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想知道什么--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

第3章

想知道什么--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第3章

小说: 想知道什么--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两次架,也是正常现象。所以如果母亲有此答复,孩子就会觉得母亲在说谎。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形,
母亲最好如实回答: 

“是呀!爸爸、妈妈有时候也会吵嘴。不过,马上又和好了。” 

如此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马上又和好了,孩子会觉得父母亲和自己一样,而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感。如
果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不会吵嘴,所以你不可以和别人吵嘴”等等,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训的意味,
很可能会使孩子对父母亲不再具有好感,甚至对父母亲敬而远之。 

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别人家中看到小婴儿,而问道: 

“为什么我没有弟弟、妹妹呢?” 

这时,母亲告诉他:“妈妈已经老了,不可能再生下小婴儿了。” 


这小男孩脸上先是出现诧异的神情,接着又笑了。现在的独生子女,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独生子会特别
渴望弟弟、妹妹的出生,而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正如第一章中的叙述一样,对于孩子的愿望,要给予某
种程度的认同。 

前述的妈妈说,“妈妈已经老了”,这种不积极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如果回答说,“如果我们能够再生一
个小孩,那该有多好呀!”稍微地肯定孩子的愿望,让孩子不会太过悲观或太失望。 

这一类的问题非常多。当然,母亲必须煞费苦心,作各种的回答。 

四岁的小红问道:“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生小娃娃呢?”这主要是因为自己一个人有时感到寂寞后,所发出
的问题。 

“妈妈已经有了小红了,所以不想再生。小红,你想要小娃娃吗?” 

“恩,我会去找娃娃蛋,然后妈妈你帮我生。” 

这孩子认为生娃娃就好象鸟生小鸟一样,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这时候,也不需要予以否定。 

如果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还可以说: 

“等你上了幼儿园,就会认识许多的小朋友,那是一件非常非常快乐的事。“ 

在某些场合难以回答的问题 

四岁的小东和妈妈一起去购物,在排队等待付款时,指着前面那位身材较胖的女士问道: 

“妈妈,这个阿姨为什么那么胖?” 

妈妈连忙说: 

“嘘!不可以这么说。” 

一边拉回小东的手,要他注意。 

“妈妈,为什么呢?” 

“阿姨吃东西不挑食,所以身体好。她不会感冒,所以小东你也要什么东西都吃。” 

小孩子天真无邪,看到任何事物就会马上说出来。在电车中看到醉酒的人时,会马上问道:“为什么那个
人这样大声嚷嚷呢?”还有,“为什么那个人那么矮?”、“为什么那个人那么黑?”这些问话都会使双
亲提心吊胆。 

如果对方离得很远,要加以回答,也不会被对方听见。那么,便可以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但是,如果对
方就在眼前,那么就只能够告诉孩子,“等一会再说”,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然,在不会伤害对方的人
格的情形下,最好是马上回答。这么一来,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孩子看到拄着拐杖的人,就会问:“为什么呢?”这时候,告诉孩子,“因为生病”。回答方式不会失礼。 

不过,如果孩子问:“为什么那么胖呢?”这时无法率直地回答,就可以告诉他,“等一会儿再说”。等
对方离得较远时,再告诉他。 

可以告诉孩子,吃得太多或不喜欢运动,就会发胖。只吃甜的东西并不好。所以“不可以只吃甜的东西,
必须吃任何东西,而且经常运动,才不会过胖。也不容易生病”。此外,还可以告诉孩子,“吃得太多会
发胖,如果挑食就会太瘦,而变成身体瘦弱的小孩”。 

五岁的小女孩在去上小提琴课时,看到一个眼睛看不到东西的小孩,回到家就问母亲: 

“那个眼睛看不见的小孩,是不是神亡了帮他做眼睛呢?” 

“是呀!神也是非常忙的,有时候很可能也会忘了做眼睛。甚至也会忘了做耳朵、嘴巴和手脚。” 

“有这么多的小孩,一定是神忘了帮他做。真是很可怜。” 


这孩子并不是当场问,因此这种回答也是方法之一。当然,你也可以回答,“因为眼睛生病了,所以看不
见。”即使对方就在你身边,这种回答方式也不会失礼。 

特别是在面对身体有残疾的人时,千万要注意不可以流露出丝毫轻蔑的态度。有些父母会趁机教训子女,
说:“你也是一样,如果不听母亲的话,就会变成那个样子。”这么做真是极端的糟糕。它不仅无情地伤
害了那位残疾人士,也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另外,很多自尊心极强的人并不需要怜悯或同情。因此,在回答或说明的时候,要着重在那个人好的,优
秀的地方。例如:“虽然他眼睛看不见,但却热爱音乐,拼命地练习,所以他的琴弹得非常好……”。如
此强调对方的努力,并且在说明的时候,要带有善意和敬意。 

要顾及孩子所提问题的言外之意 

早上,当爸爸要到公司上班的时候,四岁的女儿问道:“为什么爸爸要到公司去上班呢?” 

