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73-古今医鉴 >

第21章

573-古今医鉴-第21章

小说: 573-古今医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一钱五分) 木通(一钱) 
上锉一剂,水二钟,煎至八分,滤去渣,空心热服。 
x闸板丹x(张小庵传)〔批〕(按此方治痢,以推其邪而彻其毒也) 治痢初起,以此丹推荡其邪毒。 
黄丹(一两,水飞) 黄蜡(一两)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 杏仁(八个,去皮尖) 
巴豆(八个,去油) 
上将五味为末,将黄蜡熔化,后将药末同蜡拌匀,搅冷成块。 
每服一丸,如黄豆大,空心服。红痢,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水泻,冷米汤下。 
x立效散x(云林制)〔批〕(按此方治热积气滞而为痢者,以黄连清热,枳壳破气,清 
平之剂) 治痢,腹中疠痛,赤白相兼,即止。 
黄连(四两,酒洗,吴茱萸二两,同炒,去茱萸用) 枳壳(二两,麸炒) 
上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送下。泄泻,米汤下。噤口痢,陈仓米汤下。 
x调中理气汤x 丹溪云∶调气则后重自除。此也。 
苍术(米泔浸,炒) 片术(炒,各一钱) 陈皮(八分) 浓朴(姜炒,七分) 枳壳 
(一钱) 白芍(炒,一钱) 槟榔(一钱) 木香(八分) 
上锉一剂,水二盏,煎一盏,滤去渣,空心温服。如赤痢, 
浓朴、芍药俱不必炒,再加黄连、条芩各一钱五分。白痢只根据本方。 
x加味香连丸x〔批〕(按此方治痢,调理之剂) 此方治痢之总司。 
黄连(二两,炒) 吴茱萸(滚水泡,炒,二两) 木香(一钱) 白豆蔻(带壳面裹 
火煨,一钱五分) 秘方加乳香、没药(各一钱) 
上为细末,用乌梅二两,滚水泡去核,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痢,干姜汤下;血痢,甘 
草汤下;赤白相兼,二味泡汤下,白泻,米汤下。 
x仓廪散x 治赤白痢疾,发热不退。凡下痢有积、有暑,如用药不效,即是肠胃有风邪热也。此方甚效。 
即人参败毒散加黄连、陈仓米、姜、枣煎服。噤口痢,加石莲肉七枚。痢后手足 
痛,加槟榔、木瓜。不早治,则成鹤膝风。 
x六一顺气散x〔批〕(按此方治内外两感发热痢疾及时行疫痢之剂) 治痢不问 
赤白相杂,肚痛,里急后重,浑身发热,口干烦渴,用此通利即止。(方见伤寒门) 
x纳脐膏x(何晴岳传) 治噤口痢,危急之证,用之立愈。 
黄瓜藤(不拘多少,连茎叶经霜者,晒干烧灰存性,出火毒) 
上用香油调,纳脐中,即效。 
x点眼膏x(黄宾) 治一切赤白痢,及噤口危急之证。 
初胎粪(炙干,一钱) 雄黄(五分) 黄连(四分) 片脑(少许) 
上为极细末,水调,点两 ,神效。 
x仓连煎x(刘太府传) 治噤口痢,不拘赤白。 
陈仓米(赤痢用三钱,白痢用七钱,赤白相兼用五钱) 黄连(赤痢用七钱,白痢用 
三钱,赤白相兼用五钱) 
上锉,水一钟,煎至七分,露一宵,空心温服。 
凡下痢噤口不食者,虽曰脾虚,盖因热毒闭塞,心胸胃口所致。用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一钱,木 
香少许,共为末,陈米饮调下。再服仓连煎,尤妙。噤口痢,诸药不效者,粪缸中蛆,不拘多 
少,洗净,瓦上焙干为末。每服一、二匙,米饮调服,即能思食。 
噤口痢,多是胃口热甚,用黄连一两,人参五钱,煎汤。终日呷之,如吐,再强饮。但得一呷下咽, 
便好。一方加石莲肉三钱,水煎服,立效。外以田螺捣烂,入麝香少许,合脐上,引热下行故 
也。又方用秤锤烧红,用好醋浇之,令病患吸其烟,神效。按前诸方,皆治噤口不食之剂。凡医者用药,不 
必拘其赤白,饮食即吐,诸物不纳,皆是毒瓦斯熏蒸,胃口热甚,切不可认胃寒噤口,而用辛热之药。宜 
以前方选用,或木香导气汤去大黄煎熟入韭汁,陈仓米饮各一盏于内同服,即愈。 
x加减益气汤x 治痢日久不愈,不能起床虚弱症。 
