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肆夜红楼 >

第34章

肆夜红楼-第34章

小说: 肆夜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便干脆找了若干石头做成靶子,在那每一块儿石头上挂了轻薄的小木牌,一一罗列上那些在他一早规划、不断扩充的范围之内合该除去的官员的名讳。

    他发明了一种游戏,用来打发实在无聊的慵慵浮生,又在这颇为消遣的同时为自己寻到了新的目的。这游戏便是将靶子逐一林立,他自不远处站定身子,以小石子击射这些靶子。

    那不长眼的石子自他指尖掷出去,做了一个轻描淡写的姿态胡乱的落了地,击中了谁的名字,那便活该那个人倒霉了!那个被击中的人,便是来俊臣下一个开刀斩杀的目标……

    权利的热土使人疯狂,而对势力的追逐却犹如鸦片使人不自觉的欲罢不能、逐渐膨胀成魔成鬼!

    来俊臣颇为享受这之间刺激的过程,他开始日复一日、饶有兴味的继续着他的游戏。

    那粗糙的石子不长眼睛,谁都不会知道下一个被砸中的会是哪个,包括他自己。很自然的,来俊臣的这等玩味般的举动不经意的流传出去,一时之间朝野之上人人自危!

    有人欢喜有人忧。

    武后自然欢喜,这是她意欲达到的效果,要朝臣对自己俯首帖耳、要一切对她掌控实权不满的人就此收住那无谓的不安分!自此后,她对俊臣的宠爱与倚仗,开始不动声色的日益加深加浓起来……

    那些曾经说好了的永远被风吹断了线,执着认定不会改变的人和事,也在风里雨里的一瞬间就已成长如斯了!

    斯夫斯夫,想来也不过如此。……

    午夜梦回时稀疏的细数起感业寺里那些曾经的日升日落、花绽花残,那些明媚的昭光、那些单纯的青葱岁月、那些隐隐显显良性尚存的恣意轻狂……全部的被那午夜肆虐的寒风一晌便洞穿而过,浮光掠影就此倏然便涣散的万般干净!

    正如春华秋实四季兜转不停歇的轮回一样,这个世界注定无常,这个世界没什么是可以永远不变、一直下去的。

    从来,都没有。

第四十六章 天降祥瑞迎神皇(1)() 
武后抬了抬首,娇美的凤眸浮起软款的光泽,这目光中是难得的和煦,此刻如水一样扫视过眼前这着了布衣草履的普通农人、以及几案之上端正摆放着的、他进献的成果。

    这目光虽然是和蔼的,但神情与姿态分明有如检阅百万雄师一般的肃穆且严谨!

    武后是什么样的人?她的欲望不会只停留在一个区区“太后”的位阶上!她在最开始的时候兴许也只想做一个好女人,但随着身处情境的不断变幻,时世造就人,那关于权利以及利欲心的膨胀,也在看不见的虚空中成长漫溯、如影随形。

    世道将她逼到了这里,逼着她去追权夺势,逼着她……弄权称皇!

    是时的武后早已历经了自她掌控实权以来最大的考验,这些年来兜兜转转的,她有意无意的做了许多件大事。她平定了扬州叛乱的外患、熄灭了权臣逼宫的内忧、同时也废除且流徙了李显、软禁了傀儡皇帝李旦……她的政。治道路前方,其实已经是一马平川,其实已经可以看见那金波万丈的、雕镂着古老图腾的象征着独一无二皇权的龙椅与印玺!

    凤凰浴火、蜕变图腾成九霄真龙,这条龙、这颗斗数之中主宰正宫的璀璨星宿就要飞升,将没谁能够阻止她履行天命的大阵仗了!

    但是……

    在武后向着最高权势问鼎的道路之上虽已没有了显见的障碍,可那些流于隐处、秘而不发的李唐宗室的皇族血统,对于这个有心气、有干才的女人达到自己终极大成的目标仍是潜在的威胁!

    这些有意无意的威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是多拖一刻,变故都可能会层叠并生!武后眼下所欠缺并急剧渴求的,正是恰到好处的那么一把火!

