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远古帝王谱 >

第101章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101章

小说: 中国远古帝王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1941(庚子)二十一年

    前1940(辛丑)二十二年

    前1939(壬寅)二十三年

    前1938(癸卯)二十四年

    前1937(甲辰)二十五年

    前1936(乙巳)二十六年

    前1935(丙午)二十七年

    前1934(丁未)二十八年

    前1933(戊申)二十九年

    前1932(己酉)三十年

    前1931(庚戌)三十一年

    前1930(辛亥)三十二年长子姒季病死于旧都斟寻前1929(壬子)三十三年立次子姒杼为王太子,封庶子姒无余于会稽前1928(癸丑)三十四七年

    前1927(甲寅)三十五年

    前1926(乙卯)三十六年

    前1925(丙辰)三十七年

    前1924(丁巳)三十八年

    前1923(戊午)三十九年

    前1922(己未)四十年

    前1921(庚申)四十一年

    前1920(辛酉)四十二年

    前1919(壬戌)四十三年

    前1918(癸亥)四十四年

    前1917(甲子)四十五年封幼子姒曲列于曾衍前1916(乙丑)四十六年

第223章 姒杼() 
在位起讫:公元前1916前1889年。

    生卒年:公元前1970前1889年。

    出生地:纶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东南)。

    立都: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

    迁都:老邱(今河南开封市陈留县北)。

    年号:帝杼元年(丙寅,前1915)。

    夏王姒杼,姓姒,名杼,又名季杼、后杼、伯杼、析子杼、公孙曼等,古书上有时写作予、宁等。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九任王。

    姒季杼的祖父是夏王朝五任王姒相,父亲是八任王姒少康,母亲是有虞氏之女二姚。他是八任王姒少康的次子。姒杼生于寒浞五十二年(辛未,前1970),出生在虞国的纶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东南)。他从小就聪明好学,跟随父兄学文练武,从而掌握了许多军事才能和治国之道。父亲姒少康执政的中晚期,他一直是父亲的得力助手,不仅多次领兵出征,扫平外寇,还积极协助父亲治理国家,处理的许多政务都令父王十分满意。公元前1943年,夏王朝迁都于原邑后,他的父王任命他为上相,总揽朝政,成为声名显赫的执政大臣。少康三十二年(前1930),夏王姒少康的长子姒季病死于旧都斟寻,夏王正式立姒杼为王太子。公元前1916年,夏王姒少康去世,遗命传位于王太子姒杼。于是,姒杼便在原邑即位,号帝杼,以丙寅年(前1915)为帝杼元年。

    国语,鲁语上载:“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意思是,姒杼能继承禹的事业,他能把夏后氏的统治发扬光大。姒杼即位后,对内加强政治、经济、农业等各方面的管理,使国内的百姓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外仍采取武力征服的政策,多次出兵讨伐那些不甘心臣服于夏王朝的夷族方国,使夏王朝的直属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帝杼元年,寒浞的残部在斟寻阴谋叛乱,姒杼派军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把那些叛乱的寒氏残部,老弱者皆杀死,壮年男女套上索链为奴。

    姒杼很有政治远见,他并不满足于夏王朝原有的统治区域,早在父王执政期间,他就多次提出出兵征讨北方。但他的父亲夏王姒少康认为,战争劳民伤财,会给百姓带来许多灾难,始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他即位后,立刻改变了父王以前的做法,开始实施自己的战争计划,他要用武力征服周边的一些小国。于是他在平定寒浞旧部的叛乱后,挥师北上,攻打北部的一些不肯臣服的小国,这次北伐战争持续时间很长,足足征战了三年多,收服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帝杼五年(庚午,前1911),姒杼在平定北方之后,开始酝酿新的远征计划,准备出兵东征。他在东征前首先决定再次迁都。他认为父亲把国都迁到原邑并不理想,从战略上考虑,国都还是应该设置在中原地区为妥,于是他与大臣们商议,决定将国都迁至黄河以南的老邱。老邱位于今河南开封市陈留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这里起兵东征,不仅可以减少行军的路程,而且便于后方军事物资的供给。

    帝杼六年(辛未,前1910)夏天,夏王姒杼率大臣迁都老邱,命长子姒槐镇守原邑。同年秋天,夏王姒杼决定亲自率兵东征经常侵扰夏后氏边境的九夷方国。便召长子姒槐入都,代替他监国理政。

    史书记载:姒杼迁都后,立刻组建了一支东征军。他亲自率军东征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他出兵的同时命令各诸侯国派军队助战,并许诺各诸侯国作战时,掠夺的金银珠宝、马匹、粮食、俘虏,谁抢来的就归谁。许多诸侯国都认为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都挑选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参战,这样就更增强了夏王朝东征军的力量。从帝杼六年(前1910)到帝杼八年(前1908),夏王朝利用三年时间,平定了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和苏北一带的东夷族,继而挥师东进,一直打到东海之滨。

    今本竹书纪年载:“(帝杼)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东海即今黄海,三寿是什么地方,史无可考。不过山海经,海外东经云:“青邱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又据史记正义说:“青邱国在海东三百里。”由此推测,当时所说的三寿,很可能就是青邱国。青邱国是东海的一个岛国,那里出产一种叫作九尾狐的动物。姒杼能得到九尾狐,证明他的东征大军已经打到了东海,而且远涉重洋,登上了海东三百里的一个岛国。由此可见,当时的夏王朝不仅有一支强大的步兵,而且还有水军和一定数量的战船,否则是不可能越海作战的。

