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汉末的幸福生活 >

第153章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153章

小说: 汉末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脸,其他都在轻声细语的说话。

    王石坐在主席台上,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志得意满。

    “请诸位安静。”

    王石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回荡在整个会场中。

    顷刻间,所有人都安静下啦。几千双眼睛,都齐聚王石身上。

    “今天在座的。有天子,有诸侯。有谋士,有武将,济济一堂,群星璀璨。”王石笑道:“都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人物,想必大约都知道,王某人今天开这个会,是什么意思。”

    “场面话我也不多说。”王石继续道:“现今天下,已经落入我王某人手中,你们也到了抉择的时候了。”

    “愿意为新朝效力的,我王某人不会吝啬官位。不论是刺史,还是郡守,不论是大将还是小卒,只要你有能力,你愿意做,我就给你安排。”

    “我王某人并不会因为你们曾经隶属于何人,而疏远。因为我要的,是人才,至于其他,呵呵,谁敢!?”

    “当然,要是不愿意的。譬如归隐乡里,又或者经商,都行。我不阻拦。”

    “不过我还是想给大家伙一个忠告。新朝腾飞在即,想必大家也有所目睹耳闻,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以后悔之晚矣哟!”

    王石说了许多,大致就是要在做的这些人才不要生出归隐打尽,为自己所用。

    当然,这个会议,其实也就是个见面会,并不那么正式。

    而且这些人现在的观念,还没改变过来,一时间想要他们全部投入麾下,不太现实。

    须得慢慢来才是。

    说了些场面话,王石就天子这类特殊人物,给予了安排。

    虽然王石并不在意这个天子,但总的做做样子,给所有人看看。

    首先,王石给天子封了一个汉侯的爵位。

    在凉州,施行前秦二十级爵位,而侯爵,就是最高等级的爵位。当然,凉州的爵位,可不会有什么封地,而是多了一些社会地位而已。

    而后,又亲自给天子安排住所,并以自己的名义,发下一笔信用点。

    反正零零总总,把刘协安排妥当,给他地位,给他金钱,千金买马骨而已。

    与这些人见了面,之后,王石又单独开了一个世家大族见面会。

    主要就是完全削去世家大族的特权,收归这些大族手中的土地。

    世家大族毕竟是识时务的,尤其是在见过了凉州之后,根本没人敢反对,一个个都谄媚不已,表示一切听从王石的意见。

    之后,王石又与贾诩、胡昭等人碰了个面,针对接下来的事儿,做了一个规划。

    首先,就是户籍和土地的问题。

    须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纳入王石治下的所有人口统计妥当、办理户籍并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便要以最快的速度,给治下所有百姓分配土地。

    其次,原各个诸侯麾下的所有士兵,要经过精心挑选,划分等级,该入正规军的入正规军,该入后勤的入后勤,该做捕役的做捕役,连捕役资格都没有的,解甲归田。

    其三,各地现在还处于无zhèng fu状态。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派遣管你,组建官府。尽快做到真正的统治。

    其四交通问题。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建公络布满全国。

    第五个,能源问题络布满天下,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其他地区与凉州接轨。

    还有诸如农业、商业等等事情,多如牛毛。把王石等人弄得焦头烂额。

    最后一个,是建国的事。

    帝国的国号,称华夏。年号永为炎黄。建都神迹之城。

    至于政治构架,十分简单,只多了一个政务院。其他的部门,都由凉州州牧府下原本的部门升格而成。

    至于政务院。主官为丞相。还有两个副丞相辅之,总理天下政务,只对皇帝负责。

    其他部门,都隶属于政务院之下,受政务院节制。

    至于地方官府,还是大致沿用前汉的制度,以州、郡、县划分。不过却增加了镇和村这两个等级,由官府直接统辖。至于早先的乡老制度,并没废除。只是将乡老权利削减,只有建议权,没有实际权利。

    州长官为刺史,郡长官为郡守,县长官为县令,镇长官为镇长,村长官为村正。

    至于州牧一类滋生自治的官位,尽皆被废除

    公元一九五年,冬月初一,王石称帝,建国华夏,年号炎黄,史称炎黄元年。

    建国一事,并非十分隆重。

    不单是王石并需要十分隆重,更重要的,还是治下百姓,都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并不值得惊讶。

    不过还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宣传的浪潮。

    也有许多人不知从哪个旮旯里跳出来,为王石歌功颂德。

    对于这些,王石并不在意。

    他现在,正忙着安排官吏的任用。

    首先就是曹cāo。

    曹cāo作为促使王石一统的第一人,不论是才能还是与王石之间的关系,王石都不会亏待于他。

    政务院的副丞相之一,就是曹cāo的位置。

    政务院的丞相,是胡昭。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论从资历,还是能力,他都当仁不让。当然,要说资历,贾诩比他更深厚。但贾诩对政务,并没有胡昭这般在行。

    另一个副丞相,就是贾诩。另外,贾诩还兼任军部副部长,统辖军事情报等事宜。

    至于郭嘉,也是军部的副部长,主管战略策划。

    政务院之下的部门中,吏部尚书是荀彧,主管官员功勋、升迁之事。照理说,吏部这样重要的部门,王石应该牢牢把持才是,却将其交给了荀彧这个曹cāo麾下曾经的重要人物。

    其实王石并不需要把持什么权利部门,只要他手里握着神眼,即便是全天下人都反对他,也无济于事。所以王石并不在意将重要部门交给非亲信,他看重的是才能。

    至于如果真不满意,直接撤了就是,谁敢说什么?

