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演讲论辩技巧 >

第3章

演讲论辩技巧-第3章

小说: 演讲论辩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柳公权又创三步成诗的记录。口才是捷辩之才。要相信“人的思维是了
不起的,只要专注,就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马克·吐温语)。

第三,要轻松自信,有时不妨以嬉戏对待变幻莫测的现实话题,这样,
你语言智慧的变通性、广阔性、流畅性就会显示出来。幽默善辩的美国原总
统里根,为什么在争取连任与蒙代尔的首次辩论中狼狈地败下阵来?因为他
要口中念念有词地默记若干数字、资料,他处于戒备状态,紧张拘谨,笨嘴
拙舌。“他成了另外一个从未见过的里根!”“那场辩论简直是一场噩梦!”
(南希·里根《轮到我了》)后来里根抛开约束他的文字材料,恢复了幽默
诙谐的答对风格,于是轻松地取得了后几场辩论的胜利。可见,轻松自信能
打开心智的枷锁,使你进入活泼轻松的创造境界,这时你的多姿多采的妙接
妙对就会脱口而出了。

(应天常)


道声“你好”有讲究

在现代文明社会,“你好”这话实在是用得太频繁了,只要存在人际关
系,几乎任何人都要有意无意地说到它。也许正是太容易太频繁的缘故,许
多人便觉得它索然无味。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道声“你好”,对良好
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协调有着不容量疑的交际价值。

首先,“你好”是礼貌的反映。尽管现代交际中“轻礼节、重情趣”的
趋势越来越明朗,但是以礼待人仍然是一般人的基本信条和人际交往中最起
码的准则。在交际中,“你好”之所以百用不厌,就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礼貌
语言已早为人们普遍认可。它虽然简单,可是在很大程度上却可以反映交际
者的礼貌修养水平。无论是对生人,还是对熟人,无论是对点头之交,还是
对莫逆之交,见面时,亲切地道声“你好”,都会使你显得温文而雅、彬彬
有礼。一个懂礼貌的人,总是会把“你好”当作见面礼慷慨地送给他所见过
的任何人,从而给人们留下热情开朗、知书达礼的美好印象。

其次,“你好”是问候的方式。结识新朋友,或者见到老朋友,见面时,
总不免要问候几句,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交际习惯。有些人相见时,总喜欢问
人家“吃饭没有”或“到哪里去”,这种已成习惯的问候方式,的确有些单
调别扭,而且在同外国人交际时还容易引起误会。我们觉得,道声“你好”
就是最理想的见面问候方式。这两个字眼,因为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对方的深
情问候和良好祝愿,因此更容易为被问候者所接受。

再次,“你好”是招呼的表示。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很多时候,
“你好”还有打招呼的含义。在路上碰到熟人或不认识的人,由于没有时间
或没有必要停下来交谈,为了不致失礼和难堪,人们总要用各种方式打招呼,
如微笑、点头、手势和说声“你好”。因为“你好”是通过有声语言直接作
用于对方的听觉器官,所以比其他打招呼的方式无疑显得更明了更实在。有
些人总以为天天相见没有必要打招呼,因而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毫无反应,
殊不知这往往是给人际关系埋下了不愉快的种子。其实,见面道声“好”,
打个招呼,既可以避免双方碰面都毫无表示的难堪,也有利于维系和发展良
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你好”是接交的信号。记得有一回出差北京,我上火车刚刚坐
定,对排座的乘客就热情地对我说了声“你好”。我们互相自我介绍后,他
便告诉我,将在火车上度过两天两夜,恐怕十分无聊,希望找个伴聊聊天,
消磨时光。于是,我俩便天南地北地吹了起来,一路上打得十分火热,想不
到今天我们竟还作为无话不谈有共同追求的好朋友。现在想起来,我朋友当
初那声“你好”实在耐人寻昧。这就表明,在人群尤其是在陌生的人群中,
当我们要进行有选择的交际时,“你好”就往往是向对方发出的接交信号,
一旦得到对方积极的反馈,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开始。

既然道声“你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交际价值,那么,怎样才能
说好“你好”呢?

说“你好”时,态度要真诚。不管你的“你好”是为了表示哪一种意思,
只要你真心想这样说时,态度一定得是谦恭和真诚的。否则,哪怕是说一千
个“你好”,也只不过是缺乏沟通力的套语和毫无价值的废话的堆积。

说“你好”时,应注视对方。“你好”本来就有特指的对象,付诸言表
时,当然就要热情友好地注视着对方,与之进行目光交流。我过去曾有过深


刻的教训:有天晚上,我在舞厅偶然遇见了我的几个朋友,因为是久别重逢,
我们非常高兴地握着手并相互问候。可是,当我走上前去与我一位朋友的朋
友握手问好时,我的眼睛居然仍看着我的一个朋友。由于我伤害了对方的自
尊心,他对我的评价就不言自明了。

说“你好”时,声音要亲切。“你好”是一个极其美好的人际交往常用
语,只有音量适中、语速适度、语气温和,它才能动人心扉。如果粗声高嗓,
或拿腔拿调,人家就难有好感。

说“你好”时,别忘辅之态势语言。态势语言是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
达思想感情的面部表情、动作和姿态。说“你好”的同时,或向对方报以微
笑,或点头示意,或打个手势,都可以增强“你好”的感染力。嘴里在说“你
好”,面部表情却淡如清水,没有相应的积极的体势反应,这必然会大大削
弱“你好”的沟通力。

