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从挽明开始 >

第61章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61章

小说: 崛起从挽明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去查清楚!这几年,朕待他不薄。无论牵涉到谁,你都可以先缉拿归案,我倒要看看,这朝廷里到底藏了多少阴谋。”武则天显然有一些愤怒,她拿出一块飞龙令牌,递给袁嘉升,道:“这块令牌能调动禁军。朕得到情报,禁军里面,最近有些人和相王走得近,找出来,格杀勿论!”

    袁嘉升一听,心里顿时感觉一紧张,看来武则天真是得到了情报,这帝王一怒,恐怕就要流血千里!

    交代完密旨,年老的武则天有些困了,嘱咐了袁嘉升几句,便回到寝宫去歇息了。

    袁嘉升得令,心想幸好武则天把这案子交给了自己,否则必然又是一阵血雨腥风,得尽快查出捣乱人的真实身份,否则很快一切都不受历史的控制了。

    袁嘉升出宫之后,马上让李楷固带人去调查临淄王李隆基,看是不是他走漏了风声。

    李楷固调查一番后回来禀报,说:“狄大人,李隆基现在确实现在洛阳,现在千骑营里任尚辇奉御,是一个三品官。”

    “这千骑营,是干什么的?”袁嘉升问道。

    “这千骑营,乃是武周禁军的一部分,在唐太宗时期,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的武士,他们穿虎纹衣,跨豹纹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武皇初期,增加为千骑,现在有两三千人,是禁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李楷固说。

    “李隆基在禁军任职?”袁嘉升问李楷固:“他跟武皇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按家族关系,武皇是李隆基的祖母。”李楷固道。

    “我不是问这种关系。我是问,武皇这个祖母喜欢李隆基吗?”袁嘉升问道。

    “听宫里人说,武皇还是喜欢他的,李隆基幼时聪明伶俐,颇有主见。七岁时,他父亲刚从皇帝的位置退下来,有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掌管京城守卫的金吾将军武懿宗,他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护卫,胆大包天!弄得武懿宗目瞪口呆。武皇得知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备加喜欢,并留下深刻印象。”李楷固道。

    “李隆基和武则天的关系怎么样?”袁嘉升问道。

    “他们的关系还真不好说。出生时,李隆基其父李旦为帝,母窦氏为德妃。此时正是唐朝宫闱多事之秋。在李隆基降临世间的前一年,他的祖母,也就是武皇把他的伯父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其父豫王李旦被立为皇帝,是为睿宗。不过,武皇在镇压徐敬业后,命令李隆基过继予李弘为子,继其香火。五岁那年,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被武皇废除帝位,迁居东宫。公元693年,李隆基被改封为临淄王。但这一年,其母亲窦妃被户婢团儿诬谄为厌蛊咒诅,次年与刘妃一起被秘密地杀死于宫中。”李楷固道。

    “这么说来,是祖母武皇杀了李隆基的生母?”袁嘉升问道。

    “是的,李隆基的母亲,在某一天被武皇叫到宫中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过,那一年,李隆基九岁了,应该记事了,他跑去问父亲李旦,妈妈到那里去了,但父亲李旦却惊恐的捂住他的嘴,叫他不要问,问了连你的小命都没了。从此,李隆基开始改变自己,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直言无讳,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也才能保全家人。”李楷固道。

    “李隆基自幼丧母,那么他是谁带大的?”袁嘉升问道。

    “是他父亲李旦的另一位妾室,豆卢氏,还有李隆基的姨妈窦氏,抚养、照料李隆基的生活。”李楷固回答。

第92章 敲打李隆基() 
接到武则天的密旨,袁嘉升决定去会会这个少年李隆基。

    李隆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招来了袁嘉升,他太惊讶了,那些他以为的秘密,在这个断案使面前,似乎无所遁形。

    李隆基突然想起了自己九岁那年,他跑去问父亲李旦,妈妈到那里去了,父亲李旦却惊恐的捂住他的嘴,叫他不要问,他一直无法忘记父亲那惊恐的眼神。

    当袁嘉升将自己的一切隐秘的行动和盘托出时,李隆基再一次感到了那似曾相识的恐惧:对祖母深深的恐惧,对权力的深深恐惧,在这种世界里,他原来以为自己靠谨慎和智慧能生存下去,现在看来,在权力的游戏中,没有赢家,人人自危,谁也没有安全感,除了最高权力拥有者。

    不过,袁嘉升并没有为难李隆基,只是敲打了一下李隆基,说:“我知道小王爷现在很隐忍,但是,光隐忍是不够的,你不是喜欢太宗吗?你想一想太宗皇帝是靠什么得的天下?”

    李隆基说:“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狗屁不通,得民心者得天下那是史官们骗自己的,小王爷再想想。”袁嘉升说。

    李隆基很聪明,想了想说:“人才!太宗的秦王府里,谋士如云,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名将如云。”

    袁嘉升道:“确实,除了杜如晦、房玄龄,秦叔宝、尉迟敬德等文臣武将,朝中还有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不过,能吸纳人才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若仅是将各方人才集中到身边,而不能用他们,或这些人不忠心于己、为己所作,那也是有不如无。”

    李隆基点点头,道:“狄将军的意思是,聚集人才之余还能使这些人才为己效忠?这样才能成就千秋霸业!“

    袁嘉升道:“是的,在太宗的身边,既有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智计百出而又忠心耿耿的谋士,又有尉迟敬德、段志玄等不为重金所收买的猛将,当初太子李建成曾送金银珠宝给此二将,欲将之收买,但二人均拒绝,且于事后如实告知李世民,还有张亮不受严刑拷打所屈服、程咬金宁死抗旨等这样为之卖命的心腹,才能得成帝业,所以,不仅要得人才,还要得人心!”

