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10-滇南本草 >

第5章

010-滇南本草-第5章

小说: 010-滇南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经络。久服轻身延年。小儿服之,化虫养脾,其 
效如神。俗人不以此枣为然,而又不知用处。 
──务本卷一上 
拐枣,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痰火闭结于胸中,或酒毒结痛,用此可解。 
治远年、近日痰火,湿气流痰,泡酒常服。自可痊愈。 
小儿有疳积者,可常常食之。 
──模板卷九 

第一卷
黑食子
内容:r黑食子pa76。bmpr,味甘、酸。滇南甚多。秋季风吹子落,呼为嘘嘘果。食之,元 
气不散,多睡,能调心肾交接。久服令人目清延年,其功不可详述。 
──务本卷一下 

第一卷
赤小枣
内容:r赤小枣pa77。bmpr,味甘、性平,小而赤色,有刺。四月生叶,五月开小白花,七、 
八月摘取。肥大甘美。治心肠邪气,安中养脾,平胃通窍,生津液。久服轻身延年,解一切 
百毒。 
枝叶敷打伤,神效。 
──务本卷一下 
康枣,气味甘、酸,性平。 
主治补五脏,清六腑,解四时温疟暑症。久服令人开胃健脾,轻身延年。 
采刺叶煎服,可治呃症。 
──模板卷九 

第一卷
葡萄
内容:r葡萄pa78。bmpr,色有绛、绿二种,绿者佳。味甘,性平。服之轻身延年。老人大 
补气血,舒经活络。泡酒服之。治阴阳脱症,又治盗汗虚症。 
叶治火眼;根治蛇头疮;汁治咳嗽。 
熬膏和蜜,治脑漏百病,每服一钱,开水下。又治小儿急慢惊风,苏叶汤下。 
熬膏服方∶ 
葡萄(一斤) 苹果(六十个去皮) 大黄桃(二十个去皮) 花红果(十个去皮) 共 
捣熬成膏,入酒内,埋土地二十一日取饮。然须上好谷酒二十斤。忌荤菜同食。 
──务本卷一下 
葡萄,味甘、酸,性微温,无毒。主治筋骨湿痹,益气为,令人肥健,治痘症毒,其走 
下之性,渗水道,利小便。胎气上冲,煎汤饮之即下。不宜多食。昔李太白酿酒,常饮此可 
轻身耐老,但服而有益者,惟每日临卧时饮三杯,多则不效。采叶贴无名肿毒,最良。 
──模板卷九 

第一卷
石葡萄
内容:石葡萄,味甘,无毒。形似家葡萄,亦非野间所有,乃生于石上。高尺余,软枝倒挂 
,子如小乌饭果。采食,乌须黑发之圣药也。治小儿痘疮,乌头顶陷,或烂痘蛊痘,服之立 
效。 
──务本卷一上 
石葡萄,生于石壁,倒挂而成。高仅一、二尺,亦如家葡萄,而小如乌饭果样。采取服 
食,乌须黑发。又治小儿痘疮、发痘助浆,陷者能起,烂者能平,奇效异常。 
──《通志》卷六十七引《滇南本草》 

第一卷
山葡萄
内容:山葡萄,味甘、酸,性平,无毒。主治清火益气,消渴,悦颜色。不可多食。 
──模板卷十一 

第一卷
石椒草
内容:r石椒草pa79。bmpr,味苦、辣,性温,有小毒。走经络,治胸膈气痛、冷寒攻心、 
胃气疼痛、腹胀,发散疮毒。 
(附方)治冷寒胃气疼痛。 
石椒不拘多少,根叶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热烧酒服。 
──务本卷二 

第一卷
香橼叶、香橼
内容:r香橼叶pa80。bmpr,刮上蜜,火上炙。用根,功甚捷,蜜炙。味辛、苦,性寒。治 
咳嗽、消痰、肺寒咳嗽,良效。 
──丛本卷中 
香橼,气味辛,性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痰气咳嗽。煎汤,治下气痛。 
按∶香橼,河南、湖、广、浙、闽咸有之。其实如橘柚而大。至滇中则形锐益大,有尺 
许长者。主治较佛手柑稍逊了。本草但有佛手柑名,香橼本名枸橼,无此香橼也。岂此与佛 
手柑气味相类而置此不论耶? 
──模板卷九 

