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

第4章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第4章

小说: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倜涝鸵徽抛闷酰俗乱话嗷鸪祷氐搅寺砝锢嫉募蚁纾堑奶越鹈尉痛送杲帷!�

    “完了?这就结束了?”格雷格问道,“他们就这样放弃了?”

    “是的,他们放弃了,不过故事还没完。你看,旧货商对开采金矿很执著。别忘了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人们以为他没有头脑,其实他很精明。他拿着那张转让契,请一名地矿工程师来勘察,然后两个人发现了人们所谓的断层线。工程师解释说,黄金的矿脉是细长条的,先前的矿主是从矿脉的中间穿了过去,从一头进去而从另一头出来。工程师说,旧货商回去以后,只要顺着与达比叔侄发现金子的那条线垂直的方向挖掘,就很可能挖到金子。

    “旧货商成了金矿的新主人。他听从简单的指点,果然挖到了金子,那是一座前所未有的宝藏——离达比叔侄放弃挖掘的地方只有三英尺。旧货商靠那座金矿赚了几百万美元。他之所以成功,达比叔侄之所以失败,原因有两点:首先,淘金是他矢志不渝的志向;其次,他肯征求专家的意见。”

    唐停顿片刻,以让格雷格有时间领会他的意思:“你觉得达比先生听到旧货商发了大财,会有何感想?”

    格雷格说:“也许会活活气死。”

    “的确,很多人会气死。不过达比的失败也没有白费,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离金子只有三英尺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后来他从事保险业,始终牢记这一条。是的,他听说旧货商靠自己转手的金矿发了大财,懊悔得要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与财富失之交臂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他过早地放弃了。”

    “他痛心疾首,决定今后绝不再犯这种错误。凭着‘千万不要半途而废’的信念,后来达比从事保险业积累了财富,他用赚来的钱偿还了亲友的欠债。更重要的是,他还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让大家从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

    “这故事很有感染力。”年轻的访客点评道。

    唐补充道:“在大的成功降临之前,肯定会遇到暂时的失败。人们遭受挫折和打击时,最简单、最自然的做法就是放弃。放弃其实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格雷格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大的成功降临之前,肯定会遇到暂时的失败。

    格林把自己的想法补充完整,他说:“你选好自己的路以后,要记住三点。”

    格雷格飞快地把唐的话记下来:

    选择你的道路,然后

    1。向你本行以外造诣很深的人征求意见。

    2。千万不要在离金子只有三英尺的地方放弃。

    3。成功以后,你要指点其他人,把你懂得的道理告诉他们。

    “你要记住这几条,”唐补充道,“人们之所以半途而废,大半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没有找到值得奋斗终生的事业。只要找到人生目标,他就会具备希尔所谓的恒心。”

    格雷格听得很认真,却还有些不明白。他只冒出一句:“什么?”

    “达比叔侄中途放弃了,因为他们只注重结果。他们只想赚到钱,就像你说你想成为百万富翁。相反,旧货商心里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天他要改变命运,做一名淘金人。他为此做了一切必要的准备,终于等到了机会。”

    “换句话说,他有恒心。这就是浅尝辄止和下定决心的区别。”

    格雷格在笔记本上写道:

    浅尝辄止和下定决心是有区别的。

    “打个比方,”格林说,“假如你去参加社交活动,遇到一位漂亮的年轻姑娘,你对她很感兴趣,你图新鲜跟她交往,就是浅尝辄止。再比如,你遇到了终身伴侣,你们打算结婚,那么你就要下定决心,准备承担责任。虽然后来总有麻烦事出现,但麻烦事总是少不了的。”

    格雷格回想起这几天他每天回到空荡荡的公寓的情形。

    “就拿这个例子来说,情况一旦不顺利,如果你只是图新鲜,也许你就会一走了之;如果你们结了婚,你要承担责任,那么你可能会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因为你对你们的感情是负有责任的。”

    “是的,我明白您的意思。”格雷格插话说。

    “达比叔侄一看到问题的不好苗头就放弃了,因为他们对淘金缺乏执著。相反,旧货商热爱淘金,决心一有机会就加入淘金人的队伍,后来他因为信念坚定,终于获得了回报。”

    格雷格在本子上用大字记下这句掷地有声的告诫:

    要想成功,必须持之以恒。

    因为没能拓宽视野,有些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情。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四章 走出低谷(1)

    在回家的旅途中,格雷格的脑子转得飞快,就像一辆法拉利在宽阔的公路上风驰电掣。他浮想联翩,格林刚才谈话的论点又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格雷格认识到,巴克兰让他来见唐·格林果然有一定的道理。格雷格认识的人几乎都曾经半途而废——在距离成功只有区区三英尺的时候。当然,这群习惯半途而废的人中间也包括格雷格自己,他甚至是个典型代表。

    是的,他现在的处境很艰难,然而他想放弃,难道仅仅是因为事情变得棘手起来?他知道,他不缺少成功的必要才能,他也有信心找到必要的资源。

    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他只要有执著的精神、积极的动力,且最关键是要有恒心,坚持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即可。

