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叨‘我的祖国’?少在我面前虚伪!”随即,她视线落在了平君的圆脸上,啧啧数声:“对了,你不是圣约翰大学法医系的许平君,堂堂抗日名将许维华之女吗?为何如今堕落到与狗汉奸的女儿同恶相济的地步?真是世风日下,国将不国!”
许平君侧首环视了四周,复又扫视那名同胞,避重就轻地道:“在下是许平君,字靖宇。一周前从慕尼黑大学前来贵校实习,今朝遇见同胞甚为荣幸。”她抬眸望定那依旧驻足的男女二人,面色清冷如霜,“我们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解决。你们这两个外人搬弄什么是非?难道天生是欠揍的命?”说完便迅速扳动十指,骤起一阵关节的牵拉声。
见许平君眉间杀气凝聚,那男生不禁哆嗦了下,转而瞥了眼雨薇,,猛然意识到这两名中国女子绝非那些只知屈膝求和的满清官员。若将她们激怒得联手反击,他这瘦削身躯如何招架得住?无奈之下,他低骂了句“愚蠢的义和团”【110】后,便朝身旁的褐发女子使个眼色,继而二人撒开双腿,飞快地挤出围观人群,离开了这块草坪。
“大家别凑热闹了。”这时,一个不满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只见亚历山德拉挽着克里斯蒂娜艰难地探出其间,朝周围缓缓扫了一眼,“既然校方让各位清理草坪上的传单,那么请不要漫无纪律,懒散游荡。”
众人见亚历山德拉前来,各个面露诧异,暗忖这些中国留学生着实折腾,竟惊动这所大学的“美女与信仰社群”领袖,极可能被呈报校方,予以惩处了。一些人遂幸灾乐祸,朝雨薇、平君等人摆了鬼脸,陆续散去。
注释:
【110】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是19世纪末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运动,又称“庚子事变”。由于义和团将抵御外侮的希望寄托在拳棒、武术、超自然力量上,试图达到刀枪不入的效果,引得西方列国嘲笑。《榆关纪事》所载:“当时街面纷传,此系真正神团,众民眼见,用抬枪洋枪装药填子,拳民等皆坦腹立于百步之外,任枪对击。”)
===
106。第106章 卷一 莱茵河印象()
第三章姊妹情儿女痴【第四幕】迷阵(4)
草坪上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亚历山德拉缓步上前,注视那名为“砚心”的中国女子,有顷瞥了眼雨薇,淡漠的语气中却夹杂了些许警告的意味:“刘小姐,关于你与‘米娅’之间的嫌隙,我丝毫不想过问。只是,请你务必意识到这里是柏林大学,不可随便出口伤人。否则,你应该清楚校方对此行为的相关处罚。”话音方落,她便与克里斯蒂娜、许平君二人,偕同雨薇一并走开,留下那个刘砚心独自伫立原地,愤懑得不住跺脚。
由于这番不快,雨薇在前往食堂的路上,始终与好友相视无言,不再如以往般谈笑自如。以致晚饭后仍是心情低落,借口身子不适,独自返回宿舍,未与许平君、克里斯蒂娜二人结伴晚自习。平君并未劝慰什么,直待辞别了亚历山德拉后,才忙牵着克里斯蒂娜的手,走到依然喧嚣的操场上,以免谈话被他人偷听。
“约兰塔,你可曾留意到校内近期气氛异常古怪?就方才食堂里的情形而言,一旦米娅出现,那些学生立即面色不善。”平君望着仍争抢篮球的男生与激动得鼓掌呐喊的拉拉队,与克里斯蒂拉沿着跑道并肩而行,“还有,根据那‘刘砚心’的表情与口气推断,必是她拿了那块砖头袭击米娅,幸亏没出什么大事。”
鉴于林静如家人的汉奸行径,更为了守住雨薇的真实身份,许平君自知道这个‘林静如’便是她在现代的好友后,从此在任何公开场合,再也不曾称其为“林静如”而是称呼其德语名“米娅”。只有二人单独相处且确无第三方在场时,才称呼对方真名。
克里斯蒂娜睁大灰蓝色双眸,颔首赞同:“没错,也不难理解米娅为什么抑郁得不愿出门了,可米娅曾透露她从未来过德国,更别说柏林。因此,我很纳闷这所大学怎么知道有她这个人,并执意针对她……”她霍然抿紧唇,想起了男友在一周前的告诫——
“你的舍友近日将有一场大麻烦,甚至处境十分危险。我劝你离她远点!”
