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猎宝 >

第201章

猎宝-第201章

小说: 猎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还站着一个青年男子,不过不是中介,是房主找来陪着看房的。开了门,他也没进去,就在外面等着。

    隋东辰和孙中原跟着邝西寅进了房子,房子以前装修过,曾经出租。

    这房子距离潘家园不远,面积也够。地下室还可作为仓库。

    其实,他们开一个古玩城,更重要的是亮招牌。这地方唯一的不足就是后面是个小区,不够幽静。但是,总得临街,市区之中,很难找特别独立的。

    如果买一套四合院,这院墙和大门,又有种太过隔离的感觉。

    “什么价儿?”孙中原问邝西寅。

    “这是附近最好的一套相对独立的门头房。房主本来只想租不想卖,最后算是答应了,开价每平米十万冒头,地下室和小花园不送,不过价儿也不算高。房产总价三千万左右。”邝西寅看了看隋东辰,“我倒是觉得,这小区不错,从里面再买两套房子,一套给中原,一套给徐黑子。”

    孙中原连忙摆手,“住房可以买,我自己掏钱就行了。”他知道,隋东辰他们原先在燕京呆了那么长时间,肯定都有自己的房子,虽然走了,也未必卖出。

    “这时候了,分什么你的我的,又不是大钱。”邝西寅道,“龙王爷还有一套四合院,一套别墅在燕京空着呢。我们原先也都有地儿,我估计老罗不会出手。只有你师父,当时走得干净,把原先住的地方卖了。”

    隋东辰此时点了烟,“外部风水没什么问题,这里面的花园有点儿问题,不过稍加设置就可以了。置于室内,肯定得重新装修,倒时候好说。”

    邝西寅点头,“风水没问题,那就先暂定。房主可以让我们考虑到月底。”

    这处房子,已经是筛选多处地点之后的了。不过,选址不是小事儿,还得再商量。

    邝西寅吃过饭了,说有点儿累,回去休息了。孙中原和隋东辰找地儿吃饭,隋东辰问二栋想吃啥,二栋说想吃烤鸭了,他们便听了二栋的。

    孙中原来,还没住下呢,吃完了饭,隋东辰问他是想住酒店还是四合院。他和徐北武一直住在他在燕京的四合院里。邝西寅和罗南羽各有各住的地儿。

    “我和你们一起住吧。”孙中原想了想。

    “好。”隋东辰便让二栋开车去了四合院。

    隋东辰特别喜欢四合院,在南城也不住楼房,用他的话说,楼房不接地气,不舒服。

    安顿好之后,隋东辰带着孙中原参观了一下他的书房。

    里面陈设很简单,桌椅架柜,书籍图册,文房四宝而已,没见什么古董陈设,墙上有一幅字,还是隋东辰自己写的: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老隋,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东西让我看呢!”孙中原坐下,点了一支烟,“你不会是让我看这幅字吧?”

    “可以看看。”隋东辰笑笑,“不过,的确有好东西让你看。”

    说着,隋东辰打开书架下方的柜门,搬出了一些书。后面,露出了背板。隋东辰不知道在哪里按了一下,背板居然横移,又露出了一个保险箱。

    最终,隋东辰从保险箱里拿出来的,是一个锦盒。

    把锦盒放在桌上,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件瓷器。

    看到隋东辰放到桌上的瓷器,孙中原不由吃了一惊。

    南宋官窑青釉贯耳瓶!

    这件贯耳瓶,和孙中原在相宝局上见到的一模一样。只是,那一件贯耳瓶,已经被当场打碎了!

    而且,审视之下,这件贯耳瓶,是不折不扣地南宋官窑真品!

    “这?”孙中原盯着这件贯耳瓶,“老隋,当时上拍的那件,难不成你早就知道是假的?”

    “这件南宋官窑贯耳瓶,是我多年的旧藏,当时你父亲,你师父,还有老虎和老罗,都见过。”

    “怪不得我师父能做出来!当时从制胚一直到出窑,我都跟着,他手里只有几张图片!原来,早就参详过实物!”

    隋东辰指了指这件贯耳瓶,“如果两件贯耳瓶放到一起,我根本无法判断孰真孰假,你师父的功力你也知道。不过当时,我得到那件砸碎的贯耳瓶之初,可不知道是你师父做的。”

第363章 柴窑天青釉() 
孙中原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那你到底知不知道上拍的贯耳瓶是假的呢?”

    “这世上没有什么真假,如果你师父当年没加内印,你说,是真还是假呢?所有的人都认为是真的,只有你认为是假的,那还是真的。”隋东辰轻轻抚摸这件贯耳瓶,“不过,我知道,我这件肯定是南宋修内司督造的官窑,我们五个人一致认定的。”

    孙中原突然笑了起来,“老隋啊,反正你有一个真的,而另一个实在费猜,你当时也没想到会是我师父做的,因为他看了你的真的,再做假的应该会告诉你!可是,没想到情况太过特殊;所以,既然费猜,你就干脆不去多想!”

    隋东辰点了点孙中原,“哈哈哈哈······前几天我和你师父聊起这事儿,他听说砸了,还觉得很可惜。”

    “是啊。其实古董最大的价值,无非是两点,一点是历史性,一点是艺术性。我师父做的东西,历史性没有,但复制了艺术性,而且加了内印,当高端仿古艺术品欣赏也是很好的。不过,当时你是骑虎难下了。”

    孙中原顿了顿,继续说道,“老隋,我还有一件事儿不明白,你的藏品应该不少,为什么独独把这件贯耳瓶收在这里呢?而且你这十年还在南城。”

    “每年我会回来住个十天半个月的。至于为什么只留下这件南宋官窑,是因为这一件,是我所知的存世的所有贯耳瓶当中,最珍贵的。”

    “这么说,你特别喜欢贯耳瓶?”

