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36-素问经注节解 >

第42章

436-素问经注节解-第42章

小说: 436-素问经注节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九月入角亢,十月入氐房心,十一月入尾箕,十二月入斗牛,正月入女虚危,至二月复交于春分而入奎壁 
矣。是日之长也,时之暖也,万物之发生也,皆从奎壁始;日之短也,时之寒也,万物之收藏也,皆从角轸始。 
故曰春分司启,秋分司闭。夫既司启闭,非门户而何。然自奎壁而南,日就阳道,故曰天门;角轸而北,日就 
阴道,故曰地户。又如春分日躔壁 
初,故言奎壁;秋分日躔翼末,何以不言翼轸而言角轸?盖自角以后十四宿,计一百七十三度四分度之一;自 
奎以后十四宿,计一百九十二度。度有不齐。此秋分之所以在翼末而经言角轸者,正以翼度将完,而角轸正当 
其令。且奎壁角轸为对待之宿,而奎壁在西北之交,角轸在东南之交,故经云奎壁角轸,天地之门户也。是以 
伏羲六十四卦方图,以干居西北,坤居东南,正合天门地户之义。凡候之所起,即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帝曰∶善!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论谓天元纪及阴阳应象论也。) 
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 
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 
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按∶上者,言司天也。)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 
在下,(按∶下,言在泉也。)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 
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 
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主岁者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其左右; 
在下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其左右也。上,天位也;下,地位也。面南,左东也,右西也,上下异而左右殊也。 
按∶司天在泉,俱有左右间也。张景岳曰∶“右二节,阴阳六气,迭为迁转。如巳亥年厥阴司天,明年子午则 
左间少阴来司天矣。又如初气厥阴用事,则二气少阴来相代矣。六气循环无已,此所以上下左右阴阳逆顺有异, 
而见气候之变迁也。”)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 
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按∶司天在上,在泉在下,人随五运处于气交之中,六气相感,而后顺逆存乎其间 
矣。顺时之气则相生,则为相得而无病;逆时之气则相克,则为不相得而生病矣。寒暑者六气之二也,不言六 
气而止言寒暑者,盖特举其显而易见者言也。)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按∶张景岳曰∶“气同类者,本为相得,而亦不免于病者,以下临上也。如六微旨大论曰∶‘君位臣则顺, 
臣位君则逆。’此指君相二火而言也。”) 
帝曰∶动静何如?(按∶谓天地之营运也。)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 
(“上者右行,言天气右旋,自东而西以降于地;下者左行,言地气左转,自西而东以升于天。故司天在上, 
必历巳午未申而西降∶在泉在下,必历亥子丑寅而东升也。余而复会,即前篇五六相合,积气余而复会其始之 
义。”)帝曰∶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愿闻何以生之乎?(按∶言地 
既应静而又云左行,是地不专于静而亦能动耶。应地者静,见前天元纪篇。)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 
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按∶言臾区但粗举天运之候,而尚未尽言左右之详也。)夫变化之用, 
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 
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观五星之东转,则地体左行之理昭然可知也。丽,着也。有 
形之物,未有不根据于物而得全者也。按∶七曜,谓日月五星也。纬虚谓悬象于天,天体虚空故也。丽,附丽 
也,五行有形而生于地也。然有形者虽丽于地,而其气则本于天,故有形之本,常本于虚。虚者精气之所蕴, 
有精气然后有形类,亦犹有根本然后有枝叶,是以观象于天,而 
上下之营运无不可知也。)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按∶对天而言,地自为下,然能左转而上升,则又似乎非下也。)岐伯曰∶地 
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按∶张景岳曰∶“人在地之上,天又在人之上。以人之所见言,则上为天,下为 
地。以天地之全体言,则天包地之外,地居天之中,故曰太虚之中者也。由此观之,则地非天之下矣。然则司 
天者,主地之上;在泉者,主地之下;五行之丽地者,是为五运,而营运于上下之中者也。此特举地为辨者, 
盖以明上中下之大象耳。”分而言之,有上中下之殊。合而言之,天气右旋而下降,地气左旋而上升,混混沦 
沦,日营运而不息,几无上天下地之可名,故曰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按∶冯,凭也。言地诚在太 
