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女人幸福一生的忠告 [美]陶-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趣……”
约瑟夫·巴马克博士在《心理学学报》上有一篇报告,谈到了他的一次实验:他安排一大群大学生参加一连串的实验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他们不感兴趣的。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觉得疲倦、头疼、眼睛疼,而且总打瞌睡、想发脾气,甚至有几个人胃不舒服。通过给他们化验得知,一个人烦闷的时候,他的血液氧化作用会有所下降。一旦人们觉得工作有趣的时候,其新陈代谢作用就会加速。
当我们在做一些很感兴趣,令人兴奋的工作时,很少感到疲倦。即使像登山这类消耗体力的活动,恐怕也不如烦闷那样容易使你疲劳。
明尼那不勒斯农工储蓄银行的总裁S·H·金曼进过一件事:
194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尔卑斯登山部协助威尔士军团做爬山训练,金曼就是被请来的教练之一。他和其他一些教练———年龄大约都在42岁到59岁之间,带着那些年轻的士兵长途跋涉。越过很多冰河和雪地。再利用绳索和一些简单的工具爬上40英尺的悬崖。他们在小月河山谷里爬了许多高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之后,那些非常健壮的年轻人(他们刚刚受完六个星期的严格军事训练)全都筋疲力尽了。
他们感到疲劳,是否因为他们军训时肌肉炼得不够结实呢?任何一个接受过严格军训的人都会认为这种问题是不对的。他们之所以觉得疲劳,是因为他们对登山感到厌烦。许多士兵疲倦得等不到吃饭就睡着了。可是,那些比士兵年龄要大两倍的教练们又怎么样呢?不错,他们也感到很累,却不会筋疲力尽。他们吃了晚饭后,还坐在那儿聊了个把钟头。他们之所以不会疲倦到倒下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对登山有兴趣。
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博士经过多次调查和实验得出结论:“工作成绩降低的真正原因是烦闷。”
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变得很有兴趣,那么你的烦闷就会减少,你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杰罗米·凯恩的音乐喜剧《画舫璇宫》的主人公曾说过:“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运的人。这是因为他们体力更充沛,快乐更多,而忧虑和疲劳都比较少。”
你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
介绍大家认识一位打字小姐艾莉丝,她的故事真是耐人寻味。
一天晚上,艾莉丝回到家里时,已经精疲力尽了。头痛、背痛,疲倦得连饭也不吃就想上床睡觉。她的母亲再三动员,才勉强坐到桌前。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她的男朋友打来的,约她出去跳舞。她的眼睛突然亮了,精神顿时振奋起来。她冲上楼去,换上那套心爱的天蓝色连衣裙,一阵风似地冲出了家门。她一直跳到半夜才回来,不但不再感到疲倦,甚至兴奋得不想睡觉了。
真是不可思议:半小时前她是那么疲惫不堪;半小时后,又是这般精神焕发,她是真的那么疲劳吗?是的。但这不是由于工作的劳累,而是由于对工作感到厌烦,丝毫提不起兴趣的缘故。
在我们中间像艾莉丝小姐这样的情况,真不知有几千几百万呢。但不知你是不是也是其中的一个?
艾莉丝小姐的故事,明显告诉我们,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比肉体劳动更容易产生疲劳。一个人感觉厌烦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都会降低,而一旦当他对面临的事情发生了兴趣,他的新陈代谢又会立刻加速。这时他感到的是兴奋,而不是疲倦。
下面是另一位打字小姐的例子:
她在俄克拉荷马州托沙城的一个石油公司工作。每天她都得做一件最没意思的工作:填写石油销售报表。她为了提高工作情绪,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它变成一项有趣的工作。
怎么做呢?她每天跟自己竞赛。她统计出上午打印的数量,然后争取在下午打破记录。再统计出第一天打印的总数,争取在第二天打破记录。这样一来她的速度比别人快得多,而且有助于防止烦闷带来的疲劳,她因此节省下了体力和精神,拥有了更多的快乐。
这里还有一位打字小姐的故事:
她发现,假装工作很有意思会使人得到很多的报偿。她叫维莉·哥顿,家往伊利诺州爱姆霍斯特城。
她在一封信中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我们办公室一共有四位打字员,分别替几个人打信件。我们经常因工作量太多而加班加点。
有一天,一个副经理坚持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打一遍,我告诉他只要改一改就行,不需要全部重打。可他对我说:“如果你不重来我就另外雇人了。”
我气得要死,为了这个职位和薪水,我只好假装喜欢重新打这封信。干着干着,我发现如果我假装喜欢工作,不知不觉中,我竟然真的会喜欢做这件事情了,而这时我的工作速度就加快。
这种工作态度使我受到大家的好评,后来一位主管请我去做私人秘书,因为他了解我很愿意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不抱怨。……心理状态的转变给我带来了奇迹。
哥顿小姐运用了汉斯·威辛吉教授的“假装”哲学,他教我们要“假装”快乐。
如果你“假装”对工作有兴趣,这一点点“假装”会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可以减少你的疲劳、优虑和烦闷。
哈西·霍华曾经是一家福利社的雇员,他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这个决定是:他把一个没有意思的工作变得很有意思。
他的工作确实没意思,是在高中福利社里洗盘子、擦柜台、卖冰淇淋,他对这一工作一点兴趣也没有,他也想像其他男孩子那样玩球或跟女孩子约会,但他没有别的工作可做,于是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研究冰淇淋———研究冰淇淋是怎样做成的,里面有什么成份,为什么有的冰淇淋更好吃。
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学成分,使他成为他所在的高中化学课程的小天才。渐渐地,他对食物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他考进了马萨诸塞州立大学,专门研究食物与营养。
有一次,纽约可可公司举办了关于可可和巧克力应用方面的有奖征文活动,你猜是谁得了头奖?
