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抱朴子 >

第35章

抱朴子-第35章

小说: 抱朴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笈簦淮琏钟闻<V弧〔还蠛岷V蘖邸!」实酪挡蛔阋韵嗌妫弧〈厦鞑蛔阋韵啻!±碜圆缓希弧∥匏喙帧!∷约仓荒苣撸弧≡阜蛟谖痪樱弧∥抟悦踩∪耍弧∶阚们穑弧∫杂捞熘榷!


抱朴子曰:世人闻戴叔鸾阮嗣宗傲俗自放; 见谓大度; 而不量其材力非傲生之匹; 而慕学之。 或乱项科头; 或裸袒蹲夷; 或濯脚於稠众; 或溲便於人前; 或停客而独食; 或行酒而止所亲; 此盖左衽之所为; 非诸夏之快事也。 夫以戴阮之才学; 犹以躭踔自病; 得失财不相补; 向使二生敬蹈检括; 恂恂以接物; 竞竞以御用; 其至到何适但尔哉! 况不及之远者; 而遵修其业; 其速祸危身; 将不移阴; 何徒不以清德见待而已乎! 


昔者西施痛而卧於道侧; 姿颜妖丽; 兰麝芬馥; 见者咸美其容而念其疾; 莫不踌躇焉。 於是邻女慕之; 因伪疾伏於路间; 形状既丑; 加之酷臭; 行人皆憎其貌而恶其气; 莫不睨面掩鼻; 疾趋而过焉。 今世人无戴阮之自然; 而效其倨慢; 亦是丑女暗於自量之类也。 帝者犹执子弟之礼於三老五更者; 率人以敬也。 人而无礼; 其刺深矣。 夫慢人必不敬其亲也; 


盖欲人之敬之; 必见自敬焉。 不修善事; 则为恶人; 无事於大; 则为小人。 纣为无道; 见称独夫;仲尼陪臣; 谓为素王。 则君子不在乎富贵矣。 今为犯礼之行; 而不喜闻遄死之讥; 是负豕而憎说其臭; 投泥而讳人言其污也。 


昔辛有见被发而祭者; 知戎之将炽。 余观怀悯之世; 俗尚骄亵; 夷虏自遇; 其後羌胡猾夏; 侵掠上京; 及悟斯事; 乃先著之妖怪也。 今天下向平; 中兴有徵; 何可不共改既往之失; 修济济之美乎! 夫入虎狼之群; 後知贲育之壮勇;处礼废之俗; 乃知雅人之不渝。 道化凌迟; 流遁遂往; 贤士儒者; 所宜共惜; 法当扣心同慨; 矫而正之。 若力之不能; 未如之何; 且当竹柏其行; 使岁寒而无改也。 何有便当崩腾竞逐其醟茸之徒; 以取容於若曹邪! 去道弥远; 可谓为痛叹者也。 


其或峨然守正; 确尔不移; 不蓬转以随众; 不改雅以入郑者; 人莫能憎而知其善; 而斯以不同於己者; 便共仇雠而不数之。 嗟乎; 衰弊乃可尔邪; 君子能使以亢亮方楞; 无党於俗; 扬清波以激浊流; 执劲矢以厉群枉; 不过当不见容与; 不得富贵耳。 天爵苟存於吾体者; 以此独立不达; 亦何苦何恨乎? 而便当伐本瓦合; 食甫糟握泥; 剸足适履; 毁方入圆; 不亦剧乎! 


夫节士不能使人敬之而志不可夺也; 不能使人不憎之而道不可屈也; 不能令人不辱之而荣犹在我也; 不能令人不摈之而操不可改也。 故分定计决; 劝沮不能干; 乐天知命; 忧惧不能入; 困瘁而益坚; 穷否而不悔; 诚能用心如此者; 亦安肯草靡薄浮; 以索凿枘; 效乎礼之所弃者之所为哉! 


抱朴子曰:闻之汉末诸无行; 自相品藻次第; 群骄慢傲; 不入道检者; 为都魁雄伯; 四通八达; 皆背叛礼教而从肆邪僻; 讪毁真正; 中伤非党; 口习丑言; 身行弊事; 凡所云为; 使人不忍论也。 夫古人所谓通达者; 谓通於道德; 达於仁义耳。 岂谓通乎亵黩而达於淫邪哉! 