这时,母亲就回答: 

“爸爸去公司上班,领了工资,才能够买东西和衣服给你。” 

“那么,爸爸还是去公司上班比较好。” 

“所以不去上班,就不会买东西给你了。” 

这种回答方式仅仅着重于工作是为了经济上的理由,因此非常不充分。其实爸爸去上班不仅是为了领工资,
因为工作还具有生存的意义。 

“爸爸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他喜欢到公司去上班。” 

这种回答方式可以培养孩子自小就有劳动的欲望。 

另外,还要说明工作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像父亲上班是为了领工资,才可以买东西和衣服,这种家庭的
经济理由最好放在最后说。 

但是,母亲是家庭主妇时,大都会采用这种回答方式。因为这些母亲下意识地认为,“爸爸就是每个月拿
薪水回来的人”。如果母亲是以这种方式来回答,那么这为母亲就需要稍微反省一下了。 

四岁的小灵看着母亲在忙着家务,而无法陪她玩,就问忙碌的母亲:“为什么每天都要洗衣服、清扫浴室
呢?” 

这时,忙碌的母亲回答道:“等一会儿再说。”可是,小灵还是不停地发问。 

于是,母亲说: 

“你每天玩沙子,衣服都脏脏的。你不觉得穿干净的衣服会比较舒服吗?所以要把衣服洗好,然后在晾干。” 

“恩,小灵长大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 

“是呀!你长大以后,就可以帮妈妈的忙了。” 

这种回答方式应该是很不错的。不过,还要再稍微地考虑到孩子发问的言外之意。孩子都喜欢妈妈陪自己
玩,然而妈妈却一大早就忙着作家务,无法陪她。孩子会觉得非常无聊,而问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 

这时,应该观察孩子的表情,考虑到孩子的愿望,并给予某种程度的接纳,然后告诉孩子:“等妈妈洗好
衣服,就陪你看这本书。”或是:“你先玩这玩具,等妈妈洗好了衣服,马上就陪你玩。” 

其实,孩子是因为希望妈妈陪她玩而发问,所以妈妈只是告诉她洗衣服的理由,双方的意识就没有交集点。 

要先告诉他:“妈妈很想陪你玩。不过,如果不在早上洗好衣服,会晒不到太阳,那么衣服就不会干。所
以你再忍耐一下吧!” 

接着,再说明穿肮脏的衣服会很容易生病,应该说明洗衣服的理由。这么一来,孩子就能够接受了。 

 3 马上回答孩子所发问的问题 


马上回答非常重要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实际上,小孩子的情绪改变得很快,这种转变虽说是暂时性的,但非常强烈。
这是孩子的特性。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持续一二个小时玩相同的游戏也不会感到厌倦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会儿玩积木,马上又
伸手拿画册,接着又开电视……因此想要引发孩子的兴趣,一定要下工夫。孩子对于一件事的热度,只能
够维持15至30分钟。 

发问的时候也是如此,孩子会对当时具有强烈印象的事物来发问。所以当父母亲回答:“等一会儿再说”,
而不直接马上回答时,通常,时候孩子就会忘了先前所问的问题,即使事后再回答,也不会有当时马上回
答的效果强烈。因此,马上回答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如果经常都无法得到立即性的回答,孩子会认为“问了也没用”或是“反正得不到答案”,于是就
不再发问了。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孩子会变成不会产生疑问、没有发问愿望的孩子。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
倾向,那么对他的智力及情感发展会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当时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要在事后尽快
地回答。 

孩子所发问的问题,有时候只是出于好奇心的发问,有时候是出于情绪上的原因。甚至有时候还涵盖了这
两方面的原因,所以父母亲必须要马上回答孩子所发问的任何问题。 

此外,“回答问题的时候”,马上“因应孩子的需要”给予回答,是最重要的。这比给予正确的回答更为
重要。对于发问的内容,要听出孩子的心意并据此来回答。拟人化的回答,会是最好的回答。科学性的问
题,主要在第4章中叙述。在此,试着列举出几个基于情绪原因的问题。 

在被告知“做某某事”时所发出的问题 

孩子经常在不能够接受父母亲要他(她)“做某某事“时,提出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例子: 

“饭要吃干净。” 

“为什么要把饭吃干净呢?” 

“如果不吃干净,眼睛会看不见。” 

“那么,就看不见爸爸、妈妈的脸了?” 

“是呀!所以要吃干净。” 

这位母亲自小就被如此教导,但是这种回答方式是具有强迫性和强制性的。现代是科学时代,切勿用这种
恐吓方式。如果和孩子讲道理,孩子是能够接受的。 

不妨仔细地向孩子说明,我们吃的米饭是农民伯伯勤播种、种植秧苗,经过除草、施肥、收割而得来的。
农民伯伯拼命的工作所收获的稻米,是不可以浪费的。此外,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人没有米饭吃,甚至因此
而死去。由此可知,对人类而言,米是多么重要的食物。我们要把多余的米,拿来救济那些穷苦的人。 

暑假时,一家人一起去登山,六岁的男孩问父亲道: 

“为什么要登山?” 

“山上的空气清新,而且可以看到美丽的景色。” 

“可是,我只觉得非常厌倦。爬到山上以后,什么也没有。一点也不好玩。” 

这时,父母亲真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在有些小学里,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在教室中,老师大声地说: 

“明天,我们要去登某某山。大家都要做好准备。” 

三年级的小童问道: 

“为什么要登山呢?登上山顶以后又要下山,下山以后又回到了原点,所以没必要登山呀!” 


以往很少有小孩会问这些问题,可是现在的小孩经常都会问,“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爬山”。这是现代孩
子的特征。 

一旦孩子问到这问题时,不要沉默。可以告诉孩子为了健康以及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没有强健的身体,赛
跑时也跑不赢,走路时也没有力气。身体强健的孩子才不会生病。因此要登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