬细胞的O…2均会被超氧歧化酶转变为H2O2。 12。维生素C 的化学结构是。分子中基与其氧化还原性有关。(北医1996) 答案:烯醇式羟基 考点:维生素C 解析:维生素C具有可解离出H+的烯醇式羟基,可脱氢而被氧化,有很强的还原性 13。正常人体内的大多钙、磷以形式存在于骨和牙中。(北医 1996) 答案:羟磷灰石结晶 考点:钙磷代谢 解析:99%的钙和86%的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骨和牙齿当中。其余分布于体液和软 组织中,以溶解状态存在。 14。正常人每 100ml 血浆总钙和无机磷含量为[Cp]×[p]为。(北医 1996) 答案:9~11mg,3。4~4。0mg,35~40 考点:钙磷代谢 解析:血浆中总钙平均为9~11mg/dl。血浆中无机磷的浓度为3。4~4。0mg/dl。血浆中 钙、磷浓度关系密切,在以mg/dl表示时,二者的乘积[Ca]×[P]为30~40。当[C a]×[P]>40,则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若[Ca]×[P]<35则妨碍骨的 钙化,甚至可使骨盐溶解,影响成骨作用。 15。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有CT、和。(北医1996) 答案:甲状旁腺素、1,25…(OH)2VitD3 考点:钙磷代谢 解析:体内钙、磷代谢的平衡主要由甲状旁腺素、1,25…(OH)2VitD3和降钙素来调节。 四、问答题 1。分别说明肾上腺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信息传递途径。(北医 2000)

   
答案:肾上腺素通过cAMP…蛋白激酶途径传导。肾上腺素到达靶细胞后,与膜受体结合。 活化的激素…受体复合物可结合G蛋白,释出激活的G蛋白,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 环化酶催化产生cAMP,cAMP可活化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PKA属于丝氨酸/苏 氨酸蛋白激酶,可使酶、靶蛋白等磷酸化,产生生物学效应。①PKA对代谢的调节:PKA 使物质代谢中关键酶磷酸化共价修饰,改变关键酶活性,可调节糖原代谢,脂肪动员等物质 代谢过程。②PKA对基因表达的调节:PKA可催化CRE调节蛋白及转录因子磷酸化激活, 结合cAMP应答元件(CRE),促进基因转录表达。 类固醇激素是指可溶性分子,可穿过细胞膜和细胞核膜进入细胞核,与核内受体结合后使受 体的构象改变而被激活,暴露DNA结合区。受体属于配体诱导型转录因子,受体和配体二 聚体化后与基因上游的激素应答元件(HRE)结合而激活基因转录。 考点:信号转导通路,cAMP…蛋白激酶途径,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途径 解析:cAMP…蛋白激酶途径的特征是靶细胞内cAMP浓度改变和激活蛋白激酶A。其信息 传递过程可归纳为:胞外信息物质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酶或功能蛋白 →生物学效应。 2。简述血红素合成与分解代谢的主要过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不要求化学结构式)(北医200 0) 答案:血红素合成的基本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辅酶A及Fe2+。合成的起始和终末过程 均在线粒体,而中间阶段在胞液中进行。合成过程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1。δ…氨基γ…酮戊酸(ALA)的生成:在线粒体中,首先由甘氨酸和琥珀酰辅酶 A在 ALA合成 酶的催化下缩合生成ALA。 2。胆色素原(或称为卟胆原)的生成:线粒体生成的 ALA进入胞液中,在ALA 脱水酶的催化 下,二分子ALA脱水缩合成一分子胆色素原。 3。尿卟啉原和粪卟啉原的生成:在胞液中,四分子胆色素原由尿卟啉原Ⅰ同合酶、尿卟啉原 Ⅲ同合酶、尿卟啉原Ⅲ脱羧酶依次催化下,经线性四吡咯、尿卟啉原Ⅲ,生成粪卟啉原Ⅲ。 4。血红素的生成:粪卟啉原Ⅲ再进入线粒体中,在氧化脱羧酶作用下,生成原卟啉原IX。 再经氧化脱氢,生成原卟啉IX。最后在亚铁鳌合酶催化下和Fe2+结合生成血红素。 血红素合成代谢异常而经尿卟啉化合物或其前身体的堆积,称为卟啉症。先天性卟啉症是由 于由于某种血红素合成酶系的遗传缺陷所致。后天性卟啉症是由于铅中毒或某些药物中毒引 起的铁卟啉合成障碍,铅等重金属可以抑制ALA脱水酶、亚铁鳌合酶和尿卟啉合成酶。 衰老红细胞在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 血红素。血红素在微粒体中血红素加氧酶催化下,血红素原卟啉IX环断裂开环,释出CO 和Fe和胆绿素。Fe可被重新利用,CO可排出体外。胆绿素进一步在胞液中胆绿素还原酶 催化下,从DNAPH获得两个氢原子,被还原为胆红素。 当红细胞大量破坏,网状内皮系统产生的胆红素过多,超过肝细胞的能力,因而引起血中未 结合胆红素浓度异常增高,称为溶血性黄疸。 考点:血红素合成,胆红素的生成 3。简要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功能。(北医2000) 答案: 癌基因:是指能在体外引起细胞转化、在体内诱发肿瘤的基因,包括病毒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二者都细胞原癌基因。细胞原癌基因通过其蛋白表达产物(生长因子、跨膜的生长因子 受体、细胞内信号传导体、核内转录因子)起作用,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生长分化起重要 作用;在某些因素如放射线和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下导致异常表达或表达产物的异常,被激活 转变成癌基因,引起细胞癌变。