有似盗跖; 自谓有圣人之道五者也。 此俗之伤破人伦; 剧於寇贼之来; 不能经久; 岂所损坏一服而已! 若夫贵门子孙; 及在位之士; 不惜典刑; 而皆科头袒体; 踞见宾客; 既辱天官; 又移染庸民; 後生晚出; 见彼或已经清资; 或佻窃虚名; 而躬自为之; 则凡夫便谓立身当世; 莫此之为美也。 夫守礼防者苦且难; 而其人多穷贱焉;恣骄放者乐且易; 而为者皆速达焉。 於是俗人莫不委此而就彼矣。 


世间或有少无清白之操业; 长以买官而富贵; 或亦其所知足以自饰也; 其党与足以相引也; 而无行之子; 便指以为证; 曰:彼纵情恣欲而不妨其赫奕矣; 此敕身履道而不免於贫贱矣。 而不知荣显者有幸; 而顿沦者不遇; 皆不由其行也。 然所谓四通八达者; 爱助附己为之; 履不及纳; 带不暇结; 携手升堂; 连袂入室; 出则接膝; 请会则直致; 所惠则得多; 属托则常听; 所欲则必副; 言论则见饶; 有患则见救; 所论荐则蹇驴蒙龙骏之价; 所中伤则孝己受商臣之谈。 故小人之赴也; 若决积水於万仞之高堤; 而放烈火乎云梦之枯草焉。 欲望萧雍济济; 後生有式; 是犹炙冰使燥; 积灰令炽矣。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49章 外篇。接疏



抱朴子曰:以英逸而遭大明; 则桑荫未移; 而金兰之协已固矣;以长才而遇深识; 则不待历试; 而相知之情已审矣。 飘乎犹起鸿之乘劲风; 翩乎若胜鳞之蹑惊云也。 若以沈抑而可忽乎; 则姜公不用於周矣;若以疏贱而可距乎; 则毛生不贵乎赵矣;若积素行乃托政; 则甯戚不显於齐矣;若贵宿名而委任; 则陈韩不录於汉矣。 明者举大略细; 不忮不求; 故能取威定功; 成天平地; 岂肯称薪而爨; 数粒乃炊; 并瑕弃譬; 披毛索厌黑哉!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50章 外篇。钧世



或曰:“古之著书者; 才大思深; 故其文隐而难晓;今人意浅力近; 故露而易见。 以此易见; 比彼难晓; 犹沟浍之方江河; 虫岂垤之并嵩岱矣。 故水不发山昆山; 则不能扬洪流以东渐;书不出英俊; 则不能备致远之弘韵焉。” 


抱朴子答曰:“夫论管穴者; 不可问以九陔之无外;习拘阂者; 不可督以拔萃之独见。 盖往古之士; 匪鬼匪神; 其形器虽冶铄於畴曩; 然其精神; 布在乎方策。 情见乎辞; 指归可得。 且古书之多隐; 未必昔人故欲难晓; 或世异语变; 或方言不同; 经荒历乱; 埋藏积久; 简编朽绝; 亡失者多; 或杂续残缺; 或脱去章句; 是以难知; 似若至深耳。 且夫《尚书》者; 政事之集也; 然未若近代之优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毛诗》者; 华彩之辞也; 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濊博富也。 然则古之子书; 能胜今之作者; 何也? 然守株之徒; 喽喽所玩; 有耳无目; 何肯谓尔。 其於古人所作为神; 今世所著为浅; 贵远贱近; 有自来矣。 


“故新剑以诈刻加价; 弊方以伪题见宝也。 是以古书虽质朴; 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 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古书者虽多; 未必尽美; 要当以为学者之山渊; 使属笔者; 得辨伐渔猎其中。 然而譬如东瓯之木; 长洲之林; 梓豫虽多; 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 华屋之弘丽也;云梦之泽; 孟诸之薮; 鱼肉之(有脱文)虽饶; 而未可谓之为煎火*敖之盛膳; 渝狄之嘉味也。 今诗与古诗; 俱有义理; 而盈於差美。 


方之於士; 并有德行; 而一人偏长艺文; 不可谓一例也;比之於女; 俱体国色; 而一人独闲百伎; 不可混为无异也。 若夫俱论宫室; 而奚斯路寝之颂; 何如王生之赋灵光乎? 同说游猎; 而叔畋卢铃之诗; 何如相如之言上林乎? 并美祭祀; 而清庙云汉之辞; 何台郭氏南郊之艳乎? 等称征伐; 而出车六月之作; 何如陈琳武军之壮乎? 则举条可以觉焉。 近者夏侯湛潘安仁并作补亡诗; 白华由庚南陔华黍之属; 诸硕儒高才之赏文者; 咸以古诗三百; 未有足以偶二贤之所作也。 


“且夫古者事事醇素; 今则莫不雕饰; 时移世改; 理自然也。 至於罽锦丽而且坚; 未可谓之减於蓑衣;辎车并妍而又牢; 未可谓之不及椎车也。 书犹言也; 若入谈语; 故为知有(音? ); 胡越之接; 终不相解; 以此教戒; 人岂知之哉! 若言以易晓为辨; 则书何故以难知为好哉? 若舟车之代步涉; 文墨之改结绳; 诸後作而善於前事; 其功业相次千万者; 不可复缕举也。 世人皆知之; 快於曩矣; 何以独文章不及古邪?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51章 外篇。省烦



