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73-古今医鉴 >

第55章

573-古今医鉴-第55章

小说: 573-古今医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胎气随热;情欲动中,胎息辄躁;或多食煎爆,或恣味辛酸,或嗜欲无节,或喜怒不常, 
皆能令子受患。其为母者,胎前既不能谨节,产后又不能调护,是 
以惟务故息,不能防微杜渐。或未满百 ,而遂与咸酸之味,或未及周岁,而辄与甘肥之物,百病由是而生 
焉。小儿脾胃,本自娇嫩,易于伤积,且如乳食伤胃,则为呕吐;乳食伤脾,则为泄泻。吐泻既久,则 
成慢惊,或为疳病。乳食停积,则生湿痰,痰则生火,痰火交作,则为急惊,或成喉痹,痰火结滞,则成 
痫吊,或为喘嗽。胎热胎寒者,禀受有病也;脐风撮口者,胎元有毒也;鹅口口疮者,胃中有湿热也;重 
舌木舌者,脾经有实火也;走马牙疳者,气虚湿热也;爱吃泥土者,脾脏生疳也;胎惊夜啼者,邪热乘 
心也;变蒸发热者,胎毒将散也;丹毒者,火行于外也;蕴热者,火积于中也;中恶者,外邪乘也;睡惊者, 
内火动也;喉痹者,热毒也;眼痛者,火盛也;脓耳者,肾气上冲也;鼻塞者,因感风邪也;头疮者,热毒 
攻也;脐疮者,风湿中也;尾骨痛者,阴虚痰也;诸虫痛者,胃气伤也;阴肿疝气者,寒所郁也;盘肠气痛 
者,冷所搏也;脱肛者,大肠虚滑也;遗尿者,膀胱冷弱也;尿浊者,湿滞脾胃也;便血者,热传心肺也;下 
淋者,膀胱郁热也;吐血者,荣卫气逆也。小便不通者,有阴有阳也;大便闭结者,有虚有实也。解颅鹤 
节者,胎元不全也;行迟发迟者,气血不充也;龟胸者,肺热胀满也;龟背者,风邪入脊也;语迟者,邪乘心 
也;齿迟者,肾不足也。疟者,膈上痰结也;痢者,腹中食积也;咳嗽者,肺伤风也;喘急者,痰气盛也; 
心痛者,虫所啮也;腹痛者,食所伤也。内伤发热,则口苦舌干也;外感发热,则鼻塞声重也。腹胀 
者,脾胃虚弱也;水肿者,土亏水旺也;黄胆者,脾胃湿热也; 疹者,阴阳毒瓦斯也;自汗者,气虚也。积 
者,有常所有形之血也;聚者,无定位无形之气也。胃主纳受也,脾主运化也,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 
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惊疳积热者,小儿之常病也望闻问切者,医家之大法也。若夫疗疾用药 
如箭,箭中鸿心者,则又可以心悟,而不可以言传也。孟子所谓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斯言得之矣。 

卷之十三幼科
入门审候歌
属性:r面部观形察色图ps30a2。bmpr 
x额上属心火南x 
x左腮属肝木东x 
x鼻准属脾土中x 
x右腮属肺金西x 
x下颏属肾水北x 
观形察色辨因由,阴弱阳强发硬柔。若是伤寒双足冷,要知有 
热肚皮求。鼻冷便知是疮疹,耳冷应知风热证,浑身皆热是伤寒,上热下冷伤食病。 
五指稍头冷,惊来不可当。若逢中指热,必定是伤寒。中指独 
自冷,麻痘证相传。女右男分左,分明仔细看。 

