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滇南本草-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秫米
内容:r秫米(音术)pb149。bmpr,味甘,性寒。无毒。肺之谷,利大肠。治漆疮。患疟,
日夜寒热不得眠者宜用。久食动风,小儿勿多食。
芦粟,气味甘、涩,性温。无毒。主治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米者与黍米同功。根
煮汁,利小便、止喘嗽,中满立瘥。治妇人横生倒产,衣包不下,烧灰研细末,酒送下,即
顺产也。
──模板卷五
第二卷
玉麦须、玉蜀黍
内容:r玉麦须pb150。bmpr,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
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新鲜焙干为末,不
拘多少,引点酒服。其功神速。未可视为弃物而忽之也。
玉蜀黍,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胃和中,祛湿,散火清热。所以,今多用此造酒,
最良。
第二卷
茭瓜
内容:r茭瓜pb151。bmpr,味甘,平。治腹内冷痛,小便出血效。
──务本卷一下
第二卷
神曲
内容:神曲,味甘,性平。宽中,扶脾胃以进饮食,消隔宿停留胃内之食,止泻。气虚者,
能令出汗。
(附方) 治大人小儿泄泻,肚腹疼痛或大泻不止。
神曲(二钱 炒) 麦芽(二钱 炒) 杏仁(一钱五分 去皮尖) 引用真菜油(一
二茶匙) 先入罐底,后放药在内,入水煨服。
第二卷
小仙草
内容:小仙草,味辛、苦,性微温。发散疮痈,走经络,痰火筋骨疼痛,手足痿软,除风湿
寒热。煎点水酒服。
──务本卷二
第二卷
水芭蕉
内容:r水芭蕉(务本附图)pb152。bmpr,生水内,短小无花,形似山芭蕉。此蕉只高尺余,
所以不同。有大毒。采为末,若逢刀剐伤,毒破疮,或遇蛇咬,蝎毒,敷上即愈。或中见血
封喉之毒箭,剐患处,先用此药搽上,用刀剐之不疼。此乃麻药之神也。
第二卷
双尾草
内容:r双尾草(务本附图)pb153。bmpr,此草生水边,形似芦柴,叶似兰叶,色带土黄,
分双尾,以此得名,味甘、辛。无毒。治一切大麻风,癞疾诸毒疮,无名肿毒、痈疽发背,
服之如神。取双尾草一斤,熬成膏,服之,乌须黑发。兼治一切阴虚火盛,妇人干血劳症,
小儿虚劳,先天不足。取根,煮酒,治一切痰火香港脚、手痿软,或中风不语,半身不遂,早、
午、晚饮三杯,神效。取叶,掺铜器如银,其叶解诸毒药。
第二卷
石梅
内容:r石梅(务本附图)pb154。bmpr,生石上,此草非山梅、亦非家梅也。山梅树大,石
梅树小,仅高数寸至尺余。叶黄色,梗硬黑色,子甚细小。味酸,无毒。采叶为末,每服(三
钱) 用苦连翘汤下,治一切大疮毒、大麻风、诸般癞疾,神效。采子食之,治九种气疼。
采花止血,敷伤处,皆效。
──务本卷一上
第二卷
芝麻菜
内容:芝麻菜,味甘、平,性微寒。治中风、中寒并暑热之症。
──务本卷一下
第二卷
地精草
内容:r地精草(务本附图)pb155。bmpr,此草生于山中,形似板枝,枝上有飞藤缠绕,叶
绿色,紫梗,五月开小白花在枝上。味辣。有毒。用火炙过方可用。采取阴干为末,治头风
伤目,中风不语,口眼歪斜,伤寒发热,服之神效。
采,用开白花者。
第二卷
羊奶地丁
内容:羊奶地丁,味苦,性微寒。入肝经,退热。治寒热往来,子午潮热,发散风寒,解汗
。
(附方) 治男妇虚劳发热,忽寒忽热。
羊奶地丁(五钱) 水煨,点水酒、童便服。
──务本卷二
第二卷
如意草
内容:r如意草(务本附图)pb156。bmpr,此草生于 山,形似小芭蕉,四叶无花,根似人