    “没错,贯耳瓶是宋代流行的瓷器样式。这个样式,雏形其实是汉代的投壶。造型的美感就不说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名字。”隋东辰道,“贯这个字,很有意思,本意是绳索,以前一直说一贯铜钱,后引申为通的意思。耳朵一直通透,可不容易啊!”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耳朵通透,确实很难。”

    “所以我才喜欢。”隋东辰收起贯耳瓶,“其实,这里也不止这一件东西,还有一件,一并给你看看吧!”

    隋东辰把贯耳瓶放进保险箱,又从里面拿出一个锦盒来。

    这一次,孙中原特地看了看保险箱,第一次他没仔细看。这次看了,里面确实再无别的东西了。

    能让隋东辰如此珍藏的东西,那定然不是一般的东西。

    打开锦盒,又是一件瓷器!

    这是一件比较小的梅瓶,高度只有不到十几厘米。但是,一放到桌上,孙中原的眼睛立即瞪大了。

    天青釉!

    和常见窑口的天青釉不同,甚至和传世汝窑的天青釉也不同。这天青釉,没汝窑那么蓝,也不是那种有点儿深的青。

    而是直逼雨过天青的通透颜色!

    细看之下,这种颜色的形成,除了釉料本身的调制原因,还是因为釉层比较薄。

    很薄。

    这种感觉不好形容,薄透,光亮,同时还具有一种类似油脂的滋润感觉。

    如果见识过制瓷师傅上釉烧窑,就会有体会,达到这种状态实在是太难了!即便高手,做一千件,也未必能成一件。

    釉料需要细腻无比,具有天青底色,同时,又得有透明度。天然的东西里面,高端翡翠是具备这样的特性的。我们常说种、水、色;种,是指料子的细腻度;水,是指料子的透明度;色;是指颜色。有些高种、足水、色正的翡翠,那就是三者兼备。

    但是要人工调制出这种釉色,技术难度不言而喻。

    同时呢,即便调出来,上釉的难度又是一道坎儿。上釉上的这么薄,这么均匀,非一流制瓷高手不能为之。

    这还没完,还有最后一点。

    烧。

    瓷器入窑,都是千度以上高温,这釉料的变化还得控制好。

    孙中原还没看胎骨,已经被这天青釉所折服。

    实际上,这件天青釉梅瓶,釉面并不完美,有两三处地方,出现了小的釉泡,有一处还破了。

    因为釉面太薄了!高温之下,能控制成只有个别地方这样,釉料的稳定性和瓷窑的环境控制、温度控制,几乎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极限。

    孙中原拿起梅瓶,极轻。胎体也很薄,而且胎土的质量和纯净度也很高。

    轻轻敲击瓶体,声音清亮悦耳。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若是古瓷器,好像只有柴窑天青釉,才能达到这种水准!

    “我一直拿不准,这是不是一件柴窑······”隋东辰叹了一口气,“这个,你师父之前也没见过。如今天象楼重启在即,我前几天给他看了,他也拿不准。”

    孙中原刚才审视这件梅瓶,也通过宝光进行了深入判断。他点了一支烟,沉吟起来。

    柴窑,是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柴荣柴荣主持烧制的。当然,柴荣在位一共才五年,去世后不到半年,赵匡胤就黄袍加身,北宋取代后周。

    柴荣这个人,在不少史学家的笔下,评价是很高的。所谓五代第一明君,励精图治,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只可惜,死得太早。

    他能主持督造柴窑,自是说得过去。单说这个颜色,当时工匠请示,柴荣大笔一挥,审美孤绝:雨过天青云**,者般颜色作将来!

    虽然柴窑目前尚无公认的传世品,但是也能推断出,柴窑似乎只可能有一种釉色,那就是天青釉!

    柴窑的遗址也一直没有发现,估计历经千余年,各种因素叠加,也很难留存了。关键是没有传承。

    柴窑历时极短,而为什么没有传承下来,成了一个迷。各种说法不一而足,有说只有柴荣掌握烧制技术的,有说工匠在柴荣去世后不再烧造的,还有说因为赵匡胤下令彻底废止的。

    不过,后来的汝窑,似乎有点儿模仿柴窑的影子,但是和传说中的柴窑,还是有差距。

    “我师父都拿不准?”孙中原摁灭烟头,看了看隋东辰。

    “你有什么就说,不用给我们这些老家伙面子。江山代有人才出,你如今的眼力,实事求是地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隋东辰递来期许的目光。

第364章 倭国的柴窑展品() 
孙中原点了点头。

    其实刚才,他已经通过宝光进一步深入审视了这件梅瓶,虽然整体上确实具备柴窑的特征,但是年份似乎不够,更像是北宋中期的东西。

    “这不像是柴窑,我觉得年份不对,可能是北宋中期的东西。不过,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难以想象。古董,我们探索到的东西,看似很多,但比起浩瀚的历史文化,实在是太少了!”

    隋东辰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吃了一惊,“你能确定是北宋中期?”

    关于宝光的事儿,孙中原没法说明白。

    除了这个,其实并无完全可靠的依据。后周到北宋中期,本来就相差时间不算长。

    而梅瓶这种形制,小口、短颈、丰肩、圈足,造型优美,唐代开始出现,之后一直比较流行,也不是区分后周和北宋的要点。虽然梅瓶这个称呼明朝才有,唐宋称之为“经瓶”,多用作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