虚之中,而得无倾坠之患者,其或有所凭借而然欤。)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按∶大气者,太虚之元气也。 
莫高如天,莫浓如地,日夜营运而能胜其任而举之者,惟是元气为布护,是不惟人赖元气以为养,而天地亦且 
涵泳于元气之中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按∶张景岳曰∶“ 
此即大气之所化,是为六气,而运用于天地之间者也。曰燥,曰暑,曰风,曰湿,曰寒,曰火,六者各一其性 
而功用亦异。”)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化生也。(按∶风属 
木而应肝,寒属水而应肾,肝肾之位卑,故所应俱在下。燥为金化属肺,热为火化属心,心肺之位高,故所应 
皆在上。湿土属脾,脾土为中州,故位在中。此六气之五,下合于五行,而内应于五脏,一定不移者也。若夫 
相火则不然矣,相火者龙雷之火也,升降不常,倏忽善变,其静也托根丹田,其动也五脏六腑无处不到,盖尝 
游行其间矣。是六者之用,天地之正也。然而人之感之则以为邪者,皆由寒暑致之也。如时当寒也,人多喜暖, 
或密室,或重裘,或多食辛热,而燥火热之气因之而入矣。如时分暑也,人必喜凉,或露宿,或裸体,或多食 
寒凉,而风寒湿之气因之而入矣。既入之 
后,邪气害正,则令人虚,千变万化,百病于是乎生焉。是同一六气也,燥以干,暑以蒸,风以动,湿以润, 
寒以坚,火以温,气之正也。乃因寒致热,因暑致寒,六气反入而为病,是非六气之病患,人自病耳。知此 
而能慎守焉,则六气有正而无邪矣。王注谓地体之中凡有六入,又谓受燥故干性生焉等语,指作天地化生,昧 
却游行六入妙旨。及张景岳又云∶“自北而东,故曰风寒在下,下者左行;自南而西,故曰燥热在上,上者 
右行。”夫自北而东岂可谓下,自南而西岂可为上,且以左右行解上下,甚属牵强。又以二火居湿之上下为游 
行,夫君火果定于上,相火果限于下,而无有升降,则何以谓之游行,且将此火混兼君相,斯皆未达经旨者也。) 
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按∶六气病患,诚人 
所自致。然天道不常,时或有变,变而偏胜,地受其灾矣。干热动泥裂固六者,皆地之病也,言地而人亦在其 
中。景岳谓是地气本于天,误矣。) 
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 
诊。”此之谓也。(按∶有胜必有复者,气变之常也。即如旱极必潦,寒极必热,可以理推,不可以脉察也。) 
帝曰∶间气何如?(按∶言司天在泉各有间气,其脉如何为顺,如何为逆也。景岳谓此举常中之变,误矣。) 
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按,左右者,两手寸尺也。气在左则左宜应,气在右则右宜应。期,必也, 
义如下文。)帝曰∶期之奈何?岐伯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按∶张景岳曰∶“气至脉亦至,从其气 
也,故曰和;气至脉不至,气未至而脉至,违其气也,故为病。至真要大论曰∶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 
而反则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不当其位者病,(按∶景岳曰∶“应左而右, 
应右而左,应上而下,应下而上也。”)迭移其位者病, 
(按∶景岳曰∶“迭,更也。应见不见,而移易于他位也。”)失守其位者危,(按∶景岳曰∶“克贼之脉见, 
而本位失守也。”)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按∶景岳曰∶“此二句之义,一以尺寸言,一以左右言, 
皆以少阴为之主也。如阴当在尺,则阳当在寸,阴当在寸,则阳当在尺,左右亦然。若阴之所在,脉宜不应而 
响应,阳之所在,脉宜应而反不应,其在尺寸则谓之反,其在左右则谓之交,皆当死也。尺寸反者,惟子午卯 
酉四年有之;阴阳交者,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之。若尺寸独然,或左右独然,是为气不应,非反非交也。”) 
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按∶景岳曰∶“先立其年之南北政及司天在泉 
左右间应见之气,则知少阴君主之所在,脉当不应,而逆顺乃可见矣。”)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岐伯曰∶东方生风,(东者日之初。风者教之 
始,天之使也,所以发号施令,故生自东方也。)风生木,(阳升风鼓,草木敷荣,故曰风生木也。)木生酸, 
酸生肝,(酸味入胃,生养于肝脏。)肝生筋,(酸味入肝,自肝脏布化,生成于筋膜也。)筋生心。(按∶ 
肝主筋而生血,心主血而生于肝,是犹筋生也。)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化也。有生化 
而后有万物,万物无非化气以生成者也。)化生五味,(按∶五行各有味,五味之化,实始于木,木主生生故 
也。)道生智,(按∶道者人理之总称,而智为先务也。)玄生神,(玄冥之中,神明栖据,隐而不见,玄生神 
明也。)化生气。(按∶天地之化,惟气居先。)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按∶风木在 
春,其气柔和。)在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按∶暄,日也。喜日恶阴,木之性也。敷布和气,木之 
德也。)其用为动,(无风则万类皆静。按∶新校正云∶ 
“木之用为动,火太过之政亦为动,盖木火之主暴速,故俱为动。”是也。)其色为苍,其化为荣,(按∶物 
之荣茂,无过春木,故凡荣茂之化,皆自木生也。)其虫毛,(按∶虫之毛者,若草木之茂密也。)其政为散, 
其令宣发,(按∶肝木恶抑郁而喜发散。)其变摧拉,(按∶摧拉,损折败坏也。风气刚强,木之变也。气交变 
大论曰∶“其变振发。”)其眚为陨,(按∶陨,坠也。大风暴起,草凋木坠。气交变大论曰∶“其灾散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