卷之十三幼科
观面部五色歌
属性:面赤为风热,面青惊可详。心肝形此见,脉证辨温凉。脾怯黄 
疳积,虚寒 白光。若逢生黑气,肾败命须亡。 

卷之十三幼科
观面部五脏形色歌
属性:x心x 
心经有冷目无光,(太阴黑目无光彩,此心经冷也) 面赤须言热病当, 
(面颊赤色,此为心有热也)赤在山根惊四足,(山根赤色,心经生风,下至准头, 
恶也) 积看虚肿起阴阳。(三阴三阳虚肿,心有积也) 
x肝x 
肝经有冷面微青,(面青为肝受冷,主发惊也) 有热眉胞赤又临,(眉上 
有红赤,为肝有热也) 发际白言惊气入。(发际至印堂略白者,为肝惊也) 食仓 
黄是积果深,(眉上有红赤,为肝有热也) 
x脾x 
脾冷应知面色黄,(面黄,印堂反白者,为脾冷也) 三阳有白热为殃,(三阳上白 
者,为脾热也)青居发际主惊候,(发际及印堂色青者,脾惊也) 唇口皆黄是积伤。(上、下唇黄,为脾受积也) 
x肺x 
肺受面白冷为由,(白色在面皮及人中,或青者,皆肺冷也)热赤人中及 
嘴头,(人中及嘴头有赤者,肺有热也) 青在三根惊四足,(山根青色,是肺受惊 
也) 热居发际积为仇。(发际赤色,乃有积也) 
x肾x 
面黑当知肾脏寒,(面带黑者,肾有冷也) 食仓红是热须看,(食仓红 
者、肾有热也) 风门黄可言惊入,(风门黄者,肾有惊也) 两目微沉积所干。( 
两目微沉,是积在肾也) 

卷之十三幼科
虎口三关脉纹图
属性:三关在第二指侧看第三节 
r虎口三关脉纹图ps30a3。bmpr 

卷之十三幼科
三关纹色主病歌
属性:紫热红伤寒,青惊白色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 
又 
青色大小曲,人惊并四足;赤色大小曲,水火飞禽蹼;紫色大小曲,伤米面鱼肉;黑色大小曲,脾风微作搐。 

卷之十三幼科
三关脉纹变见歌
属性:r图ps30a4。bmpr 
鱼刺惊风证莫疑,气关疳病热相随,命关见此为难治,此是肝家转到脾。 
r图ps30a5。bmpr 
初节悬针泻痢生,气关肺热更疳凝,三关直透黄泉近,此候须知是慢惊。 
r图ps30a6。bmpr 
水字生惊肺受风,气关咳嗽积痰攻,医人仔细详虚实,出命惊疳夹证凶。 
r图ps30a7。bmpr 
乙定惊风肝肺随,气关形见发无时,此形若直命关上,不久相将作慢脾。 
r图ps30a8。bmpr 
曲虫为候主生疳,若见气关积秽肝,直到命关为不治,须知心脏已传肝。 
r图ps30a9。bmpr 
双环肝脏受疳深,入胃气关吐逆临,若是命关为死候,枉教医者更劳心。 
r图ps30a10。bmpr 
流珠形见死来侵,面上如斯也不生,纵有神丹人不救,医人仔细更叮咛。 
r图ps30a11。bmpr 
伤寒斜向右。 
r图ps30a12。bmpr 
伤食七堪俦。 
r图ps30a13。bmpr 
双钓伤冷定。 
r图ps30a14。bmpr 
逢惊山字浮。 
r图ps30a15。bmpr 
丝纹将发搐。 
丰字引堪愁。 
r图ps30a16。bmpr 
若遇伤风证,脉斜向左朝。 
r图ps30a17。bmpr 
形如新月样,向右气疳留。 
r图ps30a18。bmpr 
若是弯居左,风疳药可投。 
r图ps30a19。bmpr 
形如三叠曲,伤硬物为仇。 
r图ps30a20。bmpr 
更有环生脚。 
r图ps30a21。bmpr 
尤嫌上下钩,皆为伤冷候,医者用心求,疳极如劳状,乱虫皆可忧。 
r图ps30a22。bmpr 
交了纹互叠,腹面见因由。 
r图ps30a23。bmpr 
更有青筋贯,百中无一瘳。 

卷之十三幼科
小儿脉法总歌
属性:小儿有病须凭脉,一指三关定数息。迟冷数热古今传,浮风沉积当先识。左手人迎主外证,右手气口 
主内疾。外候风寒暑湿侵,内候乳食痰与积。洪紧无汗是伤寒,浮缓伤风有汗液。浮洪多 
是风热盛,沉细原因乳食积。沉紧腹中痛不休,弦紧喉间作气急。紧促之时疹痘生,紧数之际惊风至。虚软 
慢惊作螈 ,紧实风痫发搐搦。软而细者为疳虫,牢而实者因便闭。脉芤大小便中血,虚濡 
有气兼惊悸。滑主露湿冷所伤,弦急客忤君须记。大小不匀为恶候。二至为脱三至卒,五至为虚四至损,六 
至平和曰无疾,七至八至病犹轻,九至十至病势极,十一二至死无疑,此诀万中无一失。 