   
抑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繁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负调节基因,如Rb和P5 3 基因。它与调控生长的原癌基因协调表达以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增殖和分化。抑癌基因的 丢失或失活不仅丧失抑癌作用,也可能变成具有促癌作用的癌基因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生长因子:是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多肽物质,它作用于靶细胞受体,将信息传递至细胞内部, 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 考点: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 4。解释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写出肝脏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及相互关系;说明生物转 化的意义?(北医1999) 答案: 机体将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或水溶性),使其易随胆 汁或尿液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肝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 生物转化作用包括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两相。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反应(主要有微粒体依赖P 450的加单氧酶、线粒体单胺氧化酶、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还原反应(主要是硝基还原 酶和偶氮基还原酶)和水解反应,通过第一相反应能够使得分子中的某些非极性基团转变为 极性基团,增强亲水性。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等功能基的非营 养物质,在肝内与某种极性较强的物质结合,以得到更大的溶解度,同时也掩盖了作用物上 原有的功能基因,一般具有解毒功能。肝细胞内含有许多催化结合反应的酶类。主要反应有 与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甘氨酸等发生结合反应,或进行酰基化和甲基化反应等。 需要进行生物转化的物质,或者先经氧化(或还原或水解),然后再进行结合,或直接进行结 合。只有少数物质不经结合,只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就完成生物转化作用。不同反应虽发 生的先后次序可能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物质的极性(或水溶性)。 肝的生物转化功能主要是将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灭活,将毒性物质转变成无毒的物质,增加水 溶性,有利于排出体外。但有些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反而增加,水溶性反而降低,甚 至无毒的物质变成致癌的物质。 考点: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类型和意义 5。试举例说明维生素在参与代谢反应,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北医1998) 答案: 代谢反应:(从下选择一例答题即可) (1)VitB1:VitB1焦磷酸化而生成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脱羧酶的辅酶,在体内参 与糖代谢过程中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 (2)VitB2:VitB2的衍生物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FMN或 FAD通常作为脱氢酶的辅基,在酶促反应中作为递氢体(双递氢体)。 (3)VitPP:VitPP的衍生物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辅酶Ⅰ)和尼克酰胺腺嘌 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辅酶Ⅱ),NAD+和NADP+主要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在酶促反 应中起递氢体的作用,为单递氢体。 (4)VitB6:VitB6的衍生物是磷酸吡哆醛和克酸吡哆胺,可作为氨基转移酶,氨基酸脱 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等的辅酶。 (5)泛酸:在体内参与构成辅酶A(CoA)中的巯基可与羧基以高能硫酯键结合,在糖、脂、 蛋白质代谢中起传递酰基的作用,是酰化酶的辅酶。 (6)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基,在体内参与CO2的固定和羧化反应。 (7)叶酸:衍生物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基团转移酶系统中的辅酶。 (8)VitB12:又称为钴胺素,参与构成变位酶和甲基转移酶的辅酶。 基因表达调控:

   

VitD3:衍生物1,25…(OH)2D3与小肠粘膜细胞内的特异胞浆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内, 促进目的基因转录,使钙结合蛋白和Ca2+…Mg2+ATP酶合成增高。从而促进Ca2+的吸 收、转运。 信号转导: VitA:Vit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