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 >

第9章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第9章

小说: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处处有中医,小小枸杞子,既可食之,又可入药,堪称六味地黄丸的缩影。要想参透中医,切记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须知中医的精深境界,就像贾岛名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四章 居家必备十种药,炼精化气更补神 金匮肾气丸,虚寒之人如逢春

    虚寒疾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身体容易发凉,衣服穿得总是比别人多,对凉性食品和饮料异常敏感。对女人来说,最常见的是小肚子发凉,有的则会出现较重的痛经现象。对于这样的疾病,金匮肾气丸最管用。

有趣的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增加很少量的两味大热之药——肉桂、附子,这个原来治疗虚热的药方,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治疗虚寒的良药——肾气丸了,也有人称之为八味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

金匮是藏放古代帝王圣训的地方,暗指极为珍贵的含义。肾气,可能又会让人联想到“补肾”两个字。

其实,中医里讲的肾,是指人体的先天之本(中医里的胃是后天之本),和现代生理学所说的“肾脏”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和很多人印象中的“肾就是性能力”完全不是一回事。说个大家都明白的例子,对于“心”,中医上说“心藏神”,所以就有“心神不宁”、“心心相印”、“心满意足”这样的常见说法。而这种说法,在现代生理学家看来,就是大惑不解了,心不就是心脏吗?它怎么能和人的头脑、情绪联系在一起呢?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你现在终于明白了吧?中医所说的“肾”和我们现在理解的肾,也是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的。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们不妨把“肾”字暂时从我们的字典中删除!

实际上,金匮肾气丸就是一种在古人看来极其珍贵的、治疗虚寒的良药。

明代中医大家赵献可曾经在他的代表性医著《医贯》中,提出了一个震惊医学界的养生和治病原则:虚热用六味地黄丸,虚寒用八味肾气丸。他认为如果读者能够照此应用,就会对养生和医学豁然贯通,所以,他把其的著作命名为《医贯》。

要是按照赵献可的说法,岂不是“只记二方,而千圣之妙诀已传,济世之良法已尽”?其实,我个人倒是觉得,赵献可当时可能只是想向更多的民众普及养生和医学知识而已,并不是针对医生而写的医学专著,所以,尽可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给出寒性、热性两大基本病型和体质的养生治疗“妙诀”,如此而已。

对于虚寒疾病,金匮(八味)肾气丸的确有药到病除之神效,而且广泛适用于男女老少各类人群。可什么算是虚寒疾病呢?最典型的症状是,身体容易发凉,衣服穿得比别人多,不喜欢运动却喜欢安静,吃凉性食品或喝凉性饮料就感到不舒服。对女人来说,则是常见的小肚子发凉,容易出现较重的痛经现象(更多详细症状,请参阅后文的介绍)。这时候,金匮肾气丸就像是滚热的沸汤浇在冰凉的雪地上,吃下去后很快就能见到明显效果,而古人也用一个异常生动的词语来描绘这种效果——“如汤沃雪”!

现代人少运动,嗜冷饮,多吹空调,所以,寒凉之病多发,金匮肾气丸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药店中最畅销的中成药之一。不过,寒邪郁积多了容易化热,人的七情六欲容易化火,所以,虚热疾病同样常见,这时候就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来调理。“虚热用六味(地黄丸),虚寒用八味(肾气丸)”,的确可以作为普通百姓的中医养生妙诀。

有人会问:这两个治热、治寒的中成药,和调理精气神有什么直接关系呢?前面我讲过,寒和热是人体所有病因的基础,要把精气神调好,首先就得让人们“寒热均衡,以平为期”。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这两种中成药都在药店里有售,因为安全性较高而并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就能购买,被称为“非处方药”,如同感冒了到药店买感冒清热胶囊、咳嗽了到药店买琵琶止咳膏一样。不过,作为一名医生,我建议您最好能够找坐堂的中医师咨询一下,多一道“把关”的程序,才是对健康更好的负责。人体的疾病复杂多变,如果您的疾病不是单纯的寒性或热性,而是上热下寒、外寒里热等复杂组合,那就需要专业的医生来为您特别调理了。

第四章 居家必备十种药,炼精化气更补神 麻子仁丸,治好便秘人年轻

    治病讲究对症下药,其关键就是要找准病症所在。而不在于药的猛烈程度和剂量大小。比如,治便秘也是如此,关键在于“润”,而非“泻”。

便秘是个很多人都会遇上的毛病,不仅年轻人有,它更是许多中老年人的“常客”。治疗便秘也有很多“秘密”,让我给你一一道来。

有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便秘很严重。有一天,她来到我这里,对我说:“大夫,您给我开点猛药吧!求求您了!”

看病的过程中,让我加大药量、甚至央求我“以毒攻毒”的患者并不少见。我心里明白:如果是急病,可以下点急药,让病马上就好。但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慢性病我们就要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治疗。

为了让病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复杂的医学知识,我只好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向患者说:“你在洗衣服后,采取什么方式让衣服干了呢?”“当然是晾晒了,放到阳台上晾着,一天就干了。”

“其实还有更快的办法,那就是用火烤,电影上不就常有这样的场面吗?有人把湿衣服放在熊熊的篝火边,一阵热气腾腾的雾气升起,衣服很快就干了。”我微笑着对她说,“你不觉得用火烤更快、更有效吗?”