第一卷
佛手柑
内容:r佛手柑pa81。bmpr,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胃二经,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 
家寒痰,治胃气疼,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单方) 治面寒疼、胃气疼。佛手柑,新瓦焙为末(黄色),烧酒送下,每服三钱。 
──丛本卷中 
佛手柑,气味辛、甘,平,无毒。治一切年久老痰结于胸中不散,煎此久服,可化痰、 
清火、延年。 
──模板卷九 

第一卷
橘子皮、橘子叶
内容:r橘子皮pa82。bmpr,味苦、辛,性温。行气,消痰,降肝气,治咳嗽、治疝气等症。 
(附方) 治咳嗽,橘子叶刮蜜在背上,火焙干,煨吃。 
(又方)治疝气,橘子叶(十个) 荔枝核(五个)(焙)水煎服 
──丛本卷下 

第一卷
橙子、理皮
内容:r橙子pa83。bmpr,味辛、苦,性温。入厥阴肝经,阴也。行厥阴滞塞之气,止肝气 
左肋疼痛,下气,消膨胀,行阳明乳汁不通。 
(附方)治妇人乳结不通,红肿结硬疼痛,恶寒发热。 
干橙子(细末二钱) 有新鲜捣汁,点水酒服。 
──丛本卷下 
理皮,即黄果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肝三经,主降气宽中,破老人痰结,痰 
如胶者效。化痰定喘,止咳下气,功甚于广陈皮。补胃和中,力不及广陈皮。 
昔李姓男子患积痰,结核于咽喉中,与梅核相似,喉中有碍,吐咯不出,咽之不下,似 
有似无,有时阻滞。(补注)按此,症因肝气不舒,忧思气郁,结成梅核,偶着气动怒即发。 
李姓患此病十余年,用药不效。后得此方治好。 
理皮(二钱,去白) 土白芍(二钱) 苏子(二钱) 桔梗(一钱) 竹叶(二十个) 
水煎服效。 
──丛本卷下 

第一卷
苦楝子
内容:r苦楝子pa84。bmpr,一名金铃子。味苦,性寒。治膀胱疝气。 
根皮杀小儿寸白虫。云南生者味苦、辣,有小毒。 
──务本卷三 

第一卷
龙眼
内容:r龙眼pa85。bmpr。主治养血安神,长智敛汗,解蛊毒,去五脏邪气,开胃益脾。小 
儿未断乳者忌 
采壳为末,作刀伤药,收口最速。 
采叶晒干为末。敷搽小儿七星处,出痘疮时只出数点。而又解胎毒。又与小儿服叶七枚 
最良 
采核为末,治瘿疾可散。 
──模板卷九 

第一卷
荔枝
内容:r荔枝pa86。bmpr,味甘、微酸,性温,无毒。止烦渴,美颜色,通神健气。鲜者极 
甘美,食之令人不厌,虽多亦不伤人。惟食之过饱,鱼汤尤良。干者,经火焙,过多食,发 
虚热动血,令牙痛口疼,火病患尤忌之。 
一治呃逆不止,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立止。核用慢火烧,存性为末, 
酒服,治心痛,即小肠 
疝气疼痛,服一、二钱亦愈。 
食荔枝过度,用蜜浆解之,此苏颂之说也,《本草纲目》载之。至鱼汤尤良,余未敢信, 
或传写之误耶?余按闽中食荔枝过度,有用其壳浸水饮者,有以壳烧存性浸水饮者,有酱油 
一杯饮者。 
──模板卷九 

第一卷
皮哨子
内容:r皮哨子pa87。bmpr,味苦,性微寒。皮治膀胱疝气疼痛。子壳杀虫。 
昔一人饮水,将蚂蝗一条吸入鼻中,头常眩疼,鼻中常流血水,面黄形瘦,后得一人传 
此方,以水一钟于鼻上闻,蚂蝗见水,从鼻孔中伸出,动则缩入鼻中。将皮哨子壳为末,吹 
入鼻中,蚂蝗自落下。 
──务本卷三 
皮哨子,味苦,性微寒。主治七疝肝症∶气、狐疝,用茴香为使。水疝,用陈皮为使。 
余者引用橘核为使。烧灰吹鼻,治诸虫入脑,立愈。圆者属阳,治气,光者属阴,治血。 
──模板卷五 

