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马瑞芳讲聊斋 >

第26章

马瑞芳讲聊斋-第26章

小说: 马瑞芳讲聊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庸”,也就是专门录取没才能的考生,让有才气的考生名落孙山。主考官推诿责任说,虽然有好文章,下边考官不推荐,我根本看不到。阎王下令鞭打失职的主考官,告状的名士不满意,阎王殿两边的冤鬼“万声鸣和”,上万名同样的冤鬼要求对目不识文的考官“白刃劙胸”。这个告状的名士叫“兴于唐”,这个非常少见的名字寓意深刻,科举制度正是兴盛于唐朝,“兴于唐”的命名恰好负荷了读书人从唐代开始沦落的血泪史。    
    这么多有才能者考不中,就是因为主管部门营私舞弊。《聊斋志异》多次写考生向考官行贿:僧术《僧术》写黄生颇有才情,却困于场屋。有位和尚建议他向冥中主事者行贿,投若干金钱于井中以换取阴世功名,而向阴世捐的功名可以在阳世兑现。功名用钱买,像市场上按质论价,钱交得多,功名就高,不舍得送钱,功名只能低就。    
    《神女》里的宋生被黜落了功名,他想恢复功名,连远离世外的神女都知道必须求助孔方兄,先是摘下头上的珠花供宋生去行贿:“今日学使署中,非白手可以出入者。”后干脆送银子:“今日学使门中如市,赠白金二百,为进取之资。”    
    死魂灵为功名滞世,鬼王割书生髀肉,鬼僧以鼻嗅文,阴司名士厉鬼报仇……鬼影憧憧,怪诞不情。但是他们对科举制度的揭露比任何实录都刻骨尽相。正如《歌德谈话录》所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东西。”    
    蒲松龄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举制种种弊端。他虚拟出鬼魂世界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的“刺贪刺虐”才能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斋志异》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和很高的艺术境界。    
    