    帝杼十三年(戊寅,前1903),夏王朝主管水利的官员商侯子冥,在治水前线指挥抢险,失足落水,以身殉职。子冥是当时朝中一位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好官,他的死对朝廷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姒杼获此噩耗十分悲痛,命以厚礼安葬商侯,并亲往墓地,参加了他的葬礼。

    世本,作篇载:“杼作甲,杼作矛。”说姒杼发明了战争时用来防身的铠甲和用来进攻的长矛。据考证,甲和矛早在夏王朝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很可能是姒杼把矛和甲作了改进,使其更适用于战争。因此后人便把发明甲和矛的专利权记在了姒杼的头上。

    姒杼五十五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路史,后纪),死于帝杼二十七年(壬辰,前1889),享年八十二岁。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夏王杼、后杼,谥号帝杼。

    姒杼在位年表

    前1915(丙寅)元年

    前1914(丁卯)二年

    前1913(戊辰)三年

    前1912(己巳)四年

    前1911(庚午)五年

    前1910(辛未)六年

    前1909(壬申)七年

    前1908(癸酉)八年

    前1907(甲戌)九年

    前1906(乙亥)十年

    前1905(丙子)十一年

    前1904(丁丑)十二年

    前1903(戊寅)十三年

    前1902(己卯)十四年

    前1901(庚辰)十五年

    前1900(辛巳)十六年

    前1899(壬午)十七年

    前1898(癸未)十八年

    前1897(甲申)十九年

    前1896(乙酉)二十年

    前1895(丙戌)二十一年

    前1894(丁亥)二十二年

    前1893(戊子)二十三年

    前1892(己丑)二十四年

    前1891(庚寅)二十五年

    前1890(辛卯)二十六年

    前1889(壬辰)二十七年

第224章 姒槐() 
在位起讫:公元前1889前1861年。

    生卒年:前1938前1861年。

    出生地:斟寻(今河南偃师市东北)。

    立都:老邱(今河南开封市陈留县北)。

    年号:帝槐元年(癸巳,前1888)。

    姒槐,姓姒,名槐,又名芬,又称芬发、后芬、祖武、帝魁、帝槐。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任王。姒槐的祖父是夏王朝八任王姒少康,父亲是九任王姒杼。姒槐于少康二十四年(癸卯,前1938)出生在夏旧都斟寻。公元前1915年,他的父亲姒杼在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即帝位,命他驻守斟寻。公元前1910年父亲迁都老邱,命他驻守原邑。后来父王领兵东征,又命他驻守帝都老邱监国。公元前1889年他的父亲姒杼去世,他在老邱即位,是为帝槐。以戊申年(前1873)为帝槐元年。

    姒槐即位的时候,夏王朝在九任帝姒杼多年北伐东征的基础上,疆域不断扩大,北至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东至东海(即黄海)之滨,诸侯来朝,九夷顺服,国势日益强盛。但是,姒槐并没有就此息兵,让百姓过和平安定的日子,而是继续对外征战,大批的青壮年被迫走上战场,众多幸福美满的家庭被强行拆散。战争给统治者创造着取之不尽的财富和权势,而留给劳苦大众的却是可怕的贫困和死亡。

    姒槐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不过他的用兵方略与父亲有所不同,他父亲是往北往东用兵,他却把攻伐的方向转往东南的淮水(即今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支流秦淮河)流域。他认为父亲已经征服了北方和东方,这南方和西方理应由他来平定。其实,当时的淮夷(古族名,亦称南淮夷,主要分布在淮水中下游以至海滨)原本就是一个独立的方国,与夏王朝历来是各守疆域,互不侵犯。但是姒槐自恃国力强大,强行逼迫淮夷称臣纳贡。淮夷不肯屈服,夏王朝便借机向淮夷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远在淮水流域的淮夷不得不臣服。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后芬就是姒槐,帝槐三年(庚戌,前1871),东方的九夷族陆续来朝中进贡。九夷:一说指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和阳夷,一说指玄菟、东浪、高骊、满饰、凫臾、索家、东屠、倭人和天鄙。其实两种说法都不准确。古时“九”为多的意思,九夷应该是指众多的夷族,并非是只指固定的九个部族,这里应理解成有众多夷族方国来朝中进贡。

    帝槐十六年(癸亥,前1858),洛汭(今河南巩义市东北)的诸侯伯用与河邑(今陕西华阴市潼乡)的诸侯冯夷因边境的问题发生了冲突,双方互不相让。姒槐得知后,立刻宣召二人入朝,从中调合,平息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冯夷就是传说中的河伯。史载:“冯夷,华阴人,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抱朴子,释鬼)。

    帝槐二十三年(庚午,前1851),姒槐封昆吾氏的后人于有苏(古诸侯国名,故址在今河北沙河市西北),据说有苏氏是祝融之后,己姓。后世殷商时期,商纣王伐冀州侯有苏氏,有苏氏献女妲己为纣王妃。该有苏氏即昆吾氏之后,有苏氏族人后世大部分改姓为苏。

    帝槐二十六年(癸酉,前1848),夏朝始建监狱,称作“圜土”。史书载:“若无授无节,则准圜土内之。”(周礼,地宫,比长)意思是:如果不执行国家的命令,不遵守法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