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4-本草崇原 >

第12章

024-本草崇原-第12章

小说: 024-本草崇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 
头脑也。寒痹筋挛缓急者,寒气凝结则痹,痹则筋挛缓急,驰纵曰缓,拘掣曰急。芎 辛散 
温行,不但上彻头脑而治风,且从内达外而散寒,故寒痹筋挛,缓急可治也。治金疮者,金 
疮从皮肤而伤肌肉,芎 禀阳明金气,能从肌肉而达皮肤也。治妇人血闭无子者,妇人无子 
,因于血闭,芎 禀金气而平木,肝血疏通,故有子也。沈括《笔谈》云∶川芎不可久服、 
单服,令人暴死。夫川芎乃《本经》中品之药,所以治病者也,有病则服,无病不宜服。服 
之而病愈,又不宜多服。若佐补药而使之开导,久服可也。有头脑中风寒痹筋挛之证,单用 
可也。遂以暴死加之,谓不可久服、单服,执矣。医执是说,而不能圆通会悟,其犹正墙而 
立也与。 

卷中本经中品
牡丹
内容:气味辛寒,无毒。主治寒热中风,螈 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 
,疗痈疮。 
(牡丹始出蜀地山谷及汉中,今江南、江北皆有,而以洛阳为盛。冬月含苞紫色,春初 
放叶 
,三月开花有红白黄紫及桃红、粉红、佛头青、鸭头绿之色。有千叶、单叶、起楼、平头种 
种不一,入药唯取野生红白单叶者之根皮用之。单瓣则专精在本,其千叶五色异种,只供玩 
赏之品。千叶者,不结子,唯单瓣者,结子黑色,如鸡豆子大,子虽结仍在根上发枝分种, 
故名曰牡色红入心,故名曰丹。) 
牡丹根上生枝,皮色外红紫,内粉白,命名曰牡丹,乃心主血脉之药也,始生西北,气 
味辛 
寒,盖禀金水相生之气化。寒热中风,螈 惊痫。邪气者,言邪风之气,中于人身,伤其血 
脉,致身发寒热,而手足螈 ,面目惊痫。丹皮禀金气而治血脉之风,故主治也。症坚瘀血 
留舍肠胃者,言经脉之血,不渗灌于络脉,则留舍肠胃,而为症坚之瘀血,丹皮辛以散之, 
寒以清之,故主除焉。花开五色,故安五脏,通调血脉,故疗痈疮。 

卷中本经中品
地榆
内容: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妇人产乳痉病,七伤,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 
疗金疮。 
(地榆处处平原川泽有之,宿根在土,三月生苗,初生布地,独茎直上,高三四尺,叶 
似榆叶而狭长如锯齿状,其根外黑里红,一名玉豉,又名酸赭) 
地榆一名玉豉,其臭兼酸,其色则赭,故《别录》又名酸赭,盖禀厥阴木火之气,能资 
肝脏 
之血也。主治妇人产乳 病者,谓产后乳子,血虚中风而病 。地榆益肝脏之血,故可治也 
。七伤者,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饮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身皮甲错 
,两目黯黑也。地榆得先春之气,故能养五脏而治七伤。带下五漏者,带漏五色,或如青泥 
,或如红津,或如白涕,或如黄瓜,或如黑 血也。止痛者,止妇人九痛,一阴中痛,二阴 
中淋痛,三小便痛,四寒冷痛,五月经来时腹痛,六气满来时足痛,七汗出阴中如虫啮痛, 
八胁下皮肤痛,九腰痛。地榆得木火之气,能散带漏下之瘀,而解阴凝之痛也。止汗者,止 
产后血虚汗出也。除恶肉,疗金疮者,生阳气盛,则恶肉自除,血气调和,则金疮可疗。 