难道安科斯特所谓的“大麻烦”,就是指这个事件么?既然他早已获悉,为什么不肯明说,任由好友被日益欺凌与排挤?身为秘密警察的你,究竟还隐瞒了我多少事?
克里斯蒂娜眉梢深蹙,凝思不语,直至平君喊了数声后,才回过神。
“我请求一件事。”许平君敛眉轻叹,神色却越发坚毅,“是谁针对米娅,我们目前仍不得而知。可我们必须找到这个幕后者,交给校方予以严惩!另外,那‘刘砚心’与米娅素不相识,为什么如此仇恨她?不过此次她未消心中之恨,必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在真相大白前,你我决不能让米娅落单,必须无时无刻地保护她,避免再出意外!”
身为雨薇的好友,克里斯蒂娜欣然允诺,并请亚历山德拉动用“美女与信仰社群”配合调查,唯独不与安科斯特联系,详问事由——正是他刻意隐瞒,不仅令好友深受其害,更让她对身为秘密警察的他的冷酷无情而心寒,心中打定主意此次实习结束,便与之正式分手,再不往来。
===
107。第107章 卷一 莱茵河印象()
第三章姊妹情儿女痴【第四幕】迷阵(5)
蜚声海内外的柏林大学图书馆内,数名大学生正伫立于高大的胡桃木书架前,小心翼翼地翻阅各种书籍,冥思苦想。雨薇却读得津津有味,丝毫不为书中文字的晦涩艰深而烦恼,毕竟能以未来人的身份,亲手接触这些18世纪中叶至上世纪初的珍贵文献,实属幸运之至。
转眼间,墙壁上的壁钟已指向下午四时,雨薇才捧着六本厚厚的专业书籍,缓缓走出图书馆。面对同窗从身旁漠然而过,她心下泛酸,纳闷克里斯蒂娜之前急往亚历山德拉宿舍后,为何迟迟不回来。不知如今借阅的这些书籍,能否让好友应付科里尼斯教授所布置的癫痫并发症分析论文。
她边走边暗自思索:不知是谁的病情,让两个好友们手足无措——印象中,亚历山德拉处变不惊,行事果决,尤其昨日将冲突处理得干脆利落证明了她的出色;克里斯蒂娜开朗达观,从不为任何事犯愁;而今,亚历山德拉却在宿舍里以泪洗面,不食不眠;克里斯蒂娜神情焦虑,常常在课堂中发怔走神。
再者,这一周内,执教精神病理学的科里尼斯教授时常在授课之际,向学生灌输“法律与上帝不能强制人类痛苦地生活”的观点,鼓吹安乐死【111】之意不言而喻。诚然,医护工作者应采取一切方法,舒缓或消除病人被病魔折磨的痛楚。可他为何刻意忽略死亡合法化极易诱使案犯利用法律疏漏,引致故意杀人的严重隐患?
