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热病衡正-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枚,生姜、广皮各三钱,半夏、生米仁,云苓块各五钱,仍不离乎温法。又如张女十五岁案;“燥金之气,直入中里,六脉全无,僵卧如死,四肢逆冷,已过肘膝,腿痛转筋,与通脉四逆汤加川椒、吴萸、公丁香一大剂,厥回脉出一昼夜,次日以食粥太早,复中宛如前证,脉复厥,体厥又死去矣,仍予前方,重加温热,一剂厥回其半,又两荆而复活,后以补阳收功。”对以上理论和治法,现述不同意见如次;
1·寒、燥各为六气之一气。六气中,寒与热对,指温度言;湿与燥对,指湿度言。湿度高并不等于热,燥气重亦不等于寒,故寒自为寒,燥自为燥,两气不能互混。鞠通不知别此,谓燥重为寒、(寒)轻为燥,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鞠通论六气,常犯混二气为一气的错误,如谓暑系湿热二气所合成,亦一例,此已见驳于孟英,不复赘)。就上二案来说,李氏案如果说是寒之轻者,尚可称燥,则张氏案明是燥之重者,当称中寒,不当再称为中燥,既称中燥,又用大热药来治疗,这与寒轻为燥之说,便有矛盾之嫌。实际上,对寒燥两气,鞠通确实是混为一谈,概念模糊,分划不清的。所以他治足太阴寒湿,主以椒附白通汤,今治燥邪直中,主以通脉四逆汤加川椒、吴萸、公丁香,这二者在药法上实无甚区别。余谓就一般情况论,治寒须温热,治燥须柔润,如只温不润,实无涉于治燥。张氏一案以及中燥门其他但温不润的一些医案,与其说是治燥,到不如说是治寒,否则,已立中燥一门,似亦不必再另立寒门了。
2·燥的属阴属阳,医界争论不少,但以主阴说居多,鞠通也持这种观点,故若非治其复气,例用温热。余则谓阴阳学说是相对的,若论燥气之属性,应先问其前提如何。如所周知:六气分主四时,风为春季主气,春季气候温暖;燥为秋季主气,秋季气候凉爽,若基于这一前提上,以春秋之主气相对言,燥确是应该属阴的。但如果换一个前提,以燥与湿相对言,燥就应该属阳,所以燥字从火,湿字从水,水火相对,为阴阳之征兆,也是十分明显的。前人争燥气之属性,往往前提不统一,故都是各执一面谈理,鞠通之谓燥为阴邪,实际上也是如此。正因为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原理,鞠通在论燥时未能顾到,所以他只是从胜气复气角度来谈燥气之凉温。然而,即如其所说,燥属阴邪、乃小寒,当以温热为治燥之正法,则秋燥就不应占九种温病之一格。既以秋燥为温病之一种、既云温邪伤人从上而下,寒邪伤人从下而上,出方就不应再用杏苏散治肺,凡此等等,略一思之,就可见其理论上之矛盾,可谓是不胜其多。
二、湿燥二气,混淆不清,名曰治燥,竟是治湿。
对燥与寒二气,鞠通在理性认识上是有错误的,所以在实践中混同一治。对燥与湿二气,鞠通在理性认识上知道二者是对立的,但在实践中仍然分划不清楚。他感到寒、湿、燥三气同属阴邪,很容易混淆,因此说:“盖以燥为寒之始,与寒相似,故(易)混入寒门。又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而阳明从中,以中气为化,故又易混入湿门。但学医之士,必须眉目清楚,复《内经》之旧,而后中有定见,方不越乎规矩也。”这番话,他是在斥责前人“非将寒燥混入一门,即混入湿门”时说的,实际上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鞠通既以此责前人,而我今仍以此责鞠通。