卷中本经中品
紫草
内容: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心腹邪气,五疳,补中,益气,利九窍。 
(紫草出砀山山谷及襄阳、南阳、新野所在皆有,人家或种之。苗似兰香,赤茎青节, 
二月开花紫白色,结实白色,春祉前后采根阴干,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根身紫色,可以染紫。) 
紫乃苍赤之间色,紫草色紫,得火气也。苗似兰香,得土气也。火土相生,能资中焦之 
精汁 
,而调和其上下,故气味苦寒,主治心腹之邪气。疳者,干也,津液干枯也。五疳者,惊疳 
、食疳、气疳、筋疳、骨疳也。紫草禀火土之气,滋益三焦,故治小儿之五疳。补中者,补 
中土也。益气者,益三焦之气也。九窍为水注之气,补中土而益三焦,则如雾如沤如渎,水 
气环复,故利九窍。 

卷中本经中品
泽兰
内容: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金疮,痈肿,疮脓。 
(泽兰始出汝南诸大泽旁,今处处有之,多生水泽下湿地,叶似兰草,故名泽兰。茎方 
色青 
节紫,叶边有锯齿,两两对生,节间微香,枝叶间微有白毛,七月作萼色纯紫,开花紫白色 
,其根紫黑色。) 
泽兰本于水,而得五运之气,故主治三因之证。生于水泽,气味苦温,根萼紫黑,禀少 
阴水 
火之气也。茎方叶香,微有白毛,边如锯齿,禀太阴土金之气也。茎青节紫,叶生枝节间, 
其茎直上,禀厥阴之木气也。主治金疮痈肿疮脓者,金疮乃刀斧所伤,为不内外因之证。痈 
肿乃寒邪客于经络,为外因之证,疮脓乃心火盛而血脉虚,为内因之证。泽兰禀五运而治三 
阴之证者如此。 

卷中本经中品
茜草根
内容: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寒湿风痹、黄胆、补中。《别录》云∶治蛊毒,久服益精气 
,轻身。 
(茜草《诗》名茹 ,《别录》名地血,一名染绯草,又名过山龙,一名西天王草,又 
名风车草。始出乔山山谷及山阴谷中,东间诸处虽有而少,不如西间之多,故字从西。十二 
月生苗,蔓延数尺,方茎中空有筋,外有细刺,数寸一节,每节五叶,七八月开花,结实如 
小椒,中有细黑子,其根赤色。《周礼》庶氏掌除蛊毒,以嘉草攻之,嘉草者,襄荷与茜也。 
主 
茜草发于季冬,根赤子黑,气味苦寒,禀少阴水火之气化。方茎五叶,外有细刺,又禀 
阳明 
金土之气化。主治寒湿风痹者,禀少阴火气而散寒,阳明燥气而除湿,阳明金气而制风也。 
得少阴之水化,故清黄胆。《周礼》主除蛊毒,故补中,中土调和,则蛊毒自无矣。《素问 
》治气竭肝伤,血枯经闭,故久服益精气,轻身。 
《素问·腹中论》岐伯曰∶病名血枯者,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 
竭肝 
伤,故月事衰少不来。帝曰∶治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贼骨,一 茹,二物并合之,丸以 
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茹当作茹 ,即茜草也 
。《本经》下品中有 茹。李时珍引《素问》乌贼骨 茹方注解云∶《素问》 茹,当作茹 
而与 音同字异也。愚 
谓∶乌贼骨方,当是茜草之茹 ,非下品之 茹也。恐后人 
疑而未决,故表正之。 

卷中本经中品
秦艽
内容: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秦艽出秦中,今泾州、 州、岐州、河陕诸郡皆有。其根土黄色,作罗纹交纠左右旋 
转。李时珍曰∶以左纹者良,今市肆中或左或右,俱不辨矣。) 
秦艽气味苦平,色如黄土,罗纹交纠,左右旋转,禀天地阴阳交感之气,盖天气左旋右 
转, 
地气右旋左转,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主治寒热邪气者,地气从内以出外,阴气外交于阳, 
而寒热邪气自散矣。治寒湿风痹,肢节痛者,天气从外以入内,阳气内交于阴,则寒湿风三 
邪,合而成痹,以致肢节痛者,可愈也。地气营运则水下,天气营运则小便利。 

