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详细讲解-净空法师共41会-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
六祖说:「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这几句话答得很妙,实在是高明。外道的概念,还是脱不了相对的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相对论。它讲的「不生不灭」,生灭是两端,它是将灭来止生,以生来显灭;换句话说,它是生灭法,它是有生有灭。既然是有生有灭,是属於相对的,相对就是错误。它说的灭,灭还是不灭,它所说的生,也不见得就是真正有生。为什么?有灭才显得生,有生才显得灭,这是在相对的境界,一句话就说破外道的境界。
六祖说:「我说的不生不灭,不是相对的,而是本自无生,今亦不灭。」这与外道的见解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它不是相对的。根本就没有生,哪来的有灭?「不生不灭」一句懂得,前面说的「不断不常,不来不去」的意思,统统可以大彻大悟。这是佛法不同於外道所说。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结论:佛法是超越相对的,外道没有超越相对;凡是超越相对的就是佛法,凡是未能超越相对的都是世间法。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这几句话很重要,对於我们初学的人来说是很精要的开示。六祖说:「汝若欲知心要」,想要真正了解修心的要诀,「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学佛,有些同修是初入门,有些同修已经修学三十年、五十年,试问问:在这许多岁月之中,我们的修学到底成就在哪里?学禅的,我们是不是得禅定?有没有明心见性?念佛的人,我们有没有证得一心不乱?有没有把握了脱生死、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连消息都无,我们就应当认真检讨。我们这些年来所修所学一定有差错,否则必定有显著的成绩。我们见到六祖大师会下这些学生们,他们修学的时间,少的三、五年,多的十几年,都有显著的成绩表现,这值得我们深深反省。「一切善恶都莫思量」,我们是一切善恶一天想到晚,心从来没有清净过,这是我们不能成就最大的原因。不但你想一切恶,心不清净,你就是想一切善,心还是不清净。
许多学人对我说,希望能求得佛教的大义,做为自己修学的方针。我自己学佛也将近三十年,三十年之中我所体会的,佛教的教学没有别的,只是教导我们「一心不乱」而已。所以,我把它归结为「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佛法的修学只是如此而已。我们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果然如是,我们就大有进益;若是相反,我们的路就走错了。我们能把握到这个纲领,就应当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心就清净、心就平等了。这两句话大家要特别注意到,不是叫你一切善事都不要做、恶事也不要去断,那就错了。断恶修善是事,是我们一天到晚必须要做的,要断恶、要修善,但是断恶修善的心不能有。事上要断,心上(心就是念头)莫思量,断恶不作断恶想,修善也不作修善想,心一味清净,这是学佛人。如果说,「我心清净,我恶事不做,我善事也不做」,这是外道,这是小乘,这不是佛法。如果是这样作法,六祖怎么能说「妙用恒沙」?「恒沙」是比喻「多」,像恒河沙一样,这是大用无方。懂得这个要领,你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清净心体就是实性,也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湛然常寂」是清净心体之相,心清净极了。从清净心中生出来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是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剌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薛简承蒙六祖这一番指教,豁然大悟!可见,他也是有相当根基的人。「礼辞归阙」,回到朝廷,把六祖大师的开示转达给皇帝。就在这一年九月初三,皇帝有诏书奖谕六祖大师,说:「大师不肯奉召,而以年老多病为辞。你为皇帝修道,为国家的福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真正有修道的人,就有龙天护法,此地一定蒙福报,就会消灾免难。「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这是将他比作维摩长者。维摩长者当年示现生病,佛弟子、舍利弗尊者这些人都来问候,他藉这个机会为这些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开导,告诉他们不二法门及学佛的心要。薛简传达六祖大师指授如来知见,皇帝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感觉到自己是积善余庆,宿种善根,这才能遇到大师出世,顿悟上乘。为了感谢六祖大师的恩德,将袈裟、水晶宝钵赠送给他作礼物,并赐六祖大师的故乡旧宅名为国恩寺。这是礼遇有加。
