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023中国古代首都 >

第1章

023中国古代首都-第1章

小说: 023中国古代首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古代首都

    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的国家中,他们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至今不变。意大利的首都罗马的历史则更加的早,远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但中国的首都却和西方社会有着很多的不同。通常,我们称作六大古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和杭州,就已经说明了中国古代首都的多变性。而在世界历史长廊中,也没有一个国家的首都如同中国首都一般变化无常。 

一、长安——得关中者可得天下 

    关中,即潼关以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渭河平原一带。别看现在的渭河平原是一片黄土,寸草不生。而在2000年前的中国古代,这块地方则是中国响当当的粮仓,并非现在的荒凉之地。加上四面环山的地形。整个关中平原可以算作是“易守难攻”之地。有了地形的保障,加上粮食生产的充足。于是乎,在整个中国的古代,便有人称:“得关中者得天下。” 

    中国历史中,第一个进行这个方案而取得整个天下的便是秦朝。对于当时中原的诸侯国来说,原来的秦朝还只是一个地处西方的蛮夷之地,经济水平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被重视的西方小国,却成为了日后一统中国的强国。秦国的强大,一般认为是商鞅变法的产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各个国家中,秦国的改革和变法是最彻底的。而这样的变法成为了日后秦国统一中国的最终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秦国的强大除了变法的彻底之外,还有着关中这块粮仓。就像前面所说,2000年前的关中平原,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寸草不生之地,而是天下最肥沃的地区。这块地方原来属于周天子管理的地方,但幽王为博美女一笑,结果犬戎攻破西周的京城。此后,平王东迁。西周统治结束。而此后,秦国进行一系列的战争赶走了那一带的犬戎,也顺理成章的从周天子那里得到了整个关中平原。此后,秦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迁都。秦孝公时期,秦国的首都也从西边的雍丘迁移至咸阳。逐渐的控制了整个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除了肥沃的土地,丰盛的粮食。还有地形的优势。关中平原的东方正是易守难攻的函谷关所在之地。而在整个战国历史中,东方国家的军队从来没有过函谷关一步。由此可见,秦国所处的地理优势。而这种天然的屏障也使得秦国在统一中国的步伐中占据了先天的优势。当然,仅仅占有渭河平原对于志在统一中国的秦国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丰盛的关中平原之外,秦国自然还需要开辟一个更大的粮食生产地,而他们的目光也就集中在了关中平原南部的四川盆地之中。很快,秦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四川盆地之中,这个国家灭掉了蜀国。此后,在秦国的发展之下,加上李冰出色的水利建设。四川盆地一带从原来的贫穷场所变成了“天府之国”。秦国占据了四川这块后方的粮食生产地之后,也掌握了足够的物质基础,而一场轰轰烈烈的统一中国的战争也就此开始。

    关中平原的富裕、商鞅变法的彻底和强秦军队的蛮壮、勇敢。成为了令东方列国为之害怕的虎狼之师。经过了孝公、惠王、武王、昭王等等秦国国王对于东方列国的蚕食。直至赢政称王,秦王朝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灭掉东方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而秦朝先取秦(关中)蜀(四川)之地,在谋统一。成为了唐朝以前,中国历代王朝统一全国的基本路线。

    “马上可得天下,但无法治天下”,这句话用在秦朝的身上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秦朝通过武力统一了整个中国,但仍然用武力来压制所统治的人民。结果民怨四起,陈胜、吴广率先发难。起义爆发,秦朝纵使强大的军事力量也难以抵挡农民军的反抗斗争。结果,这个统一王朝仅仅统治了中国15年,就成为了绝唱。当刘邦的军队来到了咸阳城下,便是秦王朝的最终末日。而秦朝的灭亡却没有一个统治者能够接过王朝灭亡的权力真空,一场争权夺利的内战也就此爆发。

    秦朝灭亡之后,刘邦被封汉中王,所占地区只有汉中、四川一带。但是为了扩展自己的野心,刘邦任用韩信的人,图谋对关中一带的扩展。而韩信的“先取关中,在和项羽周旋”的策略正好是“得关中者的天下”的一种战略思想的体现。而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汉军夺取关中之地的时候,楚汉战争也步入了高潮。

    不可否认,刘邦手中拥有百战百胜的韩信,运筹帷幄的张良,但不能忽视的是刘邦的后方有着一位项羽所没有的后勤部长,他就是萧何。拥有肥沃的关中之地的刘邦,正是在这位合格的后勤部长的保障之下,才能够在彭城一战被项羽歼灭20万军队的困境中,迅速的恢复元气。而在最近出土的关于楚汉战争的历史古迹中,刘邦的军队的弓箭箭头要比项羽的重了许多,也隐约的看出刘邦所占领的地方其经济实力远远的高于了项羽。在日后的谈资中,人们非常遗憾这位勇猛的西楚霸王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杀掉刘邦的机会。但2者所辖地区的经济实力的不同,也预示着即便项羽胜利,也不会成为中国真正的统治者。而经过了4年的内战,刘邦,这个来自苏北的乡巴佬,成为了最终的统治者,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鼎盛朝代——汉朝。并将首都建立在离秦都咸阳不远的长安城下。

