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一个妹妹做期货从5000元到800万的真实故 >

第28章

一个妹妹做期货从5000元到800万的真实故-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2006年的铜价突创新高到近期次贷危机下商品市场的整体上扬,众多资历颇深的老期民直呼“看不懂”,并且亏损的投资者比比皆是。而没有国内期市“历史理念包袱”的“80后”期民面对国内蓬勃的商品市场却似乎更为从容。“在现在市况下,‘站在山顶往下望’的年轻人能看到的更多。”一家期货经纪公司的高管说,不过,没有适当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及强有力的风险控制能力,还是轻易不要走近期市。否则,这种勇气可能会带来灾难。





    这半年的股市,不堪回首。持续半年多的下跌行情中,即使那些公认的炒股高手,也都无一例外,亏了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股市中的传奇人物,他叫林园,经过这半年,林园的资产又有没有缩水?我们也想看看他的股票帐户。
 

经济半小时曾报道过的股市传奇人物——林园

  已经六月底了,这半年的股市,不堪回首,在前几天的节目里,我们介绍了邱立原、谢贤清等几位所谓“民间股神”,了解了他们在2008年的投资情况,持续半年多的下跌行情中,即使这些公认的炒股高手,也都无一例外,亏了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股市中的传奇人物,他叫林园,经过这半年,林园的资产又有没有缩水?我们也想看看他的股票帐户。

  股市传奇人物在这轮前所未有的熊市中也没能逃脱厄运

  2008年6月18日,是H股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的股东大会,记者在散场的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记者:“你怎么也在投资港股吗?”

  林园:“也有一点。”

  他就是经济半小时曾报道过的股市传奇人物林园,在2006年5月播出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林园曾春风得意地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赚钱速度。

  林园:“我给你看个户,这是最差的一个户,今年3月21日4611万,到今天9076万,还有茅台、白药,不到两个月就翻倍了,这是我赚钱的速度。”

  林园有不少粉丝,他们认为林园是一位“股神”,但是当上证综指在2007年10月创出历史新高之后,掉头直下最低到了2600多点,林园躲开了吗?

  今年6月16日,股市持续拉出了罕见的九连阴,记者在林园家里找到了他。

记者:“林先生,你好,你怎么今天就在家里面待着?”

  林园:“家里刚买的房子,在这儿装修呢。”

  正在看着房子的林园看上去很悠闲,甚至对股市的暴跌一无所知。

  记者:“今天你知道大盘跌的很厉害吗?早晨已经跌到了差不多2800点了?”

  林园:“我不知道,我这里也没什么通讯,搞不清楚。”

  记者发现,在林园的这个家里,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根本就没法看股票,但是林园告诉记者,他一点也不担心。

  林园:“我不担心,这种下跌很正常。”

  记者:“哪怕是周跌幅是十几年里面最高的周跌幅你也觉得不在乎?”

  林园:“我不在乎。”

  记者:“为什么?”

  林园:“为什么,这个可能习惯了吧,再一个我知道这是股市的规律,股市的规律就是要下降,而且按时间来,超过90%以上的时间是下跌的,股民都是辛苦的,股民很可怜。”

  记者:“那涨的时候,跌的时候,你做的事情有什么不一样?”

  林园:“一样地,持有,对我来说,我都持有。”

  中午吃饭的时候,记者看到林园吃得很香,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记者:“你的胃口怎么样?”

  林园:“胃口很好。”

  记者:“胃口很好?上午好象最近这段时间股市都跌的特别厉害,你不担心?”

  林园:“不担心,该吃还是吃。”

  在去年记者拍到了林园赚到钱时,和所有股民一样兴奋快乐的神情;而今年大盘暴跌后,相对于众多股民焦急的样子,林园显得有些过于漫不经心,那么这样的大跌,究竟让林园的帐面损失了多少钱?

  记者:“从6000点跌下来你的总资产有缩水吗?”

  林园:“大盘跌了这么多,我也跌了这么多,我估计跟指数同步。”

  记者:“跟指数同步?因为我看到上次报道您的总资产,大概是20亿,假定这个数字是真的话,那跟大盘同步缩水,那就缩水到10个亿了?”

  林园:“我也不知道,反正应该跟指数同步的,我相信差不多,因为我都拿的是权重股。”

 林园自己也说不清他资产缩水了多少,而当记者提出看看他的帐户时,林园却推说已经取消了网上交易。

  林园:“帐户我这边没有,因为去年我们这个地方出了一点儿事儿,我就把那个帐户,现在都由专人去搞,网上交易取消了。”

  林园只是给记者打开了记者在去年7月拍摄的一个帐户,当时这个帐户的市值是178万,而现在帐户上只剩下了146万。

  林园:“反正买了也没动,从第一次买了,基本上没动过。”

  林园说这个帐户他基本上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但以市值计算一年间缩水18%,事实上林园透露,这个帐户在去年最多时曾到过280万,如果以最高点计算,市值缩水近50%,这是林园唯一向记者提供的帐户,记者还无法判断林园在本次大跌中究竟损失了多少,但从公开的一些数据里,记者却依然可以看到若干蛛丝马迹,表明今年的大熊市的确让林园损失惨重。

  在深国投证券信托产品净值公告中记者发现,几款以林园名字命名的阳光私募:林园、林园2期、林园3期,近6个月的增长率都是…39%,单纯从这个数字看,他的业绩并不比普通投资者好。

  而林园公布的重仓股票中,贵州茅台从年初最高230元跌到了128元、招商银行从46元跌到了22元、黄山旅游从33跌到了最低12。98元。

  按照林园的说法,他一直满仓操作,从未卖出,在重仓股的股价纷纷腰斩之后,林园盈利的缩水可想而知。

  在本论熊市中,林园还抗得住吗?还能把握输赢吗?还在全凭运气吗?


