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府庶女-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哎!”韦夫人顿时一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陈初兰看了那两个婆子一眼。
两个婆子低下头躲过了陈初兰的目光。
陈初兰便也站了起来,笑道:“夫人,时候是不早了。我和春桃也该回去了。”
韦夫人这才反应过来:“要、要回去了啊……”她又凝视着春桃,依依不舍。
陈初兰向韦夫人道别。
韦夫人站在门口,直看到她们消失在她的视野里。
下午未时,阳光依旧温暖。
安国寺这一巨大建筑群默默伫立山中。
陈初兰戴着帷帽和春桃从寺中走了出来。
车夫在寺外等待。
却是陈初兰正准备上车之时,她感到有道目光正兴趣浓烈地投在自己身上。但依着感觉望过去,却仅见那边树林森森,一派肃穆。哪有半个人影?
陈初兰顿感莫名,但同时又觉得自己风声鹤唳,疑心太重了。她嫣然自嘲一笑,由春桃扶着,进了马车。
马车徐徐,一路向南,回到城里。这半日的烧香拜佛之旅也便就此结束。
而正当陈初兰在家里向二老爷逐一陈述今日拜佛之事时,那隔着四条大街的都察院左御史金大人府邸内,刚回来不久的韦夫人匆匆忙忙地找上了金大人。当然,伺候她的两个婆子,也匆匆忙忙地走向她们真正的主子,金府里的姬姨娘,一个跟了金大人近三十年的女人。
韦夫人跟金大人讲了今日在安国寺遇到了跟她长得极为相似的春桃。她抹着眼泪,抽抽涕涕,却也无一遗漏地把事情经过讲得清清楚楚。
金大人先是说:“既然如此,我就叫姬姨娘下帖子,把陈四小姐请过来。不不不,那孩子是尚未出阁的千金小姐,姬姨娘下帖子总归不好,我还是等顺娘回来,叫顺娘下帖子请她过来吧!”而待到韦夫人讲到了春桃那可怜的记忆时,金大人愣住了。“城门不大在江边,酒铺在街头,不远处是大槐树……这……这……”他顿觉不可思议起来,“不会这么凑巧吧?”
第149章 第 149 章()
陈初兰在大年初十那天收到了金顺娘的请帖。
这在她的意料之中。
韦夫人想要通过春桃; 怀念自己那早夭的女儿; 就必然要把春桃请到她那里去。却她暂住金大人府里,以一个未亡人的身份; 根本不好给陈初兰发帖子。金家没有正式的女主人; 总不能让金大人的妾室来做这个东道吧。想来想去; 金家那边无论如何都该把金顺娘请回家; 叫她把陈初兰给请过去。
金顺娘的帖子上请的是二夫人和陈初兰。毕竟陈初兰待字闺中; 金顺娘跟陈初兰又非好友,只请陈初兰过去总说不过去,若加上二夫人则得体面又大方。却初一那一日陈初兰跪拜上山之事早已传遍京城,二夫人身体有恙; 众人皆知。因此; 金顺娘的请帖上虽写着二夫人和陈初兰,却实际上; 无论金家还是陈家都知道,能去的只有陈初兰而已。
“不许去!”陈昌浩一听说金顺娘替金家下了帖子; 立马把陈初兰叫到园中的小亭里; 命柳芽外头守着,自己则粗声粗气地对陈初兰命道。
陈初兰“噗嗤”一声就笑了:“大哥你不许我去?可别忘了,那日我回来之后说了韦夫人的事; 父亲可是等不及金家下请帖,差一点就叫母亲先带上春桃前去拜访呢!”要不是突然想起二夫人还病着,搞不好二老爷还真的立即兴高采烈冲进二夫人屋中叫她去写拜帖!话说回到那一日,因陈初兰带回了如此一个“好消息”; 二老爷一改多日以来的坏心情,竟然当天晚上就主动去跟二夫人示好了。吵架多日的夫妻竟就这样和好。陈初兰和春桃俨然成了大功臣。
而现下,陈昌浩一听陈初兰这般说道,脸立马黑了。
二老爷是个非常懂得为官之道的人。这一点陈初兰和陈昌浩都很清楚。陈昌浩就暂且不提,只讲陈初兰。早在韦夫人说到她是金大人的妻妹时,陈初兰就知道,她的父亲又找到了一条可以跟高官搭上关系的路线。毕竟,一个八年前就想好要把女儿送给骁王做妾的人,怎么会是一个高风亮节之人。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关系,更何况,金大人是都察院左御史,那可是一个份位极重的言官!
