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0·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亦效。
(5)经霜茄子搽剂:经霜茄子1只,先用刀切去茄子蒂部,切面
在火上烘热,使其汁流出,即以汁搽疣部,以局部发热为宜。每日
搽2~3次,连用7~10天。有人报道经数年用此法治疗寻常疣,
疗效满意。
(6)乌附木贼方:香附、乌梅、木贼草各30g。水煎2次,去渣
取药液300ml左右,待温后浸泡或湿敷皮损处,每日2~3次,每次
20~30分钟,连用3~5天。用治寻常疣、扁平疣,均于3~5天内
痊愈。用药过程中,可见疣赘与周围正常皮肤逐渐分离,可伴有灼
痛,但不可停药,继续使用,直至疣赘全部脱落,多数患者无痛或轻
痛,能忍受。
(7)大蒜泥贴敷:大蒜(紫皮者为佳)1~2瓣。将大蒜捣成泥
状备用。用时先用胶布将疣体根基部粘贴遮盖,以75%酒精消毒
疣体后,用无菌刀或剪刀剪破疣的头部(以见血为度),随即将适量
蒜泥贴疣体及破损处,然后用胶布覆盖。有报道用本方共治疗寻
常疣100例,均获良效。一般于4~5天疣体即可脱落。不愈者可
再治疗1次。如惧怕切破疣体,可将蒜瓣切开直接涂擦疣体,每日
6~8次,一般20天疣体可自行脱落。
(8)外用六神丸:局部消毒后,用镊子将花蕊状乳头样小棘拔
除数根,拔尽更好;或用手术刀将表面角质层刮破,取六神丸数粒
(视疣之大小而定)研碎,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有报道治疗寻常疣
30例,一般5~7天即可结痂脱落而愈,最长者敷药3次,20天后
脱落痊愈。
(9)石灰龙骨粉:石灰5g,龙骨粉25g,冰片2g。石灰浸水中,
片刻后过滤弃水留沉降石灰,呈固体状时,放铁锅内文火炒黄(约
1小时)。取炒石灰粉5g,龙骨粉25g,奴弗卡因2g,冰片2g混匀,
共研细末,贮瓶内密封备用。将药粉倒少许在疣面上,以拇指反复
揉搓,直到疣动为止,再加压扭转,疣即脱落。以硝酸银溶液涂抹
第一章 病毒性皮肤病方·41·
后,敷消毒纱布,24小时取下,血痂7~10天脱落。有报道运用此
法治疗丝状疣取得良好疗效。
12针刺治疗法
病变局部取穴。按常规消毒患处,采用05~1寸不锈钢毫针
(一般可用耳针),术者左手捏紧疣基底部,使之苍白,以减轻针刺
的疼痛,针尖从疣的顶部垂直刺入基底部达到酸麻痛感,深度约
05寸。留针10分钟左右后,可将针逆转一圈,15分钟快速出针,
拔针后渗出少量血为宜,如无血时可再用双拇指挤压疣的基底部
使之出血,然后外贴橡皮膏即可。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寻常疣15例,结果:1次治愈者13例,2
~3次治愈者2例。一般10天左右寻常疣表面干燥或呈块状,半
月后可完全脱落痊愈,愈后不留瘢痕。
13药条灸治法
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白芷各等份。取上药,经干燥处理
后,研成细末,混匀,每次取10g,加入适量的艾绒,外用3层厚绵
纸裹紧,制成长24cm、直径15cm的药条,胶水封口,两头的纸拧
结即成。取穴养老、外关、丘墟、外踝点等,并找准母疣(生长的第
一颗疣)施灸。采取温和灸:将点燃后熄去明火的药条悬于施灸部
位上方,艾火距皮肤约3cm,每次施灸5~10分钟,热度以患者能
够忍受为度,灸至皮肤稍有红晕又不至于灼伤为妥。每穴(疣)每
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日,一般施灸2~3个疗
程。
本法有祛风清热,开郁散结,活血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寻常疣98例,结果痊愈70例,好转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
9081%。
14耳穴按压法
选取耳穴肺、枕、内分泌、肾上腺。配取疣体所在部位的相应
穴位。先用75%酒精消毒耳郭,用探针找出敏感点(痛点),然后
·42·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用1cm×07cm的橡皮膏粘上一粒王不留行籽紧贴于每个穴位。
每天按压3遍,每遍每穴50次。连续3天后贴压另一侧耳穴,交
替按压。
本法可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多发性寻常
疣50例,结果痊愈42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
第一章 病毒性皮肤病方·43·
七、扁平疣方
扁平疣为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患,其皮损多发于面部及手足
前臂暴露部位,使面部皮肤呈现点状褐色污迹,甚则面容呈现晦暗
色斑;皮损突起于皮肤表面,触之失去光滑感;如伴瘙痒,则患者不
自觉以手搔抓。
现代医学认为,扁平疣系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赘生物,由人类
乳头瘤病毒所引起,可由外界直接传染或间接传染,亦可由患者搔
抓皮损而自体接种,故避免感染十分重要。多见于青年人,以女性
发病较多,亦可见于少年儿童。皮损初起如粟粒、芝麻粒样丘疹,
渐增大如米粒状或绿豆状扁平丘疹,呈浅褐色或浅灰褐色,亦可见
淡红色或皮色。多密集出现,也可因搔抓而呈带状排列。有轻度
瘙痒感,或无自觉症状。常骤然发现,迅速增多,呈慢性病程。能
自然痊愈,亦可复发。本病预后一般较好,部分患者未经特殊治疗
有自愈倾向,多数呈慢性过程,或突然消退,但亦可持续多年不愈,
愈后一般不留瘢痕。如治疗中出现皮损突然增大,或瘙痒,基底部
红肿等情况,为皮损消退前兆,此时要坚持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外感风热湿毒,侵袭肌肤,客于体表,则气
血蕴结,凝聚成疣;或因肝郁气滞,血气不和,气滞血凝,阻于肌肤
而成;或肝虚血燥,内动肝火,复感毒邪,热毒瘀结肌肤所致。治以
·44·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疏风清热,利湿消疣;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益气化瘀诸
