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宝-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上草听了,心说,还真有几分道理,这年头儿,专家满天飞,不能说专家里面没有高手,但是相当一部分专家确实道行不行,比不了民间高手。
这时候,那个看青花罐的人,真就把这罐子放下了!
本来,孙中原在旁边是很有利的位置,完全可以第一个抓起来。不过,孙中原扫了几眼这个罐子的口沿,却犹豫了一下。随后,旁边一个人拿了起来。
刚才,那个人看的时候,用手把着口沿,而且角度也不对,孙中原是不容易看清的。放下之后,当然就不一样了。
旁边一个人拿起来之后,孙中原并没有再盯着看,想了想,离开了。
原上草也没继续看,跟上了孙中原。
走到一个人相对少的地方,原上草快步走到孙中原身边,“小兄弟,留步!”
孙中原回头,入眼的感觉是打扮讲究、气质儒雅,应道,“有事么?”
“是这样。萍水相逢,本不该叨扰,不过我眼力不济,刚才也再看那件嘉靖的青花罐,看不出毛病来,我看小兄弟好像是有些心得,不知道能不能请教一下?”
说着,原上草递上了一支烟。
孙中原摆摆手,不知怎么回事儿,这个人很面生,但是却给他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他伸了伸手,往墙边走了两步,避开了来往的人。原上草自然也跟过去了。
孙中原先是自己点了一支烟,“这位先生,你的意思是看真了?”
原上草见孙中原没抽他的烟,也不勉强,自己点了一支,点点头,“是啊,但是我看你好像不太看好。所以还望赐教一二。”
“客气了。”孙中原吐出一口烟,“那我就说两句,不过只是我个人见解,你可别完全当真。”
“你放心,我听了之后,只是私人学习。”原上草补了一句,“这样的明代官窑青花罐,市场里可真是不多见。”
孙中原笑道,“首先我得纠正你一下,这不是个青花罐,是半个葫芦瓶!”
“嗯?”原上草一愣,“残器?”
孙中原点头,“这个,原本是个青花葫芦瓶,的确是嘉靖官窑,不过,上半部分断了,所以把下半部分的口沿磨了磨,当成罐来卖了。”
葫芦瓶这东西,也是嘉靖年间常见的,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葫芦在道教里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这东西在嘉靖朝特别受待见。
不过,也别把古代的工艺想得太过高明,制作葫芦瓶的时候,不是一次成型,是做成两部分,然后接到一起的。
所以,腰部容易断裂。一摔,就可能成为两部分。
如果摔了之后,下半部分碎了,只留上半部分,就不好搞了。因为露底了,而且形状也很怪,即便是接底,也没这种造型。
如果下半部分完好,那还有的处理,就是把口沿部分磨平磨好,然后再加工一下,就变成了一个罐!
这种“罐”是很难分辨的。胎、釉都对,底款儿也对。唯一能看出问题的地方,就是口沿。毕竟是处理过的,处理得再好,也可能留有端倪。一般人看不出来,高手还是能瞅出来的。
孙中原正是看了口沿之后,才决定不去凑热闹了。
当然了,这可是嘉靖年间的官窑瓷器,即便是半个,也是值得收藏的。
不过,关注这件东西的人太多,估摸着价儿是不好往下落,孙中原即便最后能买到,恐怕也得费些力气,而且应该也便宜不了。权宜之下,果断放弃。
原上草听了,不由点头道,“小兄弟年纪不大,眼力却高得很啊!”
孙中原笑笑,“过奖了。术业有专攻,我平时主要就是研究古玩。”
原上草想了想,“小兄弟,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跟着你一起逛逛,学点儿东西,不妨碍你吧”
呃。
孙中原的头上落下三根黑线。这肯定妨碍啊!
但是原上草说得彬彬有礼,而且孙中原对他有莫名的好感,一时沉吟着,没有出声。
“搭个伴儿嘛!你放心,我只在一旁看,事后再问,中午我做东,请你吃饭,你看怎么样?”原上草又道。
孙中原当然不图这顿饭,但一时居然不知如何拒绝,“那好吧,你也别太客气了。”
原上草拱拱手,“多谢多谢。敢问贵姓?我姓原,叫我老原好了。”
“我姓孙。”孙中原应道,“袁世凯的袁?”
“不是,是离离原上草的原。”
第143章 红配绿,赛狗屁()
“原来是原轸的原。原先生请了。”孙中原应道。
原上草吃惊了一下子,“小兄弟不仅眼力高,还很博学啊!”
原轸这个名字,知道的确实不算多,其实就是先轸,春秋时的晋国大将。本来是有个原国的,后来被晋国吞并了,先轸被分封到原国,才被称为原轸,他的后代也就以这个“原”字为姓氏了。
姓原的人,可能对此应该知道,不过如今一般的年轻人,哪会知道这个?
“哪里哪里,我大学是学考古的,才碰巧有所涉猎。”孙中原想了想,“听原先生口音,好像不是南城人。”
“是啊,我祖籍晋北,不过父亲一代就到了燕京,我也是走南闯北,口音有些杂了。”
孙中原听了,微微皱眉,晋北?
