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段锦中有个“攥拳怒目增气力”的养生法,简单而有效:只要自己攥紧两拳,那么,全身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轻微的收敛、升提之意,您会觉得似乎涣散的气息重新凝聚到一起,精神为之一振。难怪当代人有个口头语叫做“提气”,意思是很让人振奋。
有人会觉得奇怪:这个养生法还有一个“怒目”的动作,难道让人在攥拳的同时,还要发怒瞪眼吗?您可千万别误会,在中国古代,怒目也常当振奋的意思讲,如果人的元气虚弱、涣散,整个人就会有种松垮、虚脱之像,而依靠振奋的怒目(即双眼圆睁),就能产生振奋元气的殊效!
“八段锦”是很多名老中医用于自我养生的方法,安全而有效,所以,我就让母亲每天随时随地坚持练习这个“攥拳怒目增气力”方法。为了更加方便母亲练习,我把这个方法稍作改良,称之为“八段微提养气法”:意念中全身微微提气,同时双手用力攥拳。在紧攥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怒目”(双眼圆睁),并感觉到全身的气息内敛、升提。紧攥一下就可以了,然后,松开拳头、全身放松,再做第二下“微提养气”。每天做上个几十次(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不具体规定次数),就可以随时随地大补元气。
按照我说的这个养生方法,母亲坚持做了两个多月,她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告诉我曾让她特别痛苦的便秘好多了,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失眠、头痛、头晕、眼花的小毛病也好了一大半儿。没有什么能比母亲脸上的笑容更让我开心的了。而更让我高兴的是,母亲的急躁脾气最近变得平和多了。看来平和的心态才是健康最好的守护神。
为什么简单易行的微提养气法(攥拳怒目增气力)能一次性治疗这么多的疑难杂病呢?因为元气不足,气的固摄、推动等功能减退,就会造成气短、自汗(气虚不能固护肤表)、脱肛(气虚下陷导致脏器下垂)、便秘(气虚无力推动肠道排泄)、头晕目眩(气虚不能推动营血上荣头面)等症状,用“八段微提养气法”拔起了病根儿,那么,一连串具体病症的“枝叶”也就容易一扫而光了,这就是中医“异病同治”的神奇奥秘。
实际上,中医所说的“气”,不仅仅是我们平时说的呼气、吸气那样狭窄,而是指人体“元气”这个大范畴,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肺、脾、肝三大脏腑综合协调的结果。
更有趣的是,我把“微提养气法”推荐给我的多位患者朋友后,发现凡是脾气急躁、爱生闷气的患者,在坚持练习这个养生法几个月后,脾气(请注意,这里的脾气是指性格急躁的意思,而不是中医“脾(胃)之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的“老病号”李大爷是个典型的炮筒子性格,俗称“李肝火”,和家人、同事几句话不合就得吵起来,而且还心事重,常生气。在临床上我其实最“怕”这样的病人,吃几服药好不容易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脾气一急生个气,老毛病又回来了,还得继续吃药调养,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可没想到李大爷自从每天练习“八段微提养气法”后,脾气逐渐变小了,脸上也有了笑容。这可把他的儿子小李乐坏了,专门提着礼物到我家登门致谢,说我用药如神。
我坦诚地告诉他们,这可不是我用药的功劳,而是“八段微提养气法”的效果。为什么很多身体不好的人时常易怒发火呢?大多是因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而“微提养气法”的攥拳怒目,是一种“文明的宣泄”途径。李大爷每天练习“微提养气法”,又是攥拳又是怒目,早就把脾气(肝火)悄悄发泄掉了,可以说,“八段微提养生法”也是极好的护肝养生法。
第一章 不生病要求实,活得好要养精气神 最好的药物是微笑导引养神法(1)
从最初刻意的微笑,逐步发展成为发自内心的持续微笑,能让你的五脏六腑,全身上下都舒畅无比,“喜气洋洋”。
大家可能都没有想到: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其实也和平常人一样,时常喜欢向同行讨教养生和治病的“秘方”,特别是在参加国际性的医学交流会议的时候,很愿意向蓝眼睛、高鼻子的欧美同行,切磋、研讨“什么是全世界最好的养生方法”。
一位在美国专门从事肿瘤手术的教授有一次对我说,“你相不相信,微笑是最好的药物,微笑是最好的手术?”
他首先向我引证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美国波尔纺皆旱难芯拷峁?5秒钟的笑,可以延长2天的生命。法国亨利仿腊嗨固共┦咳衔盒κ且恢掷嗨朴谠谠嘏懿降牧己枚土斗椒ǎ芗跚峒膊〉耐纯唷U馕晃饕浇淌诨购苷娉系亩晕宜担骸坝惺焙颍娑跃⒉∪说哪抗猓艺娴母芯醯绞质醯兜奈弈危质跄苤斡募膊≈挥?/10!但是,我发现,脸上浮现微笑的患者,手术康复的有效率比脸上没有微笑的患者能够提高两三倍。甚至可以说,微笑,比我的手术刀还要有效!”
