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从挽明开始 >

第12章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12章

小说: 崛起从挽明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谜庵址椒ㄖ圃斓那构芊浅<峁獭�

    新式火枪膛线的拉制,也好解决。膛线是在木制拉床上加工的,刻了螺纹沟槽的膛线导轨通过两个内有凸榫的,口径与比导轨略大些的…圆环拉动,那么这凸榫在经过螺纹沟槽滑动时,就会迫使线膛导轨根据其上的螺纹旋转。把一根细长钢柱安装在导轨前端,穿过枪管,另一头上装上刀片,刀片的高度略高于枪管内壁,然后拉动导轨,刀片就会在枪管内壁上刻上膛线。拉完后,调整导轨的高度,或者更换刀片,在原位置上重复拉制,把膛线逐渐加深,反复拉制二十几次后,一条膛线就拉好了。然后,钢管旋转一定角度,继续拉第二根膛线,直到三根膛线全部拉完,这根枪管才算真正制作完毕。

    汤若望和孙和鼎等人设计了一欧式拉床,每台拉床上面都固定着一个铁杆子,杆子上铸有螺纹,杆子前后运动时候螺纹必须通过拉床上一个固定死的卡门,杆子在螺纹和卡门的作用下就能匀速旋转。杆子最末梢镶着一个钢球伸进枪膛里,钢球下面可以垫多层厚纸片,一点点加厚纸片,就能够逐渐抬高钢球的突出度磨枪管内膛,在枪管里一点点磨出旋转的膛线。这种拉床对精度要求不高,只要拉出来的膛线能迫使子弹旋转就可以了,拉膛线效率大大提高。

    袁嘉升看了这新式拉床,顿时眉开眼笑,他知道:新式火枪,成了!

    不久,大明火炮厂的匠人们就打造出这个时代第一批十把新式步枪,又按照袁嘉升的设计图制造铸模,用铅造出了几百发尾部中空的米涅子弹。

    试射新式步枪那天,大明火炮厂的人都很兴奋,敲锣打鼓像是过节,米涅弹的效果,也满黑龙等辽东老兵差点惊掉了下巴。

    袁嘉升让满黑龙在火炮厂的操场上竖好三个一人高的木靶子,分别放在三百步、四百步、五百步的位置,十把米涅步枪分批次试射。

    满黑龙找来了十个鸟铳好手,准备试枪。

    “这次找一般的军士就行。”袁嘉升道。

    于是满黑龙找了十个最普通的军士,最差的一个兵打了三枪,一次命中了三百步外的靶子,把那木靶子打出一个大窟窿。

    对这样的成绩,袁嘉升并不满意,但在辽东战场有过实战经验的满黑龙等人却欢呼了,他们熟悉战场,大明鸟铳最多能打五十步,打一百步外的目标命中率只有两、三成。打一百四十步,或者说两百米左右的靶子,那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十枪能中一枪都要烧高香了。

    而十把新式步枪中最差的一把,也能够稳稳的击中三百步外的靶子,这是何等的神奇。而试射中表现最好的一把新式步枪,就更让现场的老铁匠都目瞪口呆了:这把表现最好的米涅步枪命中五百步外的靶子,能打穿木板,十枪命中率足有三枪。

    “真是好枪!重重有赏,每个研发人员十两银子,今晚加餐吃牛肉!”看到这里,袁嘉升也拍手叫好,他知道四五百步距离上射击,这根本就不是枪是否有准头的问题了,而是拥有五百步以上的理论射程!

    五百步以上的射程,冷兵器时代别说步兵,就是满清最精锐的八旗,都要冲锋一阵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满黑龙等人都不敢相信世上有这样的步枪,他们顿时觉得自己的长刀威力太小了。

    不但如此,新式步枪还不用点火绳,用燧发枪机。以前鸟铳射手瞄准时候时刻防备被火绳烧眼睛眉毛,现在大明的枪手可以稳稳地瞄准。而且用燧发枪机,射击时候就不用装火绳,点火绳,吹底火盘,试火绳,省掉了几个步骤,射击速度也大大提高了。

    “皇上,请给我们这新式火枪取个名字吧。”这时,孙和鼎也很高兴,上前请示道:“要不叫作龙枪?”

    “既然这枪是汤神父和孙顾问你们研发的,朕也不敢冒领天功。就你们的名字各取一个字,叫汤和步枪吧。”袁嘉升道:“你们意下如何?也可以纪念我大明的战神汤和将军!乱世思良将呀。”

    “好!这名字好!汤和与大明将士同在,必壮我大明军威!!”孙和鼎表示赞同。

    汤若望,满云龙等人也和开心,“汤和步枪,壮我军威!”

第16章 崇祯大炮() 
试制新式步枪成功,袁嘉升命名为汤和步枪。他考虑汤和步枪能否量产的问题,他怕钢铁产量跟不上。袁嘉升问孙和鼎道:“要是量产汤和步枪一万支,大概需要多少钱?需要多长时间?”