第一卷
五加皮
内容:r五加皮pa88。bmpr,味苦、辛,性温。入肺、肾,治腰膝酸疼、疝气、筋骨拘挛、 
小儿脚软。 
──丛本卷中 

第一卷
柴胡
内容:r柴胡pa89。bmpr,味苦,性微寒,阴中阳也。入肝、胆二经,伤寒发汗解表要药。 
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劳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 
烧经,能调月经。 
(补注)伤寒症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发 
汗用 
──务本卷三 

第一卷
马蹄草
内容:r马蹄草pa90。bmpr,味苦,性寒。治子午潮热、头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 
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热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引。 
(单方) 治虚劳发热、午后怕冷、夜间作热、天明自汗身凉、神气短少、头晕心慌耳 
鸣。 
马蹄草 羊蹄根 山薄荷 引点水酒、童便服。 
──丛本卷中 

第一卷
白芷
内容:r白芷pa91。bmpr,味辛、微甘,性温。升也,阳也,入阳明经。以辛入肺,止阳明 
头痛之寒邪。四时发热,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除风湿燥痒顽痹,攻疮痈, 
排脓定痛。治妇人漏下、白带、散经、周身寒湿疼痛。 
(附白芷散) 又名香苏白芷散。治四时感冒、风寒暑湿、头疼发热、乍寒乍热,止阳 
明经头风疼。 
白芷(一钱) 香附(一钱) 苏叶(一钱) 川芎(一钱) 黄芩(一钱) 石膏(一 
钱烧) 防风(一钱) 甘草(五分) 引用生姜(一片)水煎服。 
(附白芷汤) 治妇人湿痰下注入膀胱,以成白带漏下之症。 
白芷(二钱用头不用梢) 苍术(二钱) 川芎(二钱) 香附(二钱) 陈皮(一钱) 
莲须(一钱) 土茯苓(二钱) 引用糯米一撮。水煎点水酒服。服二、三剂不效,加臭椿 
皮(一钱) 艾叶(二钱炒) 忌鱼、羊、蛋、蒜、韭菜。 
(补注白芷汤)治妇人年少,素元症候,单有白带症者,是湿热下注,此方用之效。妇 
人久病,白带下注,是气虚下陷,多成虚劳病症,用之不效,宜别选方。 
──务本卷三 

第一卷
杏叶防风
内容:r杏叶防风pa92。bmpr,味辛,性大温。温中散寒气,治九种胃气疼、胸腹中寒胀气 
疼、寒疝偏坠,截寒热往来痰疟。 
(单方) 治胃气疼痛,古方单剂用;今增补加用,治寒疝偏坠疼痛、胀气疼后。 
杏叶防风(五钱焙)草豆蔻(二钱) 小茴香(二钱炒)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热 
烧酒服。 
(单方) 面寒疼、胸膈气胀、面寒硬梗、肚腹疼痛。古方单剂为末,每服一钱。 
今注补增加后剂效。 
杏叶防风(五钱焙) 香白芷(三钱) 威灵仙(二钱) 赤地榆(三钱) 过山龙(一 
钱)茶匙草(三钱) 引烧酒一钟和水酒煎服或泡药酒亦可。 
(单方)治七种疝气,古方单剂用,今加增用∶ 
杏叶防风(二钱) 橘核仁(钱半炒) 蛇果草(一钱) 小茴香(一钱炒) 荔枝核 
(三钱烧)水煨,引点水酒服。 
(单方) 治偏身气疼、或疝气,或膀胱气疼。 
杏叶防风(二钱) 吴茱萸(八分) 白头翁(一钱) 小茴香(一钱盐水炒) 赤木 
通 
(二钱) 水煎,引点水酒服。 
(单方) 治一切疟疾。 
杏叶防风(新鲜捣汁一小钟),点烧酒服,俟欲发未发之前,将渣于脉 上包好。过时 
方解。 

第一卷
竹叶防风
内容:r竹叶防风pa93。bmpr,味辛,性温。以本体能泻脾,以性味能治风。通十二经络, 
引领即到。卑 
──丛本卷上 
竹叶防风,产滇中最奇,治病神速。气味辛、微甘,平。主治烦满胁痛、头面风寒、四 
肢挛疼,金疮肿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