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马瑞芳讲聊斋 >

第14章

马瑞芳讲聊斋-第14章

小说: 马瑞芳讲聊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柳树神的故事。明末山东部分地区发生蝗灾,渐渐接近沂州。沂州令很焦心,有一天,他梦到一个秀才来访,头戴高冠,身穿绿衣,说他有办法对付蝗虫:明天西南方向有个妇人骑着头大肚子毛驴来,她就是蝗神,哀求她,就可以免除沂州的蝗灾。沂州令听了,第二天,早早到西南方向等候,果然见一个骑毛驴的妇人从西南方向过来,那妇人梳着高高的发髻,披着褐色的披风,沂州令立即拉住她的驴子不让走,烧香、敬酒、叩头。妇人问:“你想干什么?”沂州令说:“我们这个小县,务必请您放过,不要让百姓的庄稼葬送蝗口。”那妇人说:“可恨柳秀才多嘴多舌,泄露我的机密,明天我用他代替,不伤你们的庄稼就是。”第二天蝗虫遮天蔽日来了,但不落到田亩中,只落到柳树上,蝗虫所过之处,柳叶全部被吃尽。这位“柳秀才”即柳树神,牺牲了自己保护一方百姓,大文学家王士祯评点:“柳秀才有大功德于沂,沂虽百世祀可也。”    
    仙人的庄严、华贵,在聊斋中仍然存在,但有些仙人越来越平民化,他们的穿戴有时反而是粗衣布衫,甚至身着破衲,“两肩荷一口”乞食。《吴门画工》写苏州有个画工特别恭敬“吕祖”,有一次,他看到一帮乞丐,发现里边有一位“敝衣露肘,而神采轩豁”者,立即判定这是“吕祖”。吕祖即吕洞宾,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吴门画工是真心喜欢吕祖,所以能从乞丐群中识得吕祖。吕祖真人不露相,被这种知己之感感动了,想帮助这位画工。他观察画工有“骨气贪吝”的秉性,不能成仙,就给他创造个发财机会,从天上招下一位美女让画工仔细观察并记住她的模样。过了没多久,董娘娘即董鄂妃去世,皇帝悲痛之极,“上念其贤,将为肖像”,但任何宫廷画师都画不出董娘娘风采,只有这位吴门画工画的董妃“神肖”。于是,吴门画工一步登天,竟被授以“中书”(内阁属员,从七品)。吴门画工辞不就,赏万金。区区小技,得此厚报,因为画的是皇帝爱妃。吕祖因人施助,与凡人宛如旧友新知间那样随随便便,是个很有人情味的神仙。    
    