“让母亲带春桃去。”陈昌浩换了想法,斩钉截铁地说道,“母亲又不是病得下不了床,她早好得差不多了。家里的事情她不是又管起来了么?”
“她一直头疼着呢!”陈初兰道。
二夫人绝对不会去的。一方面,这次去金家,主角是春桃,二夫人就算过去了,估计也会被晾在一边,二夫人这种人,才不会为了一个丫鬟,把自己当成一个默默无闻的陪衬。
而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陈初兰大年初一为母祈福轰动全城,二夫人却在两天之后被大姑奶奶含沙射影地讽刺了一番。
陈初兰为母祈福为的是谁,这在陈家和邱家,人人清楚。二夫人卧病在床,大姑奶奶前来拜年,笑嘻嘻地把外头传的这件事情说于她听,字字句句全是讽刺之意。二夫人气得当场发作,还好钟妈妈拼命按住了她。而在大姑奶奶走后,她还是不顾钟妈妈的劝阻,把陈初兰叫过去臭骂一顿。可陈初兰无辜至极,抹着泪哭泣道:“我辛苦跪拜上山,全是为了母亲呀!瞧母亲现在精神焕发,比起前两日来不知好了多少。看来佛祖真的显灵了!却不知母亲为何要骂我?”二夫人眼珠瞪出,立时就要叫人拿棍子来揍陈初兰。幸好钟妈妈劝住了她:“夫人,使不得啊!四姑娘去安国寺祈福是老爷允了的,你打了四姑娘,岂不是给老爷没脸?再说……四姑娘此番前去……不是让老爷心情大好?”她暗示正是陈初兰从安国寺带回来的消息,让二老爷有了好心情,而正是二老爷有了好心情,才不计前嫌地主动来和二夫人示好。钟妈妈的意思是,若二夫人打了陈初兰,那么,她和二老爷好不容易才和好的夫妻关系,估计又会破裂了。二夫人动不了陈初兰,闷又恨又气,这样的她,又怎会为了陈初兰的丫鬟特地跑去金府一趟?
可是陈昌浩想不到这其中的绕绕弯弯。他狠狠地跺了跺脚,道:“一个头疼罢了,又不是……”他原还想抱怨两句,不过一下子想到了先前二夫人病得惨兮兮的模样,顿时就闭口了。好半晌,他尴尬地挥了挥手:“罢了,罢了。”却说着,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让春桃自己去!金家那边不就是想见春桃嘛!”
陈初兰又笑了,道:“大哥,你胡说些什么呀!哪有一个丫鬟堂而皇之跑到一个官家府邸去做客的?”
陈昌浩听了,呆愣了半晌,接着,“唉!”了一声,烦躁道:“这不行,那不行,难道就非得你去不可?”