黄 (五分) 人参(五分) 白术(一钱) 陈皮(一钱) 当归(七分) 白芍药(一钱) 
升麻(三分) 甘草(炙,三分) 泽泻(五分) 砂仁(五分) 木香(三分) 白豆蔻(三分) 
地榆(五分) 御米壳(醋炒,三分) 
上锉一剂,水二盏,煎至八分,滤去渣,空心温服。 
x神效参香散x〔批〕(按此方治痢久不愈,元气虚弱,滑脱下陷,止涩之剂) 治 
脏气怯弱,冷热不调,积而成痢。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鱼脑,或下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杂, 
里急后重,日夜频数无度。 
罂粟壳(去带穣,醋炙,一两) 陈皮(一两) 白茯苓(去皮,四钱) 肉豆蔻(面 
裹煨,四钱) 人参(二钱) 白扁豆(二钱) 木香(二钱) 
上共七味为末,赤痢每九分,加制黄连末一分;白痢每九分,加制茱萸末一分;赤白相杂,每服八分, 
加黄连茱萸末各一分;青色、黄色,无加减,每用一钱,俱用米汤调下。忌生冷、油腻、炙 
爆。制黄连、茱萸法∶二味等分,不锉碎,以老酒浸一宿,同一处炒燥,分出。各为极细末,另包,听前用。 
x姜茶汤x 治痢疾腹痛,不问赤白冷热。盖姜能助阳,茶能助 
阴,二者皆能清散。又且调平阴阳,况于暑毒酒食毒,皆能解之也。 
老生姜(细切,二钱) 细茶叶(三钱) 
上用新汲水煎服。一方加连根韭菜一握,三味同捣汁,酒调服。 
x三白汤x(杜守玄传) 治痢不拘赤白。 
白砂糖(一两) 鸡子清(一个) 烧酒(一钟半) 煎八分温服。 
x仙梅丸x(桑双冈传) 治痢疾发热发渴。 
细茶 乌梅(水洗,剥去核,晒干,各一两) 
上为末,生姜捣作丸,弹子大。每一丸,冷水送下。 
x椿鸡丸x(桑环川传) 治久痢不止。 
雪里炭一只,吊死。去肠毛,入黄连一两,椿根白皮一两于肚内,好酒 熟,去药食鸡,神效。 
x舒凫饮x(刘桐川传) 治白痢如鱼冻色,久不愈者。白鸭一只,杀取血,以滚酒和饮之,立止。 
x将军饮x 治痢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昼夜无度,不问新久,及愈而又发,止而复作,名曰休息痢。 
绵纹大黄(锉,一两) 
上以好酒二钟,浸半日,煎至七分,去渣,分作二次服,以利 
为度。按前诸方,治痢简易,故附方末,以备选用。 

卷之五
泄泻
属性:x脉x 
脉多沉。伤于风,则浮而弦;伤于寒;则沉而细,伤于暑,则 
沉而微;伤于湿,则沉而缓,泄而腹胀脉弦者死。又云∶脉缓时微小者生,浮大数者死。 
x证x 
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 
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内经》又谓∶湿胜则濡泄。 
又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又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又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叔和曰∶ 
湿多成五泄,肠走若雷奔。故分脾泄、胃泄、大肠、小肠、大瘕,为五泄也。又有飧 
泄、肾泄、洞泻、濡泄、骛溏之类。名各不同,原其致病,不过前云所感所伤而已矣。丹溪又云∶泄属湿, 
属气虚,有火,有痰,有食积。凡泻水,腹不痛者,湿也。饮食入胃不消,完谷不化者,气虚也。腹痛泻水 
如热汤,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泄泻,泻后痛减者,食积 
也。泻下如抱坏鸡子臭者,或咽气作酸者,伤于食也。 
x治x 
治疗之法,须看时令,分寒热新久。补脾消食,燥湿利小便, 
亦有升提下陷之气,用风药以胜湿。若久泻,肠胃虚滑不禁者,宜收涩之。治法之要,孰有过于此哉。 
x方x 
x胃苓汤x〔批〕(按此方治四时泄泻之总司也) 治中暑伤湿,停饮夹食,脾 
胃不和,腹痛泄泻作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阴阳不分。 
