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 >

第10章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第10章

小说: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只有知道这些,才能达到“知道得越多,发展得越快”,
随之而来的是要认识到软件产品作为知识型产品的重要性,要懂得“把知识
应用得越好越快,获得的结果也就越好”的真实意义。另外一点是要参与快
速成长的市场竞争,融入全球市场,才能支持真正的市场经济。

我与赛乐氏的关系是在“不打不相识之中建立起来的”。1996 年的冬天,
那时我还在有线电视台的《电脑世界》(现名计算机世界)做编辑与策划工
作。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在撰稿与制片完成时,也参与拉一些广告。有一天,
我与赛乐氏的总经理陈方谈成了做一个三分钟的关于赛乐氏软件介绍的专题
片。按台里规定,不管是任何企业,在电视播出的第二天就必须去取播出费。
于是在电视播出的第二天,我就去向赛乐氏取播出费,陈方就说这件事已经
交给北京区的经理办了。

在我找到北京区的经理李家宝时,他说:“真遗憾!你们来拍摄专题片
时,正好我出差了。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在这个专题片里,应该加入赛乐氏
的一些形象宣传,甚至是市场战略的方案等。诸如,‘为什么公司要这么
做?’,‘公司的经营模式是什么’和‘公司是怎样赚钱的’,对这些问题
都应该有所突出。”

“我们只是做软件产品的专题片,不是做企业风彩。”我回答道。

“企业做宣传的目的是什么?一是要让员工对企业有一种信任感;二是
要让广大顾客了解产品,增加购买欲望。”李家宝如是说:“微软为什么能
成为世界一流的软件公司,微软的秘诀是:一个好的员工要对公司产品有好
奇心,而且要实际使用自己公司的产品,特别是电脑产业从业人员,或者任
何其他以技术和应用相结合的智能行业。否则便很难跟得上快速的技术和市
场变化。假如公司的员工对自己的产品不能入迷,不能对企业增加信任,他
很快会落在别人后面或者陷于停滞的境地。”李家宝讲到这里,停了停说:
“怎样才能增加顾客的购买

讲量子思维首先得理解纵向思维是在挖深同一个洞,横向思维是试着在
别处挖洞。

科利华信息主管孙斌

挑战是一种学习,挑战是一种压力,挑战是一种动力。

理子理论认为,在感动消费时代,一切市场营销运作都一定要无限贴近
用户的深层需求,什么是深层需求?就是要给他一种他想要但又说不清的东
西。

科利华营销中心

总经理李家宝

欲望?在软件连锁组织里,要让顾客了解到赛乐氏的产品如何能更加有
效地帮助顾客。例如,赛乐氏的产品如何才能使顾客的工作更有趣?如何能
使用户在学用这些产品时更有兴趣。这些都是做专题片的核心点。但你们就
忽略了这一点。”

我听到这儿说:“想要达到这些目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再为公司做
一个企业风彩专题片。”

“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在想,做电视与做企业一样,目的是一致
的,都是要赚钱。怎样才能赚钱,对电视来说,要跟着企业的感觉走,企业


才能向你投钱;对企业来说,要跟着市场走,才能获利。从哲学意义上来讲,
‘形而上’的东西要比‘形而下’的东西更有力,更持久。”

在我与李家宝展开舌枪唇剑的争论之后,我们不得不说:顾客是上帝。
电视台只有把电视节目做得丰富多彩,才能提高收视率,企业才能投钱。企
业只有增加顾客对你的了解,才能购买你的产品。这些问题均需要多用自己
的头脑分析。

但从李家宝的论道中,我也感到了惊奇和不解。赛乐氏“醉翁之意不在
酒”,至少可以看出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市场,它们也在寻求怎样才能走向
壮大。更重要的是在从微软那里学到东西。

1997 年,当我在科利华与李家宝相遇时,他已经成为了科利华高层领导
中的将才,出任科利华营销中心总经理兼集团助理总裁。科利华市场部的一
位朋友对我说:“李家宝已经成为了一个量子型领导。”当时,我听了这种
说法有些诧异。这位朋友接着说:“李家宝做市场真有一套,他的营销工作
不是着眼于完成营销的配额和把奖金作为努力的目标,而是以最快捷的手
段,全方位、大面积地来捕捉市场信息,分析信息,掌握信息和运用信息。
快速反应,灵活调整,为科利华的市场营销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问李家宝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说:“这与那几年在赛乐氏做市
场有关,来到科利华之后,我更加强烈地要求自己创新、创新、再创新,下
一个世纪将是一个靠灵感、靠直觉来工作和生活的时代。向‘中国的微软’
进军,更需要这种直觉。”

李家宝的这些论述,使我想起了美国微软公司的做法。1998 年,我在与
微软的领导商谈编著《微软在中国》的意向策划时,我就询问了这么一个问
题:微软是怎样做市场的。微软公关部经理尚笑莉说:“解决如何组织与经
营公司的问题。”从《微软的秘密》中可以看出:“微软的成功经历以其创
始者的天才与远见为发端持续至今,至少主要的因素是因为公司在选择新任
经理和其他雇员时有一个严格的程序。这些人都深刻地理解软件技术以及如
何将这种知识转化为赚钱的买卖。如果总裁、高级管理人员及重要的职员们
真正理解他们的技术和市场,当机会出现时就抓住它,并且让未来按他们的
想像发展,就有机会支配不是一个而是许多个有前途的市场。他们有一个稳
固的基础来创建一个以适当产品和市场为中心的组织。在需要的时候,他们
应该能够重新组织,发现更多的杰出人才来促进公司的经营,并为未来做好
准备。”