六祖坛经讲记 (第三十八集) 1981 台北中广电台 档名:09…04…38
◎法门对示第九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这一章是六祖大师教诫学生教学说法,内容是三科、三十六对天然佛法。
有一天,六祖大师召集法海、志诚、法达、神会等,这些人都是登堂入室的弟子,对他们说:「你们与别人不同。」这句话含有很深厚的感情,若不是他的常随弟子,就是得法的门人,所以与一般大众不同。六祖会下开悟、得法的共有四十三人,此地所列举的几位,必定是这四十三人的代表。六祖说:「在我灭度后,你们必定是分散到各方,各人都为一个地方的老师。」这是说出六祖大师灭度之后,他们的责任都很重,都是将来要承传佛法、弘法利生的师表。要作老师,当然说法利生是最重要的事业。佛法的说法,著重在随机而说,原理原则是「三学三慧」,所谓「戒定慧」、「闻思修」。但是,重要的是在得意忘言,我们闻法、说听都著重在宗旨,宗旨明白之后,要离言说、离文字、离心缘,才能得旨归宗,这就是诸佛如来一乘的教学。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於众生。」佛法所说的尽是方便法,因此我们不能对它起执著。为什么?它不是真实的,它是方便的,我们要在方便中去体会真实。
六祖在此处教诫大众:「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此地讲的本宗,并不专指禅宗为本宗,若是专指禅宗为本宗,这个意思太窄小。「本」是根本,「宗」是宗旨;换句话说,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宗旨。这一段开示,不但是宗门必须遵守的原理原则,教下也不离这一个大前提。大师说:「首先,必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举是举例。「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说法指导别人,要领是一定要离开两边,离开两边就是中道,显示中道;说一切法不离自性,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下面举例说:「忽然有一个人来问你佛法,你出语都要双关」,这不是世俗讲的滑头。「出语尽双」是教你在双关中体会中道,意思在此,决不是说的模棱两可。「皆取对法」,从对法里面,要紧的是「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它的宗旨必定是「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个说法,就不离自性;这个说法,出入都离开两边。换句话说,在言语、动作显示中道第一义谛,教人体会,教人领悟,这是佛法教学的原理原则。所以它与世法、与一切宗教,确实是大不相同。下面是法门略举: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
「三科」是阴、界、入。「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这是将一切万法归纳为五大类。「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门是能入,六尘是所入。「界」是十八界,即是六根(六门)、六尘、六识。佛法将宇宙一切万法归纳为这几类,这几类性质相同,开合相同。懂得五阴,就懂得十二入、十八界。懂得十八界,当然也透彻五阴法。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这几句话说明宇宙万法的来源。它究竟是从哪里生出来?怎样的程序生出来?《坛经》语句简单,《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讲得详细,这些都是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就一切都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一切法皆从自性起用。自性的邪正,就是凡圣之所以分。此地邪与正,不是相对的邪正,这是要特别提出来说。如果是相对的,与祖师的教学就相违背。为什么?「出没即离两边」,邪是一边,正是一边,我们还没有离开两边。没有离开两边的都叫做邪,离开两边才叫做正。可见,这个标准是非常之高。「含恶用」,这就是众生用,众生包括九法界有情众生,不但六道凡夫是众生,声闻、缘觉、菩萨也是有情众生,因为他没有能证得绝对,他还是在相对里面打转,所以他还是含恶用。到完全纯善之用,这个「善」就是善恶两边都离开了,这是真善,止於至善;邪正两边都离开了,这叫真正,这是佛用。用从哪里来?自性本来就有的,法尔如是。可见得,我们是迷而不觉。这是三科之法。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此三十六对,也是举例。外境无情五对,举例自然现象,这是外面的境界。法相语言十二对,法相即一切法的现象,从现象、从言语说,举了十二对。自性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