说“你好”时,应分清“你好”和“您好”。“你”和“您”都是人称
代词,但“您”含有敬意,所以“你好”和“您好”在用法上是有差异的。
究竟怎么用,这就要看彼此关系以及对方的年龄、地位、威望等。我们以为,
一般场合特别是对点头之交、陌生人宜用“你好”,对上级、长辈或想有意
识地表示敬意宜用“您好”。

(万一平)


“点化法”在口语交际中的妙用

据宋朝范公偁《过庭录》记载,滑稽才子孙山与一个同乡的儿子一起去
考举人,孙山考中了最末一名。孙山回家以后,这个同乡就问孙山,他的儿
子考中了没有,孙山不直截了当地回答,而是仿照欧阳修的词《踏莎行》中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念了这样两句诗:“解名尽
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说:你的儿子没有考中。从此以后,
人们就把榜上无名叫“名落孙山”。在这里孙山的回答就使用了“点化”这
种修辞方法,他把欧阳修词中的句子巧妙地加以改造,委婉而风趣地表达了
自己的意思。所谓点化法,就是指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别人的话或诗词
句子、格言谚语、寓言典故等进行加工改造,从而翻出新意,为己所用。在
口语交际中,点化法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口语修辞方法,如果运用得法,可以
达到妙语连珠的艺术效果。在实际运用中点化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触类旁通。这种方式是指不改变原话的逻辑形式,而进行类推式的
仿拟。例如,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有些同志为没有评上工资而哭鼻子时,点化
了旧小说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的套话,讲道:“这些同
志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评级时’”,善意地讽刺了那种把个人利
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同志。再如,笔者在教学中,向中师学生谈到培养口才必
须以渊博的学识为基础时,这样讲道:“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我们要培养口才也应多读书,读好书。同样,只有‘读书破万卷’,
才能‘开口如悬河’。”对杜甫的诗句进行了触类旁通的类推仿拟,有助于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反意而用。此法即是对原话反其意而用之,翻出新意,使表达的思
想更深刻隽永。例如,清华大学女学生周怡在《要事业,也要生活》的演讲
中,以饱满的政治激情阐述了女大学生有志气、有能力,既要事业,又要生
活。演讲的最后一句是:“同伴们,我们走着自己的路!弱者,你的名字不
叫女人!”最末一句话是点化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名言:“脆
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周怡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反映出新时代的女性
敢于向传统习惯势力挑战,具有昂扬奋发、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从语言表
达上来看也显得简洁有力、警策动人,同时又富有情趣。

三、点石成金。此法适用于论辩中把论敌奚落讥诮自己的话,巧妙地加
以改造,然后拿去回敬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例如,周恩来同
志在南京与国民党反动派谈判,没几个回合,就把敌人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
国民党代表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地说什么同共产党代表论战是“对牛弹琴”。
周恩来同志淡淡一笑,慢条斯理地接过话头,说道:“对,——牛弹琴。”
他在“对”字后面作了很大的停顿,这样就把敌人的叫嚣比喻为“牛弹琴”。
周恩来同志略施小技,点石成金,敌为我用,以毒攻毒,堪称绝妙反讥。

四、推陈出新。在口语交际中,有时对某些已经陈旧的寓言典故进行加
工改造,挖掘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新意,化腐朽为神奇,推陈出新,可以使谈
话别开生面。例如, 1958 年1 月上旬,毛泽东同志在杭州同上海的几位老
知识分子深夜长谈,在谈到《登徒子好色赋》时,幽默地说:“登徒子取了
一个丑媳妇,但是登徒子始终对她忠贞不二,他是模范地遵守〈婚姻法〉的,
宋玉却说他好色,宋玉用的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在这里毛泽
东同志为登徒子翻了案,指出登徒子对爱情的态度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


的,使这个陈腐的寓言故事具有了新意,也使谈话妙趣横生。

总之,在口语交际中妙用点化法,可以使你的谈吐更新颖隽永、文雅风
趣、辞锋犀利深刻。它可以象神话传说中吕洞宾的“点金术”一样,增添你
口头语言的艺术魅力。

(黄中健)


增删调换创妙语

在交际中,人们总希望能把自己的话说得新鲜、巧妙一些,以期产生特
殊的表达效果。要达此目的,方法自然多种多样,而将某些“现成话”(如
对方的话、社会流行语、诗词、戏文等等)拿来进行增、删、调(tiáo)、
换,则不失为其中一法。

增相传汪精卫因谋刺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曾口占一绝:“慷慨燕歌
市,从容作死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后来汪精卫堕落成汉奸卖国
贼,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咒骂。在一次抗日宣传演讲会上,有位演讲者作
了这样一段演说:“过去人们都称汪精卫是‘革命英雄’,不过今天我却要
拿这位‘英雄’的豪言壮语来添几个字,算是对他的回敬:当时‘慷慨燕歌
市’,曾羡‘从容作死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话声刚落,台下掌声雷动。这位演讲者将汪精卫的诗拿来,仅添八个字,便
对这个曾经以“英雄”自我标榜的大汉奸作了辛辣的讽刺,其力量不啻一柄
锋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