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古今医统大全-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搏则为短气之虚也。风湿相搏,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汤。
【分利】水停心下短气,五苓散。
【下】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此表解里未和,十枣汤。太阳病下之早,心下硬为结
胸,大陷胸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蛔厥
属性:蛔厥者,食即吐蛔。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时或发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
烦。又烦者,蛔闻会气,其人当自吐蛔。或因发汗,胃中冷,故长虫出。又有胃气困乏,
虽饥不能食,食到口,蛔闻食气而上,虚寒并于胸中,所以食与蛔并吐而出也,仲景止用乌
梅丸。
【温】《活人书》谓吐蛔为胃中虚冷,先用理中丸,或四逆汤。
【利】渴、吐蛔,理中加大黄,入蜜以利之。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水气
属性:水气为水饮也。水为至阴,其性寒。有内热,得水则消;身热内寒,得水,两寒相
搏,故水停心下。
【两解】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喘喝,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小青
龙汤。心下有水气,喘而咳,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小青龙汤。
【分利】中风伤寒六七日,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有表里证,名水逆,五苓散。
【下】结胸,无大热,此水结在胁,但头汗出,大陷胸汤。
【温】少阴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下利,此有水气,或咳呕,或小便利,真
武汤。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茯苓甘草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百合病
属性:百脉一宗,举身皆受病,无经络之状。大抵病后虚劳,脏腑不平,变而成此。其
病似寒无寒,似热不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欲行不行,似寒非寒,似热非热,默默
不知所苦,服药即吐,有如见鬼,小便赤,此为百合。但因病中失调,余证在阴则攻
阳,反下之;在阳则攻阴,反汗之,此为逆,各不得解,故成百病。
【和】通用小柴胡汤加百合、知母、粳米、生姜。
【清】凉血,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洗浴】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用百合一升,水一斗,渍一宿,暖温洗身。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阴阳易
属性:男子病新瘥,妇人与之交,曰阳易;妇人病新瘥,男子与之交,曰阴易。此则正气
将复,却被淫欲之邪动易也,故曰易。其候身重气乏,腹中绞痛,头不能举,足不
能立,四肢拘急,百节解散,热上冲胸,眼中生花。男子则阴肿,腹内攻刺;妇人则里
急,腰胯连腹内痛。若手足拳拳,其脉离经,皆不可治。或荣卫虚,精髓竭,翕翕少气,手
足不能举动者,引岁月而死。此外伤六气,又动七情,其害若此,岂不慎哉?其不易自病者,
名女劳复,谓之阳脱邪盛,亦不可治。
【通治】陶云∶其证有寒热不,若寒病,用烧 散入热药中调下;热病用烧 散入寒
药中调下。缘此
通治易证,以为切当。
【导阴气】烧 散, 鼠橘皮汤。
【利】小便不利,五苓散。
【温】当归白术扬、干姜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劳复
属性:凡病将愈,为劳动而病复作者,谓之劳复。非但强力持重,若梳沐动气,忧愁思
虑,则劳神皆复也。
【解】新瘥后津液未复,气血尚虚,少劳之则生热而病复作。脉浮者,微汗以解
之,枳壳栀子汤、鼠矢豉汤、 鼠矢汤、当归白术汤、干姜汤。
【和】劳役复发热者,冲和汤。
【清】瘥后渴热,竹叶石膏汤。劳复发热欲绝,麦门冬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食复
属性:病后新瘥,胃气未完,但得少食糜粥,常令稍饥,不可过饱若恣所欲,顿食至饱,或
食肥腻脍炙果品等,稍不消化,则邪气乘机而复作,发热烦躁而病愈甚,谓之食复。
【吐】宿食未克者,枳实栀子豉汤吐之。
【消导】腹满烦热,二陈汤加山楂、麦芽、砂仁、神曲。
【下】饮食稍多,经数日不愈,脉沉实热甚,便秘谵语,大柴胡汤、枳实大黄汤。
【补】消导后热不退者,补中益气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过经不解
属性:伤寒十余日,过经不解,胸满而呕,日晡潮热,大便微利,本大柴胡证,医以丸药
下之,非其治也。(伤寒法以十一日愈,十二日不愈者再传,所谓过经是也。)
【解】有潮热者,实也,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外,后服柴胡加芒硝。太阳过经十余日,
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在,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微烦为未解,大柴胡汤。
【下】伤寒十三日,过经不解,谵语,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内实者,调胃承气
汤。太阳过经十余日,心下欲吐,胸痛,大便反溏,腹微满,微烦。若不经吐下者,当
与柴胡汤。若曾经吐下者,则邪气乘虚入胃为实,调胃承气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汗后不解
属性:汗后而病不解,寒热如旧,或表邪未尽,或邪传里,或邪气乘虚内客,宜各因其证
而治之。
【汗】曾服麻黄桂枝,若脉洪大,形为疟状,再发汗必解,麻黄汤。
【表里兼解】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下利,大柴胡汤。
【清】服桂枝大汗出,大渴,烦不解,脉洪大,白虎加人参汤。
【下】发汗后不恶寒,但恶热,及蒸蒸发热者,实也,调胃承气汤。发汗后不可更行
桂枝,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分利】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