“微笑,比我的手术刀还要有效!”来自美国同行的这句话,更是让我这位中医大夫深有感触。我在门诊上看到的病人,往往不用问诊就能一眼看出他们脸上写着的“病相”:那或多或少浮现着的忧虑、焦灼、消沉。而在诊病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忧郁、急躁、叹息。即便是吃了我的中药病情有所好转,但《黄帝内经》上讲“忧悲伤肺”、“恐伤肾”、“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这些过度的不良情绪和心态,也会使他们的疾病“按下葫芦浮起瓢”,难以除根!我最希望碰到的,是脸上浮现微笑的患者,这样的人不管疾病有多重,都容易在吃药后有所好转,因为他们没有“心病”。
说句题外话,自己做医生时间长了,总喜欢在日常生活中用中医的眼光看一切。不妨您也和我一起去看一看: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坐在地铁或公车内,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有些人眉头微锁、一脸苦相;有些人面带冷淡、神色匆匆(即便是戴着金丝眼镜的知识分子);还有些人面带微笑,一派祥和(即便是进城购物的农民)。这时,什么样的人健康,什么样的人亚健康、不健康,即便你不是一位医生,也能够看出个###不离十。
有一次,我在北京五坏边上看到一位进城卖西瓜的农民,一家三口坐在马车上,男主人赶着马车,女主人和孩子坐在后面,他们脸上那种心无挂碍的笑容,像灿烂的阳光一样,健康的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有这样一则中国古代的故事,我常对我的学生们讲起:一位寒窗苦读很多年的书生,一直非常努力,非常刻苦,堪称“头悬梁,锥刺股”,然而就是进步不大、难以妙笔生花,而且身体也颇有虚劳之感(其实,这很像当代社会大多数人的切身经历,总觉得付出的努力和收获不成正比)。有一次,他恰好碰到一位白须飘飘的老中医,便把自己的苦恼向老中医倾诉。慈眉善目的老中医看了看这位年轻书生,微微一笑:“你有没有发现,你们读书人最常见的表情是凝神思索,思索的时候往往是眉头紧锁,面带忧色。正是这把‘锁’,把你的精气神也锁住啦。”
第一章 不生病要求实,活得好要养精气神 最好的药物是微笑导引养神法(2)
这位书生仔细一想,可不是吗?每天要么是为自己的功名利禄而苦心思虑,要么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这能不伤害精气神吗?于是他向老中医请教:“老人家,我知道打开心结是天下至难之事,您有没有好办法能够让我打开心结呢?”
老中医微微一笑:“打开心结,的确是天下至难之事,但老夫有一秘诀,能让打开心结成为天下最容易之事,每个人都能够轻松地做到!”
这位书生立刻竖起了耳朵,天下果真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
老中医用手指轻轻点了一下那位书生微皱的眉心,说:“年轻人,你的眉心现在紧锁着呢,你得把它舒展开。只要你舒展眉心,不再皱眉,面带微笑,那么,你的心结立刻就会被打开。”
这位书生立刻把微皱的眉头舒展开,脸上随之微笑浮现。按照老中医的教诲,以后每当觉察到自己习惯性的眉头微锁的时候,他就立刻舒展眉心。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位书生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而他自己也觉得开始在科举路上顺风顺水,后来,他不仅高中状元,而且虚劳的身体也变得神清气爽,百病皆消。
虽然上面只是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但我却认为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这句话的最好阐释,心态调好了,心神愉悦了,脸上才会浮现出由衷的微笑,身体才会潜移默化地好转起来。我经常对患者朋友说:只要你把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微笑、养神、调心,这三步一曲的养生方法,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如此简单,而又如此重要!
微笑导引养神法只分为简单的两步,先是把平日习惯性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然后,想像微笑像水波一样荡漾,在整个脸上部,想像自己正由一个“满面病容”的人变为“喜上眉梢”的人。接下来,让脸部的微笑从上到下流过全身的每个器官,颈椎、肩膀、肺、心、脾胃、肝、肾、腿脚……让不舒服的颈椎也“微笑”起来,让僵硬的肩膀也“微笑”起来,让可能有慢性病的肝脏、肾脏也“微笑”起来,哪里不舒服、哪里有毛病,就要多“微笑”一会儿,总之,让你的全身上下都变得“喜气洋洋”。就这么简单,而效果却非常惊人,很多患者告诉我,坚持练习微笑导引养神法能让全身轻松、心情愉快,很多疾病都不知不觉中减轻了很多。
这个养生法并非由我创立,而是来源于历代名医的“珍秘心法”。南北朝时期的名医陶弘景就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而南宋医家张锐也在《鸡峰普济方》中说,“每体不安处,则微闭气,以意引气到疾所而攻之,必差瘥。”为了让普通人练起来更容易、更有效,我就稍稍做了改良。
运用微笑导引养神法,最初很多人会“刻意做出”全身微笑,但坚持久了,就自然会逐步变成发自内心的持续微笑,让五脏六腑、全身上下都充满喜气洋洋的“虚无状态”。《黄帝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中的那个“守”字,我认为从防病治病的角度来看,就是守的“自然而然的乐观、喜气洋洋的微笑”。
第三章 如何使用饮食来补精气神 三七代茶饮,人人都是张仲景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克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克星”就是三七粉。它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的功效,也是“三高”人群的福星。
我曾经为一位和尚看过病,他常年云游四方,参禅修学,虽然一身褴褛,但神态庄严。我为他望闻问切,发现他面色黧黑、皮肤粗糙,看其舌头有斑点,牙龈有出血的痕迹,脉摸起来细涩,我就对他说,您这是得了血淤病症,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调理,不会像治疗寒、热、气虚、气郁等疾病那样立竿见影。
这位师父很平淡地说:“从小就是这样的体质,看来到老也不会有根本变化。你还是帮我治一下腿脚疼痛的毛病吧。”
我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