    他渐渐想通了,他之所以焦头烂额,一半是因为他事必躬亲,事事都想亲力亲为。他信奉一条古老的人生格言: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亲自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所有事都得自己做。

    就是这个观念把他的事业和生活搅成了一团乱麻。他想单枪匹马取得不凡的成就,所以造成压力太大,几乎没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别的事,包括善待女友米娅——他真心爱的人。现在他明白了,唐的话让他意识到,他没有真正投入这段感情。

    唐给他讲了“离金矿只有三英尺”的故事,这让他感触颇深。他意识到,一定要向自己专业以外的造诣精深者征求意见,这点很重要。格雷格要想成功,就必须允许别人帮助他。

    他想到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对会计和经营几乎一窍不通,但他认为自己在销售和营销方面有天分(这话也许有点夸大,他心里想……)。而最近他花了不少时间记账,所以销售电话打得少,销售业绩受到了影响。

    业务因此进展缓慢,财务状况也受到影响,因为他没有继续发挥长处。显然,他应该聘请几位精通会计和经营的人来帮助他,让他能脱开身做他擅长的、也是他喜欢的事。

    他在笔记本上挥毫记下:

    做你擅长的事,让别人做你不擅长的事。

    他只要这么做就能很快打开局面,他变聪明了——希望还能多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做他擅长而且喜欢的事情。

    他一下飞机就打了辆出租车,径直向“世界资本大厦”驶去。当他跟新导师巴克兰打招呼时,察觉到自己的心态在结识巴克兰以后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巴克兰先生,啊,这次旅行太精彩了!”格雷格的声音洋溢着热情。

    “我明白了您为什么派我去见唐,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和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CEO坐下来聊了天。他让我真切地懂得,千万不要在离金矿只有三英尺的时候放弃。谢谢您。”格雷格喘了口气,“尤其是要勇于向外界征求意见、寻求指点,我很喜欢这条忠告。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如果我一直唱独角戏,是不会成功的。”

    “我很乐意帮助你,你和唐聊得投机我很高兴。”巴克兰说,“现在有个重要问题,你听了这番教导后打算怎么做?”

    格雷格说:“我料到您会提出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计划的:在来这儿的路上,我约好了跟几个人见面,他们是我能接触到的最优秀的人,我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听他们对我的公司和事业有什么看法。”

    “唉,很遗憾,你没什么长进。”

    “什么?我以为您派我去见格林就为了这一点,我以为我明白了这一点,您会很感欣慰呢。”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四章 走出低谷(2)

    “你认真听取了他的教诲,这很好。只不过我希望你征求的是劝告,而不是看法。”

    “这有区别吗?”格雷格皱着眉头问。

    “区别大了,关系到成功和失败。问题在于,人们几乎都只是征求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听取劝告。”巴克兰清了清嗓子,“就是这么回事。看法往往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这种无知也可以说缺乏知识,而劝告则是根据智慧和经验作出的。”

    格雷格思考着这句话。

    巴克兰接着说:“假设你告诉朋友和家人,你想做一件事,但他们对这件事完全不了解,也不喜欢,比如写一本书。他们可能会说你脑子出了问题,对吧?”

    格雷格设想了一下他朋友们的反应,忍不住笑了:“写书?你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还想当作家?别做梦了。”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觉得你写不了书,他们会给出许多理由。他们极有可能把重点放在困难上面,比如要下不少工夫,要花很多钱等。”

    “您就像见过我的朋友和家人似的,”格雷格苦笑着说,“他们可能会说:‘你写不了书,因为你从来不读书。’”格雷格倒是已经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完了《思考致富》。”

    “是的,他们会这么说,因为他们自己从没做过这件事,这就是我们说的‘盲从’。现在,你再把他们的反应跟比如说‘管理图书出版公司’(ExecutiveBooks)的创始人‘了不起’的查理·琼斯的反应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查理·琼斯?就是他说一个人5年以后不会有什么变化,除非受到他读的书和接触的人的影响?”

    “没错,就是他。他是一位获奖的作家、演说家、许多人的挚友,还是一位杰出的企业管理者,他的公司卖出了5000多万册图书。”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是啊。”巴克兰表示认同,“现在,假设你跟他说你要写一本书,那他的反应跟你平常社交圈内朋友的反应相比很可能大不一样。他也许会说:‘考虑到你在写作方面是个新手,你会遇到一些困难。你要了解这样一些情况。’然后他会告诉你,其他作家在成功道路上遇到过哪些困难,然后他可能会说到写作、出版、宣传新书的成就和误区等。换句话说,他为你提供的是中肯的劝告。”

    “我明白了,”年轻人说,“查理是这个领域的行家,好比帮助旧货商的工程师。”

    “一点不错,”巴克兰呵呵地笑了,格雷格听得很专心,这让他很欣慰。

    “我这就去。”

    “听到劝告以后,”巴克兰打断他的话,“请把你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别人。说到底,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功是帮助别人成长,取得成功。”

    格雷格把这句话记在本子上,以备将来查阅。

    要寻求劝告,不要征求看法。再把这些道理传授给别人。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