总之,这时代的柏林大学被某种古怪而阴郁的氛围重重笼罩,令人无法捉摸,忐忑不安。
“请问,你是来我校实习的密斯(miss)林么?”蓦然间,一个温雅语声将雨薇的思绪中断。她循声抬眸,只见一名身着月白色半袖旗袍的女子立于面前。此女眉如弦月,烫了时髦的波浪式卷发,脖颈间悉心系着白丝巾,用一枚银亮的丝巾扣别住。【112】
“在下是静如,请问小姐尊姓?”由于手中书籍过重,雨薇只得止住脚步,朝其稍许鞠躬,暗自庆幸平君之前及时察觉她言行举止中的纰漏,自两人相认以来这段时日传授了她不少基本的时下礼仪【113】。不然若令更多同胞察觉异样,势必曝露了真实身份。那女子凝视雨薇,目光里分明闪过一丝鄙夷,稍顷扬起菱角分明的红唇:“鄙人是法学院政治学系岑苡诜,字丰融。曾就读于之江大学。”
注释:
【111】荷兰是首个批准安乐死的国家,不过目前仍有不少西方人士对此举提出强烈异议。尤其在法律相当完善的美国50个州,任何形式的主动安乐死都被视为非法。相关资料参考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132…133页。
【112】当时时髦女子在配饰上有两件“法宝”:“白丝巾”与“眼镜”。脖子上围一圈白丝巾是象征,眼镜则是奢侈品,代表学识、进步和西洋做派。
【113】民国时期,平辈无论男女,常以表字相称,直呼其名是侮辱之意。若不知女子的表字,可以称其为“女士”、“小姐”。德高望重或有学识的女子,可以尊称为“先生”,谈及对方时,可以在姓名后加“君”,或者用密斯(r。)等西方音译的称谓。女子寻常相见一鞠躬,但不脱帽。下文还有诸多交际礼仪与用语,恕不再释义。相关史料参考1912年2月24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相关礼制文告,及当时的书信、著作等。
=====
108。第108章 卷一 莱茵河印象()
第三章姊妹情儿女痴【第四幕】迷阵(6)
岑苡诜陡然敛去笑意,瞥视了面前的哥特式图书馆建筑,语声转冷:“据闻好友刘砚心君与密斯林有些误会,在下深感不安。故前来邀请,消除双方不快。”
“丰融客气了。诸位都是同胞,在异国互相帮衬便是,何须这般兴师动众?难道你用心布下这鸿门宴,除了你我她三人外,另有他人受邀赴宴?”雨薇见岑苡诜沉了面色,心知此去必定凶险万分,心慌得愈发抱紧了怀中的书籍。但她很快稳住情绪,故作轻松地问,“不知可否在此透露一二?”
岑苡诜噗哧一笑,伸手拢了拢遮在前额的鬓发:“既去之,则知之。如若好戏被预先透露了剧情,这戏可就不好唱了。或者是……密斯林不敢前来么?”
雨薇淡淡扫视了岑苡诜面庞,暗忖这期间,这柏林大学内针对她的种种排斥与流言蜚语,以及昨日刘砚心莫名的粗鲁举止,或许便是为了今日的彻底摊牌。看来,这些同胞不愿与她继续僵持下去了。
这番前去固然凶险,但为了恢复名誉,匡正视听,不得不学关羽单刀赴会。何况自己并非一介羸弱女子,究竟有何惧怕!?
雨薇思及而笑,旋即与岑苡诜大步而去。殊不知距图书馆约八百米处的一间教室内,三名面容坚毅的男子皆怒目望向窗外,显然焦急对方为何仍未到来。
片刻后,其中一名留有中分短发,身着藏青色长衫的男子徐徐转身,朝身旁一名梳了双辫的女子一挑剑眉,露出促狭的笑容:“明贞,以后做事千万要冷静。身为女子,切不可如昨日掷砖谩骂,失了涵养。”
“杰立兄,倘若那些丧亡的人中有你挚爱的亲人,还能如此谈笑自若么?”刘砚心咬紧唇,直视那男子。见他默不作声,她涩然开口,双眸已然红透,仿佛燃烧了滔天赤焰;“我无论如何,必要好好质问她,为什么要认贼作父,为虎作伥!?”
***
凭借岑苡诜的一路指引,雨薇渐渐走近这幢教学楼。
这是柏林大学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据传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近一个世纪以来,它目睹了多少青涩学子成为卓越的思想家或科学家,享誉全球。时光如箭,岁月如梭,一批批人逐渐老去,草木却越发茁壮——无数尚未枯败的常春藤叶片已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