最明显的事实是:从《吴鞠通医案》中燥门诸案来分析,鞠通用的最多的是二种药:一是温热刚燥药,如吴萸、丁香、桂枝、附子、川椒、干姜、良姜、益智仁之类;二是淡渗芳化药,如茯苓、猪苓、半夏、陈皮、米仁、厚朴、苍术、泽泻之类。而禀柔润之性,具生津之功的治燥品,中燥门几无不用,这种药法,怎么能说是治燥呢?我们将这种药法和寒湿门的药法及《温病条辨》中治寒湿的药法略加比较,就可发觉:二者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如中燥门传五十七案,感受燥金之气为病,药用云苓块、姜半夏、生苡仁各五钱,川椒炭,广皮各三钱,吴萸、良姜、益智仁各二钱,公丁香一钱,后连续数诊,或加佳枝、倍吴萸、良姜,或减川椒、吴萸、良姜,方药基本不变。其他如谢氏案、李氏案、余氏案等,药法大都类同。而寒湿门郭三十二案,病系太阴中湿,药用生姜一两,姜半夏六钱,桂枝、茯苓皮、生苡仁、茅术各五钱,厚朴四钱,川椒目、枳实、广皮、草果各三钱。其二诊用药,也大体如此。二二比观,治法可以说是如出一辙。正因为鞠通对湿燥分划不清,所以他将应属于寒湿门的治案都归入到了中燥门,以致寒湿门形同虚设(实际上寒湿门只有上述一案),因此只好将痹证医案(本可另立一门)来顶充寒湿案。而从中燥门医案来看,治湿方药几乎替代了治燥方药,从这一事实来说,鞠通燥湿混淆不清,这一点是十分明显的。
又鞠通为治中燥吐泻而制之霹雳散,《温病条辨》及《吴鞠通医案》中两见之,此方“立方会萃温三阴经刚燥苦热之品”为之主,这种药法,也反映出鞠通对治燥湿药法异同认识之模糊。这一问题,诚如《医门法律》所云;“凡秋月燥病,误以为湿治之者,操刃之事也。从前未明,咎犹可诿,今明知故犯,伤人必多,孽镜当前,悔之无及。”显然,湿病误认作燥、燥病误作湿治,都是操刃之事,故吾人当注意分辨之。
又仲景治柔痉用枯萎桂枝汤,君以栝萎之生津润燥,后人治凉燥用桂枝杏仁汤,君以杏仁之微苦温润。就运用桂枝汤治燥证来说,这样子的化裁,很可宗法。但唯独鞠通用桂枝汤治燥,不加柔润之品,反加淡渗之药(如上案),这样子加减,就治燥来说,是很不得法的,这也是燥湿混淆不清的一种表现。所以,中燥门的治案,就治燥来说,是不足以为训的。相反,如作为寒湿治案看,到可参考。
三、苦燥峻下,攻结忘虚,名曰治燥,实是治实
何廉臣说:“燥与火不同,火为实证,热盛阳亢,身热多汗,法宜苦寒夺其实而泻其热;燥为虚证,阴亏失润,肌肤叹燥,法宜甘寒养其阴而润其燥。”但鞠通治燥,独重攻实,他说:“阳明燥证,里实而坚,未以热化,下之以苦温。已从热化,下之以苦寒。”其自注云:“苦温下法,如《金匮》大黄附子汤,新方天台乌药散加巴豆霜之类。”“苦寒下法,如三承气汤之类。”《温病条辨》中附有其治燥之医案,如车姓案,前医用大承气下之不通,鞠通断为秋金燥气,小邪中里,认为证属寒燥,主以温下,药用天台乌药散加巴豆霜,先加一分,第二次加半分,第三次加二分,三服后始得便。后十五日又不大便,仍用上法治之。现对这种理法,略述不同意见如下:
1·阳明燥证不独要分寒热,而且应分虚实,不可因病在阳明,便谓均属实证。须知阳明燥证,津亏液涸,最多虚实相兼,虽实多虚少者亦有之,但在秋燥一证,究以虚多实少者为多,故凡热化而津液亏乏者,当重养阴生津,增水亦能行舟,若寒化而肠燥液枯者,当重润燥滑肠,润导亦能通便。若忽视甘寒增液、甘温润肠诸法,偏执峻攻,恣投苦燥刚剂,则决非治燥之正法。