第四部分:妙笔抒写民族灾难书生洋相大全

    马瑞芳讲聊斋书生洋相大全    
    人们经常注意《红楼梦》“忽喇喇似大厦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世纪末”情绪,其实《聊斋志异》世纪末情绪已出现,且主要表现在应是时代良心、应决定时代道德取向的知识分子身上。从许多聊斋书生身上,你再也看不到屈原宁赴湘流葬身鱼腹不以皓皓之白蒙尘的高洁,看不到庄子把宰相位置看成“腐鼠”的清高,看不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田亩的骨气。聊斋许多书生不再立德立功立言,不再是社会良知,不再有傲骨志气,他们再也不胸藏万卷、下笔千言、目光远大、飘逸清高,而是见利忘义甚至见钱眼开,成了利欲熏心的禄蠹,拍马钻营的小丑,吹吹乎乎的牛皮大王,不知夫妇情为何物的呆子,绣花枕头一包草,甚至干脆成了梁上君子,真是丑态毕露,洋相出尽。    
    飞黄腾达白日梦    
    聊斋书生成了眼中只有“金榜”的功名狂。王子安的白日梦是典型。    
    王子安    
    王子安是东昌府名士,科举考试多次考不中。乡试发榜时,他喝得醺醺大醉躺到卧室里。有人来说:“报喜的来啦!”王子安踉踉跄跄爬起来,说:“赏钱十千!”家人知他醉了,骗他说:“只管睡,赏过啦。书生洋相大全”一会儿,又有人说:“您中进士啦!”王子安大喜,跳起来喊:“赏钱十千!”家人又骗他:“赏了。”又过一会儿,有人进来说:“您在金銮殿经过皇上面试点了翰林啦,长班(随从)在这。”王子安看到两个穿戴整洁的人在床前叩头,立即喊:“快赏长班酒饭。”家人又骗他,说赏了,却暗笑他醉得厉害。王子安想:既然做了翰林,不可以不出去炫耀乡里,大叫:“长班!”等了好一会儿长班才夏雪来,王子安捶床大骂:“愚笨的奴才,跑哪儿去了?”长班愤怒地说:“穷酸无赖!跟你开玩笑哩,真骂?”王子安火了,跳起来扑长班,打落了他的帽子,自己也跌到床下。妻子进来,扶他起来,说:“怎么醉成这样子!”王子安说:“我的长班太可恶,得好好惩罚他。”王妻笑了,说:“家里只有我这老婆子,白天给你做饭,晚上给你暖脚,哪来长班伺候你这把穷骨头?”王子安如梦初醒,才知道所有事都是虚幻的。他找到门后边,发现长班戴的红缨帽,像小酒杯大小。王子安知道自己上了狐狸精的当,感叹:过去人给鬼捉弄、调侃,我今天给狐狸精耍了一把。    
    王子安这种类似于精神病的心理状态,源于生活中长时间的期待和压抑。王子安是东昌名士,科举功名中却处于最底一层,是秀才,跟蒲松龄一个样儿。进士、翰林是读书人飞黄腾达的巅顶,是王子安心中的梦想,但如果不能闯过乡试成为举人,进士和翰林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跟其创造者蒲松龄一样,王子安不能不一次次参加乡试,然后再一次次咀嚼落第的苦楚。    
    王子安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做官”情结?因为,“做官”实在太重要了。蒲松龄晚年写成的《夏雪》描写越来越上骄下谄的社会风气。他写下某些功名和官位的称呼变迁,因为对官位的崇拜和对官吏的畏惧,人们对官僚的称呼越来越谄媚,越来越“恭敬”:过去的“老爷”变成了“大老爷”,过去的“大人”变成了“老大人”;官吏的妻子也水涨船高,得到更高尊称。蒲松龄这样说:“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谄,上者益骄。即康熙四十余年中,称谓之不古,甚可笑也。举人称‘爷’,二十年始;进士称‘老爷’,三十年始;司、院称‘大老爷’,二十五年始。昔日大令谒中丞,亦不过‘老大人’而止,今则此称久废矣。”称呼的变迁,生动地说明了“官本位”的厉害。有了官位,就成为人上人,就有了社会地位,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做官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冯至题词    
    官越大,权柄越大,财富越多,美女越多,无怪乎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到求官路上!无怪乎王子安在乡试后热切等待,要做进士、翰林的白日梦!    
    读聊斋这些阳世、阴间书生求官的悲惨故事,读王子安白日升官的可笑梦境,我们不免感到聊斋先生欲望的偏狭——做官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在聊斋书生身上,你找不到庄子式纯粹的飘逸,找不到屈原式真正的忧国忧民,找不到李白式豪放,找不到杜甫式大济苍生,找不到白居易、欧阳修等“文章太守”的气度和胸怀,找不到苏东坡式倜傥潇洒,也很少能找到诗情画意。这样的文学阅读,陕右某公实在有点儿乏味,有点儿缺少美感。    
    官迷心窍成了聊斋书生的生活中心,却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它是由1000多年科举制度积淀而成,又因作者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阅历造成。19世纪末,中国国门初开,读书人受“官本位”教育一事,就曾让外国人瞠目结舌。1875年《纽约时报》报道:有位英国记者在一家中国学堂入门处,发现一具贴着红“喜”字的棺材。记者了解到:学堂所学内容,就是四书五经这类“圣贤书”,而读圣贤书的目的,是为升官发财(谐音“棺材”)。记者感叹:中国的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学知识,只是为了求官,“把教育限制在如此狭窄的道路上,致使人的心智就像大清国女人的小脚一样被挤压而萎缩”。读书人求功名的过程,成了正常心智逐步死亡的过程,王子安的白日梦不过是心灵死亡的表现之一。    
    


