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一个妹妹做期货从5000元到800万的真实故 >

第77章

一个妹妹做期货从5000元到800万的真实故-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它不可能按照大众的思路来发动行情。结果在实战中,行情常常出乎人们包括分析师们的预料。早在几年前我就发现这一问题,并且放弃了对上证指数的跟踪。转而用其它手段来观察大盘(我发现十几年来在人们心目占地位很高的上证批数,其实经常被机构利用,不能准确反映大盘实际情况),在实战中放弃了经典理论(不是说它不科学而是跟据实战情况的一种“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搭建了一套系统,解决了许多实战中的问题。比如识别建仓的问题、真假的问题、出货的问题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总之从实战的角度来说效果很好。我历来主张,做股票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否则会吃亏的。听消息炒股票,在股市中非常普遍,许多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方面的例子太多,可能许多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在这我就不用举例,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做股票十来年碰见的人里边,真正靠消息赚了许多钱的不会超过5人,这也是符合实战情况的。你想想,股市如战场,在战场上谁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战略意图告诉对手,除非他是想找死。我想真正的战略意图他连自己的亲妈都不会说,别去做那样的梦了。所以多年来我坚持一条,绝不听消息做股票。我每天坚持看报、看电视、上网,从主渠道得到各种信息,自己再加以鉴别。也是因为如此,我从来没有上过这类当。 当然股市中还有许多基本问题。比如短线、中线、长线的问题,主升浪问题、放量出货与放量吸筹的问题、箱体运动与趋向运动的问题、涨停与跌停的问题等等。我的看法是,这些基本问题在不同的人、讲出的同样的话中,其标准、含义完全不同。做股票的人如果自己不解决,不搞清楚,你将很难做好股票。比如“短线 ”,在我的观念里是指庄票的主升浪,或指一只熊票的弱极反弹。而人们习惯的短线在我这里划分为“超短”。这与报刊、电视上的完全不一样。但我的更实用、更接近实战。而“主升浪”这一概念也有严格的定义,跟许多股评文章中随便那只票一涨,就鼓吹主升浪来了是两码事。而且我非常反感那种来不来就说主升浪开始的人。这类人还很多,显然是不懂。但他们在电视上那么一鼓吹,又不知多少人被套在里面。“机构建仓”这一词也是报刊中常见的用语。有许多人,只要见股票经过一波下跌,在相对低位放出巨量并且拉出那么一两根阳线(或者是小通道),就大力鼓吹是“机构建仓”,建议大家跟进。结果是过一段时间后股价又下了一个台阶。这种建议害了不少的人。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我就不细细展开。总之我认为,没有独立的思考就没有独立于众人的成绩。 

6、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做到冷眼观全局,不为各种纷乱的表象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这是一切胜利的必要保证。实战中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但要尽力好。2003年8月中旬,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湖北黄石的一位股民打来的。他说他听消息在6。1元附近介入齐鲁石化,资金押得比较大。现在一套几个月,报上说该股是基金中报减仓最多的股票,而且还看见《大众证券报》记者对齐鲁石化的专访报告。好象结论也是不怎么地。他心中无底,表示想听听我的意见。我正好上半年参与过一次扬子石化,对齐鲁石化也有所关注。我说,你买的时机不对,现在既然被套,也不用太怕,因为齐鲁石化中线还处于上升通道中。况且连主升浪都没有走出来。当然后边什么时候发动行情?行情有多高?我也说不死,只是告诉他有机会再过前高,让他不用担心(当时我判断扬子石化也没有走完,它们之间有联动)。几天后他来电话告诉我他割肉了,损失挺大。我当时正好在回家的路上,我隐隐地替他可惜,觉得他应该再坚持一下。没想到后来该股真的走出大行情。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该股当时走出中期向上形态,量能也放出来了。各种因素显示一定是只庄股(虽然当庄股时代结束的说法到处都是),这是其一。其二、从当时中报公布的前十大股东时情况来看,基金持股虽然较大,但还不能完全控盘。其三、基金联手做庄的可能性太低,那么庄家一定不是基金,而是另有其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齐鲁石化中报基金减仓第一名,这只是表象,它并不等于主力庄家退场。至于《大众证券报》记者文章,那可信度更低。你知道他道底站在那一边的?(后来我知道齐鲁石化对《大众证券报》的那两篇文章颇有微词。)在这个例子里,湖北黄石的这位李先生,就是被表象迷惑了,使他失去了判断力,骑上了牛股也没有坐稳,非常可惜。 那么怎样才能不被迷惑呢?参与股市的各方,不论是散户还是机构,都是为“利”而来的这无需讳言,这也是根本目标。股民朋友在分析股市中的各种事物时,一定要抓住这个根本点。任何事物它总是有利有弊的,分析它到底对谁有利对谁有弊,有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少受迷惑。2003年以来报刊上常有人写文章,宣布庄股时代结束了。将来是基金的时代,蓝筹股到来时代。这就是一种欺骗性很强的表象。 它并没有看清机构做庄的实质。这种凭空认为庄股时代结束的观点,表面上看理由冠冕堂皇,其实它毫无说服力。股票市场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存在两种类型的资金。一种是人数众多的散户资金,一种是实力强大的集团资金。散户资金单个数量小、进退容易、选择性宽,缺点是无组织性、总额虽大没有战斗力。而且受情绪波动明显,属被动性质的资金,有助涨、助跌作用。而集团资金则正好相反,资金实力强大,计划性组织性强,一般由水平较高的人掌控,属主动性资金。可以带动几个点甚至一个面的热炒,有利于活跃股市(当然也有做过头的时候)。在股票市场“做庄”是最能发挥集团资金优点的盈利模式之一。只要哪个人有实力,为了利益我想谁都愿意选择最有利于他自己的模式,即使是冒点风险。 “庄股”与“散户”分则什么都不是,合则可以创造股市的历史。没有散户庄家无法做庄,没有庄家股市如一潭死水,这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说庄股时代结束的观点,是睁眼说瞎话,实质上是违反辩证法的错误观点。它没有看清庄家的本质,没有动态的看“做庄”。其实这几年做庄的模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 涨停板敢死队”就是一种变化的做庄形式。象“通宝能源〃 target=_blank&长安汽车”、“上海机〃target=_blank&上海机场”、“齐鲁石化”等等那一只不是庄股?不是庄股能走出那样的行情?这些股票不都有是基金重仓股吗?难道它不是为利而来?所以善良的股民朋友切不可被“庄股时代已经结束”这类表象文章所迷惑,牢牢记住小资金跟着大资金才有机会,跟庄应该理直气壮。要想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还必须解决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要参与一只股票的炒做,就必须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定性”。比如这只股票价位如何?高还是低?基本面如何?趋势怎样?有庄进场没有?处于什么阶段?量能怎样?未来有什么题材等等。 解决了这些问题心中才有底。下一步就是“定量”问题,比如这只股票将来上涨空间有多大?什么时候涨?买卖点的选择等等。定量的问题我只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从不强求。但定性是必须做好的。2003年3月,我在与一证券营业部经理的交流中,谈到了“东方锅炉〃 这么多年,我都坚持这样做,使我受益多多。 