第二部分:神鬼狐妖的魅力奇趣百出的遇仙故事 1

    奇趣百出的遇仙故事    
    六朝小说的人神之恋曾被认为表现厌恶战乱、向往桃花源般安宁生活的愿望,如《幽明录·刘晨阮肇》西湖主、《搜神后记·袁相根硕》;被写成天帝对下界良民的垂恩,如《搜神记》的《天上玉女》和《董永妻》。《聊斋志异》虽远承六朝小说,却有些新的境界。蒲松龄“扩大”了仙人家族及人和仙人接触的方式。人可以乘船抵达海岛,可以乘鹤乘小鸟到天宫,可以步入深山洞府,还可以表面莫名其妙、但是冥冥中因品德好乃至运气好遇到仙人。    
    《西湖主》写陈弼教因为放生之德,得以“一身而两享其奉”,即:一人分身两处,既享受神仙逸乐,长生不老,又享受人世天伦之乐,贵子贤孙,成为神仙中的石季伦、郭汾阳(晋代石崇和唐代郭子仪是大富大贵的代表)。蒲松龄通过陈生遭遇,寄托封建时代读书人“富贵神仙”的追求和梦想。这种思想当然没有多少高尚圣洁因素,但《西湖主》遇仙故事写得特别美却是公认的。    
    陈弼教担任贾将军记室,贾外出在湖上射中一猪婆龙,猪婆龙“龙吻张翕,似求援拯”,还有条小鱼跟在猪婆龙的后边。陈见猪婆龙受伤,“戏敷患处,纵之水中”。年余北归,他再经洞庭,乘船遇难,沉水未死。到一山腰,看到几个“着小袖紫衣,腰束绿锦”者围猎,知为“西湖主”且“犯驾当死”。他慌忙躲进一个园亭,又恰好偷窥了“玉蕊琼英”般的公主,捡了她的红巾,题诗以表爱慕。没想到灾祸从天而降:公主的侍女说“窃窥宫仪,罪已不赦”,再加“涂鸦若此”,肯定没活路了。幸而公主非但不怪罪,反而饷以饮食,看来对他颇有好感。陈弼教刚有了希望,更大的恐惧来了:“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没想到捉拿他的人到来时忽出意外:“数人持索,汹汹入户。内一婢熟视曰:‘将谓何人?陈郎耶?’遂止持索者,曰:‘且勿且勿,待白王妃来。’”    
    神女    
    翻云覆雨,祸变为福,陈弼教这阶下囚突然被招为驸马。原来,当年向陈生求救的猪婆龙,就是今日的“湘君妃子”西湖主;当年衔尾不去的小鱼儿,则是这次汹汹入户准备抓陈生的侍女。西湖主所以招陈弼教为婿,是为了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包括“赐刀圭之药”(即“戏敷患处”)。    
    世上竟有这样荒唐又这样美妙的经历!其貌不扬的猪婆龙怎能跟彩绣辉煌的妃子联系到一起?蒲松龄偏偏把二者联系到一起,还联系得天衣无缝。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主》这个遇仙故事以人间天堂为背景,写景彩绘淋漓,逸气横溢。写湖畔美景:“小山耸翠,细柳摇青”,清润、娟美、妍秀。写茂林中的贵家园林,陈生未进园中,先“攀扉一望,则台榭环云,拟于上苑”,有皇家园林气派;“粉垣围沓,溪水横流,朱门半启,石桥通焉”,像电影摇镜头,一一特写园景,综合构成一幅风致幽绝的江南园林图画,纯洁、宁静、丰富的自然充满盎然生机。园内“横藤碍路,香花扑人”,人与自然两情相洽;“山鸟一鸣,则花片齐飞;深苑微风,则榆钱自落”。自然被拟人化、有情化、诗意化了。美景若仙,美景遇仙。美丽的公主“鬟多敛雾,腰细惊风”    
    彭海秋    
    ,用形似法写其面貌之美;“玉蕊琼英,未足方喻”,用神似法,以夸张的比喻写意。公主荡秋千的描写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几乎可算写得最优美的:“舒皓腕,蹑利屣,轻如飞燕,蹴入云霄”,妙笔如画。    
    如果说《西湖主》是遇仙题材特别甜美的一篇,那么《彭海秋》就是遇仙题材中特别旖旎的一篇。小说落笔写丘生为名士,但有“隐恶”,彭好古因佳节无人可资谈宴,姑请之。不速之客彭海秋来了,也“似甚鄙丘”,傲不为礼。然后彭海秋从西湖请来一位歌女唱歌佐餐,再从天河招来游船带彭好古二人游西湖,并替彭好古和歌女娟娘代订三年之约。彭好古返回家乡时,同去的丘生不见了,却不知哪儿来匹马,他骑上马回家,那马竟然就是丘生!三年后,彭好古到扬州,竟然遇到了娟娘,结为伉俪。《彭海秋》情景辉映,奇遇奇景,光怪陆离。天河行舟,彩船,祥云,瑞霭,清风,羽扇般的短棹像凤鸟的翅膀,太空飞驶如箭,疏朗爽丽,明清如沐。西湖荡舟,明月,烟波,楼船,雅士,仙乐缭绕,人声喧笑,月印烟波,景美如画。飞船美,西湖美,娟娘形态美,“薄幸郎”歌词美,令人读之兴味盎然。《彭海秋》写名士风流,写携姬游湖,写阔公子与俏佳人的悲欢离合,可见封建文士情致之一端。而意境绝佳的《彭海秋》却为中国遇仙故事增添了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    
    