形。味甘、苦,性寒。治一切虚症。以此草酒浸,名坎离酒,服之,轻身耐老。
第二卷
楼台草
内容:r楼台草(务本附图)pb157。bmpr,此草生 山中,形似艾叶,软枝独苗。味酸、甘,
性热。无毒。主治一切筋骨痿软,脱阳、脱阴、夜多盗汗,妇人血崩即效。又治跌打损伤,
接骨如神。取叶烧灰,治一切小儿黑痘及顶陷,服之神效。梗,治绞肠痧、肚疼或阴症,研
末,酒服(三钱) 如神效。
第三卷
石青苔
内容:r石青苔pc1。bmpr,生石上或土山上,形似水青苔,其性不同。味辛、甘。采取,
晒干为末,能解毒药性。有中毒者,服此即愈。敷疮,功胜一笔勾。
──模板卷六
第三卷
水青苔
内容:r水青苔pc2。bmpr,味甘、平,性热。无毒。主治大小便虚冷,水泻,阴寒亦解,
暖脐甚佳。采取 之为末,可搽疔疮、黄水疮,痘症顶陷亦有效。
──模板卷六
第三卷
石癣
内容:r石癣pc3。bmpr,又名白地膏,生石上,形如白森样,形薄。味苦、涩,性寒。治
赤白带下,便浊,五淋疼痛。敷一切诸疮,无名肿毒最良。
上有黑点者,必年深日久方能有之。得此最效,但不能多得。
──丛本卷中
白地膏,生山地上,形似虫窝,亦同白森,或敷贴于石上,色白。性冷。采取敷大恶疮
、无名肿毒、汤火伤,调醋搽之如神效。或为末,调麻油搽痔疮。民族地区治小儿生火
,调麻油搽,火即散。又治 疮如神效。
──务本卷一上
第三卷
地卷草
内容:r地卷草pc4。bmpr,生石上或贴地,绿细叶自卷成虫形。一名虫草,一名抓地松。
民族地区呼为石上青苔,俗呼地卷丝,作菜食。味甘,寒。无毒。采取晒干为末听用,治鼻
血效。治一切跌打损伤,骨碎筋断,手足痿软,煮酒常服即愈。不可生用,生则破血。
──务本卷一上
第三卷
灵芝草
内容:r灵芝草pc6。bmpr、r灵芝草(务本附图)pc5。bmpr,此草生山中,分五色。俗呼
菌子。赤芝,味甘,无毒。治胸中有积,补中,强智慧。服之轻身。
白芝,味辣。无毒。治一切肺痿痨咳,力能延年。
黑芝,味咸,性平。无毒。补肾,通窍,利水,黑发。
黄芝,味甘、辛,性平。无毒。熬膏久服,轻身延年。
青芝,味咸。无毒。治眼目不明。
──务本卷一上
第三卷
帚菌
内容:r帚菌pc7。bmpr,俗名笤帚菌。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和胃气,祛风、破血、缓
中。多食令人气凝,少者舒气。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黄菌
内容:r黄菌pc8。bmpr,味甘,性温、平。得天地土湿之气而生。虽能温中健胃,但湿气
居多,食之往往令人气胀。欲食者,须以姜同炙之,方能解其湿气。世人多以大蒜同煮,以
为有毒蒜黑,不知蒜见毒未必即黑,姜见毒则必黑,何若以姜验之为愈也。
──模板卷十二
第三卷
大毒菌
内容:r大毒菌pc9。bmpr,其形似柳菌,亦生柳树下。然柳菌其边不朝上仰,此菌边向上
翻,食之即亡。解此菌毒,宜用苦茗、白矾为末,水调服可解。采此毒菌,煮铜器变色。
──模板卷十二
第三卷
松橄榄
内容:r松橄榄pc10。bmpr,味苦、甘,性微寒。治大肠下血、积热之毒。疗内外九种痔疮。
(附方)治牙齿疼。
将松橄榄于疼牙上咬住,疼即止。
──务本卷三
第三卷
牛肝菌
内容:r牛肝菌pc11。bmpr,气味微酸、辛,性平。主治清热解烦,养血和中。凡菌,冬、
春生者,无毒;夏、秋生者,有毒;或带赤色,自下卷上者,有大毒;或上无毛,下无纹者
均勿食,恐有蛇过其下,食之令人毒杀,不可不慎也。未食,须以姜米验之于先,若姜米色
黑,必有大毒。既中其毒,须掘地浆水、或苦茶同明矾调水解之。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羊脂菌
内容:r羊脂菌pc12。bmpr,色白,味甘,性寒。无毒。主治清肺胃,去内热。惟患冷疾腹