这位妇女呵呵地笑了:“论起洗衣服,你可就不是专家啦。要是洗完衣服就用火烤干,没几次就把衣服烤坏了。我们女人都是洗衣服的专家。衣服洗了以后,先让洗衣机把水甩干,然后挂起来,让风吹、让太阳晒,很快就干了,一点也不损害衣服。”

治疗慢性病也和洗衣服是一个道理,比如说,你这个便秘,不就是大便解不下来吗?中医里有专门的“泻下法”,最厉害的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的“大承气汤”,吃完后能够立刻让你解个痛快。但是,这种治疗就像是用火烤衣服,攻伐之力太过霸气,虽然能够直击病邪,但却很容易同时伤害人体的正气。所以,对于难缠的慢性病,我们都要尽量在“攻伐”与“扶正”之间寻找平衡点。

就说治疗便秘吧,我们首先要考虑治本——先把燥结的大便“燥而润之”,所以,我给人开的麻子仁丸方子的主体部分为润肠药——滋润多脂的麻子仁、杏仁、白芍、蜂蜜。但便秘等慢性病是经年累月积累而成的,仅靠“清风细雨”难于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也不妨使用霸道的“泻下剂”——大承气汤。但是,大承气汤为泻下峻剂,容易耗损正气,所以,必须对大承气汤进行改良,去掉其中最为猛烈的药物芒硝,并减轻厚朴、枳实等其他药物的用量,这样就把“峻下剂”改造成了“轻下剂”——小承气汤。

如此一来,整张麻子仁的方子就具有攻润结合、下不伤正的特点。对于长期便秘的人来说,就好像是洗衣服时先用洗衣机“甩干”(润肠剂),再放到阳台晾干(轻下剂),而不是一下子用熊熊篝火烤干(峻下剂)。

听完我的解释,那位妇女恍然大悟,原来治病并不是药用得越重就越见效啊。她拍着脑门对我说:“我以前吃药的时候,老是喜欢按照说明书上的1。5仭2倍来吃,因为感觉自己的问题比较重,药力大一点应该效果好一些。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有点效果,但后来效果就越来越差了。以后,我可不能自作主张喽。”

这名妇女吃了我的药后,经过两三个月,长久困扰她的便秘终于治愈了。

喜欢过量吃药,这是很多老病号的通病。其实,治病关键要找准病根儿,而不在于药的猛烈程度和剂量大小。

说到“泻药”,我知道除了老年人、中年人常吃它来治便秘外,还有一些年轻人也常自服泻药来减肥,靠吃泻药来把体内的污物、水分排出体外而减轻体重。这和治疗便秘实属“异曲同工”。不过,与其常吃“泻药”治标,不如常吃“润药”治本。我除了在临床广泛应用“麻子仁丸”这个中成药之外,更是推荐所有人使用不花钱的“滋润妙药”——水。

从我们中医的角度来说,现代人虽然饮食丰富,“吃香喝辣”,但容易上火而致热灼津精,使得体内偏燥,缺乏润泽,所以,容易出现咽干口渴、皮肤干涩、面色不润、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精神委顿等症状。

津精受损,不但容易产生津燥疾病,还容易使津湿乘虚而入,“鸠占鹊巢”,更增胸闷浮肿、肥胖身重等湿病症状。

水作为至简至纯的补津之品,能够补充人体精气神中至为关键的“精(津精)”,还能驱除“鸠占鹊巢”的湿邪,长此以往,便秘减轻,虚胖渐消,人整个如同得到雨露滋润的禾苗一样,焕发出润泽的风采。

《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对于身体,水的作用又何尝不是如此?

且慢,本来是讲便秘用“麻子仁丸”中成药治疗的,怎么一下子扯到喝水上了呢?您听我说,很多健康和养生的奥秘,的确如同“白开水”一样简单甚至乏味,不像可乐那样可口,但是,恰如“白开水”一样平凡而重要的养生方式,才能够让你保持生命的“滋润”。

第四章 居家必备十种药,炼精化气更补神 玉屏风散——治鼻炎、过敏等病的“通灵宝玉”

    玉屏风散是一个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的名方,只要是内外风兼有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肾小球肾炎等反复发作的常见病。玉屏风散都能一一“攻克”。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动不动就感冒,经常不由自主地出汗,很多人习惯把这种症状称为“身体发虚”,不过,这种发虚可不要随便吃补药,而要用玉屏风散。既补虚又祛邪,标本兼治,才能把身体发虚而导致的感冒等症状治好。

玉屏风散是家庭常备用药之一,单听这个名字你可能就知道它的价值和效用了吧!所谓“玉”是珍贵如玉的意思,表明古人对这个方子相当珍视,它的用途非常之大;所谓“屏风”,直接就把这张方子的用途说了出来,它的功用就好像御风屏障一样,可以阻挡各种邪风,治疗风导致的疾病。

有人会问,玉屏风散治疗什么类型的风病,外风还是内风?

玉屏风散既治内风之“散脱”(汗出),又治外风之“闭塞”(外感),既治体虚之“本”,又治外感之“标”,属于非常典型的表里同顾、标本兼治的千古名方。我曾经多次用这个方子当例子,启发学生和患者治病和养生应该“标本兼治”。

前段时间,有位患者来找我看病,她患过敏性鼻炎,经常像得了感冒一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让人觉得很麻烦,特别在社交场合,很影响自己的形象。我们当医生的都知道,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当代很普遍的一个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用苍耳子、辛夷等发散性药物把闭塞的病邪发散出去。但是,对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