第二部分:神鬼狐妖的魅力奇趣百出的遇仙故事 2

    织成    
    《织成》里的柳生,是个不拘礼法的狂生。他无意之中坐上了洞庭湖主借舟的船,做出了用牙齿咬侍儿紫袜的轻浮举动,被洞庭湖主的侍卫抓起来。眼看没命了,他就来了一番强词夺理却趣味横生的辩白。他看到一位南面而坐的人似乎是王,推断这位就是洞庭王柳毅,决心跟同姓者套近乎。他一边向前走一边自言自语:听说洞庭君是柳氏,我也是柳氏;当年洞庭君落第,我现在也落第;洞庭君遇到龙女成仙,我因为喝醉酒对丫鬟举止不礼貌却就得死?为什么两个姓柳的幸和不幸这样悬殊?柳生这段话牵扯无赖,却委婉动人,有理有趣,得到洞庭君欣赏。洞庭君让他写篇《风鬟雾鬓赋》,他写得很慢,洞庭君笑话他,他又回答:“昔《三都赋》十稔而成,以是知文贵工,不贵速也。”几句风趣的话,不仅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且得到美丽的织成为妻,得到洞庭君经常馈送的礼物。这真是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    
    进入仙境的凡人是不是就可以任意风花雪月、斗鸡走马,胡做非为?非也。仙境是个高洁的所在,讲究修身的所在,进入仙境的人必须遵守仙境的规则,得好好修炼,否则就会被逐出仙境。    
    《贾奉雉》写贾奉雉屡考功名不中,他的朋友郎秀才帮他用烂污文字高中皇榜,他认为这是金盆玉碗盛狗矢,气愤地随郎秀才飘然而去,到了一个洞府。郎秀才让贾奉雉参拜老道,老道说:“既然到这里,得把人生一切愿望置之度外,才能修道。”贾奉雉连连答应。郎秀才让他住在精致而清洁的屋子里,门上没门板,窗上无窗棂,只有一桌一床,但整个屋子充满清香气息,贾奉雉感到五脏六腑都像透明的,似乎身上一条一条的脉络也可以数得出来……向窗外看看,竟然有只老虎蹲在屋檐下边。刚看见老虎时,贾非常吃惊,想到师傅说的话,他收起害怕的心思,凝神坐着。老虎似乎知道房间里有人,进入房内,气喘吁吁嗅贾奉雉的腿和脚,贾不动,老虎也不伤害他。过了一会儿,老虎跑出去了。又坐一小会儿,有个美人进来,身上有扑鼻的香气,悄悄爬到贾奉雉床上,附到耳边说:我来啦。你睡着了吗?贾奉雉听声音像妻子,心里一动,马上念叨:师傅考察我的信念呢!闭着眼睛一动不动。美人笑着说:小老鼠活动了!当初在家里,贾奉雉夫妇卧室有丫鬟侍候,夜里夫妻想亲热,怕给丫鬟听到,私下约定这密语。贾奉雉听到这密语,睁眼看,果然是妻子。于是,二人嬉笑,男欢女爱,直到天亮。老仙人的斥责声远远传来,渐渐接近贾奉雉住的院子。贾妻逃走。郎秀才跟着老仙人进来,老仙人当着贾奉雉拿拐杖打郎生,让他把客人赶出去。郎生对贾奉雉说:我对你的期望很殷切,不免有点儿急躁冒进,没意料到你俗间情缘还没满,让我因此受到师傅的杖责。贾奉雉只好灰溜溜地下山,他再次感受到人世的恶浊,最后才真正回到仙境。    
    


第二部分:神鬼狐妖的魅力瑰丽无比的奇境妙宇 1

    瑰丽无比的奇境妙宇    
    有位外国画家说过:艺术中的美,就是我们从大自然感受到的美。中国古代作家历来把自然美当成描写对象,王维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勃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东坡写“大江东去”……作家们善于从“天地之文章”吸取美的滋养,结撰华美篇章,青山绿水,林泉天籁,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都会给作家神助。山水游记,山水诗是古代诗文中最繁盛的一支。蒲松龄的诗歌,如南游诗写得有盛唐诗蕴味,聊斋仙境更是仪态万方,妙不可言。    
    罗刹海市    
    唐传奇《柳毅传》所写的龙宫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罗刹海市》里的龙宫可以与之媲美。蒲松龄先对龙宫的外观做描写:“俄睹宫殿,玳瑁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玳瑁壳装饰房梁,鲂鱼鳞做瓦,四壁透明锃亮,能照见人影。就地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