    循着金兽铜炉里丝丝缕缕的幽香迷乱了眼睛,武后颔首,小心翼翼将那几上“成果”托起在掌心里静心赏看,目光细致到恍如一位含春女子对镜画娥眉。

    这掌心中托起的成果、这大费周章的进献之物,不过一块儿普普通通的白石头罢了!此时此刻这并不玲珑精致的白石头在日光下粼粼生波,不平整的石面儿摸上去便粗糙的擱疼了指尖。若说单纯看这石头有什么不寻常之处,或许……就是它太普通了!

    但事物从来不该只单纯的去看表面儿,譬如这块儿不起眼的石头,它内里其实暗暗贮藏着许多玄机!这玄机,其实在于后天那般精心入扣的费力雕琢……

    “便是如此?”武后含笑启口,声息夹着一股慵懒。

    一旁上官婉儿转了目光示意那百姓。

    其人也是机变,登时会心,忙不迭又前几步、对武后颔首作揖:“回天后。”启口时甫一抬目,面上尽是巴结示好之态,“顽石虽劣,但却承载……天意呐!”中途一顿,神色有意做了个沉淀。

    “哦?”武后单手支了支太阳穴,挑起纤纤黛眉。

    这时那人已抬手打了个姿势,示意武后看那石头背面儿。

    武后便在他的引导下将石头翻转过来,慵闲的目光在这瞬息起了一定!

    这貌不惊人、似不起眼的石头,果然是藏着一通大玄机的!那人说的没错,这玄机,便是它周身所承载着的浩浩天命……白石头的背面虽也嶙峋粗糙,但却正正刻着八个紫红色的隶书大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第四十六章 天降祥瑞迎神皇(2)() 
不消再做更多的描述与详加解释了!只这简单的八个字,所传达出的一种奥义、神之旨义便已经是呼之而出!

    只殊不知,看似苍天神迹化现、不可思议之大功德!其实乃是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呐……

    立在一侧的上官婉儿与武后目视一处,一记眼神流转,彼此会意在心。

    武后抬手抚了把耳畔被风撩乱的碎发,面上做了一个讶然的神色,又接过宫娥递来的清茶饮了一口,旋即不缓不急的对那农人又问:“你叫什么名字?怎的,便寻得了这么个神迹物件?”眸光一扫,并着微沉的语声,很快带起一股不容忽视的逼仄气势。

    婉儿目光一恍,似乎在这当口瞧见了什么。淡淡侧身,抬袖拂了一把近前这金兽香炉的边沿,旋即以指间的薄扇拍落那点点斑驳的香灰,这才重新定身站好。她的眼里是容不下星点儿尘滓的。

    跪身在彼的农人忽闻了那高高在上的天后的躬自问话,一张谄媚且微怯的面孔显然变得受宠若惊!他僵硬的身子没能止住的骤然起了一抖,但是很快便又重新按捺如初。

    这个被上官婉儿千挑万选出的农人自然机灵的很,纵有惶恐亦或激动引得颤粟,也从不会表现的怎般冗长昭著:“回天后娘娘,小的姓唐、名同泰,雍州人氏。”稳声回复,于此稍停,扫了一眼仍被武*在手里赏看的白石头,片刻后接言继续,“这枚天降祥瑞,是小的从洛水里打捞出来的!”至始至终,他都是持着极尊崇、而偏于神圣的口吻在回复这早在民间威名远播、被神话的仿佛不是人的高伟天后。面上稳重,心间细忖,不敢稍有错乱处。语尽后悄悄看了上官婉儿一眼。

    婉儿颔首,示意他安心。

    而随着这名为“唐同泰”的农人一语出口,登地便已引得满殿皆是哗然!

    古来天人感应,河出图、洛出书……时今这洛水之中打捞出的刻了字的石子,此乃古今又一大祥瑞得以应证是也!唯有圣人临凡降世,方才能有如此难以遭逢之情景化现啊!

    须臾思量,有识时务的文武之臣当即便对着武后离位跪拜,泪眼纵横、音声若哽,直道此乃上天对于天后治国之褒奖也!