2·老人便秘,以精血虚亏,肠燥液涸者居多,若非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发生,当以杂病视之。鞠通根据“凡坚结牢固,皆属金象”的认识,认为是感受燥气而致,实系误会之言。因一,此证四季均可遇见,若不在秋季,与燥气何涉?二,寒湿门郭案是“寒湿为病,误用硝黄,致浊阴蟠踞,坚凝如石。”既如此,“凡坚结牢固,皆属金象”之说亦不攻而白破。所以治老人燥闭,总以五仁丸、半硫丸之类为正法。车姓案之听以暂效,是因不大便已四十九日,不能不“急则治标”,峻下后未至于脱,亦幸赖其体质之尚可。此案得便后若能以柔润滋养:继之,后当不致复结,结而再用峻攻,恐于正气不能无损。擅用巴豆、大黄,反复峻攻,决非治燥之良法。此诚如何廉臣云:“凡津液素亏者,胃肠本燥,大便每多秘结,适逢秋燥伤肺,气机不宣,则大便不通矣。若用承气猛攻,往往水泻洞泄,中气愈伤,津液益于,而燥屎不下,每致液涸动风,险证丛生。”吾人当注意之。巴豆攻下之力,较承气更为峻猛,老人燥闭,尤宜慎用。车姓案乃治实,非治燥,吾人治老人燥闭,不可以此为口实而轻投峻攻。
3·河间云,“热胜燥,燥自金生,热为火化,金余则制之以火,肺胜则制之以苦。〃故治燥非不可用苦,但须知“苦能化燥〃,故以苦治燥,唯属实者宜之。观喻昌之制清燥救肺汤,明知“知母能滋肾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燥病多虚,前人治燥,连性润之品尚谨慎如此,吾人于苦燥刚烈药岂可轻用。然观《温病条辨·补秋燥胜气论》后诸条及中燥门治案,柔润之品,几乎不用,苦燥刚烈,在所不忌,竟是治燥而忘燥!
4·就燥屎内结一证论,属实属虚均有之。而在秋燥一证。则每虚实相兼、有虚有实,实多虚少者固有之,虚多实少者亦不少,故临证必须细辨。就治疗方药论,诸如大黄附了细辛汤、巴豆霜以及承气汤之类,俱系治实而非治燥。大凡燥病,阴津必虚,即见侄闭,峻攻亦当慎用,且只可暂用,不可屡用,更不可独重攻下,竞只分寒热,不办虚实而恣用。须知因燥致结、虚多实少之便闭,所在皆有,若不以猪膏发煎,蜜煎导、济川煎等已效之成法为意,以峻攻治实偶效案视作为治燥之大法,即违背重津保阴之要旨。经云“以苦下之”,是治其实,实非治其燥。仲景云:小便利,大便粳,不可攻下,以脾约麻仁丸润之,,此正戒轻下而恐重伤津液之意也。
结语:治燥大法,诚如前人云:“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气谓津气,补津气可用北沙参、麦冬、五味子之类;血谓精血,滋精血可用当归、地黄、苁蓉之属。而“燥者润之”一语,总不失为治燥之大法。今鞠通冶燥,于此略之,于苦热刚燥峻下诸法独详之,则索隐行怪,流入异端矣!故余谓中燥门诸案及《补秋燥胜气论》后诸条,实不足为后人法。
卷四抨叶医论选辑
论叶天士临证指南伤寒门方
叶先生临证指南卷五,以风寒分门,而寒门所有者六方,并非伤寒大证,即在太阳一经,亦仅言其至小,此书行后,遂不闻以伤寒论治病,今之置寒水六气于不讲者,大抵即由于此,而伤寒论中之细微曲折,亦更无能道其片语者矣。乃有门人华玉堂者,于此一门后,大放厥词,谓人但拘仲景之法,皆为见闻不广,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以明仲景之不足法,而以此六方为治伤寒之一大宗。徐灵胎曰:此即俗名着寒之病,偶尔小恙,不入经络者也,何必牵引伤寒大证,发诸议论,及细阅此篇,竟无伤寒之门,即此为伤寒之法,不禁失笑,夫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故伤寒为病中第一证,而学医者之第一功夫也,此编独阙此一门,则平日所习何书,所治何病,此非此老之过,抑编此书者,胸中茫无定见矣。灵胎说如此,尚不知此案与此药,亦未必定出自先生也,昔梁苣林中丞浪迹丛谈,载叶先生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