一点不错,正是哈西·霍华。
后来他发现很难找到工作,就在马萨诸塞州安荷斯特城北乐街750号他自己家的地下室开办了一家私人化验室。开业不久,当局通过了一条新法案:牛奶所含细菌数目必须严格计数。于是,哈西·霍华开始为安荷斯特城14家牛奶公司数细菌,而且他必须再雇两个助手。
25年以后会怎么样呢?当然,这几位目前正从事食物化学实验工作的先驱们大都已到了退休年龄,会有很多热诚的青年人来接替他们,但哈南·霍华已以成为这一行业里的领袖人物。而当年同他一起买过冰淇淋的一些同学,却变得穷困潦倒,失业在家,抱怨自己一直找不到好工作。其实,哈南·霍华如果不是尽力把一件很没意思的差事变得有意思,恐怕他也同样没有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了。
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工厂干一件没有太大意思的工作,他整天站在车床边上加工螺丝钉,他感到工作非常乏味,想辞职,可又怕找不到工作。
既然非得做这件没意思的工作不可,那就让这件工作变得有意思吧。他下了这样的决心以后,就和旁边的一个工人展开了产量竞赛。他们的领班对他的生产速度和质量深为赞赏,不久就将他提升到一个较好的岗位。当然,这只是一连串升迁的开始,最后,这位工人———山姆·瓦克南成了包尔温机车制造公司的董事长。
如果他没有设法把份内的工作变得有意的话,那么他也许一辈子只是一名工人。
著名的无线电新闻分析家H·V·卡腾堡曾告诉卡耐基他如何将一件毫无乐趣的工作变得很有趣。
H·V·卡腾堡22岁那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运牲畜的船上工作,为船上运载的牲口喂水和饲料。然后他骑着自行车周游了全英国,接着到了法国。到达巴黎时他的积蓄花光了,只得把随身带着的照相机当了几元钱。在巴黎版的《纽约先躯报》上登了一个求职广告,找到了一份推销立体观测镜的差事。
他不会说法语,但挨门挨户地推销了一年以后,他居然挣了5000美元的佣金,成了当年法国收入最高的推销员。
他是怎样创造奇迹的呢?
起初,他请老板用纯正的法语把他应该说的话写下来,然后背得该瓜烂熟。他就这样去按人家的门铃。家庭主妇开门之后,他就开始背诵老板教的推销用语。他的带美国口音的法语使人觉得很滑稽,他趁此机会递上实物照片。如果对方问一些问题,他就耸耸肩说:“美国人……美国人”,同时摘下帽子,把藏在帽子里的讲稿指给人家看。那个家庭主妇当然会大笑起来,他也跟着大笑,然后再给对方看更多的照片。
当卡腾堡讲述这些事情的对候。他很坦白地承认这种工作实在很不容易。他之所以能挺过去。就是靠着一个信念:要把这个工作变得有乐趣。
每天早上出门之前,他都要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卡腾堡,如果你要吃饭,就得做这件事。既然非做不可。那你何不做得痛快一点儿呢?就假想你是一个演员,正站在舞台上,下面有很多观众正注视着你。你现在做的事就象演戏一样,何必不高兴点儿呢?”
卡腾堡告诉我们,每天给自己打气的这些话,有助于把一个他以前既恨又怕的工作变成他喜欢的事情。也让他挣得了很高的利润。
卡耐基问卡腾堡,是否可以给急于成功青年人一些忠告。他说:
“可以。每天早晨跟自己打一个赌。我们常常觉得需要做一些运动,让自己从半睡半醒状态里醒过来。但我们更需要一些精神和思想上的运动,使我们每天早上能够真正地活动起来,每天早上给自己打打气吧。”
每天早晨给自己打气,是不是一件很傻、很肤浅、很孩子气的事呢?不是的,这在心理学上是非常重要的。
1800年前,马尔卡斯·艾吕斯在他的《沉思录》一本中也写道:“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创造的。”
这句话在今天也同样是真理,我们应该经常对自己说这句话。
如果你经常给自己打气,创造工作的兴趣,那你就会把疲劳降到最低程度,这样也许会给你带来升迁和发展。即使没有这样的好处,至少在减少了疲劳和忧虑之后,你可以更好地享受自己的闲暇时间。
如果你在工作上得不到快乐的话,那你在别的地方也不可能找到,因为你一天的大部分清醒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了。
第二节 心态支配行动,行动决定命运
潜意识以及神经系统不能分辨什么是真实情况,而什么又是生动活泼的想像情况。如果我们让心中的想像,变得如水晶般明澈,我们就会为了追求完美而改变自己,促使自己下意识地追求珍贵无比的欲望。
运气等不来,只能靠抢来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坚韧,才气不能,有才气而不成功的人比比皆是;天才不能,历史上不得志的天才不乏先例。运气不能靠等,而要大胆去碰,“永不放弃”,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