卷中本经中品
防己
内容:气味辛平,无毒。主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防己《本经》名解离,以生汉中者为佳,故名汉防己。江南诸处皆有,总属一种,因 
地土 
同,致形有大小,而内之花纹皆如车辐。所谓木防己者,谓其茎梗如木,无论汉中他处皆名 
木防己,即通草,名木通之义非。出汉中者,名汉防己,他处者,名木防己也。上古诸方, 
皆云木防己汤,是木防己,乃其本名,生汉中佳,故后人又有汉防己之称,其茎蔓延如葛, 
折其茎一头吹之,气从中贯,俨如木通,其根外白内黄,破之黑纹四布,故名解离。) 
防己气味辛平,色白纹黑,禀金水相生之气化。其茎如木,木能防土,己者土也,故有 
防己 
之名。主治风寒温疟热气者,风寒之邪,藏于肾脏,发为先热后寒之温疟。温疟者,热气有 
余之疟也。《经》云∶温疟者,先热后寒,得之冬中于风寒,此病藏于肾。防己启在下之水 
精而输转于外,故治风寒温疟热气也。诸痫除邪者,心包受邪,发为牛马猪羊鸡诸痫之证。 
防己中空藤蔓,能通在内之经脉,而外达于络脉,故治诸痫除邪也。利大小便者,土得木而 
达,木防其土,土气疏通,则二便自利矣。 
愚按∶防己气味辛平,茎空藤蔓,根纹如车辐,能启在下之水精而上升,通在内之经脉 
而外 
达,故《金匮要略》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者,其脉沉紧,得之数 
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又云∶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 
之。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千金方》治遗 
尿小便涩,三物木防己汤主之。而李东垣有云∶防己乃下焦血分之药,病在上焦气分者,禁 
用。试观《金匮》诸方所治之证,果在气分乎?血分乎?抑在上焦乎?下焦乎?盖防己乃行 
气通 
上之药,其性功与乌药、木通相类,而后人乃以防己为下部药,不知何据。东垣又云∶防己 
大苦寒,能泻血中湿热,比之于人,则险而健者也,幸灾乐祸,能为乱阶,然善用之,亦可 
敌凶突险,此瞑眩之药也。故圣人存而不废噫。神农以中品之药为臣,主通调血气,祛邪治 
病,无毒有毒,斟酌其宜,随病而用。如防己既列中品,且属无毒,以之治病,有行气清热 
之功。险健为乱之说,竟不知从何处得来,使后人遵之如格言,畏之若毒药,非先圣之罪人 
乎。东垣立言,多属臆说,盖其人富而贪名,又无格物实学。李时珍乃谓千古而下,唯东垣 
一人,误矣。嗟嗟,安得伊芳耆再治世,更将经旨复重宣。 

卷中本经中品
木通
内容:气味辛平,无毒。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 
(木通《本经》名通草,茎中有细孔,吹之两头皆通,故名通草。除士良撰《食性本草》 
改为木通,今药中复有所谓通草,乃是古之通脱木也,与此不同。始出石城山谷及山阳,今 
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皆有,绕树藤生,伤之有白汁出,一枝五叶,茎色黄白,干有 
小大,伤水则黑,黑者勿用。) 
木通藤蔓空通,其色黄白,气味辛平,禀土金相生之气化,而通关利窍之药也。禀土气, 
故 
除脾胃之寒热。藤蔓空通,故通利九窍、血脉、关节。血脉通而关窍利,则令人不忘。禀金 
气,故去恶虫。 
防己、木通皆属空通蔓草。防己取用在下之根,则其性自下而上,从内而外。木通取用 
在上 
之茎,则其性自上而下,自外而内,此根升梢降,一定不易之理。后人用之,主利小便,须 
知小便不利,亦必上而后下,外而后内也。 

卷中本经中品
葛根
内容:气味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葛处处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延引藤蔓,其根大如手臂,外色紫黑,内色洁白, 
可作粉食,其花红紫,结实如黄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