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解金匮要略-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观涛 刘屹松 石向前
编写说明
活解金匮要略
刘观涛 刘屹松 石向前
编写说明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是一部以内科杂病为主的临床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仲景原撰《伤寒杂病论》,经西晋王叔和编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根据王洙在馆阁中发现的蠹简文字,重新加以整理编校,取其中杂病为主的内容,改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3卷25篇,第2篇至22篇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科病症脉治,并提供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书中重点论述了内科病症40多种。同时还论述外科、伤科等病症。此外还有妇科病症的专篇论述。该书以疾病分篇,论述每种病症的不同症型和不同阶段的治疗,以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临床实践,便于后世业医者分析比较,学习掌握治疗中的圆机活法。书中另有脏腑经络病脉,摄生养慎以及饮食卫生、饮食禁忌和食物中毒的防治等论述。《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所谓“内所因”)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阴阳五行等理论。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所谓“上工治未病”。《金匮要略》共收集方剂262个,大部分方剂确有较高的疗效,现代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所载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后世方剂学发展的重要依据。《金匮要略》还载述了温熨、烙法、洗浴法、药摩等外治法,为临床治疗学和保健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操作规程符合科学性。
然而,由于该书撰写使用的是古代文言文,与我们现代使用的语言相去甚远,文字艰涩难懂;加上成书的时间较早,千百年间又屡经传抄翻版,错漏讹解之处较多;同时还因该书阐述的医理深邃,又有大量的医学术语,历代医家的理解、阐释多有不同,歧义颇多。因此,我们决心对这本医学宝书进行全新的活解,使人们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它、欣赏它、运用它。现就编写中的几个问题作如下说明。
《活解金匮要略》是“老中医白话讲经”系列之一,内容结构分为读经先知、原文、注释、方剂趣记图解、表解、名医医案、歌诀几个部分。
原文以197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为底本,对个别有文字出入的地方,参照其它多个版本进行取舍。
将原文按小篇分别注释、白话翻译。注释删繁就简,对异体字、错别字加以更正(通假、异体字有个别保留);白话翻译采用意译,少数地方保留了易于理解、较为精炼的文言词句。
对每卷的内容归类表解,尽可能用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使之条理分明,直观易懂。并结合病理、法、方、药等,参照多种医学著述,增补了方剂趣记图解、名医医案、歌诀,力求图文并茂,以加深认识和理解。
在编译本书时,我们参考了古代的一些注释、其它著述中的案例,也借鉴了当代中医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得到了许多医学工作者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bwo
BWO智能手机中文网
【winking制作】
前言
前言
生命要冒着天灾人祸的风险,风刀霜剑的考验,岁月的磨练,谁能逃脱生老病死?生命真的很脆弱;春来冬去,秋回暑往,虽然有苦难,更有欢乐,我们在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时光,创造幸福生活,但可能刚才还在展现着灿烂的人生,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不复存在,每天都有人经受着生离死别的折磨,人生的确短暂。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感悟人生。
有关生命的理论,是一门最古老而又不断更新发展的学问,我国中医学无疑是阐述生命理论科学的代表之一。中医中药学发展到今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知解除了多少人疾病的痛苦,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然而,中医书籍,古今相继,著作之多,堪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初学中医,如何从这医籍浩瀚、内容广博的书林中选择读本,确非易事。《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合称为中医四大典籍,这无疑是我们探索生命奥秘的登堂入室之门。
自《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问世一千多年来,经过频繁的战乱和时代的变迁,汉代以前的中医著作几乎绝迹了,唯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没有丢失,反而被广大医家视为珍宝,把《素问》、《灵枢》视为经典,《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作者张仲景尊称为医圣,有的注解,有的使用,直到今天仍被很多医家认为是必读之书。