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五苓散。发汗已,脉洪数烦渴,五苓散。
【和中】汗后腹胀满,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汗过多,心下悸,欲得发颤,
桂枝甘草汤。
【温经】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者,表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脉细身倦者方
可服。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中悸,身 动,振欲擗地,真武汤。发汗后
身疼痛,脉沉者,桂枝加芍药人参汤。太阳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拘
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下利恶寒,四逆
汤。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下后不解
属性:身热不去,利不止,胸腹满,渴烦。《活人》∶去伤寒之邪,不过汗吐下之三法也。
三法得当,病势易衰则愈矣。倘三法失宜,加以病势危恶,则传变不已,诚可虑也。况发
汗吐下后,邪气乘虚而未解,或壅窒而未尽,则当量其虚实以治之。先贤谓知邪气之虚
实,发汗吐下之不瘥,温补针灸之适当,则十全之功可自得矣。
【吐】伤寒五六日,大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下后心烦
腹满,卧起不安,栀子浓朴汤。
【清热】太阳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者,葛根黄
连黄芩汤。
【下】阳明下之,心下懊 而烦,栀子豉汤。有燥屎者,大承气汤。
【温】太阳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芍药汤。微寒,去芍药加附子。丸药下之,身热
不去,微烦,栀子干姜汤。
【解错离之邪】六七日大下后,寸沉而迟,手足厥逆,下利,脉不至,咽喉不
利,唾脓血,泻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下后热
属性:下后有热,血气虚也,太阳阳明之故也。仲景云∶大发其汗,使阳气微,又下之,使
阴气弱,其人亡血,病当寒后乃发热无休止,阴阳既虚,气血俱弱,故其热不可止息。所
用葶苈、栀子,亦酸苦涌泄之义也。
【吐】阳明下之,仍发热,心下懊 ,饥不能食,头汗出,栀子豉汤。
【利】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无汗,翕翕发热,心下满,微痛,小便不
利,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壮阴】大下后则伤血,故脉涩,葶苈苦酒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汗后恶寒
属性:汗后恶寒,但表解未尽,则为轻证,法当再汗之。若阳微于外,寒积于内,厥逆自
利,则用四逆汤。若阳微于外,热伏于内,大便实者,下之。若汗后脉不为汗衰,比前躁
疾者,此名阴阳交,交者死。(此篇可与不得汗及前恶寒兼看。)
【发表】汗后恶寒,表未解者,汗之,麻黄汤。
【两解】汗后热不退,大便宜,微恶寒者,先解表,表解后用大柴胡汤、小承气汤。
【温】汗后阳微恶寒,大便不实者,芍药附子甘草汤。汗后恶寒自利厥逆者,四逆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汗吐下不解
属性:三法俱用之后而病不愈者,其有虚实之故也。若非余邪未尽,必是阴阳两虚。于斯时
也,当斟酌审之,或可泻则泻,可补则补,庶不杀人也。
【和】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
寒热,心烦,为未解,柴胡桂姜汤。太阳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复代赭石汤。
【解】太阳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则知病在外,当须解外,桂枝汤。
【清】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烦饮水者,
白虎加人参汤。
【温】汗下之后病仍不解,躁烦不得眠,茯苓四逆汤。大汗若大利而厥者,四逆汤。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
子汤。下后复发汗,脉微细而振寒者,此内外俱虚也。吐下之后,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
黄芩人参汤。
【吐】发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发汗若下之,烦
热胸中窒,栀子豉汤。
【下】吐下后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发潮热,不恶寒,独误如见鬼,循衣
摸床,脉弦者生,涩者死;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吐下后腹胀者,邪热入胃也,调胃承
气汤。太阳吐下后微烦,小便数,大便硬,小承气汤。
【和经益阳】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茯
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急下急温
属性:夫伤寒急下急温者,病势已迫将有变也,故称急者,非若他证尚可缓也。少阴属肾主
水,口燥咽干,乃热
邪内炎,肾水将竭,故当急下。如腹胀不大便,土胜水也,亦当急下。阳明属胃土,汗多
热盛,急下以存津液。腹满痛为土实,急当下之。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今目睛不
和,证亦危矣,须急下。少阴急温二证,内寒已甚,急温无疑也。
【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大承气场。少阴病自利纯清水,心
下必痛,口燥咽干者,急下之。(方同上)。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急下之。(方
同上。)阳明发热汗多者,急下之。(方同上)。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
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急下之。(方同上。)发热不解,腹满痛,急下之。(方同上。)
【温】少阴脉沉,急温之,四逆汤。少阴膈上有寒饮,干呕,不可吐,急温之,
四逆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伤寒见风
属性: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