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炒股票-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档”:建议改购另一种价格仅为700元的电池,再加上摄像机原配的电池,连续的拍摄时间可长达6小时,足够应付全天所需了。顾客接受了营业员的建议,最后买了这种700元价格的电池,1300-700=600,顾客因此而节省了600元的支出。
这位营业员的“减法”,是让许多商家难以接受的。商家总是希望顾客买的东西越多越好,都希望顾客做“加法”,如果人人都像这位营业员一样做“减法”,那商家岂不要“减收”多多?不过,这位营业员的“减法”却得到了该商店领导的大加赞赏,因为该领导算了另一笔账:倘若满意而去的顾客日后购物就认准了一百商店,或者再“现身说法”引来更多的顾客,那“减法”无疑就成了“加法”;若全商厦的营业员都能来做做这种“减法”,顾客近悦远来,那岂不更能做出“乘法”来了?
我对这位营业员充满了敬佩之情,而对于能把“减法”视为“加法”甚至是“乘法”的商店领导,更是由衷地佩服。其实,仔细想来,这股市中的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进入股市里的投资者都是为了赚钱来的,他们都希望通过多次交易,通过对多只股票的炒作来达到多赚钱的目的,因此,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习惯于做“加法”。在通常情况下,一年原本可以做12次交易时,他们恨不得做出24次交易来;至于把12次交易“减少”到8次或者6次,那更是万万不能的。然而,投资股市,需要的是智慧与独具匠心。在股市里“勤劳”未必就能“致富”,“多劳”未必就能“多得”,股市并不是一个“天道酬勤”的地方。相反,你如果能学会适当地“偷懒”,也许你可以更好地赚钱。事实也是如此,做24次交易的人未必比做12次交易的人赚钱多,甚至在做完第8次交易的时候,你所赚到的利润就是一年中赚钱最多的时候。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说,在股市里一定要认真对待“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改变固有的“加法思维”,适当地做一些“减法运算”。
我认识一位做“减法”赚钱的投资者。这位投资者是2001年初入市,与大多数的投资者一样,刚入市的时候,她在股评家及其他投资者的指导下,在股市里跑进跑出,忙于做“加法”,争取多赚钱,可结果呢?一年下来,这位投资者共炒过20余只股票,年初投入的5万元本金最终亏去了近万元。到了2002年,这位投资者总结失败教训,不再盲目地做“加法”了,而是精选个股做“减法”,最后,在众多看好的个股中,只挑选了哈药集团与广电电子两只股票,期间除了对两只股票各做过一次高抛低吸的交易外,剩下的就是持股不动,结果一年下来,这位投资者在这两只股票上的获利达到37000元,成为数不多的赚钱者之一。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做“加法”亏损、做“减法”赢利的局面,归根到底,这是由股市牛短熊长的规律决定的。特别是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股市始终处于熊市状态,股市里股票上涨的时间总是有限,而能够持续走牛的个股更是有限,因此,做“加法”的结果只能是亏多赚少,而如果能学会做空,或者精选个股,变“加法”为“减法”,那投资者自然就可以保持胜利的果实了,纵然就是亏损,也会比做“加法”要少许多。由此看来,股市里这“加法”与“减法”的奥妙,还需要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来慢慢地领悟。
加法与减法(2)
“背黑锅”
某股评家动员股民“抛超跌,买蓝筹”,不料随后的日子里,蓝筹股下跌,超跌股猛涨。于是大家纷纷咒骂起这位股评家“黑嘴”。
为此,A股民沾沾自喜地对同是股民的妻子说:“他这是在替我背黑锅呢!”
妻子愤愤地说:“他这是罪有应得,怎么是替你背黑锅啦?”
A股民解释道:“我最近的手气特别背,买什么跌什么,一买就跌。这不,我最近也买进了蓝筹股,所以这蓝筹股就下跌啦。依我看啦,这蓝筹股下跌,不是股评家的‘嘴黑’,而是我的‘手黑’呢!如今大家都骂股评家‘黑嘴’,这不是在替我背黑锅嘛!”
套牢盘与获利盘
人在股市,常常听到一些高手、大师们振振有词地说道:要买股,就要买那些没有套牢盘的股票。而为何要买没有套牢盘的股票呢?大师们也有解释:没有了套牢盘,也就是没有了解套的压力了,前面一片坦途,庄家做起庄来就轻松得多,爱怎么拉就怎么拉。
本人仍一介草民,在股市中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散户,懂不得这么一些高深的道理,更不知那坐庄的滋味与感觉。但人在股市之中,又不能不天天都要面对套牢盘或者获利盘,因此,自己就不能不常常要来琢磨一番。
一只没有了套牢盘的股票,这岂不意味着买进该股的股民们都处在获利状态?股民手持的岂不都是获利盘?如果此时我听信大师们之言,买进这没有了套牢盘的股票,岂不证明我买进股票的成本是所有持有同一股票的投资者中最高的了?万一此时风云突变,或者庄家利用假突破来出货,那自己岂不成了第一个套牢并且是套得最深的人了?这时也许别人可以少赚一点或者赔点路费出局,而自己要出局岂不只有割肉断臂的份了?因此,买进没有了套牢盘的股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将自己置于被动之中。并且就是从庄家说来,此时拉升虽然确实没有了解套盘的压力,但他不同样要面对来自获利盘的打压吗?而且解套盘的压力还可以通过股价的套牢区域计算出来,庄家还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获利盘的打压却是随时随地的,庄家也只能是做一步看一步了。再说,庄家也不可能无休无止地将一只股票拉升下去,庄家要出货也还得利用股民们这种“没有了套牢盘”的心理来引诱股民上钩,如果投资者一味推崇这种“没有套牢盘”的股票,一旦被套,岂不是套得很惨?