苍术(米泔浸,一钱) 浓朴(姜汁炒,一钱) 陈皮(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 
钱) 白术(炒,一钱) 白茯苓(一钱) 肉桂(三分) 白芍(炒,一钱) 甘草(炙,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枣水煎,温服。一方加防风、升麻以胜湿。食积,加神曲、麦芽、山楂。水泻,加滑石。 
有痰,加半夏、乌梅。气虚,加人参、白术。恼怒,加木香。有热,加黄 
连。久泻,加肉豆蔻。暴痢赤白相杂,腹痛里急后重,去桂,加木香、黄连、槟榔,水煎服。 
x薷苓汤x 治暑月泄泻,或欲成痢。 
黄连香薷饮合五苓散。锉一剂,生姜煎服。(方见中暑) 
x藿香正气散x〔批〕(按此方治暑泻之剂) 治感湿泄泻,或兼暑者,(方见 
霍乱) 
根据本方,加黄连、香薷。食加神曲、山楂。 
x柴苓汤x〔批〕(按此方治热泻之剂) 治泄泻发热口渴,里虚之症。 
x小柴胡汤x(方见伤寒) 合五苓散(方见中暑),锉一剂,姜枣煎服。 
x理中汤x(方见中寒)〔批〕(按此方治寒泻之剂) 治脾胃虚冷,中寒泄泻,四肢厥逆。 
x四君子汤x(方见补益) 治气虚脾泄不止者。 
根据本方加乌药(醋炒,七分) 姜枣煎服。 
x参苓白术散x(方见补益) 治脾胃虚弱,久泻少食。 
x瑞运丸x(何春元传) 治元气大虚,脾胃怯弱,泄泻不止,不思饮食。 
山药(炒,二两) 莲肉(二两) 白术(土炒,二两) 芡实(二两) 人参(去芦,一 
两) 橘红(一两) 白茯苓(一两) 白芍药(酒炒,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上为末,用雄猪肚一个,洗净,煮烂,捣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送下。 
x养元散x〔批〕(按此方治虚泻之剂) 治泄泻,饮食少进。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滤干,燥慢火炒,令极热) 干山药(少许) 胡椒(少许) 
上各为细末,和匀,每日清晨用半盏,再入砂糖少许,滚汤调 
服,其味极佳,且不厌人,大有滋补。其女人子宫虚冷,不能成孕,久服之,亦能怀孕。 
x平胃散x 治濡泄肠鸣多水。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各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x五苓散x 治症同前。 
白术 茯苓(各一钱) 桂(六分) 猪苓 泽泻(各一钱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x胃苓汤x 治水泻腹痛。 
陈皮 浓朴 苍术 甘草 白术 茯苓 肉桂 猪苓 泽泻 
(各一钱) 加芍药 黄连(各八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服。 
x黄芩汤x 治肠垢热泄,所下粘垢,小便赤涩,脉数烦渴。 
黄芩(炒,五钱) 芍药(炒,三钱)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服。 
x卫生汤x 治脾胃虚弱,不能泌别水谷。 
陈皮 茯苓 甘草 人参 白术 山药 泽泻 薏苡仁 
上锉一剂,加砂仁末一钱,水二钟,煎至八分服。一方加莲肉、芡实、干山药各二两,亦效。一方用 
糯米磨粉,不拘多少,入百草霜十分之二,水和为饼,烙熟食之。一方单用糯米,半生半炒,煮粥食之,亦效。 
x安胃和脾散x 治脾胃不和,中脘痞塞,腹痛胀满,不思饮食, 
嗜卧无时,呕吐痰涎,逆气吐酸,面黄肌瘦,泄泻不止,四肢乏力,沉困自汗、盗汗等症。 
苍术(二两,姜炒) 浓朴(五钱,姜炒) 藿香(五钱) 砂仁(五钱) 人参(去芦, 
五钱) 白术(土炒,五钱) 白茯苓(五钱) 木香(火煨,五钱) 槟榔(五钱) 蓬术(火 
煨,五钱) 泽泻(五钱) 甘草(炙,五钱) 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