    李隆基点点头,道:“隆基牢记狄将军的教诲,得人才人心者得天下!”

    “小王爷果然聪慧过人!”袁嘉升道:“不过,话说回来,你现在要夺权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张柬之、姚崇、宋璟等没有一个重臣会支持相王。”

    李隆基看了一眼袁嘉升,道:“狄将军如果支持我,我愿意拼死一搏。”

    袁嘉升摇摇头,说:“我现在是不可能支持你的,能保你不死就已经不错了。现在神都很危险,你最好向武皇请命去外地,然后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那样会更有前途。”

    “多谢狄将军保全。”李隆基说,“但是去外地会更有前途?”

    李隆基对去外地有点怀疑,他认为洛阳、长安才是一等一的城市,外放就如同地位降了一级。

    袁嘉升道:“现在武皇已经怀疑你了,你必须离开洛阳。在外地,你会得到极大的重视,过去你在长安城里虽然也是亲王,可是长安城里的王孙贵胄甚多,你只能算是众星中的一颗,但在外地,你会算是独亮而且最亮的那一颗星。你的上司,也会助你。在长安时你是压抑,到了外地就好像小鸟出了樊笼,海阔天空,你可以尽情展现喜欢交友、好客的天性。”

    “狄将军认为哪个地方比较适合隆基去发展?”李隆基问道。

    这个问题,袁嘉升知道历史上李隆基曾以临淄王、卫尉少卿的身份兼任潞州别驾,时间长达四年之久。李氏治政潞州时,粮食连年丰稔,人民安居乐业,他又多方延揽人才,收取人心,有德政,善僚属,礼士大夫,常与潞州名士、幕僚、挚友在亭上赏景吟赋、评论国事,有识之士多归附其下。

    于是,袁嘉升便微笑着回答李隆基道:“小王爷可去潞州,那里离李唐的龙兴之地太原不远,足够有你施展才华的地方,小王爷可在那里多方延揽人才,收取人心。你现在的选择,可能会不被朋友和家人理解,但几年之后,你就会体会到你到外地的价值。”

    “潞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多谢狄将军指点。此事重大,待我与家父商量。”李隆基想了想,道。

    “小王爷,我对你的建议,不仅是指点,你会没得选。如果你留在神都洛阳,我恐怕也不一定能保得了你。”袁嘉升道。

    李隆基看了秦牧之一眼,知道他并非在开玩笑,他思考了良久,道:“过些日子我会向祖母申请去潞州。”

    “去潞州的事,倒是不着急这一两天。不过今天我们的谈话,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就当是梦一场。”袁嘉升道。

    “明白,狄将军,隆基永远感激你今日的指导,铭记于心。”李隆基再次向袁嘉升行大礼道。

    袁嘉升那天离开相王府,回到家里,却发现太平公主已经在等他了。

    太平公主的到来,让袁嘉升感觉到,这唐朝的权力游戏,还是挺好玩的,李唐的女人够有野心,够大胆,够风流,够有劲!

    太平公主的到来,让刚刚安抚好临淄王李隆基的袁嘉升感觉很奇怪,因为他知道,武则天之所以称帝,并不如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因为她是女权主义者,恰好相反,武则天是一个皇权主义者。武则天的帝位,本身就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母权和孝道。

    也就是说,武则天争夺皇权,最主要出发点并不是女人为什么不可以当皇帝,而是她为李家的媳妇,把武则天当李家女主人看待,是妻代父执政,母代子执政,所以狄仁杰、张柬之等朝臣还是希望她最后只能把天下传回给李家。

    在武则天的考虑的传位人选中,武承嗣、武三思、李显、李旦都考虑过,唯独从来没有太平公主的位置,这一点从武则天在对儿子们的防范与狠辣,和对太平公主们的明显宠爱中就看得出来。

    武则天正是因为从来没有想把太平公主列入继承人名单,才会对她那么喜爱。所以秦牧之并不知道,太平公主为何在这次政治变故中如此积极,难道她是穿越者?

    在搞清楚太平公主的身份之前,袁嘉升觉得对她还是以礼相待较好。

    袁嘉升看了太平公主一眼,丰硕,方额广颐的太平公主头上戴着那一朵标志性的大牡丹花,黛眉如画,一双大眼如同梦幻,琼鼻秀美,雪肌如酥似雪,身材丰满,确实有几分成熟的风韵,便道:“公主今日为何大驾光临?”

    “狄将军这些日子为了大周,辛苦了,本公主代母皇来看看你。”太平公主笑道:“怎么,难道你不欢迎?”

    “欢迎,我怎么敢不欢迎公主殿下呢。”袁嘉升道。

    太平公主道:“既然欢迎,为何不请我进屋喝两杯?”

    “家舍太寒酸,还比较凌乱,恐怕招待不周。”袁嘉升找了一个借口道。

    “没事,今日本公主就是来看看狄将军的住处。带我进去看看吧。我已经吩咐丫鬟备好酒菜。”太平公主道。

    袁嘉升没想到太平公主这么直接,这女人真是大胆,光天化日之下,真是太……没有办法,他就把太平公主迎进了他的房间。

    太平公主跟袁嘉升进了房间,丫鬟们铺陈完桌椅,有的张罗酒菜,有的薰香布幔,有的扫床铺设锦褥,有的插花扫地,最后还点上了满室红烛,待布置完毕,只见他的房间大变样了,绮阁清华,湘帘幽静。

    “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