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道家道教书目 >

第1章

道家道教书目-第1章

小说: 道家道教书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庭经  唐。梁邱子  5。00  〃 
气功养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独物的理论,方法和效用,蕴含人体科学的未知领域,在海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本丛书特聘专家从历代一千余种有关古籍中选出五十余种,囊括各时期各派别学说和经验的精华。〃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南怀瑾  8。50  全书分八章,对道教的学术渊源,道教的建立、成长、扩张和演变,道教的流派、人物与经典,帝王与道教的关系,以及道教的研究情况等,作了简练系统的叙述。
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  9。00 
老子指归 汉。严遵  9。50  《老子指归》是汉代道家严遵诠释《老子》的注本,也是较早的阐释《老子》思想的著作,是研究道家和道教的重要资料书。本书以《道藏》本为底本,校以其它版本,从而使其成为比较完备的读本。书后附录了严遵事迹及有关《指归》的历代著录、提要、序跋等资料。
混元易筋经 内部资料  10。00 
少林真传护传功 内部资料  10。00 
太极拳速成函授教材 内部资料  10。00 
太乙丹道函授教材 内部资料  10。00 
道教史 刘仲宇  10。10  本书内容包括:道底意义、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老子以后底道家、道家最初底派别、秦汉底道家、神仙底信仰与追求、巫觋与杂术,附道家思想与道教。
道门语要 内部资料  12。00 
东方修道文库…先天派诀 徐兆仁  12。00  本书收入了《性命法诀明指》和《三字法诀经注》两书,二书所载诀法保留了不少名师高手的内修真言、体道心传,揭示了教外莫睹的性命双修全部程序,泄露了千金难求的窍妙、玄机。
悟解道德经 金刚经 易经 清凉道人  12。00  本书内容包括:悟解道德经、悟解清静经、悟解阴符经、悟解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悟解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悟解易经等。
《老子》《论语》今读 〃 陈怡;程钢〃  12。90 
老子论语今读  陈怡  12。90  本书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初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书采用编、译、注、释的方法,力图用现代的观点加以诠释。
东方修道文库…禅定指南 徐兆仁  13。00  本书收入了《因是子静坐法》、《小止观》《六妙法门》、《禅宗修持法》四部禅定要籍。从原理、方法、经验三个方面来论述禅定。
东方修道文库…金丹集成 徐兆仁  13。00  〈金丹大成集〉为元代道教南派传人萧廷之所撰,清代董德宁辑录。全书以无极图说开篇,指明大道根源。次论金液还丹,而其中九十三则金丹问答,将象喻意言、隐语幽辞一一指明。
东方修道文库…内炼密诀 徐兆仁  13。00  本书用现代语言分章解释,传述出柳氏积数十年心血创获的内炼理论与方法,只要稍具文化基础,便能依法修习,无师自通。本书分为三部分:内炼部论、金仙证论解说、道语辞解。
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 徐兆仁  13。00  本书汇集了张三丰毕生探索的内修理论与方法,这著作在当时就被人们认为是“吐老庄之秘密,续钟吕之心法”,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
东方修道文库…天元丹法 徐兆仁  13。00  本书收录天元丹法秘籍两部著作:《中和集》《性命圭旨》。《中和集》为宋元内丹派系统中的重要文献。《性命圭旨》内容精湛,阐述具体,为学道之士在所必得的一部秘笈,守一子对此书作过高度的评论。
东方修道文库…悟道真机 徐兆仁  13。00  本书收入了《证道一贯真机易简录》和《大成捷要》两书,精采丹经要语,由浅入深、从低级到高经地汇录了修性炼真功夫的奥义秘诀,系统传出毓养神气的玄窍天机。对于内修中的经脉关窍、筑基炼己,因光返照,动静火候,外药内药,小药大药,采、炼、封、止,温养、沐浴,大、小周天,走丹歧路、景验、危险,还丹、炼形,胎息神意、炁丹胎形,还虚面壁等一系列口诀和盘托出,逐一揭露。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南怀瑾  13。00  本书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内容包括:静坐的姿势与要点;静坐中体内气机的反应,与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内丹静坐法;打通任督脉、奇经八脉的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中的气功;以及《太极炼丹秘法》、《菩提道次第论》等著作中的修炼法。为纠正论传误修,怡生养年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净明道研究 黄小石  13。00  本书对道教重要教派净明道进行了初步的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其基本面貌。本书由四章构成,每章以净明道主要人物为纲,以历史先后为序,将净明道各宗教要素的演变过程置于宏观历史背景中进行较全面的考察。通过四章的梳理和探讨,净明道的基本风貌可以概括为:以传统道教基本教义为主要宗旨;以“净明”、“忠孝”为标志性教义;以许逊为祖师;以伦理为本位;以儒学为主要融合对象。
东方修道文库…全真秘要 徐兆仁  14。00  本集收入《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青华秘文(内炼丹诀)》、《玄宗正旨》、《太一金华宗旨》、《证道仙经》和《入药镜》,全书吸取三教修道精华,全面阐述了达到无为之境的必经之途——有为之法,同时吸收佛学中的精义,最后提出炼虚合道的境界,将旷世罕闻的佛道道秘谛,公诸于世,实为修道者及研究的必读之书
东方修道文库…伍柳法脉 徐兆仁  14。00  本集收入伍冲虚的两部重要著作,其一为《天仙正理直论增注》,其二为《仙佛合宗》,后书释难答疑,实可算作前书的补充或续篇,因此伍氏二书可以视作一部书而论。
修道入门 田诚阳  14。80  《修道入门》讲述道有修炼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方法,深入浅出,直指大道。