卷之十三幼科
小儿指脉歌
属性:小儿食指辨三关,男左女右一般看。皆知初风中气候,末是命关易亦难。要知虎口气纹脉,倒指看 
纹分五色,黄红安乐五脏和, 
红紫依稀有损益,紫青伤食多虚烦,青黑纹时证候逆。忽然纯黑在其间,好手医人心胆寒。若也直上到风关, 
粒米短长分两端。如枪冲射惊风至,分作指叉有数般。弓反里顺外为逆,顺逆交连病已难,叉头长短有可救, 
如此医人仔细看。男儿二岁尚为婴,三岁四岁幼为名,五六次弟年少长,七龆八龀渐论情,九岁为童十稚子, 
有病关格辨其因。十一痫疾号癫风,疳病还同劳病攻。痞癖定为沉重候,退他潮热不相同,初看掌心中有热, 
便知身体热相从。肚热身冷伤积定,脚热额热是感风,额冷脚热惊所得,疮疹发来耳后红。小儿有积宜与HT , 
伤寒三种解为宜。食泻之时须有积,冷泻须用与温脾,水泻宜与涩脏腑,先将滞竭散与之。孩儿无事忽大叫, 
不是惊风是天吊,大叫气促长声粗,误吃热毒闷心窍,急须吐下却和脾,若灌惊药真堪笑。 

卷之十三幼科
小儿死候歌
属性:眼生赤脉贯瞳人,囟门肿起又作坑。指甲黑色鼻干燥,鸦声忽作肚青筋。虚舌退场门切牙齿,目多直视 
不转睛。鱼口气急啼不得,蛔虫既出死形真。手足掷摇惊过节,灵丹十救一无生。 

卷之十三
惊风
属性:x脉x 
总见前。 
x病x 
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也。盖惊有急惊,有慢惊,有 
慢脾风。三者之不同,急者属阳,阳盛而阴亏;慢者属阴,阴亏而阳盛;慢脾者,亦属阴,阴气极盛,胃气 
极虚,阳动而躁疾,阴静而迟缓,其始也。多由小儿气血怯弱,肌肤软薄,神气未备,脏腑未全。在捧抱者,爱 
护如执玉捧盈之类,不令疏虞可也。若被掀轰恶逆之音,凶猛怪诧之物,触犯小儿,则致面青口噤,或声 
嘶而厥,发过则客色如故。良久复作,其身热面赤,口干引饮,口鼻中气热,大小便黄赤色,惺惺不睡, 
牙关紧急,壮热涎潮,上窜反张,搐搦颤动、唇口眉眼,眨引频并,其脉浮数洪紧。盖热盛则生痰,痰盛则 
生风,偶因惊而发耳,则急惊属于肝木,风邪痰热有余之证。治宜清冷苦寒泻气之药,以败毒散之类。慢惊 
之候,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吐泻日久,中气大虚而致发搐,发则无休止时。其身冷面黄不渴,口鼻 
中气寒,大小便清白,昏睡露晴,目上视,手足螈 ,筋脉拘挛,其脉沉迟散缓。盖脾虚则生风,风盛 
则筋急。俗云∶天吊风者,即此候也。此慢惊属于脾土,中气虚损,不足之候。治宜和中甘温补气之剂,以 
补脾汤之类。慢脾风证,盖由慢惊传次而至。慢惊之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处,惟脾所受,故曰慢 
脾,又名虚风。其病,则面赤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困睡中摇头吐舌,频吐腥臭,噤口切牙,手足微 
搐而不收,或身冷,或身温,而四肢厥冷,其脉沉微。 
治法大要,生胃回阳,宜黑附汤之类。俟胃气渐复,则用异功散温平而调理之。若其眼半开半合,手足 
不冷,证候尚在慢惊,则不用回阳。或已入慢脾而阳气未甚脱者,亦不可用硫黄、附子。凡服回阳汤剂,手 
足渐暖者,仍以醒脾散等,继其后以调之。慢惊慢脾逆恶之候,急惊搐搦暴烈之证,大抵急惊易疗,而慢惊 
难痊,至于慢脾危笃之疾,虽神工妙手,莫易治焉。医者宜分急、慢、脾风三证,要察虚实冷热四候,慎 
毋混于一途而治。故曰∶虚则补 
之,实则利之,冷者温之,热者凉之,是为活法。又易曰∶化而 
裁之存乎变,神而明之存乎人,此之谓也。若以一例而施之,岂非刻舟求剑之术耶。 

卷之十三惊风
惊风不治证
属性:急惊眼睛翻转,口中出血,而足摆跳,肚腹搐动,或神缓而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