法并辨证用药,内外治结合,多有良效。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
选用。
(一)内服方
1去疣汤
板蓝根、牡蛎、代赭石、珍珠母各50g,黄芩、菊花、白芷、升麻
各15g,桑叶30g,生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0
天为1疗程。
本方有散风平肝,清热解毒,止痒祛疣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扁平疣20例,结果痊愈14例,有效4例,服药1个疗程后效果
不明显2例。一般轻症1个疗程,重症2个疗程痊愈,不再复发。
2蠲疣汤
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薏苡仁各20g,紫草、土茯苓各30g,
赤芍15g,玄参12g,浙贝母6g,麻黄5g。热甚者,加黄连、山栀;血
瘀甚者,加蒲黄、五灵脂;痒甚者,去麻黄,加石决明、牡蛎、僵蚕、蝉
衣;便结者,加玄明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每日1剂,水煎取汁
分次温服。10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忌食酒、肥甘、霉腐、辛辣等
食物。
本方有清透瘀热,除湿散结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扁平疣
43例,结果痊愈38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
3消疣汤
荆芥、生甘草各10g,蝉蜕8g,板蓝根、金银花各30g,苍耳子
15g。每日1剂,水煎3次,药汁混合,一半分2次口服,一半外洗。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扁平疣80例,平均用药6剂,全部治愈。
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第一章 病毒性皮肤病方·45·
4清解汤
马齿苋60g,败酱草、大青叶各20g,薏苡仁30g,紫草、赤芍、
白芍各15g,桃仁、红花、香附各12g,生甘草10g。伴瘙痒者加地
肤子20g;疼痛者加石决明15g;跖疣质坚而厚者加炮山甲6g,皂
角刺10g。先将药用水浸泡30~60分钟,再按常规煎3遍,前两
遍取汁400ml,早晚各200ml内服,第三遍取汁300~500ml,加明
矾15g溶化,擦洗患部,每日2~4次,每日1剂,连用6天为1疗
程。
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祛瘀,散结消疣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多发性疣病64例,结果均获痊愈。其中用药1个疗程者2例,2
个疗程者54例,3个疗程者8例。治疗时间最短者6天,最长者
20天,平均135天。
5疣贼汤
木贼草、灵磁石各20g,香附、赤芍各10g,紫草、薏苡仁各
25g,板蓝根、生地各15g,茵陈12g。皮疹坚硬、色褐者,加红花
10g;伴心烦失眠者,加珍珠母(先煎)30g,代赭石(先煎)20g。每
日1剂,水煎取汁600ml,400ml分2次口服,余200ml用药渣中
木贼草蘸涂皮疹处,至皮疹微微发红或痒感为度。20天为1疗
程。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扁平疣
42例,结果痊愈24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
856%。
6消疣灵
黄芪60g,党参40g,败酱草24g,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
虎杖15g,炮山甲、皂刺各10g,白鲜皮18g,炙甘草5g。皮疹色红,
有肿大现象者加金银花、黄芩、蚤休;疹色紫滞,皮疹范围较大者加
三棱、莪术;瘙痒明显者加蜂房、乌梢蛇;食欲减少,胃脘不适者加
白术、茯苓。
·46·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在服药同时,可用自制去疣搽
剂(狼毒50g,藤黄、紫草各15g,硇砂5g。用95%酒精浸泡1周后
即可使用)外涂扁平疣体,每日1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补气活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扁平疣
173例,结果痊愈93例,显效25例,有效51例,无效4例,总有效
率971%。
7复方消疣汤
马齿苋、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生龙骨(先煎)、生牡
蛎(先煎)各30g,紫草、野菊花、金银花、桃仁、红花、炙山甲、炙僵
蚕各9g,蚤休15g。病程较长,有气血两虚症状者,加黄芪30g,丹
参9g;瘙痒者,加白鲜皮30g,木贼草12g;疣目偏坚硬者,加夏枯
草15g,昆布、海藻各9g。每日1剂,将上药用水500ml浸泡45分
钟,再加水至药浸没,用温水煎15分钟(先煎的中药需先煮30分
钟),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二煎加水煮10分钟,
取汁500ml,分多次擦洗疣体,稍用力,以皮肤感觉灼热而不被损
伤为度。3个月为1疗程。
本方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扁平疣56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893%。
8麻杏苡甘汤
麻黄10g,杏仁、重楼各15g,薏苡仁60g,板蓝根30g,甘草
6g。皮肤为正常肤色者加夏枯草、皂刺各15g,刺蒺藜30g;皮疹为
浅褐色者加桃仁、当归、赤芍、川芎各15g,红花10g。每日1剂,水
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以藿香、茵陈、透骨草等煎汤外洗。
本方有疏风清热,除湿散结之功。有报道运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