    最先只是零零散散的少许,即而便带动了许多朝臣加入了跪拜的行列。情形所致,殿中其余文武亦皆擒笏在胸、离席跪地,一顺儿口呼天后“乾坤合德,皇业高于补天、母德隆于配地”!

    这是在肯定了武后这些年来为大唐兢兢业业所建功业的同时,亦将天子与圣母这两种角色在她身上云集于了一体去!

    一时动容的阵仗在大殿之内迂回流转,其势头有如一条威猛长龙梭巡不歇!

    就着一抹福至心灵的无声动容,不动声色的,高坐金椅的武后粉唇之畔浅绽了一抹徐徐的和风笑意……

    正是时,子侄武承嗣忽地恍悟一般阔步出列,对着武后抬手做了个直勾勾的谏言:“天后!”一唤出口,便有若感应到了某种冥冥中的召唤一般,那魁梧的身子似是不能自持的登时便跪落在地、不断颤抖。

    武后忙命人将他搀扶起来,而承嗣却执意跪拜,且徐徐道出眼前这祥瑞决计是非同一般,乃三重祥瑞是也!

第四十六章 天降祥瑞迎神皇(3)() 
这一说便又惹得殿内之人呼吸一紧!亦勾起了武后心底下那些兴致,亲昵的颔首,持着和蔼的声波要他继续说下去。

    武承嗣便道:“天后且看这进献之人的名讳,‘唐同泰’。”于此微定声息,“‘唐’乃李唐王朝之国号,‘同泰’是为一荣俱荣之意,这是意味着天后您将与李唐王朝一荣俱荣,有天后、便有李唐!”

    显然的,侄儿这样的解释自然极对武后的心。她展颜微微,双目有了内涵颇深的沉淀。

    武承嗣叩首一拜,再度启口道:“再且来看唐同泰的籍贯,这‘雍州永安’,‘永安’双字顾名思义,乃‘永远喜乐安泰’,这与宝石之上‘永昌帝业’之寓意又是不谋而合的相当!”言至此处,他变得极为激动,一激动下竟是自己站起来身子、大步行至武后面前又一作揖,“如此两重,又加之宝石之上那浑然天成的八个大字,如此三重祥瑞,委实难得难现呵!”原本一块儿普通的石头也在武承嗣这潜移默化之间,被他顺口给改成了“宝石”。可见这个人虽是一副激动到几近失控的地步,但他内心深处并不是当真失控,且该是极冷静而睿智的!

    浮光暗动、流影成碎,阳光一层层涟漪般逐步波及入了正殿,为金灿龙椅上高高坐着的武太后镀了一层凛然的金箔,凌驾云霄、睥睨万物的那一泓姿态便烘托的愈发直白……

    此后事态的发展可谓是如鱼得水般的顺利!武后在子侄的增温添火、并一干文武朝臣的簇拥之下,笑纳了这洛书祥瑞,并为其命名“宝图”二字,不多时后又改为“天授宝图”。

    而“圣母神皇”这四个极是尊崇、却又锋芒万丈的“天授”字眼,被武后就此深深镌刻于心、且命上官婉儿私下写于议案备注。

    当这一抹极尽奢华而耀目的凤袍转过宫门九重、行出正殿的那么一刻,武后定住足步微微侧目,面向并没有跟上自己的婉儿,眼睑一个轻抬。

    婉儿不动声色的颔首示意,边轻旋柔身,将那几上搁置天授宝图的位置上,那留下的浅浅一尾紫石红紫粉末拂袖一拭、涣散的不着痕迹。

    暗紫渗红的诡异光泽在阳光里一闪便消失,与宝图之上那八个神迹隶书的大字,一个颜色……

    。

    今冬之时,武后下旨召集各州都督、刺史,及李唐宗亲并着武氏外戚共聚于太初宫拜天授宝图;并在同时,她忽又下旨筹备明堂

    兴修之事,欲待明堂建成之日亲临明堂、受纳百官朝贺……

    明堂,那座高伟而神圣的殿堂可素来都是皇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