不盯盘,不听财经节目,不打听消息,是林园的炒股秘诀 

  看来这轮前所未有的熊市中,林园其实也和绝大多数投资者一样,没能逃脱厄运,林园曾经讲过,他炒股十几年,从来没有失过手,秘诀就是从不跟风,不听消息、不炒概念,他总是牢牢盯着业绩最好的企业,一旦找准了合适的机会,就会大笔买进,坚定持有,林园一直公开宣传自己这套价值投资、长线持有的理论,但在这样的熊市里,看来他的理论也阻挡不了资产缩水的脚步,此时此刻,林园还能扛得住吗?

  林园:“我们就是一种方法,怎么才能持有,作为一种持有,股市投资的核心也不是在于选股,其实大家都知道什么公司就是选好的公司,你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一种能够长期持有,只有长期持有,才能赚到大钱,才能让你发财。”

  在采访中,林园最爱说的就是持有才能赚大钱,他告诉记者,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私募基金,也是为了做一个长线持有的投资记录,但一年下来,这个“记录”显然并不为外界看好。

  记者:“像你投资的话,现在跑输了公募基金,或者还跑输了某些私募基金,你觉得是一种失败吗?”

  林园:“那我,因为这个失败不失败,那肯定失败,你要这么说,我就觉得失败,因为我们做这个行业,唯一标准就是赚不赚钱,你如果不赚钱的话肯定是有问题的,特别长时间赚钱,但是我们这种方法,我不考虑别人,我就跟自己比。”

  记者看到,不仅仅是林园,他身边炒股的朋友们在这半年的大跌中也是损失惨重,但在许多人还是在坚持价值投资、长结持有的理念。

  股民陈立新:“林老师说的你关注的是这个企业,你研究的是这个企业,你要比董事长还明白了,还清楚了,你卖什么,肯定不卖。”

  记者:“说实话你心里打不打鼓,心不心慌?晚上会不会睡不着觉?”

  股民余军:“说实话一点都没有打鼓,确实是觉得很平常,该玩就玩,该学就学,该看就看,出来调研看一看很好。”


 股民王健军:“可能跟林老师在一起,可能心里会觉得踏实一点,如果自己做的话,我们很早就离开市场了,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但大家真的都扛得住吗?在进一步的交流中记者发现,这段时间近乎崩塌式的快速下跌还是让不少人心里开始打鼓。

  股民:“有时候我自己都想哭。”

  股民王英娟:“我们是扛得住,但是我一个朋友,帐户最多盈利的时候,他是投了20万,然后最多盈利是十五六万,然后现在。昨天我看了一下他市值就盈利四千块钱了,他给我打电话,他着急,他说他现在所有人的股票都被套住了,他觉得他现在他没赔钱,就已经很高兴了,然后让我帮他把这个股票给卖掉,其实利润还剩五六万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过,但是我觉得还一直在坚持我们这个理念,就是持有它,但是现在我也动摇,然后你看看怎么着,这帐户要不要给它卖?”

  林园:“卖不卖让他自己去决定,我们又不管他的事儿。”

  股民王英娟:“那我就先帮他卖出吧,然后等到,它永远跌有到底的时候,真正到底的时候,我们闭着眼睛再帮他买进去呗,对吧?”

  林园:“那就神仙了,只有神仙能做到。”

  记者:“我刚看到这个问题一提你就乐了?”

  股民:“因为这个问题太弱智了。”

  林园:“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这个股票明天是该涨还是该跌,我以前也说过,天上掉下一把刀,你是接刀刃还是接刀背,不知道,谁都不知道的事儿。”

  这半年多上证指数跌去了一大半,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资产,就像阳光下的雪球越滚越小,高抛低吸,准确判断大势并做出选择,这是一个职业投资者最基本的要求,但林园在这个过程中,却一直无所作为,尤其他刚才这番接刀论,更让人听着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炒股是赔是赚,竟然全凭运气吗?他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到底凭什么来判断股市,把握输赢呢?

  记者:“你不听财经节目吗?”

  林园:“我不听,我听音乐台。”

  记者:“为什么?”

  林园:“听音乐,财经我不知道哪一个台财经,懒得听。”


从一些林园投资的上市公司记者还了解到,林园虽然是大股东,但是他却不爱打探消息。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黄慧敏:“林园一点是他从不打听公司的消息。”

  不盯盘,不听财经节目,不打听消息,林园和众多炒股的人似乎在做完全相反的事情,那他怎么能踏踏实实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呢?这让记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林园:“这家公司就不用看,稳定的,比较稳定,就说20年以后它还会生存,还挺好,不会大起大落。”

  真的不用看吗?记者注意到,林园持有同仁堂科技的股票,但这只股票近期走得并不好,而且2008年第一季的季报显示,这家公司的盈利相对上期减少了10%,让记者注意的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