“对。”陈初兰说道,“首先,春桃是我的丫鬟。其次,帖子里指名道姓要我去呢!”她指出了重点。
陈初兰最后一句话又差点把陈昌浩逼疯了:“不许去!你就是不许去!这是那金顺娘下的圈套!她是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知道啊!”陈初兰宽慰她的哥哥,“所以我会小心的。”
金顺娘恨地想要杀死陈初兰。这陈初兰和陈昌浩都知道。五年前去定国公府,出了一起顾二小姐被杀事件,据说到现在都没找到凶手,陈初兰就怀疑,其实那二小姐是替她死的,幕后杀人者是金顺娘。
“那个女人太可怕。”陈昌浩还是摇头。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初顾二小姐之死和金顺娘有关,但在陈初兰的提醒下,陈昌浩潜意识里就是觉得那件事是金顺娘干的。
“放心啦!金家是金顺娘的娘家。我要是出了什么事,她爹可吃不了兜着走。这和当年定国公府时不一样。当年我们的父亲才多大的官,现在又是多大的官。且定国公是什么身份。我当年要是死在定国公府,死也白死。现如今可完全不同了。”
“呸呸呸呸!什么死不死的!”陈昌浩一手敲上陈初兰的脑门,“大过年的,你乱讲什么!”却接下来,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你还既这样说,我还能讲什么!你去就去吧!不过万事一定要小心。还有,你的接送,由我负责。”
“啊?”
“啊什么啊!我不放心。明天我送你过去。我就在金家外堂等着。等你出来。”
“你、你也要去?”陈初兰半天才反应过来。
陈昌浩撇了她一眼:“废话!我怎么能看着自家妹妹深入险境,自己反而在家傻等?没请我没关系。外男不得入内没关系。我就在外头坐着。看那金顺娘还敢对你做什么!”
陈初兰一时无语。不过心里顿时暖乎乎的。“大哥你真好。”她笑着说道。
已经比她高了大半个头的陈昌浩,一手大掌盖住了她的脑袋,轻轻地揉了揉。
第二日,天气晴朗。陈初兰带着春桃和柳芽,由陈昌浩护送,去了金大人的家。
出乎陈初兰的意料,金顺娘根本就没在金家。原来金大人不过在他女儿的首肯下,借了他女儿的名义,把陈初兰给请了过来。
听闻金顺娘并不在娘家。陈昌浩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迎接的金府官家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
陈昌浩被请到了前堂。而陈初兰和她的两个丫鬟,则坐上了轿子,绕过了矮墙,去往金府的内宅。
除了春桃,陈初兰之所以还带上柳芽,是因为二老爷嘱咐,这一回带春桃去金家,若有可能,最好是把春桃留在金家小住几日。这个陈初兰是同春桃讲了的。春桃虽然不愿,但既然自家老爷这样吩咐,她只能乖乖应下。春桃若留下了,回去的路上就只能由柳芽来伺候了。
陈初兰坐在轿子里,望着窗外明明暗暗不断交叠,心中没由来地叹了一口气。
初一拜佛,出乎意料的事情太多。却唯一心中企盼的全然没有实现。她的亲娘现在还在断断续续地咳着,痰中带血,始终未愈。陈初兰眨了眨眼睛,硬把快要涌出来的泪水给憋了回去。心想:“若春桃留在金家,便要再把柳芽放到姨娘那里了。”林姨娘身边没放一个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她一点都不会放心。
“姑娘,到了。”轻轻的说话声来自春桃。
先前坐在马车里,春桃始终低着头,双手摆在腿上,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轿子在春桃的声音中停了下来,轿帘掀起,陈初兰扶着春桃的手走了出来。
一个古朴的三架两间建筑。这金大人的家并不奢华,仅是小而中看。厅堂前的石阶下站了两个妇人。其中一个头戴珠钗,简单大方,面容也颇为慈爱,年约四十二三。而另一个,依旧寡妇打扮,便是那韦夫人。她第一个迎了上来,嘴里说着:“陈四小姐,你可终于来了!”却双目一直看着春桃,好像生怕一个不注意,春桃就会凭空消失一般,那患得患失,瞧着令人不免心生怜悯。
第150章 第 150 章()
其实; 陈初兰对这位韦夫人是有点怀疑的。韦夫人对春桃的感情有如山洪爆发; 来的令人措手不及。陈初兰向来不会把人想得特别单纯。她怎么都不觉得,一个十几年前没了七岁女儿的女人; 会在漫长的十几年后; 因一个年轻女孩长得极像自己; 就把那个年轻女孩当成女儿的替身。设身处地想想;