尤其《内经》,它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被奉为我国“医学之祖”、“医术之母”。由于它的内容丰富,涵盖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心理、疾病、治疗等等,是修习中医必备的经典书籍,于公元6世纪前它就传入朝鲜、日本等国,成为东方医学理论的总根源。《内经》能够流传如此之广泛和经得起如此之长期的考验主要由于它具有科学性。《内经》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将人融入整个自然界和生活环境、社会中成为一个整体,以及将人体的有形肉体和精神心灵连贯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如肝与筋(肌腱)和魂连成为一体系,心与血管(脉)和神(精神意识)连成为一个体系,肾与骨和志(记忆)连成为一个体系,脾与肌肉和意(意念)连成为一个体系。事实证明以整体作为基础的中医学是正确的,因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它必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天人相应,内外协调平衡,形与神不能分离,形神相生,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由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外界自然因素所导致,也与七情(情绪)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不能只考虑疾病发生的单一、不变的因素,而必须多方面地寻找。传统中医以整体出发的论点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极为吻合。
《灵枢·天年篇》中记载“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传统中医认为“人”的形成是先有生命(血气已和是指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相结合受孕的意思),然后发展各部的组织和内脏(荣是指血管中流动的物质,包括红细胞和血浆等等;卫是指与人体体采温有关的皮肤和汗腺;五脏是指内脏的总称),最后再加上心灵、意识和活动(神气是指精神意识而言,而魂魄是指身体的活动)。因此一个正常的人除了身体的各部组织器官需要健全之外,还需要健全的心理。《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能形与神具,而尽修其天年”。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身心健全生命才有意义(天年是指一个人的寿命的意思)。明朝末年名医张景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形是神之体,而神是形之用,因此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传统中医强调“形神合一”,中医认为形与神是人体生命中相互矛盾又互相依附的两个重要元素。从起源来看,是先有形然后才有神的产生,但从作用而言,神是形体的主宰。神志活动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当适应正常则心身健康,而若适应不良或屡遭刺激时,则会导致心身失常。中医有一套有别于现代医学的独特理论,不仅只研究人体本身的和谐,还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或许应用这些有别于现代医学的独特理论、方法和前人宝贵的经验,可以解决一些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有关生命难题。
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融汇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诸多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于一身,其独特理论之博大精深,其临床经验之丰富多彩,在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都是举世无双的。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重视,中医的理论体系在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遗憾的是中医学理论独特、文字深奥、不易理解。为了给初学中医者提供一本较好的入门启蒙读本,使读者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老中医白话讲经”系列应运而生,对中医四大经典进行全新和全面活解,从医学、文学、生命科学的角度,以现代逻辑思维方法和节奏,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原文进行演绎、释义、解说。
白话通解对原文真实推演翻译,文字通俗流畅,力求对中医学知识有准确的把握,又符合现代人的阅读理解特点,符合汉语规范。
插图趣解深含民族文化底蕴,以其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特点,加深形象认识。
方剂化解将一方剂以图文的形式表述,生动有趣,既让人过目不忘,又助于触类旁通,指导实践。
图表精解以简练的文字,简洁的图表,对原文进行分析、归纳,阐发其内在联系和蕴涵的深义,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医案活解集名家方剂验案之精粹,或立论高超,或辨证精当,或治法绝伦,或用方巧妙,或出奇制胜,均为实践中的成功案例。
歌诀妙解顺口押韵、易读易诵、朗朗上口,不仅具有中医学知识,而且具有文学欣赏价值,又便于记忆,往往能收到终生不忘的效果。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为一体,不但对一般读者具有启蒙解惑之功,即使对医学大专院校的学生和医学工作者也会有较大的启示和助益。
中医学在应用中卓越的疗效已得到世人的认可。国内外众多的人士和有关专家都十分关注中医药学,也殷切期望更多的人对中医药学有所了解。我们试图通过编辑出版本系列丛书,帮助人们揭开中医学神秘的面纱,在普及中医知识的同时,能唤起更多人士对中医事业的关注,对生命科学的关注。珍惜生命,享受人生,由此开始。
总序
总序
名医是怎样“炼”成的?
无论是中医的爱好者,还是中医执业医师,都会对“名医是怎样炼成的”这个话题深感兴趣。这也是我们策划、编写这套“老中医白话讲经”丛书的出发点。
我师从“四大名医”孔伯华之子孔少华先生学习中医,就以孔伯华先生及其弟子的事迹为例,谈谈名医的“修炼之路”。
孔伯华,与肖龙友、施今墨、汪逢春一起被称为“北京四大名医”。1929年,国民党政府作出“取缔中医”的议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公愤。孔伯华被推选为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临时主席,率领全团前往南京汪精卫国民党政府请愿。面对汪精卫,孔伯华先生义正辞严地提出:咱们拿治病的效果来说话,找12个病人,你们先挑6个病人,用西医治疗;剩下的6个病人给我,用中医治疗。
汪精卫同意作对比“打擂”,孔伯华分到了分别患有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