7、股战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要善于掌握股战中的主动权。说起炒票人们经常会说自己是“技术派”,某某人是“基本面派”。象这种把同一个问题割裂开来看的人还有很多,包括许多分析师(我曾经问过几个分析师为什么这样看?,他们说教科书就是这样讲的)。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基本面派”它研究的是上市公司和大的政经环境,“技术派”它研究的是股票的价、量、时、空,角度不同而已。上市公司和股票互为表现形式,互为因果关系。实战经验丰富的股民都知道,庄家做票时从来都是基本面要利用,技术面也要利用。有时是交替利用,有时是综合利用。所以经验丰富的股民不论是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能发现庄家的蛛丝蚂迹。更多的时候是综合分析,综合利用。要做好综合利用,就需股民的综合实力。而且从实战的角度来看,真正的较量的是综合实力。我以前经常跟一位朋友下橡棋,从交手的情况来看我经常'在盘面上占尽先机,杀得对方落花流水。按理说我的棋力比他高点,那么我的胜率就该高吧?其实不然,下十盘棋经常都是7:3的结局,他7 胜3负。刚开始我很不服输,还笑对方靠磨时间取胜,为什么呢?一般是布局阶段我略占优。中盘阶段,我的杀伐套路多、攻击变化灵活,他防守严密,略为被动。这一阶段我一般会多吃掉对方一子,占多子之利。残局阶段,对方优势明显,防守严密,反守为攻,常有杀着。行棋特慢、步步相连没有漏洞。而我行棋浮燥,漏洞较多优势转弱势,大都在这一阶段。后来细细一想,也服输。对方行棋慢,但符合规则。他的棋看似平淡,然而丝丝相连、环环相扣。平静的心态,保证了他不出大的错招,使对手没有地方下刀,你连下刀的机会都没怎么可能赢他?我输就输在综合实力不如他。这已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但我常用这件事提醒自己。股市中的输赢靠的就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综合实力的提升,需要搞好四方面的能力: 

a、提高自己用科学的新视野、新观念、认识问题的能力。 

b、要总结一套符合自己情况的战法。 

c、解决好自身的素养问题。 

d、股市中很多东西是不能简单量化,用科技手段去分析的,它需要我们人的管理艺术。在股战中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善于掌握股战中的主动权。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在这里特别提醒,在很多情况下主动权易手就预示着胜负已经易手,对于高手来说结局已出来了。下过象棋、围棋的人对这一点体会可能深一点。对于炒股的人,要切记“宁可不赚钱,或者少输点钱,决不放弃主动权”。实战中,大批股民总是有意识无意识的放弃了主动权,最终成为深套一族,亦悔之晚已。至于怎么去“善于掌握主动权”这里就不多说了,各人的理解也不一样。 

8、不迷信经典和权威,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股票市场十几年来,西方经典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大量的普及与推广。许多人都能说出一些来,至于是否真的对他有用,那就不一定了,而且分歧还很大。有人说无用,有人说有用,我这七八年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有些还下了一些死功夫。从我的实战经历来看对我的帮助不大(当然我不是说这些经典不科学,也许是我的确没领会其间的真蒂)。但的确开了我的眼界和思路,在这方面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国家许多分析师(包括许多股民)企图通过所学到的西方经典理论,比如波浪理论、周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