    孙和鼎回答说:“每枪一杆用铁二十斤,用银二钱;炭一百七十斤,用银五钱一分……通条炉楞钻铁二斤,用银二分……共计用三十工,工料价银二两三钱一分。”

    按照孙和鼎的报价,袁嘉升大概算一下,手工打制一万支火枪,也只需要十万两银子,不算贵,但时间太长。其中枪管包括炼胚打板、卷筒、钻铳心、锉磨线共二十三工,占了三分之二,因此,如何实现批量生产枪管成了关键因素,是提高枪管制造效率。

    孙和鼎与汤若望等人研究了汤和步枪所有制作工序后,改进了熟铁制成后的铁板条的制造,引入了槽轧辊。如果单用水力锻锤,12小时内也难以将1吨熟铁锻成板条,而利用槽轧辊,相同时间内,可以加工完毕15吨铁。

    原始轧板机的技术难度并不大,在十五世纪就已经在欧洲出现了,当时主要用于制币,只要将圆柱形轧辊改成槽型轧辊就可以了。有了板条,接下来是卷筒,在拉制铁管出现以前,这道工序是无法避免的,不过,如果采用水力锻床,缩短一两天还是有可能的。

    经过上述技术手段,枪管的生产时间可以降低到7天左右,这样一支步枪的总工时可以降低到十八天左右,再通过分工,提高生产率,十五天左右应该可以实现。这样的话,大明火炮厂只要四百多工匠,就可以达到年产万支米涅步枪的目标。要是再加大人手或加班加点,一千多工匠不到三个月就能造出一万支新式汤和步枪。

    “好!抓紧时间生产!”袁嘉升说。

    后来,孙和鼎还研发和设计出了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以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

    连珠火铳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这种武器解决了旧式火铳用火绳点火,容易遭受到风雨潮湿影响的难题,也吸收了西方火器能够连续射击的优点,使用方便,威力和优越性超过当时洋人的同类火器。

    有了新式火枪,袁嘉升就让汤若望等人把精力放在黑火药的改良和大明火炮技术的更新换代上。

    对于西洋炮的技术,汤若望是这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二十年前就为大明的京城火炮厂工作,还和孙元化一起去过辽东前线,熟悉一线将士的需求。

    袁嘉升提出改进大明火炮技术的时候,汤若望就让大明的炮匠建好了一个火炮的作坊。

    那天,汤若望带袁嘉升等人走到火炮作坊里考察。袁嘉升发现这里的熔炉已经建好,铁匠们正忙着制造铸炮泥型。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看到袁嘉升走过来,炮匠们都停下手中的活,跪下行礼。

    袁嘉升挥挥手,道:“诸位匠人们辛苦了,请起吧!你们忙自己的活吧。”

    在铸造炮管的厂房里,袁嘉升问身边一个炮匠:“听说你们最近都很积极工作,一个有用的新点子奖励十两银子,一件新武器奖励白银一百两。现在造新火炮进展怎么样了?”

    这位年老的炮匠眼睛红红的,最近他花了很多心思在造炮上,提出了一个新点子,得到了炮厂的十两银子奖励,他答道:“工具和熔炉已经打造好,准备泥型制造第一门铜芯火炮。我们许久没有造炮了,第一门炮准备只铸一门小的,再加以改进。”

    袁嘉升知道大明已经有了铜芯铁体的火炮技术,问道:“你们用泥型铸炮,那泥里的水泡怎么办?高温的铜水一浇进去,泥型里只要有一丝水分就会立即蒸发成水蒸气,在铜炮里形成气泡。里面的气泡多了,很容易导致炸镗!”

    老匠人没想到袁嘉升也懂得火炮的铸造,回答道:“泥型铸炮确实产生气泡,我们做好泥型后,都要风干后才使用。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免不了有一些气泡,形成马蜂窝,我们正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现在平均铸十门炮才有两三门炮堪用,效率太低!”

    “十门炮才有两三门堪用?”那段时间袁嘉升恶补了许多西洋铸炮的书籍,还有徐光启和孙元化的遗着,像现代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不过在书中他看到过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便道:“如果不用泥型,而是用铸铁做铸模呢!铸铁里面没有水,不会形成气泡,这样炮管的成品率会极大提高,铜炮内外壁都会比较光滑,可以减少表面清理,镟铣内膛的工作量!”

    听到袁嘉升的话,炮厂的老炮匠都愣住了,他们用泥型做了十年的大炮,却没想过用铸铁来做铁型。汤若望的毕竟是铸炮经验丰富的西洋火炮专家,货真价实的,袁嘉升一点拨,他立即想起来了,用铸铁来做铸模确实有很大的好处,说:“你们快试试。”

    领头的老匠人摸了摸后脑袋,问道:“大人,小人有一事不明,如果用铸铁做铸模,这铸模和铜炮到时候如何分开呢?”

    汤若望回答道:“这个应该好办,用铁模铸造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浇入铜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红热时,清除毛刺,就可以得到成品了。”

    其实,中国的铸造技术长时间领先世界,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型铸造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就用铁范成批铸造生铁农具和工具,汤若望说的使用铁模铸造采用双层涂料等,也是传统铸造的技艺,大明的炮匠之前也听说过。

    明太祖朱元璋在和陈友谅等人夺取皇权时,网罗了很多火药火器制造的专家和工匠,采用新式火器武装自己的部队,从而促进了火器发展。但皇权一旦到手,相对稳定的政局建立之后,全国火器的制造和使用又令朱元璋寝食不安,担心火器流失和私制成为威胁自身统治,朱元璋设立军器局后,要求严格控制全国火器,各地不得擅自制造,违者重罪治之,加上匠户都是世袭制,所以,大明火炮厂的技术人才是全国顶尖的。此时汤若望一点拨,他们立即就想通了,觉得这方法是可行的的。

    “你们几个记下来吧。”汤若望怕炮匠们还不明白,用中国话详细解释道:“首先按铜炮大小,分五节作出泥炮。然后按泥炮节数分制铁模泥型,每节泥型分成两瓣,用车板旋制内面,使表面光洁形状规整,然后烘干备用。泥型内放入预制的把手,浇注时和铁模铸成一体。用泥型翻铸铁模时,先将炮口那一节倒置在泥制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中一瓣,烘干后,再盖上泥制平板,将型箍紧,浇注后便得到第一节铁模的一瓣。接着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铸得另一瓣铁模。这样逐节浇注,就可铸成层层榫合的整套铁模。”

    “我们记下了。”炮匠们点点头。

    袁嘉升心想,这就是专业人员的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