相反,如果投资者买进那些有着大量套牢盘、或者净是套牢盘而没有获利盘的股票,这岂不证明自己买进股票的成本比大多数人、甚至是比所有人都便宜?这岂不证明自己买进的股票已处于一个相对低位、甚至是历史最低位了?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这不正是自己企盼的好事吗?应该说这样的筹码是非常安全的,赚钱也只是迟早的事儿,纵然被套了,自己也还有众多的垫背者,并且这样的套牢也是只亏时间不亏钱的,因此买进这样的股票可说是买进了一百个放心、一千个放心、一万个放心。而且买进这样的股票后,一旦遇上股价上升,自己也可以根据套牢者的价位区间来确定股价上行的阻力所在,从而为自己的卖出股票提供一个参考价位来。而从庄家来说,也可根据套牢盘的所在区间有目的地来回震荡,高抛低吸,“引导”套牢盘割肉出局,从而减轻套牢盘的解套压力;而且庄家也可以根据套牢盘的多少,做到缩放(量)自如。
事实上,庄家做盘,除了新股以外,都是在套牢盘多的股票上开始建仓的,而庄家出局,往往都是在获利盘多的区间出货的。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妨买进那些套牢盘多的股票来进行中长线投资(能有全部都是套牢盘的股票就更好!),并一路持有到获利盘多的时候出局(当然能持有到都是获利盘的时候就更好!)。而买进没有套牢盘的股票,只能说是短线客的投机炒作罢了,既然如此,就把这一使命交付给短线高手们来完成吧。
股市不套投资者
在2000年8月22日、23日以及8月30日到9月6日的两次大盘跳水中,许多股民又一次地成为了套牢者。面对一些前来向我咨询的套牢者,我在充满同情的同时,内心深处实在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慨。面对一次又一次地改写的股价新高,面对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的股指纪录,总有那么一些不怕死的股民们大义凛然地向里跳,这不是自找苦吃、自寻死路吗?
其实,股市对人真的是很公平。对于那些投机者,股市除了为你准备收益外,更为你准备有一条牢固的绳索;而对于那些投资者,股市除了为你准备有相应的收益外,并未为你准备任何的绳索,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风险,在投资者面前也是看似存在,实际上也只是一种虚无。可以说,股市从来就不曾套牢它的投资者们。
作为股市的投资者,他们首先是一些有着理性投资理念之人。他们投资于股市之中,更注重股票的业绩和成长性,更注重股票的投资价值所在。也许他们不会是股市中的暴富的一族,但他们却肯定是股市的最后的胜利者;也许市场行情的发展有时会拿他们来开玩笑,但能笑到最后的却肯定是他们。
作为股市的投资者,他们往往都是一些逢低买进股票的人。在股市下跌、在市场人气涣散之时,活跃在股市中的常常都是他们的身影。在股票价格跌进股票的投资价值区间的时候,他们不停地买进着股票,真正是越跌越买,直至最后全部满仓。也许在某个特定的时期、特别是大盘处于漫长的熊市的时候,他们也许也会成为临时的套牢者,但这种套牢对于他们来说,仿佛就是将钱存了一个半年期或者1年期的存款一样,只要时间一到,股市就会为他们送来远远超过银行存款利息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高额回报来,因此他们的这种套牢也是一种主动套牢,是一种赢得利润的投资策略。
作为股市中的投资者,他们常常都是一些逢高派发股票的人。在行情到来的时候,他们会将自己的股票一直持有,直到行情发疯之时。这时他们会逢高派发,越涨越卖,最后就留下1/4或者1/5的仓位陪庄家们玩到顶。或者干脆将仓位全部清空,静观庄家们的上窜下跳,静观那些投机者们扑向多头的陷阱里。
作为股市中的投资者,他们不可能在低位里杀跌,他们不会到高位去追涨。他们在股市中赚取自己应该赚取的利润。因此,他们在股市中将是无敌的,他们是股市中的常胜将军。
面对这样的一些投资者,股市如何舍得来套牢他们,股市又怎么能够套牢他们?
股市不套投资者。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广大的中小散户朋友,多一份投资意识,少一份投机心理,使自己也都成为股市中的不套之人。
套牢不是中长线投资
股市中常常有这样一些股民,他们在股市中盲目地追涨,一旦套牢了,也就不动了,束手就擒,然后自我美名为“中长线投资”。于是,在这些股民看来,“中长线投资”不过是“套牢”的代名词罢了。
其实,套牢不是中长线投资,这两者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
其一,表现为选择股票建仓的点位与建仓手位上的不同,这是套牢与中长线投资根本区别之所在。套牢者买进股票,常常采取的是追高建仓的办法,因而他们所买入的股票大多都处在高位,他们在买入股票时,更多地重视的是股票的投机价值。而中长线投资者采用的多是逢低买入的建仓方式,他们买入的股票往往都是低位,他们买入股票时,更重视的是股票的投资价值。
其二,两者在股市中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