    刑部主管刑罚司法,尚书是田丰。田丰此人刚烈正直,又有才华,正是这个部门主官的最好人选。不过田丰这人有点死脑筋,一直不向王石低头,还是通过袁绍,才让其接受任命。

    而沮授,作为他的老搭档,做了他的副手。

    教育部的尚书,是司马徽。

    要说司马徽,从来到凉州起,就一直主持教育工作,做的十分好,任教育部尚书,理所当然。

    工商部的尚书是甄俨。甄俨本就是大商人,对这方面十分在行,再加上他妹妹还是王石的老婆,帝国的皇后,当这个部门的长官,是众望所归。

    农业部的尚书,是胡远山。胡远山是李老的学生,虽然就才能而言,还比不上田丰沮授这些人物,但他一早就跟随王石,在推广新作物的过程中,功勋不小,坐这个位子,很正常。

    户部尚书是荀攸。新朝之中,荀氏一门两尚书,简直羡煞旁人。

    当然,更多的,还是对王石的歌功颂德。都道王石不避亲疏,唯才是用。

    另外还有新成立的国防部,尚书是周瑜。

    还有外交部,尚书悬置,王石中意的是鲁肃。不过鲁肃因为这时候还没有投靠孙策,所以并没跟着孙策来凉州。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部门,大多都有任命,不过也有不少悬置,等待在野的大才填补空缺。‘

    至于其他武将,也有安排。都是去军中,一边开始学习,一边开始熟悉新的战争模式。

    当然,由王石亲自任免的,都是大才,一般的人才,王石都不曾亲自予以任免,反而还下达命令,让这些人先去书院里进修一段时间,再经过考核,才能因才任职。

    至于其他诸侯,譬如袁绍、袁术、刘表一类的人物,文不成武不就,就直接闲置,做富家翁去了。当然,他们真想做官,也行。进修吧,达到了标准,再做任命。

    像孙策、公孙瓒这一类的诸侯,也都进了军中,和其他将领一样,一边学习,一边熟悉星际战争模式。

    这些事一件件做好,王石的头都大了一圈。

    不过还别想偷懒,还有其他要事,需要他亲自督促。

    首先,教育系统,必须在一年之内,完全普及到华夏帝国每一个村落。

    这是个大工程,耗资巨大,费力颇多。

    不过必须做。

    华夏大计,教育为本。要让华夏人最快的达到星际素质标准,必须要努力发展教育才行。

    其次就是交通问题。

    交通是否通畅,不但关系到商业流通,跟关系到帝国的统治力度。要完全消灭那种天高皇帝远的现象,就必须要把交通做好。

    交通部现在还没有主官,所以只能由王石自己去cāo持,毕竟,像胡昭、曹cāo他们,比王石更忙碌。

    然后就是能源系统。

    能源是基础。不论是新的工业,还是新式的生活,都离不开能源。能源系统铺设好了,一切都好说。

    虽然神眼会制造一种无限能源传输设备。但这种设备设计到空间理论,对材料的要求就比较高。王石现在手中还拿出这种材料。于是络。

    能源部门也没有主官,王石也只能悲催的自己动手。

    至于像统计人口,分配土地,就更麻烦,王石一股脑儿交给户部荀攸,让他去伤脑筋,自己理都不想理会,而且即便是想理会,也理会不过来了。

    随着华夏帝国国家机器的全力开动,整个天下,都在快速的发生改变,三天一小变,半月一大变,简直可以说翻天覆地。尤其是紧挨着凉州的三辅和益州,更是在三个月之内,就逐渐与凉州接轨,各种设施,都逐渐完备。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看法() 
荆州。

    襄阳城郊,鹿门山。

    鹿门山既不雄奇,也不险峻,但却幽静雅致,远离尘嚣,端的是一个隐居的好去处。

    这鹿门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别院。

    别院中,住着一个人,叫庞德公。

    此时,庞德公正在院中侍弄花草,不防有数人联袂来访,于是净手之后,将几人迎进屋内,相对而坐。

    “黄兄,你怎么有时间来我这山中野居?”

    庞德公须发斑白,却脸如稚童,显得精神矍铄。

    依着庞德公想来,现在华夏刚刚建国,如黄承彦这种世家之人,应该忙着争取利益才是,怎么会有时间到他这山中别院来?

    说着,庞德公有看了看一旁的六个青年,笑了笑,点了点头。

    “德公啊德公,你倒是悠闲自在不问世事,却不知这天下,正在剧变呐!”黄承彦喝了口茶水,叹息不止。

    “哦?”庞德公皱了皱眉,道:“难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大事天天有!”黄承彦哼了一声。

    “叔父。”这时候,五个青年中,模样最特异的青年笑道:“此番来鹿门山找叔父,除了有事商议,还要请叔父下山。”

    “哦?”庞德公皱眉,道:“老夫不是说了,要在这山上隐居,家事都交给你父亲处理嘛?”

    庞统笑道:“叔父,不是父亲想让叔父下山,而是叔父不得不下山。”

    配合着搭配奇特的五官。庞统的笑容,显得十分怪异,仿佛在讽刺一样。不过在做诸人都知道庞统天生长相如此。只要笑,就仿佛在讽刺一样,所以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