不过他并没有多说。
两个人一起逛摊,原上草没有继续探询孙中原的身世。实际上他也没有说谎,他的祖籍的确是晋北,只不过没有在那里长大就是了。
半个葫芦瓶的事儿,让原上草知道了孙中原的眼力,的确是名不虚传。这种眼力,破了相宝局,也不奇怪。
两人逛了大半个市场,说也怪了,自从原上草跟上一起之后,孙中原就没遇到过合意的东西。
可总不能怪人家吧。原上草在一边礼貌有加,风度翩翩的,想说句不好听的话都不好意思。
终于,孙中原在准备离去的时候,在一个杂项摊子上,发现了一把茶壶。
这把茶壶基本是一个圆筒状,短颈,圆盖,把手则是一龙形,壶身的有四面图案,以人物情景表达了:耕、读、渔、樵。高约十七八厘米,筒径在十厘米上下。
底部露胎,没款儿。有轻微的粘沙底。(附注:粘沙底,是烧窑的时候,底部与窑内的细沙粘连造成的。如果轻微,总体还是比较光滑的。)
这把壶放在摊上,无人问津。除了看起来看普通,主要是色彩造成的。
这把壶上的画片儿和纹饰,除了个别地方有褐色,基本都是大红大绿,比如龙身壶把是纯粹的绿色,壶盖纹饰却是大红。比如图案当中,人物身着红衣,旁边却是绿色背景。
俗话说,红配绿,赛狗屁。
这种搭配,带来一种视觉冲击力,但是,在很多人眼中,没有雅致的美感。
孙中原却拿起仔细看来看去。
原上草一时没看明白这是件什么年代的茶壶,总体来看,像是民间的东西,不过从包浆和痕迹来看,似乎不像是清代以后的。
更重要的是没款儿。瓷器的款儿是很重要的,哪怕是高手,很多时候也都是先看款儿。
当然,这个时候,原上草不能问。
孙中原又拿下壶盖看了看,口沿部分,釉色有点儿自然脱漏,像是虫子咬的。
孙中原暗自点头,开口了,“老板,这茶壶是什么时候的?”
这种问法儿,一般出现在外行嘴里,摊主能给你说实话么?但是,在行家嘴里,也会出现,这是故意露怯。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很难断定的东西上面,行家看懂了,而且觉得卖家十有八九看不懂,故意露怯探探路。
摊主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他身后,还有个男人在扒拉一碗豆腐脑,许是夫妻档。
“当家的!”女人回头捅了男人一下,男人停了嘴,扭头看了一眼,“康熙民窑。”
我去!孙中原心道,还真敢乱说。
这个茶壶,是五彩瓷器,红绿主色。就算是蒙人,也应该蒙个万历五彩,万历民窑。结果一杆子打到康熙去了!康熙一朝,官窑民窑皆精,而且五彩瓷器特征明显,怎么可能是康熙的?
还没等孙中原接话,旁边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戴眼镜的男子,他在旁边看着,一本正经地说,“倒像是明神宗时期的民窑。”
见过多嘴的,没见过这么多嘴的。
孙中原扭头看了眼镜男一眼,眼镜男神情凝然,一板一眼,倒不像是个托儿,像个书呆子。
其实,明神宗就是万历,只不过明神宗是庙号,万历是年号,他要说朱翊钧也行,这是名儿。
一般来说,唐宋喜欢称呼皇帝庙号,比如唐太宗,宋太祖;明清喜欢称呼年号,比如刚才说的万历,康熙。不过,这都是一种民间习惯,他说明神宗也没啥,就是听着别扭。
别说谥号就行,估计谥号他也记不住。比如明神宗万历皇帝,谥号是: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听着就晕了。
男人一听,放下了豆腐脑,看了眼睛男一眼,“你说啥?”
这下孙中原断定,眼镜男肯定不是托儿了。他又好气又好笑,这东西还在我手里呢,你这时候发表见解还往老里说,也太像托儿了。
虽然说的也不对。
“我说,这肯定不是康熙民窑,倒像是明神宗的民窑。”眼镜男重复了一句。
男人可能不知道明神宗就是万历,但是明代显然比清代早啊,反应倒快,立即点头,“对,昨儿有专家来说的,说是明代五彩!不过我是觉得做得这么精细,有点儿像康熙的!”
原上草在一边,突然笑了笑,对孙中原说道,“那好啊,让这位买吧!红配绿,赛狗屁,我看着都别扭!”
孙中原知道,原上草想让他欲擒故纵,这个在买卖上是常用的,但是他实在不想放手,万一眼镜男真买了呢?
结果,还没等孙中原做决定,眼镜男就摇头道,“我就是来看看!”
真是古玩市场大了,什么人都有。
孙中原看了看摊主夫妇,“是男人做主是吧?最低多少钱?”
男人眼珠转了转,“这东西有年份,不便宜。”随后,却又看了看眼镜男,“你最高出多少?”
眼镜男却开口道,“这小兄弟先问的!”
这时候,孙中原要是再不松一松,那这价儿估计肯定是下不来了,他把茶壶放到了摊子上,对眼镜男道,“没事儿,你来吧,谁让你说是万历五彩呢!万历五彩这个水准,我也是服你!”
说完,孙中原缓缓起身了。
第144章 大明赤绘()
摊主男人一听,一下子明白了,合着眼镜男觉得是万历五彩。嗐,这肯定不对啊!
万历五彩的特征是很明显的,玩瓷器的,说起明代瓷器,有几个关键时期的主要品种特征如果都记不住,那还玩个屁啊!比如洪武釉里红,永宣青花,成化斗彩,弘治黄釉,万历五彩。
他不由立即朝孙中原喊道,“别走啊兄弟,你都看了半天了,好歹听听价儿!”
孙中原笑道,“好啊,你说吧!”
“八千,八千怎么样?”
还没等孙中原应答,眼镜男连连摆手,“八百我也出不了!”
这时候,原上草没憋住,笑了起来。敢情,这眼镜男一开始看着像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