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一个妹妹做期货从5000元到800万的真实故 >

第29章

一个妹妹做期货从5000元到800万的真实故-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示,这家公司的盈利相对上期减少了10%,让记者注意的还有,招商证券3月份的投资报告对国内A股同仁堂明确给出了坚决卖出的评级,理由是奥运会期间对于兴奋剂的管制,同仁堂的销售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林园怎么看待这个情况?

  林园:“那短期引起的,我们不考虑这些因素,主要是这个企业长远的发展,几十年下来它还在不在,这些都是短期因素,也不影响,这种我还是第一次听你说,结果想都不会想的这个时间,几个月的影响,有什么影响。”

  看来,这些每天都在挑动人们神经的财经消息不仅没有进入林园的视野,更没有撼动他持有的决心,他用自己一贯的方法来考察同仁堂科技。

  记者:“你在药店里看最主要看什么呀?”

  林园:“我是看它的生产日期。”

  记者:“为什么要看生产日期呢?”

  林园:“生产日期,可以看出来它销量到底怎么样,销售情况怎么样。”

  记者:“现在你今天看到的情况怎么样?”

  林园:“还可以,基本上都是08年生产的。”

  记者:“生产日期怎么样?”

  林园:“这08年4月25号,刚生产的,说明它药还一直在卖,你要积压了几年前生产的就麻烦了,前几年同仁堂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股市传奇人物林园亮出选股独门秘笈

  林园选择了同仁堂,他说的标准似乎有几分道理,但又让人觉得有些似是而非,因为我按照林园的方法,也去超市调查了一下,发现不少上市公司的产品生产日期也很近,说明它们的产品销路都不错,这些公司中间,林园为什么单单相中了同仁堂?看来他告诉的答案并不十分确切,林园还会不会有另外的办法来选股?前两天,他参加了黄山旅游的股东大会,这也是他重仓持有的一只股票,我们的记者随林园一同前往,来看看这回有没有新发现。

  一年间,黄山旅游的股价也走出了一座山峰的模样,最高涨到了33元,之后便一路下跌到最低每股12。98元,比去年这个时候低了6块多钱,但林园告诉记者,他一股都没有卖。

  林园:“就没想过卖。”

  6月25日,股东大会前一天,记者来到黄山,山上天气特别好,林园的心情也不错。

  记者:“那你每次来了都看什么呀?”

  林园:“看看这风景。”

  记者:“看风景?就是玩啊?”

  林园:“玩,就是玩。”

  一路上,记者看到林园真的象个普通游客一样,只管兴致勃勃地爬山和拍照留念。

  记者:“现在我们就在黄山上了,你最看中这个黄山的到底是什么?”

  林园:“不操心,人一看就收钱,来吧,收钱。”

  6月26日,黄山旅游举行股东大会,会上几乎每个参会的投资者都对公司的经营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尖锐、具体的问题,会议进行了整整3个半小时,而林园只是安安静静地在听。

  记者:“你为什么不提问?”

  林园:“不用提,管理层他们都知道,知道怎么做,我们提,瞎提,我们不专业。”

  和众多的投资人相比,林园似乎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太信任了,那么林园究竟关心黄山旅游的什么呢?从黄山旅游的董秘黄慧敏那里,记者听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黄慧敏:“05年就持有了,他来黄山是九次了,九上黄山。”

  黄慧敏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没有一个投资者或者调研员,会在3年多里爬过这么多次黄山,而林园的调研方式更让他觉得和别人不大一样。

  黄慧敏:“他对财务数字这方面关注可能比一些其他专业的人士关注要少一点,但是他通过其他的非财务现象,来观察一个公司的成长。”

  那么林园究竟看中了黄山旅游什么样的成长性呢?

  林园:“我们主要看它的毛利率,你看黄山它的这个利润构成,它毛利率都是非常高的,盈利主要部分,一个是索道,你看毛利率都在70%多,景点也是40%多,39%,而且我们看它毛利率的变化,这些毛利率的变化,我看了,它都是在,它不会降低,它都是在增长。”

  记者:“这个看上去特别简单,一个毛利率就可以反应一个公司的状况吗?”

  林园:“盈利能力啊,盈利能力就是毛利率证明。”

  林园:“符合我标准的公司,一定是毛利率变化是趋升,这是我林园总结出来的,别人没有,你信不信?”



  这回林园好像终于亮出了他选股的独门秘笈,通过公司的毛利率看它的成长性究竟高不高?可是,我查了查另外几只旅游股的财务报告,发现它们的毛利率其实和黄山旅游都差不多,有的指标甚至还更好,为什么林园选择了黄山旅游而不是其他的旅游股?比来比去,我还是一头雾水,在股市一片哀怨声中,林园的表现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他的轻松和乐观究竟来自哪里?这个市场在他眼里,还有多少希望?再来听听林园的看法。

  林园:“我们想的不是明天能不能反弹,或者明天能不能赚钱,我想的是我最终怎么做才不吃亏,我最坏的结果想到了,最终能跌到多少,或者做好最坏的准备,这种趋势下的下跌能够多少年,那么我们现在已经给自己做好,比如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做这种准备。”

  记者:“你觉得这个下跌已经快到头了呢?还是说,还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林园:“这个估计不了,我刚才说了估值我们认为现在是,慢慢进入合理的估值范围,但是你说偏低,也不低,估值是合理的,最终我相信这个位置,只要公司买对了,会赚钱的。”

  记者:“就是还有一个大家最经常讨论的事情,就是现在是牛市还是熊市?”

