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猎宝 >

第65章

猎宝-第65章

小说: 猎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5章 奇珍珐琅彩() 
婉约说明暂时不想卖之后,孙中原脑子一转,问道,“吴老,您是古代兵器收藏家,可曾听说倭国有个叫大久平三郎的人?”

    “妖刀大久?”吴老居然立即应道。

    “这,是他的外号?”

    “对,这个人,是倭国有名的刀术高手,同时呢,又是一个古代刀剑收藏家。妖刀这个称呼,一方面是说他的刀术,另一方面,是说他在刀剑收藏方面,如同妖孽,藏品太丰富了!”吴老解释道。

    “怪不得。”孙中原不由自主应了一声。

    这一声,让吴老立即明白了,“怎么,他也想买裴旻剑?去南城找你了?消息够灵通的啊!”

    “那倒没有,他只是听说我收藏了一把古剑,想见识一下,被我拒绝了。”孙中原应道。

    吴老略加沉吟,“小孙啊,听说你现在就在星辰拍卖行。这秋拍快要开始了,你破了相宝局,压轴重器还没着落吧?”

    “吴老,这不是我该担心的事儿啊。”

    “你在拍卖行干,总得有点儿成绩吧,我帮你落实一件拍品怎么样?”

    孙中原连忙说道,“吴老,这把裴旻剑,我确实不想出手啊!”

    “你看你,狭隘了不是?都是藏友,你把我的好意,当成了交易。”

    吴老这么说,孙中原倒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了。

    “这样吧,我给你发一组图片,你看看感不感兴趣吧?如何?告诉我一个邮箱地址,图片是高清的,尺寸比较大。”吴老接着说道。

    “好吧。”孙中原应了。

    十几分钟后,吴老的图片就发到了孙中原的邮箱。

    一共十几张图片,都很清晰。

    这是一件水盂。图片上标注了尺寸,直径7。2厘米,高度7。8厘米。

    但就这么一件小东西,却让孙中原吃了一惊!

    水盂,现在普通人基本用不着了,因为它是古代文房里的东西。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而有人将水盂,称之为“第五宝”。

    水盂是干什么用的呢?它还有其他的名字,比如水注,砚滴,这俩名字就直观多了。水盂,是给砚台里添水用的。磨墨的时候,得添水,调节墨的浓淡,可能磨一会儿就得添一添,所以书案上摆着水盂,盛着水,随时用。

    水盂这东西,秦代就有了,历史很长,形制和材质也多种多样。

    图片上的水盂,是瓷器。

    关键它是珐琅彩!

    很多人对珐琅彩不是很理解,包括一些藏家,光知道清三代的珐琅彩贵得离谱,冷不伶仃出来一件,动辄就上亿。却不知道为什么贵,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和其他彩瓷有什么真正的分别。

    先说“珐琅”,这是个外来的法语音译。华夏古代也有珐琅器,比如景泰蓝。即便在现在,也有人用,搪瓷缸子,就是珐琅器。

    但是,上述这些东西,胎都是铜的,金属的。

    而珐琅彩,是瓷胎!用瓷土做的胎。所以,珐琅,可以指玻璃器,指搪瓷器,指景泰蓝。但是珐琅彩,单指瓷器!

    珐琅彩和其他的斗彩、五彩、粉彩都不一样。首先,彩料不一样,一开始进口,后来研发成功;同时,调制彩料的时候,用的是油。珐琅材料,鲜亮;用油调制,细腻。

    当然,这不是珐琅彩贵重的主要原因,古代艺术品,从来就不会单纯贵在材质上。

    珐琅彩为什么贵?因为真正的官窑珐琅彩,只出现在清三代,就是康雍乾时期。而且,从珐琅彩走进宫廷的那一天开始,没有出过宫,要求也很苛刻。

    其他的瓷器,即便是官窑,也不一定只能宫廷使用。

    而且,其他的官窑瓷器,都是在瓷都御窑厂烧制的,烧成了之后运往京城。不管是在御窑厂,还是在路上,都有流出去的可能。

    但是珐琅彩,只在京城烧制,控制非常严格。瓷都的御窑厂,只提供上等的烧制好的白瓷胎。

    瓷胎运到京城以后,再由宫廷画师上彩绘画,然后二次烧制。

    在京城,珐琅彩的烧制地点也只有两处,一处就在紫禁城里,造办处的如意馆(早期养心殿也烧过)。还有一处,是在颐和园。

    另外,雍正时期造办处的老大,是怡亲王,据说怡亲王府也奉命烧制过,但是即便是有,也应该很少,而且想私藏也很难。即便私藏了,也不会流出去。

    工艺上就不用说了,皇帝都重视得不行了,东西它能差吗?

    珐琅彩只在康雍乾三朝烧制,到了乾隆的儿子嘉庆,就停了。

    实际上,嘉庆一朝,停了的不光珐琅彩,不少官窑品种都停了。说简单点儿,国力衰竭了,麻烦事儿也多了,嘉庆皇帝玩不起了。

    珐琅彩从康熙时候产生,到满清灭亡,没有走出宫廷,所以除了皇亲国戚、少数重臣,没人见过珐琅彩是什么样儿!

    整个清代,只有真品,没有假货!