痛泄泻者忌食。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青头菌
内容:r青头菌pc13。bmpr,气味甘淡,微酸。无毒。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
舒气。妇人气郁服之最良。但不可多食,食之宜以姜为使。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木上森
内容:r木上森pc14。bmpr,形似白森,贴于木上。采取,主治外科一切疮毒,已出头,未
出头,围搽敷之,能消散。熬水洗癞疮,其效如神。
一治杨梅结毒,年久不愈,用火 为末,加冰片共研,调油搽立愈;并贴无名肿毒。
──模板卷九
第三卷
杉菌
内容:r杉菌pc15。bmpr,气味辛、平,性温。无毒。主治心脾暴痛。先辈云∶菌感天地阴
阳湿之气而生,多发人之冷气,宜用生姜以解之。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松菌
内容:r松菌pc16。bmpr,气味苦,涩而淡,性平。专治小便不通或不禁,可以分利水道,
亦治五淋白浊,食之最良。往往谓是菌为有毒者,非菌之有毒耳,以菌下多有蛇卧,故用姜
以验之,使人预知有毒无毒也。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皂荚菌
内容:r皂荚菌pc17。bmpr,有大毒。不宜食之。治有积垢作痛,泡汤饮之,令微泻;若犹
未已,再饮。多食此菌,令人恍惚。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百叶尖
内容:r百叶尖pc18。bmpr,生山中石上,绿色,一条小叶,俗呼蜈蚣草。味酸、涩、甘。
无毒。治一切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风湿痿软。泡酒服之,其效如神。敷伤亦可。
──务本卷一上
蜈蚣草,味甘、酸、辛,性平。无毒。主治筋骨疼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偏枯麻木
之症。以酒为引,其效如神。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金星凤尾草
内容:r金星凤尾草pc19。bmpr,味苦,性寒。(古本附注)解硫黄毒、升丹、轻粉毒。今
用洗暴赤火眼,老年昏花,退翳膜遮睛。煎汤候温,或洗或用笔管吹。
──丛本卷中
第三卷
接筋藤
内容:r接筋藤pc20。bmpr,形似皮条,有小叶,身上有毛,无花。气味甘,性平。主治跌
打损伤,散血和血,筋骨疼痛。以酒为使,服之即愈。
──模板卷六
筋骨草,生大川石上,亦有绿叶,无花。气味甘、酸。无毒。主治筋骨疼痛,湿气流痰,
手战脚软,以烧酒为使立瘥。(筋骨草有二种,当细辨之)。
──模板卷五
第三卷
麻黄
内容:r麻黄pc21。bmpr,味苦、辛,性温。入肺经。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寒邪入
于太阴肺经,肺寒咳嗽。药苗,散寒邪而发表汗。根节止汗,实表气,固虚,清肺气,消咽
噎,噎即喉中梅核之气,咽不下,吐不出是也。麻黄,气虚弱者禁用,恐汗多亡阳。
(附方) 治伤风后,寒邪敛注于肺经,鼻塞不通,不闻香臭,鼻流浊涕,或成脑漏。
麻黄(五钱乳浸晒干) 陈皮(三钱) 桔梗(二钱) 栀子(二钱炒) 川芎(二钱)
黑豆(三钱去壳炒) 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竹叶汤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