东方修道文库…涵虚秘旨 徐兆仁  15。00  本集除了收入西派的大部分典籍这外,最后还辑有陈撄宁先生所撰〈录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一书。〈灵源大道歌〉出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道林女真曹文逸之手,然而,此篇虽为女真所作,但非专讲女丹,学道之士皆可效法。
九宫神力速成大法 内部资料  15。00 
茅山法术神功应用提高班 内部资料  15。00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宋元老学研究 刘固盛  15。50  〃本书以不同时代有不同〃〃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对宋元老学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既考察了宋元老学本身的衍变与发展;也探讨了宋元老学与儒、道释三教之间的互相影响与贯通,并沿哲学诠释学之理路阐扬老学在宋元时期的新创:如关于老子哲学思想解释所表现的新突破;老学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在二程哲学的义理变化与老学的密切关系等等。〃
茅山道乐研究 胡军  15。60  本书内容包括:茅山道教及科仪音乐、“三茅忏”科仪音乐、“三茅忏”科仪音乐形态、“三茅表”科仪音乐、“三茅表、忏”科仪音乐的功能、“三茅表、忏”科仪音乐的文化特征、茅山道乐与地方民间音乐等。
道教旅游指南  16。00  如今,道教名山、宫观大多已成为华夏大地上的旅游胜地。本书将道教常识融入对道教名山洞府的介绍之中。一册在手,遍游仙山。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五卡  16。00  本书是《老子》注本中成书较早,影响较大的一种。注文言简意赅,自成体系,体现了汉代黄老学派无为治国,清静养生的思想。书中还论述了行气、房中、存神等早期道有与道教的养生要求,向为道孝教所重。
人元金丹研究 内部资料  16。00 
道教景点故事  16。80  〃本书吸收前人成果;借鉴民间传说;将故事与道教景点挂钩 ;既能引起读者兴趣;又能给人启迪;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
道教景点故事(双色图文本) 周成树  16。80  本书包括:邱长春掐得白云观;三青落在芦沟桥;储秀宫仙鹤伤脚;康熙锁牛颐和园等内容。
老子校释 朱谦  17。00  本书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考石本、敦煌本、旧抄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100余种,从事校勘。本书系据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重印。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道教与神魔小说 苟波  17。00  本书是一部研究道教与文学关系的作品。作为明清时期影响极大的通俗文学,“神魔小说”在内容及形式上都受到道教的巨大影响,这个问题众所周知。本书从文字形式研究入手,借用原型批评等现代研究方法,从主题、结构、文学形象等方面系统考察和论述了道教与“神魔小说”的密切关系。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刘一明修道思想研究 刘宁  17。50  本书透过刘一明内丹学之龙虎铅汞、姹女婴儿等令人如堕烟云的神秘隐语迷宫,揭示出内丹学与佛、儒二家一样,是生命的大学问,追求的是生命在终极层面上的通达无碍、自在永恒。内丹贵在清虚、空灵,这对于一些沉溺于洒色财气而又心灵躁动、无家可归的现代人仍是一剂可以一试的解毒剂。有志于习内丹者,借此书入门扫除理障,可少走弯路;志在学术研究者,本书是研究悟元子丹法,进而透视明清内丹学的一个窗口。
道家文化研究丛书…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 汤一介  18。00  本书主题是揭示并具体分析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对道家哲学的吸收与借鉴过程,同时阐述这一思想活动过程对宋明理学发展的影响。内容包括:理学创始时期诸子与道家哲学、程朱与道家哲学、心学与道家哲学等。
道教与南岳  18。00  本书是“道教与南岳”学术讨论会的论会的论文汇编。共收论文48篇。关于道教与南岳的有39篇,关于道教一般理论研究的有9篇。
道教斋醮符咒仪式 张泽洪  18。00  本书对道教斋醮科仪的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为主的方法,走道经与史籍相结合的路子。运用宗教仪式理论,力图在纵的方面,把握一千多年斋醮历史的基本线索;在横的方面,建构起斋醮科仪的格式框架。
老子帛书校注 徐志钧  18。00  本书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乙本的校注本。乙本缺损的文字主要用甲本补上。对老子帛书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历史学的角度,一时先秦文献训诂。对《老子》的核心思想“道”、“德”,作了重点阐述,揭示其多方面的内涵,特别是对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作了一定分析。本书的校注,采用王弼、河上公、景龙、傅奕四种本子作为传世本的代表,同时也使用,郭店楚简墓竹简。老子》与老子帛书进行校勘。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斋醮科仪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  18。00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道教斋醮科仪研究 张泽洪  18。00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道教斋醮科仪的力作。作者以丰富的资料和精当的分析,论述道教斋醮科仪源流、坛仪法式、、符咒词文、科仪思想等问题。认为道教完备的科仪格式,丰富的科仪经典,是其发展为神学宗教的重要标志。本书重点探讨道教斋醮常行的黄  斋仪、施食炼度、投龙简仪、礼灯科仪,以揭示道教斋醮科仪蕴涵的文化意义,通过对斋醮济度思想、祈禳功能的阐述,说明斋醮科仪是道教思想的仪式化演绎,是道教之“道”的生动体现。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魏晋玄学人格美研究 高华平  18。00  本书是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