    直到民国时期,紫禁城开放,搞了一次展览,民间才第一次接触到珐琅彩。

    华夏的古玩行,高仿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如此奇珍,仅仅因为一次展览,不久后,就出现了高仿。

    不过,民国时候的技术,和现在是没法比的,仿制全凭记忆和手艺。所以,现在市面上的民国仿品,对于高手来说,鉴定还是比较容易的,虽然也很细腻,也很精致。

    随着满清灭亡,宫廷珐琅彩的真品,才有少量流了出去。

    近些年的拍卖会上,珐琅彩的价格一路飙升,屡创天价。而且,一些民国珐琅彩的精品,如今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孙中原仔细看了这一组图片,从技法和风格上,看不出什么来。本来嘛,这样的东西,肯定是得上手才能完全确定。

    吴老发来图片,只不过让孙中原有个初步的认知而已。

    这珐琅彩水盂上的画片儿,是鱼藻纹,金红色的鱼,绿色的水藻,暗色的山石。

    底款儿,是方边四字:乾隆御制。

    这个底款儿,让孙中原又有点儿吃惊了。

    康雍乾三朝,不同时期的珐琅彩,是有不同特特征的,包括底款儿。这个底款儿,太罕见了!

第116章 古月轩() 
康熙朝创制珐琅彩,底款也是四个字,是:康熙御制。

    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御制”的底款儿,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雍正年制”。

    而到了乾隆时期,基本上就都是“乾隆年制”了。

    从“御制”到“年制”,反映了皇帝的一个心态,审控在减弱。这好东西乍一出来,刚拥有的时候,一般是无比珍视,规定严密。后来制作方法熟练了,类似珍品越来越多了,就会放松一些。

    乾隆珐琅彩,底款儿出现“御制”,的确是罕见。

    既然罕见,肯定能说明问题。如果这东西是真品,那说明,要么这个水盂,可能就是乾隆本人常常使用的。要么,就是他相当重视,这东西即便自己不用,也有特殊用途。

    如果是这样,那这件东西,比一般带“乾隆年制”款儿的珐琅彩,要更加贵重。

    不过,还是那句话,单凭图片,很难判定真假。这图片上的珐琅彩水盂,精美细腻,审美情趣也很高,不要说孙中原了,恐怕就是徐北武来了,也未必能下定论。

    当然,见了实物那就不一样了,孙中原有“宝光”辅助,看了就能知道。

    如果这件水盂是高仿品,从图片上看,应该不是民国的仿品,因为民国仿品的特征相对明显。如果是现代仿品,那么这个人的手段也太高了!

    而且相当自负!

    试想,如果不是对自己有极大的信心,不会落下“御制”的底款儿,而是会根据大多数的真品,落下“年制”的款儿。

    孙中原一边想,一边又仔细看了这这水盂上的画片,倒是典型的乾隆朝的特征,留白多,整体显得舒雅,而且带着文字和小小的朱印。

    康熙的珐琅彩瓷器上,一般是满彩的,雍正的珐琅彩瓷器上,也留白,但一般白地儿和彩地儿篇幅差不多,一半一半吧。而乾隆的珐琅彩,留白就多了,而且一般是诗画印三者兼备。

    如今不少古玩地摊上,也都摆着“珐琅彩”。常见一件满彩的瓷器上落着“乾隆年制”的底款儿,一件留白甚多的瓷器上落着“雍正年制”的底款儿。不知道是这造假太不用心了,还是如今棒槌太多了,这样也能蒙着。

    孙中原花了半个小时仔仔细细看完,给吴老拨了过去。

    “怎么样?”

    “光看图片,看不出什么来啊!”孙中原笑道。

    “你要是感兴趣,可以看实物啊!”吴老的语声透出得意,仿佛早已认定这是真品一般,“如今这古月轩的东西,哪个拍卖行不争着抢着要上拍?”

    吴老说的这个“古月轩”,基本上就是行里对珐琅彩的一个别称了。

    这个别称普及度非常高,一般的瓷器爱好者也都知道。甚至有的大拍卖行,居然在珐琅彩拍品上直接标注“古月轩”。

    古月轩到底是怎么来的,具体有什么意义呢?

    孙中原不知道。他问过徐北武,同样不知道。

    而且,恐怕没人真正知道。

    这简直是谜一样的事儿。明明流传很广,约定俗成,却都不知道到底怎么来的!

    公认确凿的说法没有,猜测还是有一些的。

    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堂号说”。

    有人说,古月轩是乾隆皇帝的一个堂号,曾经在里面读过书,后来还有宫廷画师在里面绘制过珐琅彩。

    还有人说,古月轩,是清宫收藏珐琅彩的地方。

    这个“堂号说”,孙中原不怎么相信,因为如果真有这样的地方,是能查到的。

    一类是“人名说”。

    有人说,“胡”是画师的姓氏。因为珐琅彩瓷器的画片儿上,常会出现两个小印章:金成、旭映。这两个小印章,常常和画片儿没关系。所以有人推测是人名,很可能是叫胡金成,字旭映,或者有一个人姓胡。

    “人名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一个姓胡的工匠对珐琅彩有很大的贡献,原先就是珐琅作的。

    “人名说”,从侧面能说明为什么只会在民间流传,却没在史料上出现。但是孙中原也不信,因为珐琅彩是宫廷奇珍,哪个大胆的工匠敢冒如此大不韪透出风去?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代一位收藏大家推测的。古月胡,因为珐琅是来源于国外,外国人,可以统称为胡人,民间如此给珐琅彩一个“别名”,倒是有点儿可能。

    孙中原上大学时,经常翻查资料,这个说法,算是他比较相信的一个说法,虽然也没有确凿证据。

    古月轩,成了一个谜,众说纷纭,却又没有统一认定。

    甚至,民间还出现过带有红色款“古月轩”的鼻烟壶,有珐琅彩瓷器的,也有料器(注:一般指特制玻璃器,有各种色彩,不透明)的。孙中原认为,应该也都是仿品罢了。

    但即便是这样,古月轩却成了圈里公认的一个别称。这个别称,语焉不详,不通不实,珐琅彩瓷器上也没出现过,但却让人有一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华夏的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有时候也特别爱玩儿虚的,反而成就了一种别样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