抱扑子曰:安上治民; 莫善於礼; 弥纶人理; 诚为曲备。 然冠婚饮射; 何烦碎之甚邪! 人伦虽以有礼为贵; 但当令足以叙等威而表情敬; 何在乎升降揖让之繁重; 拜起俯伏之无已邪! 往者天下乂安; 四方无事; 好古官长; 时或修之; 至乃讲试累月; 督以楚挞; 昼夜修习; 废寝与食。 经时学之; 一日试之; 执卷从事; 案文举动; 黜谪之罚; 又在其间; 犹有过误; 不得其意。 而欲以为以此为生民之常事; 至难行也。 此墨子所谓累世不能尽其学; 当年不能究其事者也。 


古人询於草刍荛; 博辨童谣; 狂夫之言; 犹在择焉。 至於墨子之论; 不能非也。 但其张刑网; 开途径; 浃人事; 备王道; 不能曲述耳。 至於讥葬厚; 刺礼烦; 未可弃也。 


自建安之後; 魏之武文; 送终之制; 务在俭薄; 此则墨子之道; 有可行矣。 余以为丧乱既平; 朝野无为; 王者所制; 自君作古。 可命精学洽闻之士; 才任损益; 免於拘愚者; 使删定三礼; 割弃不要; 次其源流; 总合其事; 类集以相从。 其烦重游说; 辞异而义同者存之; 不可常行除之。 无所伤损; 卒可断约而举之; 勿令沈隐; 复有凝滞。 其吉凶器用之物; 俎豆觚觯之属; 衣冠车服之制; 旗章辨色之美; 宫室尊卑之品; 朝飨宾主之仪; 祭奠殡葬之变; 郊祀禘祫之法; 社稷山川之礼; 皆可减省; 务令约俭。 夫约则易从; 俭则用少;易从则不烦; 用少则费薄;不烦则涖事者无过矣; 费薄则调求者无苛矣。 拜休揖让之节; 升降盘旋之容; 使足叙事; 无令小碎。 条牒各别; 令易案用。 


今五礼混挠; 杂饰纷错; 枝分叶散; 重出互见; 更相贯涉。 旧儒寻案; 犹多所滞; 驳难渐广异同无已; 殊理兼说; 岁增月长; 自非至精; 莫不惑闷。 踌躇岐路之衢; 悉劳群疑之薮; 煎神沥思; 考校判例; 尝有穷年; 竟不豁了。 治之勤苦; 决嫌无地; 呻吟寻析; 憔悴决角; 修之华首不立; 妨费日月; 废弃他业; 悉困後生; 真未央矣。 长致章句; 多於本书。 今若契合杂俗; 次比种稷; 删削不急; 抗其纲; 校其令; 炳若日月之著明; 灼若五色之有定; 息学者万倍之役; 弭诸儒争讼之烦; 将来达者观之; 当美於今之视周矣。 此亦改烧石去血食之比; 无所惮难; 而恨恨於惜怀; 推车迟於去巢居也。 


然守常之徒; 而卒闻此义; 必将愕然创见; 谓之狂生矣。 夫三王不相沿乐; 五帝不相袭礼; 而其移风易俗; 安上治民一也。 或革或因; 损益怀善; 何必当乘船以登山; 策马以涉川; 被甲以升庙堂; 重裘以当隆暑乎! 若谓古事终不可变; 则棺椁不当代薪埋; 衣裳不宜改裸袒矣。




分类: 书名: 作者:葛洪
    






52章 外篇。尚博



抱朴子曰:正经为道义之渊海; 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仰而比之; 则景星之佐三辰也;俯而方之; 则林薄之裨嵩岳也。 虽津途殊辟; 而进德同归;虽离於举趾; 而合於兴化。 故通人总原本以括流末; 操纲领而得一致焉。 古人叹息於才难; 故谓百世为随踵; 不以璞非昆山而弃耀夜之宝; 不以书不出圣而废助教之言。 是以闾陌之拙诗; 军旅之鞫誓; 或词鄙喻陋; 简不盈十; 犹见撰录; 亚次典诰; 百家之言; 与善一揆。 譬操水者; 器虽异而救火同焉;犹针炙者; 术虽殊而攻疾均焉。 


汉魏以来; 群言弥繁; 虽义深於玄渊; 辞赡於波涛; 施之可以臻徵祥於天上; 发嘉瑞於後土; 召环雉於大荒之外; 安圜堵於函夏之内; 近弭祸乱之阶; 远垂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