    经历了汉朝的400多年统治之后,黄巾起义,全国大乱。此后,中国又一次的步入了内战之中。经过军阀们的互相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占据关中之地的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此后,强大的魏国先灭亡了占据四川盆地的蜀国,随后晋代魏统治,占据着秦蜀之地的晋朝很快的灭掉了江南半壁的吴国,再一次的统一中国。其统一的路线和秦汉也是大致相同。随后,五胡乱华,中原内战,中国步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大分裂时期。有过数年,鲜卑人突然崛起,建立北魏。而这个少数民族政权很快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便与南方的朝廷对立,成为了中国的南北朝时期。

    平心而论,如果北魏能够继续保留百年的话,那么中国历史将更加早的步入了全国的统一。因为,在南北朝之间的征战中,南朝的军队往往是节节败退。也预示着未来中国的统一将不会是由南朝来了解。但北魏最终的分裂,又使得中国的统一步伐减缓了许多。而中国的北方又形成了占据关中之地的西魏和占据中原的东魏之间的互相对立。有意思的是,在北魏分裂之初,西魏的实力要远远的弱于东魏。一条黄河成为了两国的交界处,弱的一方不得不在冬天,每天开凿黄河上面的冰用来阻挡强的一方突如其来的进攻。而每年冬季,黄河上每天都有西魏的士兵破冰阻敌。但是,宇文家族的发展政策又使得占据关中的西魏逐步的发展起来。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实力也慢慢的超过了东边的敌人。

    正当东西两魏鼎立之时,南方的梁朝发生了内乱,在南方的国家内部互相征战之时,西魏的军队迅速的占领了“天府之国”的西川一带。此后,北周取代了西魏,但此时的北周已经占据了秦、蜀之地,统一全国的形势也日趋明显。再经过几代人清明的治理,这个时候,黄河上基本看不到西魏士兵的开凿的身影,而每天登上黄河冰层的则是东边的北齐士兵。北周传至周武帝,迅速灭亡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也为隋朝的最终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纵观唐朝以前的中国统一路线,其大致为占关中,四川,随后进一步的统一中国。由此可见,关中平原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所处的重要性。而那时的中国首都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集中在长安——洛阳一线。而这条中国首都的中轴线的建立正是中国唐朝以前“得关中者可得天下”的一种思想的体现。而长安、洛阳,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都也正是在这种思想之下,开始了时而长安、时而洛阳的建都模式。 


二、长安——洛阳,第一轮中国首都之争

    “得关中可得天下”的战略思想存在,也使得关中平原在唐朝以前的地位显得非常的高。而占据关中平原的长安城,也成为了早期中国朝代的建都必选之地。但其偏西的地理环境也使得中央在选择长安的时候,中央对于东方的顾虑。在唐朝以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则是中国的中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山西一带。而长安的地理环境也使得那些中国重要的财税之地所贡献的财税,不得不逆渭河而上,造成了某些交通上面的不方便。因此,中国的朝廷在定都长安之余,也感受到了对东方控制的力不从心。因此,在关中平原的西面建立一个新的首都以加强对中国经济重心的控制也是历史的必然。也这样,历史选择了洛阳。

    洛阳,古称“洛邑”,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建造,其建立之前,恰逢商纣王之子武庚谋反,后被镇压,但这时的周朝感受到了对东方各个诸侯国控制的重要性,也就在此时,在周公旦的提议之下,建造了洛阳城的最初雏形——洛邑。就这样,西边的镐京为周朝的西都,而东边的洛邑则是周朝的东都。中国首都的特色——两都制,也在周朝初见雏型,而这种中国特色的首都模式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此时,中国的历朝历代的首都,从长安搬迁到了洛阳,正是源于加强对中原赋税之地的控制。就这样,长安和洛阳的首都之争,一直持续着中国封建历史的最初1000年。

    长安和洛阳的首都之争,最初出现在东汉初年。光武帝复兴汉朝江山之后,建都成为洛阳。而在西边的长安居民自然不满,希望复其旧制,自然出现了洛阳和长安的最初争夺。其中,班固所写的《两都赋》和张衡所写的《二京赋》便是中国古代社会,长安和洛阳首都之争的真实写照。尤其是班固的《两都赋》,赋中以主客问答方式﹐假托西都宾向东都主人夸说西都长安的关山之险﹑宫苑之大﹑物产之盛。东都之人则责备他但知“矜夸馆室﹐保界河山”,而不知大汉开国奠基的根本,更不知光武迁都洛邑、中兴汉室的功绩,于是宣扬光武帝修文德来远人的教化之盛,最后归于节俭,“以折西宾淫侈之论”。最终,长安人和洛阳人一致同意定都洛阳。这也是中国最初出现的首都之争的真实写照。

    此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转入了三国分裂时期,从三国鼎立,到隋朝最终的统一,洛阳成为了魏、晋、北魏三个北方政权(也就是晋是统一政权)的首都。而洛阳的西边的长安,也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的这段分裂时期,其地位略低于洛阳。洛阳地处现在的河南省西部,背靠当时被称作天下粮仓的关中平原一带。虽后方拥有不错的地理优势,前方却没有太好的险要之地。但洛阳也有之胜于长安的优势,那正是完全对于中原一带,中国当时的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而根据《后汉书》所写,东汉时期几个人口过百万的郡基本都在洛阳的附近。反之长安在洛阳西面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