  林园:“牛市和熊市,现在是,反正趋势不好。”

  记者:“是牛市还是什么市?”

  林园:“但是我判断,如果从大的时间区域来讲,应该是牛市的牛市在运作之中,肯定还是牛市,因为这里面,你判断这个,首先你判断中国的经济,我们判断是好的,在未来十五年,我所说的大牛市,在未来十五年,这个范围内,我们认为中国股市表现出来的最终结果是让你不断地赚钱,新高会不断地创出。”

  半小时观察:A股无味甚于鸡肋

  这几天我们陆续介绍了几位股市中的高手,他们无一例外,都出现了亏损,这些曾经光彩夺目的股市明星们如今和普通投资者一样,对大起大落的股市困惑不已。中国的股市究竟怎么了?

  股市对于一个经济体的重要性,我相信应该不需要再强调了。我们应该关注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股市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可喜的是,在上周出现了不少好的消息,比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表示要锁定解禁的股票,而一些上市公司高管频频出手增持股票,这些维护市场稳定的措施,让我们看到上市公司也已经开始为市场的过度下跌而担忧了;但我们也听到了另外一些消息,比如一些大盘新股即将发行,这对市场提出了严峻考验。在本周周末,美股暴跌,明天的A股的走势又令人担忧。

  目前很多股票已经跌破发行价,股市的融资功能已遭到严重破坏,而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都在亏损,他们不能从股市上分享到经济成长的收益,股市的社会价值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薛培杨是一个有着30年工龄的公务员,投身证券市场已经十几年。

  老薛的同事都叫他薛百万,传说他的股票账户已经有几百万的财富。

  第一次看到老薛,简单的衬衫、暗色的外套、厚厚的眼镜,朴实的外形让人很难想象他是一个热衷参与高风险投资,且资产过百万的股民。

  炒权证见好就收

  刚开始炒股,老薛很热衷高风险,他不仅追涨杀跌,还一度参与权证的炒作。多年在证券市场打滚,老薛最拿手的是短线操作,他笃信的“快进快出法”让他在长达4年的熊市中,也保持着20%的收益。而在去年五六月份权证最火的时期,老薛以其拿手的短线操作又在权证市场里狠赚了一把。  

  “炒权证与炒股票不同,它完全是一种投机,炒权证一般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能够获利。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炒权证。”老薛告诉记者,去年五六月份,很多人在五粮液权证上大赚了一笔,但七八月份基本上又给赔出去了。有人在权证跌到一角、两角钱的时候杀进去了,但想不到这些权证眨眼间又跌到几厘钱,投入的资金都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而老薛的态度很理性。他在五粮液权证上赚了几百万之后,看到散户都想炒权证,像疯了一样。在大家都陷入疯狂之时,他赶紧获利了结。

  老薛告诉记者,看到他赚钱,很多人都来找他,要他帮忙炒,他都回绝了。“很多人想炒权证,但权证的风险实在太大,一次错误就可能导致倾家荡产,永无翻身之日。因此,得了便宜的都应该知足,尽早离场。而那些没有炒过权证的股民,最好也不要轻易尝试。”

  炒股要先交学费

  “很多新股民妄想一进股市就能大赚一笔,但要学会新的知识,就一定要交学费,股票也不例外,你想赚钱就一定要先输钱。”老薛说,他当初进入股市的时候就交了好几万元的学费,“好在我是一个虚心的学生,通过交出去的学费又赚了几百万元回来。”

  经验告诉老薛,虽然这两年在股市上收获不浅,但他熊市里“快进快出”的短线操作策略在如今牛气冲天的中国股市已经不那么管用。“中国经济稳健快速发展,加上证券市场几年来的改革,市场中涌现了一批比较优质的企业。购买这些企业的股票,做中长线投资,可能是不错的方法。”老薛说,现在他慢慢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做好中线投资的准备。





退休以后,他怀揣1万元入市,不久就达到2万多。然而,近年股市的持续低迷让他不得不在今年6月下决心清仓出局。算账发现,炒股近十年,却只赚了几百元。
 

  退休之后,我学会了下棋,可谁都能在我这找到赢棋的感觉,我输得没有了一点自信;打麻将吧,一天到晚就拔不出来,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不玩了。

  1999年夏天,我在外面乘凉,遇到一群股民在谈论股票,大家都说到了千载难逢的入市机会,只要选好股,肯定会发大财。我想,这是好事,既能交朋友,玩玩还能发财。便跟老伴商量,拿出1万元入了市。

  第一次跟人进证券公司,那些红红绿绿的数字看得我眼花,幸好身边有“专家”指导,弄懂了“买入价”和“卖出价”,于是买入了2000股航天科技。从此,我掉进了股市这个漩涡。

  既然成了股民,就天天关心着股价,我每天像上班一样,9点钟到股市,找个座位坐下来,跟人聊股票谈政策。等股市开了盘,一边看盘一边聊天,真是难得的享受,就当花1万元找了个工作。

  以后的日子,航天科技稳步上涨,我做梦也没想到股市的钱这么好赚。股市一收盘,我唱着京戏回到家,跟老伴汇报自己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