第四部分:妙笔抒写民族灾难牛皮大王当场出丑

    牛皮大王当场出丑    
    王子安有才能而屡考不中,王勉则相反,小有才而科场领先,又因文场得意随意辱骂朋友、给许多人造启功题词成伤害。道士崔真人告诫他:你虽有智慧却“被轻薄孽折除几尽”。利欲薰心、吹牛皮是“轻薄孽”的主要表现。道士试图用世外仙境消除王勉的尘世之想,将王勉带到天宫,骑龙、骑虎、骑鸾凤的神仙纷至沓来。面对五彩灿烂的天界,长生不老的仙人,美丽如画的仙女,开胸荡魄的仙乐,王沂水秀才勉虽“心动”,但最终起作用的,是人间过眼烟云的功名。他认为凭自己“才调”,求富贵像拾草芥,有了富贵还愁没美女?崔真人感叹他“梦梦不可提悟”。让他一个跟头落汤鸡一样跌到仙人岛受教育。王勉仍然自我感觉良好,对救他的采莲女自称“我中原才子”,对仙人岛桓公自吹“某非相欺,才名略可听闻”,桓公将爱女许配给他。在仙人岛的宴会上,世外仙女芳云和绿云对“中原才子”开始教育,她们重点挖苦、嘲讽王勉的“闱墨”,也就是他赖以取得功名的诗文,出现一幕幕令人喷饭的场面。    
    王勉在宴会上诵近体诗一首且“顾盼自雄”,芳云立即对王勉的诗句“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磊消”做了这样的解释:“上句是孙行者离火云洞,下句是猪八戒过子母河也。”王勉“须眉”、“块磊”二句本是表达读书人的志向远大,因不得志而郁闷。芳云指鹿为马,用《西游记》孙悟空被燎猴毛、猪八戒吃子母河水怀孕曲解王勉诗意,将表达怀才不遇情绪的诗歪曲成滑稽的笑柄,结果“一座抚掌”。王勉接着诵自己写的《水鸟》诗“潴头鸣格磔”,芳云马上续个“狗腚响弸巴”。“潴头”是水停积的地方,“格磔”是水鸟的叫声,本来是不错的写景诗句,芳云却用同音字“猪头”谐“潴头”,用严格的对仗,骂他的诗是狗屁,又闹了个“合席粲然”!    
    王勉受仙女嘲弄虽有惭色,却本性难移,又自我吹嘘。他认为世外人必不知八股文的事,就炫耀他科举考试中夺冠之作,考题为《孝哉闵子骞》,开头这样写:“圣人老舍题词赞大贤之孝……”谁知,“冠军之作”的牛皮又被仙人岛的仙女一语戳破,绿云说:圣人不可能用表字称呼自己的弟子,“孝哉闵子骞”只能是别人说的话,不可能是圣人的话!    
    绿云揭了老底,王勉意兴索然,厚着脸皮继续朗读“冠军之作”和考官评语。考官夸王勉文章“字字痛切”、“羯鼓一挝,则万花齐落”,把王勉的文章吹到天上。芳云把评语改窜为“‘痛’下去‘切’”,“羯鼓当是四挝”,对王勉文章的评价就变成了“痛”和“不通又不通”!王勉是累冠文场的人物,他之所以动不动以中原才子自居,动不动以“才名略可听闻”自吹,这类“冠军之作”不啻于他的精神支柱。两位妙龄少女却用风趣的点评让王勉明白,不仅他科举考试的“冠军之作”根本不通,连考官的题都出错了。“王初以才名自诩,目中实无千古;至此,神气沮丧,徒有汗淫”。    
    桓公为帮王勉下台,又是敬酒,又是谢过,还“谀而慰之”地出个“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的对子。绿云就棍打狗,应声对上一个“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用王勉的字“黾斋”取笑,讽刺中原才子变成了缩头乌龟。王勉在宴会上一再自吹自擂,仙女逐一反驳,将他挖苦得体无完肤。    
    放蝶    
    宴会之后入洞房,王勉“视洞房中,牙签满架,靡书不有”,而芳云诗词歌赋,无所不知,问一答十,问十答百。王勉整天对圣贤书顶礼膜拜,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