这种做法,在科利华的市场营销中,就这样做了。宋朝弟在企业战略中
一是用一个短暂的强刺激将市场冲上一个高度。按执行总裁薛建国的理解,
市场策划要有时效性,时效性能够提高购买的紧迫感。“打开市场需要猛拳,
要一次成功,一下打不开,再使劲,就会‘夹生’,再怎么做,都不大能做
得好。如果一时没有找到‘就是它的感觉’,就需要继续激发、等待和寻找,
不需要急着开始。”二是刺激出潜在需求。科利华策划的目的就是将一种潜
在的消费需求变成一种显现的社会需求。当全社会都觉得学习需要革命的时
候,《学习的革命》销售1000 万册一点都不稀奇。三是将潜在的需求最直观
地表现出来。四是策划要贯穿于产品研发的全过程,策划不是产品做出来之
后的简单包装。宋朝弟说:“一个企业能不能走向中国的微软,策划很重要,
一个好的策划就是导致公司关键性转变的动力。”正是科利华具备这样的动
力,才使科利华的每一次“大手笔”的策划都能在业界产生巨大的反响。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中国软件业要持续增长,中国的软件企业要向“中
国的微软”迈进,企业的领导人就必须认识到:需要进行变革,在信息流和
决策速度方面做出更大的变革。宋朝弟认为这种变革在不可预测的时代需要
具备:

●敏锐感觉。“什么都要注意,都要好奇。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要重
新变成孩子,每出现一个新事物都要思考一下,对自己企业有没有用。”
●快速反应。“机会来了,要马上作出反应。因为机会一闪就过,股票
从19 元上涨到22 元,刹那间就完成了,机会稍纵即逝。”
●坚决彻底。“一旦下决心去做,再不去考虑对与错的问题,一做到底。”
●灵活调整。“如果做到底,仍然无法成功,就赶紧跑。转向的时候无
论损失多大,也在所不惜。因为时间拖得越长,最后损失越大。”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的软件业要持续增长,中国软件企业的领导人
必须认识到:需要进行变革,在信息混乱,决策速度难以跟上企业的发展方
面做出更大的变革。


十、孤独的梦

刘雨章曾说:“如果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要想有所建树,那就必须心
甘情愿地走孤独之路。古今中外,好些不朽的名著,划时代的发明,往往在
孤独中产生。成功者总是在孤独中怀着满腔的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忘我地
为了事业而燃烧自己的生命。”

雅心在《绝对孤独》中却认为:“人的力量其实很可怜,尤其是在绝对
孤独的面前,更是如此。因为它不仅会压得人难以喘气,还会把人的心态挤
扁、压弯,使人的心态跟豆芽菜一般脆弱,很容易猜测他人、不信任他人、
行为容易走向偏激。

“悲哀的是,我们有很多企业在不知不觉中也被套了进去,人与人之间
你争我斗,老板常常处于绝对孤独中,表现在:一、责、权、利被分割,往
往让手下人只有大责却没有大权和大利。这种不信任人、不尊重人的机制让
管理层常常有种不被信任之感,所以做起事来总会感到缩手缩脚。二、在用
人上,层层不敢启用能人,如果启用,也要层层防范。老板、管理层、员工
各怀心事,企业风气难以‘正’起来。”

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之中,对于才华横溢的孤独者却很少提及。但在信息
时代里,这些孤独者却随处可见。现实的情况是才华横溢的孤独者比企业小
组更能改变世界。

公司里也有好多不同凡响的人,有时他们在某一具体的活动上尤为擅
长;而且他们还能高强度地进行工作。这些孤独者不可能成为小组成员。他
只是在做自己的事情。通常应在孤独者的周围形成一个支持结构,从而帮助
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例如,大托玛斯·J·华逊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在创办IBM 这一历史性的过
程中,他们表现出的脾气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如果在会议上他们不能随心所
欲的话,他们就把家具砸碎。小托玛斯·华逊是那种独自出游时会突然解散
所有船员而自行其是的人。他们是彻底的独裁者。

这些能容忍孤独的企业家,有时他们能设计出令人震惊的非同凡响的产
品,也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优异成绩。他们可能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也可
能是公司的关键资源的革新者。他们的思想与众不同创造了自身的价值。《生
存之路》的作者迈天认为:“关键是看如何来驾驭和指导他们的创造性。公
司里既需要孤独者与众不同的才能,也需要小组集体的通常又是传统的才
能。”

对于中国的孤独企业家,有时他们还会说出令人震惊的话,他们说:“和
每个人一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独立、富强、民主就是中华民族的百
年梦想。和每个人一样,每个孤独企业家都有自己的梦,进军世界五百强是
中国大企业的梦想,成为‘中国的微软’是每一个从事软件开发企业的梦想。”

当我们的软件企业家在做这个梦的时候,一些电子大企业在做了世界五
百强的大梦之后,是否做过“中国的微软”的小梦。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汇江海”。在多元化发展的
今天,当软件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时,一些电子企业是否做过做“中
国的微软”的小梦,现在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